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掌门-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手一招,从石壁中飞出一枚玉简:“这是我不周山一脉的传承玉简,其内记有历代前辈和我关于不周山的毕生探索所得。如今一并交与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刘衡接过,只用神识一扫,便忙收进储物戒指中,额头却已见汗。
“在下定不负师太所望。”刘衡诚心诚意地抱拳道。
静心师太做完这些,刚红润起来的脸色又渐渐变得惨白起来。她慈爱地看着跪在一旁流泪的李潇娴,勉强撑起笑脸,帮李潇娴擦掉泪痕:“怎地还跟孩子一样,好像这眼泪珠子不要钱似的。”
李潇娴却哭得更伤心了。
静心师太笑着摇摇头,从榻上摸出一柄剑来递给李潇娴。剑未出鞘,其上隐隐有光纹波动。
“九嶷剑跟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就交给你罢。”
九嶷,古剑名,相传为上古门派九嶷派的两样镇派之宝之一,后九嶷派衰落,此宝遗失。八千年前为不周山一脉所得,后由静心师太继承,是跟随静心师太最久的法宝。
李潇娴深知此剑来历,再也无法控制,扑入静心师太怀中痛哭出声。
刘衡想要给静心师徒二人留下一些说话的空间,便走了出去。
半刻钟后,室内隐约传来李潇娴的声音:“师父……师父……徒儿不要你死……不要抛下我……师父……”
刘衡走进去,神识一扫,便知静心师太业已坐化,心中微凉。
寻常修士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元婴修士,被认为是修仙界离长生不死最接近的一群人,就这么离开了人世。
只要你没有达到更高的修为,总有一天,你也会化为尘土。
一连几日,李潇娴都守在不周山山脚。不周山一脉祖训,凡守山者坐化后,火化后,将骨灰撒于山脚下,化作山的一部分,永守不周山。静心师太的骨灰就撒在这里。
刘衡远远地看着,叹了一口气。
他走过去,背对着李潇娴站定。
“吃些灵果罢。”刘衡递过一个灵桃,“你这几日心神俱疲,照这样下去,纵使是修仙者也受不住。”
李潇娴直直望着前方,并不接。
刘衡看着她,语重心长地说道:“就是你不在意自己的身体,静心师太泉下有知,看到你这样,也绝不会放心的。”
李潇娴身子一震,却还是没有接。
刘衡蹲下,将灵桃按入李潇娴手中,看着她哭得发红发肿的眼睛,问道:“你这样怎么能让你师父安心?”
李潇娴垂目落泪,眼泪随着风洒落空中。
她低着头,缓缓开口道:“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悲伤到极致,哭是没有声音的。”
 第113章 一个新领域——禁制
第113章一个新领域——禁制
刘衡欲言又止,迟迟说不出话来。心中有万般安慰的话,却又说不出口,只觉一切都是惘然。
曾几何时,面对门派被灭,刘衡不也一样是这样的心情吗?
他站起来,仰望不周山,看它直拔苍穹,好像能够直接到达天上一般。他的心情,也如山雾缭绕,让人看不清。
按静心师太留下的玉简所述,不周山共有禁制十七万三千八百一十三处。其中,大多为上古修士所设,后人所设禁制则多集中在山脚,以防凡人误入,枉送性命。
刘衡原只知一条上山之路,乃是易周按着记忆所述。而不周山一脉,不知守了这山几千几万年,一代代积累下来,倒把不周山探索了个遍。
刘衡手中的玉简,正记录着历代守山之人的探索心得。
不周山禁制,经历代人的努力,有十三万余可解,大多需强行破除。剩下的禁制则尚无破解之法。
刘衡想着,这么多珍贵的上古禁制,用蛮力强行打破,再无法使用,岂不可惜。而不周山历代守山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们利用这些禁制,守护着不周山的安宁。
至于他们为何守山,只因祖训交代如此,倒没有细说。
不周山一脉就这样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守护着这座蛮荒古山,一代又一代,千年复千年。
不周山上的禁制,也随着一代代的延续逐渐被发现、认识,新的禁制也慢慢被新的守山人添加。
刘衡原本只是想大致地了解一下上古禁制,却不想一下就被上古禁制的魅力所吸引,此后修仙岁月深深沉迷其中。他会拿着前人留下的玉简,一遍遍比对,一次次模仿,只为寻找破解之法。
有的禁制牵一发动全身,往往你触动了一个看似很小的禁制,接着便会引发周围数个禁制的同时爆发,防不胜防,威力奇大。
有的禁制不能根据表象判断,而是要深入了解其本质后,才会发现禁制的本意。这样的禁制研究起来最费时间,可一旦看清了原理,却又变得简单之极。刘衡每破解一个禁制,都会有深深的成就感。
接触的禁制多了,刘衡甚至觉得禁制就是数学。每一个禁制,就像一道数学题。
有时候,好像在解方程组。需要设出未知数,联立方程求解。求出的答案必须满足每一个方程给出的条件才行。
有时候,你又必须考虑射影几何。有禁制将唯一的禁门设为阳光照射所形成的阴影,想要知道如何破禁,就要通过阴影绘图解决。
一个个禁制,好像一道道数学题,其中往往还牵扯到机械动力学、地质学等内容,常常需要列出数页的计算分析过程,才能破解。
