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一味的防守不如进攻,当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将我汉家的威仪远布海外,是何等的功绩,为何到了此时连和外国通商的勇气都没有了呢?”我正色的问道,相信孙元化不是迂腐之人,这中间的利弊他当然会明白。 
  “李大人说得是,孙某受教,想我登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齐国的出海口,经秦汉两晋后这里已成为了南北海上交通的枢纽。至隋唐五代,我登州以同泉州、扬州和明州(今宁波)并称为四大港。宋元时代北方粮食物资仰给于江南,海运漕粮应运而盛,登州更是南北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孙某不才与这些还是明白的,虽然孙某来登州时日尚浅但是也知道这通商的好处,江浙一带其实各处口岸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商人走私,这也是民间的需要,可是如今登州匪患猖獗,四乡不宁,你让我孙某人如何开商通阜,商人又怎么会来呢?”孙元化果然不是傻子,这中间的利弊他早就衡量的很清楚了,与其任由商人走私还不如归入自己的管辖,这样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好处。 
  真不知道登州还有这样辉煌的历史呢,这越发坚定了我投资登州开发登州的决心。 
  “孙大人原来担心的是这个,不要紧,登州不是驻扎了水军么,大人可以力促水军征绞,则匪患一除登州可重现昔日的兴旺。若是有什么需要只要我李开阳力所能及一定支持大人。”我说道。 
  “李大人刚来登州还有所不知吧,登州虽说驻有水军,但是名存实亡,此时海港里的船只都是残破不全,更本无法起航,让我孙某人如何征绞匪患。”孙元化苦着脸说道,我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你登州的情况我一来就打听清楚了,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这怎么办呢,登州尽占天时地利,本来我准备将朝鲜的所有贸易都集中到这里来的,可是大人一说,我也心有余悸啊,来的路上如不是有坚船利炮,我李开阳或许已经葬身海底了,我还好,可是别的商船哪有我的命好啊!” 
  “是啊,李大人说得是,这正是登州萧条的痹症所在,这些日我正在为此发愁呢,准备上书朝廷,再请水师前来剿匪,只是这朝廷的水师也是名存实亡,估计开不来几艘船。”孙元化唉声叹气,这时估计他是怕惊走了我这个财神吧,听说我和皇太极已经翻脸,他的顾忌已经大大减小了,并且心中肯定在庆幸有我在朝鲜牵制皇太极的一部分力量。 
  “这个难办啊,我朝鲜虽然有战船千艘,可是也不能越洋来援,这样于礼不合,大人也难做啊。”我故作迟疑道,一听说我有上千条的战船,孙元化的眼睛立时亮了起来,可是随后我的话又让他为难,确实朝鲜水军是没有办法到明朝近海剿匪的,这要是让朝廷知道了还不来一有辱国体私通番邦的罪把他咔嚓了,孙元化又像霜打得茄子一样蔫在那里。看也逗得他差不多了,我说道: 
  “我看这样吧,不如变通一下,我来时还和邓兄商议要给他组成一条舰队,专门打击海上的倭寇和海盗,只是由于补给的原因不能远离朝鲜,只能在近海作战,没法真正解决问题,孙大人有如此良港不如让邓兄的舰队在此靠岸补给,也可以帮助孙大人剿灭一下登州附近的匪患。孙大人意下如何啊?”经我这么一说,孙元化像是被点燃了明灯,重新燃起了希望。 
  “那到好,那到好,只是不知道李大人给三宝多少条船?”邓希晨他自然是信得过的,虽然不是看着他长大的,但是孙家和邓家是世交,何况还有邓希晨曾祖邓子龙的关系,所以十分放心,听说我派他来,很是高兴。 
  “十艘!”邓希晨回答道,虽然有些少但是在他看来也差不多够用了,何况我还给了他权力可以调动朝鲜的海军呢。 
  “啊,才十艘啊?”一听这话孙元化不禁有些失望。 
 
 
 
