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1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暇,贞地的反叛势力见有机可乘,随之起来兴风作浪。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反叛势力是以李舒为首的叛军,李舒自称是李韦的第八子,而李韦则是贞王李弘的第十一子,算起来,李舒是李弘的第四十九孙,至于这是真是假已无从查证,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不过李舒打着李弘第四十九孙的旗号,在贞地集结起一群不甘心受川人管制的贞人。

刚开始,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川人,只是藏在森山老林当中,落草为寇,以打劫为生,时不时的偷袭过往的小股川军,只是李舒其人颇有才能,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将麾下的几百人壮大到数万之众,俨然已有成军的趋势。也直到这个时候,李舒势力才真正引起地方官府的警惕。

可是此时地方官府再想出兵剿灭李舒势力,已然极为困难了。李舒势力本就已经坐大,而地方官府又犯了轻敌的错误,第一次入山平乱的川军只有五千人而已,还是在不了解地形、敌情的情况下草率进山,结果可想而知,五千官军,被李舒为首的反叛势力杀得落花流水,折损过半,大败而归。

当地方官府第二次平乱的时候,大大增派了兵力,出动的兵马多达两万之众,可是经过上次的一战,李舒势力也是名声大噪,从四面八方前来投奔的贞人不计其数,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充了将近一倍。

第二次的平乱双方厮杀的极为惨烈,最后,还是因为李舒势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取得大胜。

两次出兵平乱,两次大败而归,这一下可把当地的官府吓得不轻,再不敢单独平乱,急忙上报川国朝廷,请朝廷出动中央军平乱。

而当时恰巧赶上肖轩联合唐寅,共同出兵神池,平定李舒之乱的事暂时被川国朝廷压了下来,想等到解决了神池的事之后,大王班师回朝了,再去贞地平定李舒的叛乱。

结果,神池的事解决后,肖轩病故在回国的途中,川国的王位出现真空,公子、公主们拉帮结伙,在朝廷内结党营私,各谋私利,平定李舒之乱的事又被无限期的推后。

这恰恰给了李舒势力坐大的宝贵时间,趁着川国朝廷内乱的空隙,李舒势力又由原来的几万人暴增到十数万,李舒更是打起复国的旗号,自封为贞国的大将军,率叛军进攻当地的官府。

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以李舒为首的叛军势如破竹,连续在贞地打下十二座城邑,势力范围达到五个县,一个半郡,而且还在快速地向外扩张。

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上一年的光景,真的有可能光复整个贞地。

李舒能把初始才几十人的反叛势力壮大到现在的十数万甚至是数十万众,即便有投机取巧之处,但其人的能力自然也毋庸置疑。

他很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还远远达不到与川国分庭抗礼的地步,复国也只是一句空谈而已,之所以能生存到现在,最主要的一点是川国目前还没空出手来对付自己,但川国的王位不可能永远都是空缺的,早晚会有新川王诞生,等到那时,川国朝野稳定,集中兵力来讨伐自己的时候,自己麾下这看似强大的叛军军团恐怕瞬息之间就会土崩瓦解。

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要想光复贞国,他只有一条路可走,与强国结盟,联手对抗川国。

现在,能与川国抗衡的,或者说敢与川国为敌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风国,李舒正是看准了一点,派出亲信的家臣,去往风国,欲与风王唐寅谈结盟之事。

李舒的家臣当然不可能直接去往上京去见唐寅,他也不可能见得到唐寅,对风国而言,谁能知道你李舒是个何许人也啊,你的手下又怎么可能见得到风国的国君?

那人先去的是桓地,见驻扎于桓地的风军统帅,也就是百战军统帅,聂泽。

一直以来,百战军都驻扎于桓地与贞地的交界处,防御川军的入侵,由于百战军太凶狠善战,由百战军驻守的桓贞边境一直很太平,就算时常会受到骚扰,但从未发生过敌军侵入风国境内的事,唐寅对聂泽治军守地的能力很满意,便让百战军长驻于桓地,确保桓地的安稳。

聂泽可是正统的贞人,相对于贞人而言,和他更能说得上话,而且他现在在风国可是侯爵,又是堂堂的上将军,由他向风国朝廷做引荐,肯定也能引起风国的重视。

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李舒的家臣首先找上的是聂泽。李舒的这位家臣名叫荀秀,说起来和聂泽还有些渊源,他的父亲曾在聂泽的府上做过杂役,在他小的时候还见过聂泽。

当荀秀来到风军大营求见聂泽的时候,正是以这样的渊源为名。

只是他不知道,以此为由来找聂泽的人,每月就算没有上百,至少也得有十好几个,聂泽要是全见的话又哪能见得完?

听闻兵卒来报,营外又有人自称是曾经聂府家丁的亲戚,欲求见自己的时候,聂泽摇头苦笑,挥挥手,随口说道:“给他几两银子,打发他走吧!”

