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乱-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洺州城北三里有一座小山名为“狮子山”,其名的由来是因为赵王觉得此山像极了一只俯卧的,名曰“狮子”的猛兽。民众们虽然不知道“狮子”究竟是什么样,不过在赵王的辖治下过上了富足生活的民众们对赵王素来都是信服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是赵王定下的名字肯定就是好的。因此,没过多久,大家就习惯了将这无名小山叫做“狮子山”,将在狮子山修建的陵园称做“烈士陵园”。
  魏征、李元霸和徐世勣如今就在年底将要竣工的冀州烈士陵园中。久闻此园为赵王力主修建,因此能在此地碰到赵王巡察,魏征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在赵王的邀约下,当下三人一同在园中游鉴。
  烈士陵园囊括了整个狮子山、以及山前的一大片阔地。如今狮子山面向阔地一边已经修筑了八级犹如梯田似的墓区,墓区中间有一条用青石砌就的石梯从山下直达山顶。而山前的阔地现在已经被平整为了一个可容纳至少五万人的大广场,此时正有数以万计的工匠在为广场地面铺上青石板。原本制造局下辖土木监烧制的陶土砖完全可以用以铺筑地面,但是平日还算节俭的赵王却力排众议,坚持不用价格低廉的土砖铺砌广场。赵王认为将士们为冀州付出了生命,就算是倾尽国力也要为他们造个“上档次”的陵园。因此,冀州烈士陵园不论从那一方面都可当得其时大型建筑中的顶峰作品。
  陵园中,可容五万人的大型广场正中间,有一座高三丈、四边各九丈,通体由黑色大理石堆砌的平台,平台四边镌刻有以牡丹、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平台四边均有台阶,四周环绕着汉白玉栏杆。台上建有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纪念碑,石碑四边阔一丈二,离地五丈六,这高度已经是其时碑石建筑的极限。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民部总管徐世勣所题的“冀州英雄”四个鎏金大字,而背面是赵王李元霸亲笔手书的“纵横天下”四个鎏金大字。整座纪念碑和基台共用两万多块大理石和汉白玉砌成,而八个鎏金大字更是耗黄金三百六十九两。
  自从两年前陵园开始动工,魏征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虽然还未完工,但魏征一眼望去,立时有肃穆庄严的感觉充斥心间。在赵王李元霸的引领下,三人用了整个上午的时间才算把陵园看了个遍。
  眼见时已近午,李元霸热情邀约:“魏先生,快午时了,今日就由本王做东,咱们去止步斋用餐可好?”
  魏征慨然应允。他上一次去止步斋是在两年前,那次是苏定方请客。吃过之后魏征对那里的美食很是挂念,要不是其间价格太过高昂,只怕魏征早已经是那里的熟客了。
  三人在一队近卫军的簇拥下回城。来到了止步斋,三人在店小二的引领下到了楼上雅座。一番礼让之后三人分坐席间,转眼酒菜上齐。三人倒也不显得拘束,各个都是随随意意,有如好友相聚。
  “赵王,听闻官府将在江南郡洪县建一座大茶园?”饮酒闲谈间魏征问道。
  李元霸随手放下筷子,微笑着说道:“是啊!怎么,魏先生对茶叶感兴趣吗?”
  魏征笑了一笑:“老夫只是好奇而已……不过,赵王,如今冀州与巴蜀同是盛产茶叶,据悉两地茶叶产量早已经与天下消耗持平。那么,赵王新建这茶园不就是无甚用处吗?”
  李元霸明白魏征这句“无甚用处”是客气的说法,实际上魏征心中真正想说的应该是“此举纯粹就是浪费财力物力”。“看来他对冀州已经开始有感情了,居然开始关心起冀州政事!”李元霸心中欢喜,嘴里说道:“魏先生不用担心!再多产几倍的茶叶本王也能将它卖出去!”
  “担心?”魏征微微一怔,心道:“我在担心吗?……难道,我已经开始慢慢融入这里?”
  李元霸微笑着注视魏征,“魏先生,有心事吗?”
  魏征猛然回过神来,“哦……没有什么!”
  “没事就好,”李元霸举起面前酒杯,道:“别停杯啊!…两位可是嫌本王点的酒菜不合意?”
  魏、徐二人连忙也端起了面前酒杯,三人举杯饮下。
  ……
  酒足饭饱,李元霸打算办正事了。
  结帐后李元霸领着二人悠哉游哉,漫步前往洺州城内最有档次,也最为幽静的茶楼————清言堂。三人一路步行甚久,好一阵工夫才来到了茶楼下。
  魏征虽然对此慕名已久,但因平日里囊中并不多金,因此从未到此光顾过。
  此处果然幽静!举目但见一个小小的湖泊,湖岸边一座如今在冀州已不多见的全木制小楼傍湖而建。虽然隔着闹市区不算太远,可其周围并没有什么店铺和住家,环境相当优雅。
  近前几步,魏征抬眼望去,只见一副对联分挂大门两边,上联书:代饮引清言;下联书:泛花邀坐客。联上一块横匾,上有三个大字:清言堂。放眼看去,楼前楼后种植了不少花卉树木,魏征只觉大有意境。欢喜之间他刚待迈步入内,却瞥见楼旁立着大大的一块木牌,上书: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
  魏征愕然,雅趣顿消。他拉住徐世勣长袖,指向木牌问道:“徐公,这是何意?”
