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古人对这一套很重视,见我如此发誓,光海君对我的警惕也减少了很多,金起宗对我友好了起来,拉起了我的另外一只手,我们三人相视彼此哈哈大笑。把一旁的李顺姬看的莫名其妙。 
  “来啊,李大人,这是小女顺姬,还没有给大人介绍。顺姬快快见过大人,这就是我常给你说起的李开阳李大人,他可是当世少有的青年才俊,李大人小女以后还要大人多多照料。”光海君态度马上开始转变,大有让我做他女婿的想法,这变化也太快了,我算是见识到当权者到底是什么样了,只要能稳固自己的权位,嫁出个女儿算什么,简直是太划算了。 
  “哪里,哪里,大王夸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罢了,说上阵打仗不如金大人,说治国安邦不如大王您,哪有您说的那么好啊。”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好话谁不爱听,一旁的金起宗听了得意的哈哈大笑,他从伍至今,以毕力克图一战打得最为得意,听我这昔日的敌手夸奖他自然高兴,对我的戒意又少了几分。我们三人重新落座,李顺姬连忙沏了一壶新茶,端了过来。 
  “李大人,今天来此就是特意为了说服老夫的么?”光海君问道,气势间隐然已经有了帝王的架势,这角色转换的好快啊!我连忙起身施礼说道: 
  “大王,我今天来主要是为了朝鲜水军的事情而来的,想必大王知道,如今多尔衮已经进军到全罗道,虽然没有和水军发生大规模战斗,但是终归难以避免。为了避免双方遭到不必要的损失,我恳请大王派人劝降水军,毕竟这支水军是用来对付倭寇的,一旦有了损失,倒叫倭寇捡了便宜,到时我朝鲜海防也会出现漏洞。” 
  “李大人说的是,这水军是当年李舜臣大人一手打造的,有现在的规模着实不易,不能毁在你我的手中,我这就修书,劝降如今的三道水军统御使,让他率部投诚。只是不知道现在的统御使是何人,还听不听我的话。”光海君爽快地答应到,如今既然要复位,这可都是他将来手下的班底,自然舍不得有损失。 
  “回大王,现在的水军统御使是柳德恭,他可是你一手从水军虞侯提拔起来的,这个人为人正直,一定会重投大王旗下的。”金起宗对现在朝鲜各路将领的情况自然是十分熟悉,于是他抢先回答道。 
  “哦,原来是柳德恭,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打水战很有一套,我当年真的没有看错他,想不到现在已经作了水军统御使了,了不得啊!好我这就修书给他。”说着光海君就要起身写信。 
  “先不忙,大王,这信写好了由谁来送呢?”我问道。 
  “这个么倒是一个难题,我看还是由李哲来送吧,柳德恭当年是李舜臣的老部下,肯定不会难为他的。”光海君回到道。 
  “不妥,李哲还年轻,这么大的事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我和他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金起宗说道,光海君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派金起宗和李哲一起去劝降。 
  “大王,我还有一个想法?”我插言道。 
  “李大人请说!”光海君回答道。 
  “此次金大人和李哲去劝降不能师出无名,尤其是他二人应该有相应的官位,这样对方才能看重,也有震慑的作用,是以我建议,封金大人为京畿兵马节度使,统军五万如何?正好多尔衮和阿敏在前线俘虏了很多士兵,我想把这些人重新筛选,编制成五万人的京畿戍卫军,归大王您调遣,大王手中有了军权就不用再怕那些宵小做出苟且的事情了。”我话音刚落,光海君和金起宗就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十分惊讶。按常理我要想控制朝鲜必须控制朝鲜的常备军,可哪有现在的这个道理,把俘虏的士兵倒送,这让他俩很不理解,不得不重新审视我。 
  “看什么啊,我脸上长了花么?”见他俩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我奇怪的道。 
  “哦,没什么!”两人缓过神来“那李哲应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呢?”光海君问道。 
  “这个可要大王自己做主了,我刚才不过是给金大人提供兵源罢了。这些人当俘虏实在是浪费,朝鲜也确实需要常备军的存在,但是我建议这个常备军应以二十万为限,否则人数过多百姓负担会加重。”我回答道,这再次让两人大跌眼镜(可惜那时没有眼镜)不会吧,刚才痛痛快快地给了五万俘虏,这会儿又建议增加常备军,而且一加就是二十万,这个李开阳不会是疯了吧。 
  他们如何能知道我打得什么鬼主意,二十万常备军又没说都是朝鲜人,我现在手里就有蒙汉联军三万多人,至少能顶朝鲜军队五万,如今朝鲜乱成这个样子到哪里去找二十万轻壮?还常备军呢,不过是让你有念性,高兴高兴罢了,还真当真,即使二十万人的军队建成我也要占据一半。人还不好说么,山东,河南这些年不是发大水就是闹蝗灾,已经开始人吃人了,只要得来水军,我就从内陆运来大批的汉民,开垦荒山。兵源不就有了么,恐怕到时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我脸上再次泛起招牌式的奸笑,让两人对我感激涕零,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了,光海君君臣陷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当中。 
  事情就此说定,依着金起宗的意思,当天就要和李哲启程去招降水军,可是我还是好说歹说的留他俩住了一夜,并准备好礼物,让他们给柳德恭,以示结好。第二天又亲自把他们送出城门,一直到见不到人影才往回走。 