兵卒答应一声,转身离去。荀秀正在营外苦苦等候的时候,有兵卒走上前来,丢给他一只小布包,满脸不耐烦地说道:“这是将军赏你的,拿着银子,从哪来回哪去吧!”

荀秀看着手中的小布包,颇感哭笑不得。见他站在原地没动,另有名兵卒好心地劝道:“这位兄弟,我看你也别回贞地了,拿着银子,就留在风国吧,做点小营生,总比待在贞地受苦要好。”

第59章

荀秀把布包又塞还给兵卒,他干笑着说道:“各位,在下并不是来向聂将军讨要银子的,只是想见上聂将军一面。”

兵卒的队长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将军事务繁忙,又岂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赶快走吧,再胡搅蛮缠,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

荀秀心思转了转,暗暗咬牙,把心一横,说道:“请这位大哥再去禀报聂将军一声,就说,在下是受李舒将军之命而来。”

“李舒将军?”兵卒队长满脸的茫然,印象中似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他回头看了看其他的兵卒,以眼神询问他们知不知道有这么个人,众兵卒亦是纷纷摇头,表示没听过。

兵卒队长可以肯定,百战军内绝没有名叫李舒的将领,但是他可不敢保证李舒不是其它军团的将领,万一真的和将军有交情,自己把他派来的人给得罪了也吃不了兜着走。

他沉吟片刻,好奇地问道:“不知你说的这位李将军是哪个军团的?”

荀秀说道:“这位大哥尽管去向聂将军禀报就是,聂将军听了我家将军的名字,自会清楚他是谁。”

“这……”兵卒队长又琢磨了片刻,最后勉为其难地点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就再帮你跑一趟,不过,你可别骗我,不然我可让你好看!”

说完话,他又深深看了荀秀一眼,而后转身回营。

当他回到中军帐,向聂泽禀报李舒派人求见的时候,把聂泽也说愣了,后者托着下巴,喃喃说道:“李舒?哪个李舒?”

“来人未说,只称将军听了李舒这个名字自会知道他是谁。”

“这就奇怪了。”聂泽笑了,他所认识的将军当中,根本就没有叫李舒的这么一号人物。他又仔细寻思了一番,确认自己不认识这个人,挥手说道:“笑话,本帅并不认识此人。”

兵卒队长气得直握拳头,营外的小子好大的胆子,竟敢来戏弄自己,简直是不想活了!他拱手施了一礼,而后怒气冲冲地大步向外走去。

他刚走出中军帐,里面的聂泽身子突然一震,恍然想起什么,叫道:“你回来!”

“将军还有何吩咐?”兵卒队长听闻聂泽的召唤,急忙回到营帐里,不解地看着聂泽。

聂泽眉头紧锁,说道:“来人可说李舒是我风国的将领?”

兵卒队长呆呆地摇摇头,说道:“未曾说过。”

“来人是贞人?”

“哦……回禀将军,听口音,应该是来自相山一带。”他说的相山就是贞地的相山郡。

“啊,原来如此,我知道这个李舒是谁了。”聂泽缓缓点下头。由于聂泽主要防御的对象就是贞地的川军,所以,他对贞地的情况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以前也听说过贞地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叛军力量,其首领就是叫李舒。只不过现在突然听说李舒派人来见他,他误以为是自己的老相识,一时间没想到是贞地叛军的那个李舒。

现在,他基本可以断定,来人正是贞地叛军的头领李舒派来的,只是,自己和李舒并无交情,若硬要说有牵连的话,之间也应该只有仇怨才对,他怎么突然派人来找自己了呢?

李舒打着李弘嫡孙的名头、光复贞国的旗号,而聂泽则早已投靠了风国,当属贞国的叛徒,他二人之间当然只存在仇恨和罅隙。

他站起身形,在中军帐内来回踱步,走了一会,他转头问道:“对方来有多少人?”

“只有一人。”

“只一人?”

“是的,将军!”

“见!带他到中军帐!”聂泽沉声说道。

“小人遵命!”兵卒队长急忙答应一声,飞快地跑了出去。

时间不长,荀秀被兵卒从外面带了进来。聂泽上下打量荀秀,此人看上去不到三十的模样,生得文质彬彬,弱不禁风,一看就知道是个书生。

聂泽敢肆无忌惮的打量荀秀,荀秀可不敢打量聂泽,进入中军帐后,他急忙跨前两步,接着,跪地叩首,说道:“小人荀秀,拜见聂将军!”

“你起来吧!”聂泽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他,笑问道:“听说,你父亲曾是我聂府的家丁?”

“正是,家父名叫荀瞿,不知将军可否还有印象?”荀秀起身后,规规矩矩地垂首而站。

贞国还在的时候,聂家就是大家族,聂泽也已贵为上将军,家大业大,家丁仆从无数,他又哪能一一记得他们的名字?他含笑摇了摇头,说道:“本帅,记不清楚了。”

“家父在聂府时亦只是一普通长工,聂将军不记得也实属正常。”

“说说吧,今日你来见本帅的目的为何?”

“小人是奉我家将军之命而来……”

“你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