  
第三卷 初到中原 第七章 备战
 
  一听说邓希晨所率领的舰队只有十艘,孙元化有些失望,本来他是对邓希晨的舰队抱有很大希望的,可是十艘这个数目确实不多。从他那神色上我自然看得出来,于是解释道: 
  “孙大人有所不知,原来认为在海上补给困难,所以舰队一旦庞大淡水和食物都成问题,不过若是孙大人同意邓兄在登州补给修养,我会将这个数目提高到100艘,100艘2号和3号的福船大人认为如何呢?” 
  一听这话,孙元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不光是他就是李哲和邓希晨也不敢相信,如今整个朝鲜才有多少福船啊,加在一起也就100多艘,其中大多数是4号和5号,我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100艘,这如何能不让众人惊讶,到哪里去弄这100艘2号和3号的福船呢,李哲似乎想提醒我,但是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没有可以造么,我又没说什么时候交付使用),接着说道: 
  “其实朝鲜的龟船更为厉害,只是目标太明显不适宜在登州靠岸,否则我愿意将这个数目再增加一倍,助大人早日剿灭匪患。”对于我如此大的手笔孙元化一时无法适应,同时心中也在盘算,100艘福船所载士兵已经超过万人,这么庞大的数目让他如何接纳,同时也担心我心怀叵测。至于他担心什么我自然知道,于是细细的给他盘算道。 
  “以登州的军港,想来容纳这100艘战船不成问题,大人肯定是怕目标太大引起朝廷的注意,那些言官们别的本事不大,这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一定不小。大人不要担心,海盗狡猾飘忽不定,在大海上四处流窜,船只少了不起作用,多了目标又大。所以这100战船我只准备留下20艘常驻军港,另外20艘作为策应,剩下的10艘为一个编队到四处剿匪,将整个胶东海域分成若干个区域,各编队轮流执勤和留在海港里的战船轮换,我要让这些海盗疲于奔命,一刻也不得安宁,除了投降一道再无去处可躲可藏。”说完这话我得意的翘着二郎腿,在那里悠哉悠哉的看着众人的表情,果然孙元化神色不定,似乎在作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哲和邓希晨也被我这种疲劳战术弄懵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我这个李大人会想出这么疯狂而又切实可行的战术来,海盗缺乏补给,一切都靠劫掠,只要在朝鲜和胶东半岛建立两个以上的补给基地,就能封锁整个渤海海域,让这些海盗无处藏身,除非是上岸,但是一旦上岸他们也就失去了作为海盗的机动性,逃脱不了被剿灭的噩运,我的这招实在是够恨的。 
  没办法这也是受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作战方法启发而产生的灵光,虽然我没有潜艇,但是我的海军足够强大,舰船和补给能力绝对够强,打得起这场消耗战,整个渤海就这么大地方,我不信你还能跑到哪里去。 
  孙元化思考了良久,才抬起头来说道:“李大人的这个办法果然是好,只是我登州此时民穷物薄哪能提供得起这些给养呢?朝廷也不会下发的,现在所有的物资和粮饷都被运到关外了,这实在是让孙某人为难啊?”好你个孙元化呀,算盘打得倒是满精的,在这里和我苦穷,不过他说的也是实际情况,这一天所见整个登州确实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开销。 
  我笑了笑,摆出独有的奸商表情道:“孙大人过虑了,我没有打算让孙大人负担这笔军费,一切有我朝鲜来出,只是孙大人需要保证在登州开阜通商就可以了,并且允许朝鲜商人在此设立会馆进行交易,同时我所说的支援100艘福船不假,可是并不包括福船上的水兵,我顶多可以配备40到60艘的水兵,剩下的还要大人在登州附近招募乡勇,大人不要用这样的眼光看我,这些在本地招募的乡勇由我负责支付粮饷,不用大人出一文钱。” 
  孙元化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话他当然懂,怎么看都是他占了便宜,我唯一算得上是要求的要求就是在登州通商,和驻扎一部分海军,跟朝鲜的上千艘战船比起来这些简直不算什么,再说以朝鲜的国力也不会越洋来攻击登州,怎么看怎么都让他认为这桩生意是他占了便宜,所以他十分不解,我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的吃亏呢? 
  “大人就没有别的要求了么?”孙元化问道。 
  “没有了,孙大人要是能答应我这些,李某就很高兴了哪里还能不知足呢?”孙元化这样的人此时虽然接受西学但是满脑子还是忠君爱国的思想,爱国当然好,可是这个忠君就大大的不妥了,所以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再说这个人将西学大多应用在军事上,是个唯武器论者,必须要让他明白这些科学不光可以用在军事上,用在民间一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潜移默化,不说别的就光为了这个人才,我这些花费也是值得的,再说了我李开阳哪有做过亏本的买卖。 
  虽然是疑惑不解,但是孙元化面对这样大的诱惑实在没有办法抵抗,终于狠了狠心。 
  “那么就依李大人了。孙某在此谢谢大人,大人为我登州百姓实在是作了一件好事。”黄宗羲一听这话在一旁急直瞪眼,他自然不相信世间有这样的好事,可是阻止也没有用,现在孙元化是铁了心的想和我合作了。李哲看了看邓希晨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又一个人被我拉上了贼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这是我的不二法门,并且百试百灵。 
  我笑着站起来走过去伸出了手,孙元化还不明所以就被我握住了。“合作愉快!”说完他才恍然明白,和我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李哲和邓希晨也站起来纷纷表示祝贺,唯有黄宗羲在一旁闷闷不乐。小子不用你不高兴,下一就是你了,被我李开阳看上了你还往哪里跑。 
  众人又重新落座,开始商量事情的细节,直到四更天才大致商量完毕,达成了协议,除了我所要求的外,孙元化为了感谢我在他最关键的时候伸手帮他,主动提出朝鲜商人在登州置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