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掌门-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记载断剑已产生剑灵的事不是吗?
古今法宝,大多是抽取灵兽精魄封入其中,以使法宝威力更胜一筹。像自我拥有意识,产生剑灵的事,当真是前所未闻。
随着剑阁升级,刘衡手中也出现一个尺余的玲珑宝塔,但尚未知其效用。A
 第116章 内外兼修之外功
第章内外兼修之外功
等到刘衡阅尽古籍,还发现了一个曾经未加留心之事——外功。古籍中对其十分推崇,但却言语不详,令人疑惑。
上古修士非常重视内外兼修,内既自己的修为和心境的锻炼,外即外功,大抵是指功德一类。他们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行走于俗世之间,仗剑江湖,惩恶扬善,积累外功。
这与现在修士花费大把的时间在坐死关上不同。
古籍称,外功缺乏者,容易遭受更严重的天劫。刘衡想到了玄牝珠里的红色劫电。也有说不积外功者,容易遇到瓶颈。
而且,外功似乎比内功还要重要的样子。
但是功德是什么?单纯地做好事吗?还有,要怎么去挣功德呢?
即使是做好事能够获取功德,要做多大的好事才能获得功德?好事的大小如何界定?不管是为了利益去做好事,还是纯粹发自内心去做好事,这都是有效的吗?
关于外功,刘衡从未接触过,也不懂。他想请教一下李潇娴。但李潇娴正在孝中,不是适合讨教这些的时候。
及至李潇娴孝期已过,又过数月,刘衡才向她提起。
“外功?”李潇娴有些惊讶地说,“我自筑基后,师父便允我每八年便下一次山,游历数月而回。一路上斩杀为恶的妖兽,惩戒作恶之人,缴恶人之财物散于贫民。起初并不知师父用意,只觉身为修士,能办到许多常人难以做到的事,自当多为善事。后来才知道这是积累外功,于修行有益。”
刘衡追问:“真的有功效吗?是能够加快修行的速度还是能够减弱境界之间的瓶颈?”
李潇娴脸微红:“许是我积得外功不足,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变化。只觉得多做善事心里很舒服。”
刘衡一滞。
李潇娴忙道:“这既是我师父说的,必不会错。而且多行善举总不会有错,是不是?”
刘衡笑道:“是这个理。我只是在想,外功这东西无形无质,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算的。”
两人一起陷入沉思之中。
刘衡最先打破沉默,开口道:“如今静心师太已去,你一个人留在地室,难免睹物思人。不如搬到前山来与大家一起住。反正空院落也多得是,任你挑选。”
李潇娴连连摆手:“怎么能麻烦你……”
刘衡打断她的话:“怎么能说是麻烦呢。如今你也是我不周派的人了,理应住到门派中来。人多还显得热闹些。”
李潇娴略一踌躇,举目四望,见地室内都是往日和师父的点点滴滴,记忆如拼图般一片片旋绕在心头,不由心中黯然。想到自己一直这么消沉下去也不是办法,李潇娴点点头,开始收拾要带走的东西。
不周派后山修建有数个别致幽静的小院,原本刘衡就是打算供门内地位较高者居住。现如今只住了两个院子,刘衡占了一座,小竹和顾氏又占了一座,其余都空着。正好可以让李潇娴挑选。
不周山除殿堂、中庭、山门外,设有后山,原只建有寝殿。在山阴归不周派后,刘衡便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后山开药圃、种果园、凿水池……
如此一来,后山的建筑便丰富不少,灵兽园、百草园等占地面积较大的建造均建于此。只因无人维护,暂时搁置,只等收些人回来看顾。
正好刘衡欲下山一趟,一是想多做些好事,积累外功,确切地说是弥补外功,当日度劫险状还历历在目,顺路也可看看能不能收些弟子。二是要回高平大陆,寻欧阳冶报当年灭派之仇。
如今刘衡已是元婴修士,若迟迟不能报当初玄岎派被灭之仇,心中实在放不下,迟恐生变,就此留下道心上的破绽。况且刘衡对玄岎派有特殊的感情,不报此仇,有愧玄岎门人。
至于收徒的问题,刘衡反而不很在意。元婴期以前,刘衡还没有意识到一件事——修仙和掌门,这两者是有着矛盾的。
很多修士达到元婴期后就退居二线,当上了门派的长老或是太上长老。这并不是事出突然,而是因为修仙和掌门,这两者的矛盾决定的。
作为一个门派,它有它的利益要维护。作为一派掌门,恐怕令他坚持下去的原因就是——权势
权势是一个好东西,它能让人办到很多事,能让人位居高位,能让人拥有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可是,权势也会让人迷失心智,常常令人忘记自己的初衷。
同时,身为一派掌门,特别是一个庞大门派的掌门,他需要筹划,需要谋略,需要斤斤计较,需要曲曲绕绕。整个门派的事,没有一件不需要他操心的。
青云门掌门青阳,作为一名能修炼到元婴后期的修士,资质自然不差,可他却一直没有想要从掌门之位上退下来的意思。难道他自己不知道自从达到元婴期后期,他已一千多年再无寸进了吗?