  徐世勣一看之下,哑然失笑,他说道:“老魏,这是赵王让立起来的,意即这里不招待倭国人。”
  魏征疑惑道:“为何要立此牌刻意羞辱倭国之人?”
  一旁李元霸接过话去,说道:“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魏先生,还是进去坐下之后本王再详细道与你吧!”
  明亮宽敞的房间,透过大大的窗户往下一望就是小湖。湖平如镜,映得对面岸边的山峰纤毫可见。再抬头看去,湖光山色之间烟水空濛。魏征从窗旁搁置的花盆中取出一块干涸的泥土,轻轻地掷了出去。泥落水面,瞬间,倒影碎裂,一圈圈的波纹泛起。
  李元霸负手站在魏征身旁,问道:“魏先生,这景象美吧?”
  魏征由衷赞道:“湖天一色,幽雅至极!”
  李元霸靠拢一步,一手扶着窗台,一手指点着这如画风景,朗声说道:“再有十年时间,本王就能让所有的冀州人都生活在此等雅境之中!”
  魏征听闻之下,先是神采一振,但随即那飞扬的神色突然黯淡下来,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他口中喃喃道:“十年?……陛下还能给冀州十年吗?”蓦然,察觉到自己的失态,魏征强提精神,心中暗道:“我是怎么了?怎会对冀州的将来如此上心,居然还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李元霸听到了魏征的低语,他也观察到魏征的情绪变化。李元霸面上露出了一丝微笑:“魏先生,你可说错了!……大唐早已经不能威慑冀州!”举目眺望远处,李元霸嘴角上扬,脸上满是自信的微笑。“如今冀州府库岁入钱六十万贯,是大唐的两倍多;冀州四大军区拥兵四十万,虽然兵力不到大唐的一半,但是我军士卒强悍,装备优良……而且,最关键的就是我冀州万众齐心,人人皆知发展冀州、抵御外辱是自身之责!只要战事一起,我冀州一千二百万民众,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可拿起刀枪,成为悍不畏死的战士!试问……”李元霸转头注视魏征,“如此强势,李世民敢动手吗?”
  魏征静思无语。
  李元霸再次望向窗外,眼神中满是激情。“待得冀州烈士陵园建成,我冀州民众之心将会凝聚的更紧,而为冀州奋斗、为冀州献身将会是冀州所有民众认可的最高荣誉!”
  魏征在冀州居住有两年了,或许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已经开始把冀州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此时听得李元霸所言,魏征竟也觉得热血沸腾。他禁不住自语道:“若冀州能像如今这样发展下去,那十年后将会是何等光景!”魏征简直想像不出在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下,十年后的冀州会是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元霸的眼神中激情更甚,“十年之后吗?或许,那时候人们能够住在高楼大厦之中,能够坐上不用马拉的大车,能够在千里之外互通讯息……”
  李元霸转过头来,面向魏征。他无视魏征的惊诧,道:“魏先生,本王所说的一定可以成为现实!……你看,冀州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地方,这就是本王的能力!”
  魏征看看窗外的美景,再想想自己这两年的亲眼所见,他重重地点点头。
  李元霸面上笑意更浓,“魏先生,你相信我就要助我!”
  魏征再次重重点头。
  李元霸大笑,牵着魏征回到屋中坐榻上盘腿坐下。
  “魏先生,来!让本王先告诉你楼外那木牌之事吧!”李元霸指着榻上小木桌上的茶具说道:“魏大人应该知道,我冀州人饮茶与别处大为不同。冀州人饮茶分为两种,一种谓之饮闲茶,就是普通饮者以求生津止渴而为;一种谓之‘工夫茶’,就如同咱们现在所饮……”
  “这与倭国人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截口问道。
  李元霸道:“大有关系!这饮茶与煮茶之法本王概称之为茶文化,它是我冀州百姓的智慧凝聚而得,怎能让倭人享受?更不能让他们学去!”
  出乎李元霸意料,魏征听罢竟说道:“不错!不能让倭人学了我中土的好东西去……”这本是李元霸因前世所见所闻,从而引起的对倭国人的仇视,可没想到魏征这古人对倭国人的印象也是大大的不好。只见魏征一振精神,朗声说道:“想当年倭国遣使求见隋帝杨广,所呈国书凭地狂妄,开头竟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他们也不想想,其时他倭国连城郭都没有,只以树木为栏,茅草盖屋,男人多以横幅布帛连结于身遮丑,且俱都赤足而行。他们有什么资格到我中土来耀武扬威?”一拍木桌,魏征激昂说道:“更有甚者!其后隋帝征召了博学的津业和尚,尽心教授那些倭国派来的学问僧,传给他们治国安邦的学问,可随后他们是怎样回报中土的?……这些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