刘衡每找出一个破解禁制的方法,但凡不能非暴力破除的,都要继续研究,直至找到办法为止。这与不周山前人的观念不同。他们虽然意识到了上古禁制的珍贵,却没有生出学习的想法,只寻找出能够临时控制禁制的方法,将它作为护山的手段。
而刘衡,不仅能够破解禁制,还将这些禁制谨记于心。千年后,更以上古禁制为基础,开创了修仙界除制符、炼丹、炼器、阵法外的第五个领域——禁制之道。
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甚至连刘衡本人都是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点。而刘衡能有此成就,与之前便对制符、炼丹、炼器、阵法颇为精通有不小关系。因为,禁制之道与其余四道皆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与制符和阵法关系深远。
在很多符纸的制作过程中都涉及到禁制的使用。符纸的书写方法、符号图形位于整张符纸的结构、施展手法等都可以用禁制之道来解释。
阵法的布置也与禁制之道息息相关。各阵门的位置、各环节的联结、阵法的开启和关闭,都与禁制相通。
禁制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收发自如。设置阵法、制作符纸都很费功夫,而禁制往往只需一瞬间就施展完毕,省时省力。但在施法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却毫不逊色于前两者。
禁制的缺陷也很明显。它太繁杂、太庞大,唯有心志坚毅者才能学习。
除了上古禁止,静心师太所留玉简中还写明,不周山一脉先祖流传下来的古籍均置于地下室内,可任刘衡自取。
按照玉简所述,刘衡寻到收藏古籍之处。
满满一书架的古籍
上古修仙者并没有玉简藏书的习惯,所留古籍都是实打实的纸质书籍或竹简、龟甲兽骨一类。也有比较少见的,篆铭文于石壁、器皿之上。有修士不惜耗费元神,留神念以待有缘人,不在此类。
故但凡见到纸质、玉简等藏书,无一例外不是珍品中的珍品。而且,这类藏书多半仅此一份,这世上再难见到同样的书籍。更因纸质、丝帛、竹简不易保存,流于现世的少之又少。一般修士能够找到其中一本就足够笑个几百年。
而刘衡眼前,却有满满一书架的古籍。这其中主要是纸质书籍和竹简,它们的表面上有淡淡的荧光,显然被前人施以类似能够长久储藏的法术。
刘衡感受着纸质书籍特有的触感,翻着它陈旧发黄的书页,看着上面一个一个古老的文字,想象着写书之人当时的情形……
这整整一书架的古籍,内容包罗万象,比较厚实的是纪传体史书,薄册则记有法术神通的学习之法,这两种古籍最多。另有炼丹炼器、古阵法、地理志、花木图考、棋谱、民间世俗传奇等。
刘衡打开一卷残破的竹简,长二尺四寸,有些字迹已不能辨认,只能靠猜测来判断笔者之意。
“吾夜观星象,南朱雀七宿异动……不祥……北玄武势弱难压……四象皆动,恐有大灾……”
刘衡在另一本纸质古籍中也看到这样一段话:“一夜之间,大神通者尽去。余者大乘之上寥寥,未几年,皆不知所踪。余探索多年,于无边魔海、蛮荒大山、不周山发现蛛丝马迹,所得结论惊人,不敢声张。只作书一册,以留后用。”
 第114章 剑冢
第114章剑冢
后几页,更记有详细始末。
刘衡阅毕,也不由大吃一惊。
此书作者称,于无边魔海发现上古墓冢一座,从其内发现一具完整的尸体。这种情况在无边魔海这个号称上古遗迹最多的区域并非没有出现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具尸体并非人类所有,它虽看起来与人类外表相似,实际上竟是上古妖修之体
另从其墓中还发现了数百未完全化形的妖修尸体,更证明了这种观点。这些妖修生前修为最差的也有结丹期,最强的甚至有元婴期。只是,从这些妖修的埋葬位置来看,似乎只是此墓主人——那只化形妖修的陪葬品。
在墓冢中,还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壁画。从壁画上来看,上古时代是一个奇妙的时代,那时候,漫天神佛,龙飞凤舞,飞行产生的遁光随处可见……仙人斗法,移山倒海,惊天动地……
对于刘衡来说,那是一个传说中的时代。刘衡很清楚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元婴修士,他可以很容易就颠覆一个国家,毁灭一个城池。他原以为自己已经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与古籍中毁天灭地的斗法相比却相差甚远。刘衡甚至相信,只要那些仙人动一动小指头,如自己这般元婴修士就会如蝼蚁般被人毁灭。
只是,那些上古强大的仙人到哪里去了?他们果真如古籍描述般强大吗?
另一证据虽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强大,却可以作为判断他们当时影响力的依据。
蛮荒大山位于三个大陆之间的三角地带,这片广袤的,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地带时刻散发着危险,提醒着每一个想要深入她的人。
但这并没能阻挡修仙者好奇的步伐。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