  “大人为何对这个水军如此重视呢,要我看打仗还得靠咱们八旗,得靠骑兵。”和我一起出城送别的苏克萨哈问道,自从得到我的大力栽培后,苏克萨哈对我感恩戴德,十分尊重。 
  “这你就不懂了,骑兵的作用只能在陆地上,他必须按照一定的进攻路线进攻,是有选择性的而且是连续的,不能跨越作战;而水军可以纵横四海,有了强大水军我们可以将兵力投放到任何有海洋的地方,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要在哪里打就在哪里打,让敌人无从防范,就算是打不过,也可以坐着船跑路,所以说只有这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无敌于天下。”我满怀信心的说道,像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那样靠两个万人队就征服欧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已经到了大航海时代,国人若是还固步自封,那么落后挨打是一定的。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极大,在现有的土地和生产力下根本无法满足国人的生存需要,更不要说质的变化了。谁说中国不扩张,若是没有游牧民族的侵袭,当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为了减少压力除了扩张恐怕没有别的路途可选了,试问靠那些固定的土地怎么能养得起那么多人。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扩张的历史,更是一部不断同化的历史,翻开历史书不难看到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的版图增大了多少,难道这只是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么,不见得,除了战争和瘟疫没有别的办法来减少人口增长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就只有向外扩张,寻找新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多的国民对粮食和生存空间的需要,这个过程中国用了上千年,才有今天的版图。同时也吸纳了各个周边的民族,匈奴和突厥包括鲜卑等少数民族都消失在这个大的历史的洪流中,这就是趋势,至今在姓氏中不是还可以找到昔日少数民族的影子吗。所以说不管谁说中国不扩张那都是自欺欺人,说给外国人听人家更不信,只是到了现代,扩张换成了另外一种形势—资本扩张而以,来粉饰太平。 
  “先生,我受教了。”苏克萨哈在一旁恭敬的说道,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我心里同样想到,再有三百多年女真人不也被同化了么,除了户口本上还有满族的标记外,他们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也消亡了。是什么力量让中华文化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军队做不成的事情,文化却能做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望眼全世界的华人,不管还会不会说汉语,写汉字,但是至今还保留着华夏这一族群的特征,不同于其他种族。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华夏文明能屹立数千年不倒的原因吧。 
  送走了金起宗和李哲,我刚要回府,在路上遇到了汤若望三人。三人原来是找我来的,进了书房,众人落座,我问道: 
  “怎么了,老汤,怎么这时候想起到我这里来了呢,有什么事么?”还没等汤若望说话,安东尼奥率先开了口。 
  “哦,亲爱的李,这些天来我们都要无聊死了,每天都没有事情做,今天到你这里来是为了找事情做的,你就给我们些事情做吧,在这样下去,我们会疯的。”汤若望和高卡乌斯一起点头。 
  “哦,亲爱的朋友,你看你们想做些什么呢?我一定尽力满足你们。”我回答道,这三个人如今也没有什么事可以交给他们做,造炮现在还早,过早的暴露实力只会让敌人提前增加警惕,是不明智的,所以我才问他们要做些什么。我问完倒轮到这三人无语了,是啊,想做些什么呢?想了半天,汤若望首先开口道: 
  “李,我希望能在朝鲜传教,你能支持我么?”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这让我不得不仔细考虑,这可是一件大事,中国对天主教一直控制,不让他成为主流教派,这不可能没有原因,尤其是宗教这个东西,控制不好要遗祸无穷,欧洲的十字军东征持续了多少年啊,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西方所谓的文明不一定适应东方。但是这也是一个趋势,避免不了,就算是我今天阻止了,那么他明天也会到来的,对待一种文化(包括宗教)应该是兼收并蓄而不是抵触。在中国至少是现代,我认为做的很好,并没有出现各宗教之间的互相倾轧,可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释道佛三教互相争锋的教训实在不少,尤其在朝鲜。 
  由于高丽末年时朱元璋曾批评高丽因为尊释轻儒,会导致亡国,所以朝鲜立国后除了世祖和燕山君等几位国王在位时外,历代国王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