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 作者:六道(逐浪vip2013.06.23完结,王者之路)-第1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双方阵地的变化就能明显地感觉到了,川军向前推进了一里多,而贞军则是被*退一里多地。

看眼着贞军已开始渐渐不敌,接下来的战斗只会让贞军的劣势越来越大,伤亡也会越来越多,作为监军的陶元丰再一次向李舒提议,全军暂且撤退,择机再与川军决一死战。

可李舒的回复依旧,誓死不退,宁马革裹尸还,也不临阵退缩归。李舒从骨子里透出的那股贞人的狠劲让陶元丰彻底没辙了,人家是全军统帅,他不下令撤退,自己也没办法。

双方的激战经过一昼夜进入到第三天。

打到这个时候,双方皆是筋疲力尽,早已把自己会的战术全部用光,拼的已经不再是战力战术、配合或阵法了,完全是比双方将士们的意志力。

贞人的长处终于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坚韧不屈、凶残斗狠,能忍得住伤痛,能抗得住对死亡的恐惧,脑中没有多余的念头,甚至都不会出现逃跑这两个字,只有求生的欲望,要么杀敌,要么被杀。

在这一点上,川人远不如贞人,或者说没人能比得上贞人。

连续恶战三天,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残肢断臂,都是血肉模糊、被踩得变了形的尸体,人在这里简直已不再是人,就如同畜生一般,许多川兵的神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前方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后面则在埋锅造饭。川军讲究阵型,在激战当中可以做到兵团与兵团之间的替换,让吃饱肚子的将士们替换下那些又喝又饿的将士,但贞军这边没有阵法可言,冲在前面的将士们根本就下不来,他们若想要脱离战斗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被敌人杀死,要么结束这场战斗。

但是战斗已打了三天,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打多久呢,而在前面拼杀的贞军将士也会喝、也会饿,为了有体力继续作战,为了能活命,他们必须得吃东西,喝东西,可是身处于战斗的最中心,他们又能到哪里去找填饱肚子的东西?

这时候,贞军将士做出令对面川军目瞪口呆、头皮发麻的举动,人们将战场上遍布的尸体肢解成一块块,然后拿起来大口的啃食,再看那些贞军,眼睛是红的,脸上红的,连牙齿都变成了血红色,人们一边喝着人血,啃食着人肉,一手还拿着武器,囫囵不清地怪叫着继续扑向川军。

在一向以最高文明自居的川人眼中,对面的贞军哪里还是人,是野兽、是恶魔,反正就不像是人。

有很多神经已到崩溃边缘的川军看到贞军人吃人的恐惧场面,甚至有贞人像疯狗似的扑到川人身上咬断其喉咙,吸食其鲜血,神经彻底崩溃,尖叫着不管不顾的向后方逃去。

如此场面,让和贞军处于同一阵营而且还远离战场的陶元丰都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这简直就是一支魔鬼军团,如果此时的川军换成风军,恐怕也会像现在的川军这样,被恐怖的贞人成群成片的吓跑吧……

扶植贞人,当真是养虎为患啊,如果真让李舒把他的势力做大做强,日后,川国固然会倒霉,但它必会成为风国的心腹大患!

这时候,陶元丰是真真切切地对贞人产生了一股恐惧感,那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而他现在所产生的恐惧,也直接影响到后来风国对李舒势力的态度,当然,这是后话。

看到前军混乱,大批的军兵溃逃下来,川军那边的统帅应变极快,立刻派出督战军,稳住前军崩溃的局面。

在督战军的强压之下,川军前军终于渐渐稳定下来,人们硬着头皮继续与对面的贞人作战。对于川军而言,此战可谓是他们这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场恶梦。

战斗由第三天又继续到第五天,这整整五昼夜的激战,把川贞两军的战力全部打残,双方的伤亡已高到难以统计,战场的中央更是堆尸如山,人们早已不是站在地上战斗,完全是踩着尸体在拼杀。

打到现在,连贞人那么顽强的意志力都所剩无几了,有相当多的将士已累到连武器都拿不起来,只能徒手和对面的敌人扭打,更有甚是,以累到站都站不起来,与敌人相邻而坐,边喘着粗气,边直勾勾地看着对方。

如果照目前的态势继续打下去,双方的最后只能有同一个结果,玉石俱焚,而且打到这种地步,双方都不再是赢家,都已输得一塌糊涂。

最后还是川军那边率先派来使者,向贞军讲和。李舒这次倒没有再坚持,接受川军的和谈,双方休战,各自退兵。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望西平原大战,终于在川贞两军筋疲力尽的情况下宣告结束。

此战,川军的第九军团死伤殆尽,第十一和第十七军团遭受重创,二十万众的大军,最后只剩下六万多人。

至于贞军,战损率与川军相差不多,二十多万人,最后撤走的也仅有八万来人,可以说经过望西平原这一战,川贞双方的兵力都被打残了,没有胜者,但在整体战略上说,川军是胜了,他们顶住了叛军的攻势,守住了番条郡,而贞军则输得很惨,被人家一巴掌拍回白南郡,而且兵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接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承受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86章

李舒在番条郡与川军一战的战报也很快传到了风国上京。

看过这份战报后,唐寅大为震怒,对李舒用了四个字评价:蠢材、笨蛋。

贞军的强项是打遭遇战、突袭战,川军的强项才是阵地战、军团会战,李舒以己方之所短去战川军之所长,不是蠢材、笨蛋又是什么?