如今,刘衡知晓了他道心的破绽,即使是跨越两个阶次,在斗法的时候也有胜率。可见保护道心之重要性。
寻常修士,纵使是关系再亲密的,也不轻易将自己的道心缺陷告知,防的就是这点,就怕哪一日反目了,在斗法时碰上。
可青阳他就是舍弃不下那种手握权势,天下我有的感觉。再等他几百年,他若再沉迷其中,进阶化神期将成为一个奢望。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的私欲指的不是人最原始的生存,如衣食住行的自我满足,而是隘陋的功利心、贪婪心、权势心等。
刘衡情愿门派中少收几个弟子,也不愿落到进阶无望的下场。如果能将道心锤炼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刘衡的掌门之位坐下去也无妨。
即使想将门派发扬光大,也万不能心怀权势。当然,最把稳的方法就是培养一个资质不高却又有经营管理才能的徒弟,他耗尽一生心力恐怕也无法进阶化神,还不如发挥自己所长。这样一来,你的内心也不会觉得愧疚,道心也不会受损。
与其虎视眈眈地怀着争霸修仙界的心思,还不如趁早多花些时间在修炼上。刘衡是这么想的。
 第117章 不周派大弟子
第117章不周派大弟子
前面说到李潇娴因师父坐化,伤心不已,经刘衡劝说,同意搬到不周派后山。后李潇娴选了一个离刘衡、小竹所居院子不远的小院住下,也方便往来。
搬家这日,小竹帮着把一个当做乔迁贺礼的粉彩瓷瓶抱进屋,一进房门,远远望见李潇娴,便大声道:“娴姐姐长老”
李潇娴听见这一声“娴姐姐长老”,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尾随小竹身后进屋的顾氏也扑哧一声笑出来。
刘衡从小竹手里接过瓷瓶,置于桌上,摸摸小竹毛茸茸的小脑袋,笑道:“可不能这么叫。”他接着道:“李姑娘是我们不周派的长老,你是我的记名弟子。我们不周派如今继承了守护不周山的责任,虽然与李长老非出同门,但也算有同门之谊。所以,小竹该叫李长老什么呀?”
小竹不知道,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刘衡。
刘衡终于开口:“叫一声师叔便是。”
小竹故作老成地点点头,恭恭敬敬地朝李潇娴一鞠:“师叔。”
李潇娴道一声“小竹乖”,将小竹拉到怀里,看向刘衡,问道:“小竹只是记名弟子吗?我一直以为小竹已正式入了门籍。”
刘衡道:“当初收她时我正要去无边魔海,前景不明,不敢轻易收徒。但我一直将她当做亲传弟子看待。”
李潇娴道:“算起来,小竹应是门派首徒,理应按规矩举办仪式。我虽不常下山,却也知道世俗间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在有的行当里,一入门,父母就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拜师一事,重之又重,自然需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仪式才是。世俗间尚且这般看重师徒关系,我们修仙者动辄就有数百年的寿命,师父和徒弟往往一伴一生,彼此间的感情深厚,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你若把小竹当做亲传弟子,理应让她正式认祖归宗才是。”
刘衡孤身立派,却不懂这些,不禁问道:“这不就是我一句话的事吗?”
李潇娴正色道:“这都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随便了事。定吉时,行礼仪,入门籍,一点马虎不得。”
“可我不懂这些,”刘衡两手一摊,“不如此事就交给潇娴你来办罢。”
刘衡见李潇娴欲要张口,忙接着道:“就这样定了。小竹,你不是老念着要去放风筝吗?今日为师有空,正好陪你一起去,还不快快跟来。”这些话说得又急又快,容不得李潇娴再插一句话,令李潇娴哭笑不得。
而小竹一听,喜笑颜开地应了一声,屁颠屁颠地跟着刘衡去了。
就此,小竹入门礼的筹办便落到了李潇娴头上。
择一吉日,前一夜洒扫庭院,净身沐浴。
到了拜师这日,小竹也觉得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说话的时候有板有眼,行礼的时候端端正正,不论是让她做什么都十分听话乖巧。
到了吉时,首先应该拜祖师像,因不周派为刘衡所创,故由刘衡受小竹一拜,再入祠堂祭拜先人。
然后就是行拜师礼,由刘衡坐上座,小竹在其下四拜。四者,是为了表达比三叩首更隆重的礼节。李潇娴将小竹生辰八字、籍贯来历等记录进宗谱之中。与此同时,刘衡也在游戏目录中将小竹的名字拖入了弟子名单。
车小竹成为不周派大弟子
顾氏身为奴仆,不敢入殿,只在边上远远地看着,因与小竹日日夜夜生活在一起,又可怜小竹没了爹娘,感情最是深厚,如今看着小竹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口里低声念叨着“投师如投胎”“小竹小姐是个福气好的”之类的话,用袖子直抹眼泪。
最后,刘衡作为师父进行训话,宣布门规。训话大概就是尊师守规,勉励小竹修炼要刻苦一类。之后从小竹的眉心抽取一丝神念,封于玉简之中,一旦遭受不测,玉简就会碎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