令唐寅气愤的当然不是死伤的那十多万贞军将士,贞人不管阵亡多少人他都不会感到心疼,他心疼的是贞军在此战中损失的军备,那些可都是风国支援贞人的,算是风国的投资。

经此一战,李舒势力元气大伤,如果川军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兵力趁势来攻,李舒势力实难存活,那么风国援助他们的军备、钱粮也就彻底血本无归,打了水漂。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唐寅现在并不希望李舒势力被川军剿灭,有李舒势力存在,可极大限度的牵制川国,消耗川国的国力,这对风国而言太有利了。

在接到贞地的战报后,唐寅立刻召集风国的文武大臣,商议如何能让李舒势力度过这次难关,在贞地继续生存下去。

风国的大臣们对贞地的局势也都不报乐观态度,望西平原一战,贞军打得太惨了,兵力减员大半,而川军至少还能集结起两个军团的兵力,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如果川国朝廷这时候再派出援军的话,双方的差距将会拉得更大,这已不是靠风国支援些军备、钱粮便能弥补的了。

萧慕青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大王,以目前的局势来看,不管现在我们援助李舒多少军备、多少钱粮,恐怕都已于事无补。”

唐寅问道:“慕青,那依你之见呢?”

萧慕青正色说道:“直接出兵增援!”他看了看在场的众人,继续说道:“现在李舒手下的兵将已不足十万,而与其近在咫尺的番条郡和泾谷郡的川军至少还有两个军团,如果这时候川军去攻,贞人必败无疑,若想让贞人顶住川军的进攻,我国只能直接出兵增援,当然,我国的援军可以先装扮成贞人的模样,如此一来,也可避免与川国的直接交恶。”

唐寅揉着下巴,沉默未语。邱真摇摇头,说道:“我们风人毕竟不是贞人,就算换了行头,还是能被川人一眼辨认出来。让川人知道我国出兵增援李舒势力,那无疑等同于对川国宣战,届时,我国恐怕要与川国展开全面交战,这……并非明智之举啊!”

邱真说的这些也正是唐寅的顾虑,现在风国还没做好与川国全面交战的准备,仓促开战,很可能会步上一次惨败的后尘。

上次之败,导致飞羽军全军覆没,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唐寅不敢再冒这样的险。

他连连点头,表示邱真说得没错,直接出兵贞地,乃下下之策。萧慕青摇头说道:“如果我国无法做到直接出兵援助,以末将看来,李舒一党,必亡!”

唐寅抬起手来,轻轻敲打额头,喃喃说道:“难道,除了直接出兵援助外,就再无其它的良策了?”

梁启眼珠转了转,接话道:“既然派兵不行,我国倒是可以派将。”

“哦?详细说来听听。”唐寅闻言,眼睛顿是一亮。

梁启说道:“李舒势力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不是缺兵短将,而是少个能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统帅,如果我国能派一名统帅到贞地,接管李舒麾下的兵将,以贞人的战力,就算面对川国两个军团的强攻,也未必不能取胜。”

唐寅大点其头,觉得梁启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现在叛军的统帅是李舒,可是他会打仗吗?或许他具备极高的政治天赋,很会笼络人心,鼓舞士气,但统兵打仗的本事实在太一般了。通过这次望西平原之战可以看出李舒这个人没有战略眼光,甚至都不具备一名合格统帅的自知之明,哪怕贞人是支虎狼之师,让他这样的人领导,也打不出来漂亮的战役。

他说道:“梁启所言有理,只是,我们当派哪位将军去往贞地,接管贞军呢?”

见唐寅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梁启急忙垂下头,一句话都没说。见状,唐寅也就明白了,梁启是不愿意去往贞地的。

他暗暗摇头,既然梁启不想去,他也不能勉强,唐寅目光一转,又看向萧慕青、子缨诸将。不管他看谁,对方要么垂首,要么将目光转向别处,皆不与他对视。

呵!大家还真有默契啊,竟然都不愿意去往贞地。唐寅在心中苦笑。

其实,也不能怪风军众帅退避。首先,这仗本来就不好打,要以少胜多、以弱战强,哪是那么容易打的,若不是*到份上了,没人愿意去打这样的仗。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叛军的军权又哪是那么好接手的?风国早已经派去了监军,而且还是陶元丰这样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可是他的意见有人听吗?如果贞人肯听的话就不会有望西平原这一仗了,自己前去,若是和陶元丰一样被贞人凉到一边,那又有什么意义?

看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