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乱-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先向赵王请了擅自携带女子随军之罪。出乎李靖意料,在知道随其同行的女子叫做红拂之后,治军甚严的李元霸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与薛道衡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并同声说出了一句话……“正该如此,命中注定而已!”
  李靖对二人所言甚觉迷惑,不过,还不待他细想话中之意,赵王李元霸就开口切入正题。
  “魏总管,现今中土已归冀州,而本王在南诏时,徐总管已经遣人送来急报,催促本王返回冀州立国登基……不知魏总管对此有何看法?”
  关乎国家大事,魏征面色凝重。“王爷,徐总管所为甚有道理!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唐既亡,王爷当尽快登基称帝,以稳定天下人心!”
  “本王也是如此想来!但是……这国号和都城又该如何确定呢?”李元霸又问。
  魏征一时没有准备,不知如何作答,当下沉思无语。
  一旁李靖接口道:“王爷,依末将看来,冀州是以燕赵之地为根基,而燕赵之人最是恋乡,且他们从没有将自己当作过大唐的子民。这国号若是延袭大唐,定会引起冀州百姓不满。因此,末将认为这国号用‘燕’、或者‘赵’就是最好!”
  李元霸与薛道衡对视一眼,点点头,道:“本王也觉得正该如此,那么……这国号就用‘赵’吧!”
  “至于都城……”李靖面露难色,“……长安与洺州当是首选。长安为两朝京师,自有它的好处,但洺州却为冀州首府,唉!……”
  一直没有发言的薛道衡笑道:“都城只要选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之处便可。依老夫看来,东都洛阳就不错!”
  “甚好!洛阳为中原中心地带,隋朝修建时也是按都城规模所建,且其地的水、路交通都极为便利……就选洛阳吧!”李元霸非常赞同。
  其实都城和国号如何,李元霸与薛道衡早就心中有数,薛师所读书中就记载,历史上中原地区竟然曾经出现过一个大赵国,而且这个大赵国统一了天下,定都洛阳,它的统治者就是正史中并无记载的李渊四子————赵王李元霸!
  赵王发话,众人在此事上再也没有了不同意见。
  “魏总管,本王预定在三日后自水路返还洺州。若无意外,本王将在回到洺州后就立国登基,这里的一切就要拜托你与李将军了!”
  魏征与李靖连忙站起,跪地叩首。魏征道:“臣自当竭心尽力主持此地政务!”
  李靖也道:“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
  李元霸微笑道:“好!得有二位尽心在此镇守,本王方才能够放心!……如今锡兰岛已被我冀州掌控,本王相信不久后大食国也会处在冀州军与罗马军队的铁蹄下,而二位只需谨记一个原则:‘步步为营、切勿贪多’!毕竟,咱们的根基不在这里,要想发展就要更多的依靠当地人。不过,这个‘依靠’却不等同于‘依赖’,要记住一点,咱们是统治者,不是来义务帮助他们发展致富、过好日子的活菩萨!……”李元霸将微笑收起,表情严肃起来。“咱们让羯荼人、狼牙修人,甚至将来的骠国、真腊、天竺等国的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就要为此付出报酬……本王要一步步将他们变为冀州的子民,而他们的国土也要成为冀州的属地!”
  端起茶碗浅嘬一口,李元霸道:“二位可知如何才能将异国之人彻底成为冀州的一份子吗?”
  魏征和李靖一下子想到的就是发动战争、然后占据、之后巩固政权,但他们也知道赵王如此郑重问来,自然不是杀伐过后建立政权这样简单。当下二人自思索,默然不语。而薛道衡倒是明了李元霸的想法,但惰性却让他不愿在这些事情上开口……“谁让老子来到这时代就变得不求上进呢?就让智慧的光芒统统在赵王身上显现吧!”薛师一边想着,一边以袖掩口,就着藏在宽大衣袖里的银酒壶悄悄喝下一口美酒。
  只听李元霸道:“要让诸国彻底臣服,有一个法子……向他们的臣民灌输冀州的文化!试想,咱们坚持不懈地向诸国的臣民灌输冀州的文字、语言、生活方式……等等,待得天长日久之后,诸国国民想的、做的,甚至穿的、用的等等都将和冀州一样,这就叫做‘同化’!如此不用武力他们也会遵循冀州人的思维,将冀州的君王作为他们的君王,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地方当作冀州的一部分,这样比强占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其时不需再动干戈、枉造杀孽,就可让诸国永远成为冀州的属地!……武力只能让诸国表面上屈服,但反抗的种子仍然在诸国臣民的心中,而同化则可以让他们再也兴不起反抗之念!……因此,在本王返回冀州后,尔等千万不要贸然与天竺、波斯,或是罗马等国起冲突,咱们在这里的势太弱。你二人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同化羯荼、狼牙修、骠国、水真腊和陆真腊五国臣民,而本王也会在中原巩固统治。待得中原完全处在本王掌控之中,尔等也在海外为中原建立大好基地,那时,就是我中华统治世界的开始!”
  李靖和魏征明白了,今日是赵王为二人定下今后海外殖民的发展方向。
  ……
  一日后,李元霸为李靖、红拂操办了婚礼。
  次日,赵王与薛道衡、换防归家的程咬金以及换防的远洋士兵五千,乘六十艘战舰起航返还冀州。
  ※※※※※※※※※※※※
  故唐历贞观十年五月初八,大唐赵王李元霸宣布冀州立国,定都洛阳,并将国号定为赵,年号为华纪。华纪元年五月十六,李元霸登基称赵武帝,奉父亲李渊为大赵国太上皇。
  因为有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为赵国太上皇,对于降赵,原大唐官员多数都没有心理上的阻碍。满朝文武中除却几位李世民的死硬党羽,其余尽皆归降,而几位死硬派也在不久后即被秘密处决。
  大赵国的军、政系统都延用冀州模式,其最高决策者为武帝李元霸。大赵国废除了在冀州施行的郡、县制,设道、州、县三级,并仿唐制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一千三百七十一州,下辖县总两万一千二百三十二个。
  大赵国在海外还设有新加坡特别行政区,常驻千吨级战舰六十艘,七百吨级战舰一百零六艘,另有水军两万,骑、步军各一万,各类杂役工匠无数。
  华纪元年八月,大赵国远洋军与罗马军队联合攻陷大食,将这个建立不到四年的强国灭亡。自此,天竺戒日王再也没有了与大赵国相抗之心。于华纪元年九月初,天竺戒日王向大赵国武帝递交了国书,承认锡兰岛为大赵国新加坡属地,并请武帝允天竺上贡。
  华纪元年九月,远洋军本着“步步为营、稳步发展“的原则,放弃了与罗马瓜分大食国土,只将大食国库的财物掠夺一空,充作军咨。随即,远洋军撤出大食,于十一月返回新加坡。
  至此,金龙大旗在西方已成为强势的象征,插有金龙大旗的大赵国商船在西洋通行无阻,无人敢冒犯。其时,无数海外国家仰慕大赵国的强势、羡慕其精美的商品,纷纷请求与大赵国建交,一个以上贡为纽带的贸易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华纪二年元月,武帝李元霸为故大唐皇帝李世民建造了一处豪华陵墓,并将其八个子女与他们的母亲送至新加坡居住。
  华纪二年六月十八,大赵国武帝陛下喜得贵子,其母亲便是皇后王晓蓉。
  ……
  第四卷 较量(终) 
 
 
 
  
 第五卷 民生民计 第一章 武帝教子(1)
 
  远在战国时期,秦孝公欲振兴秦国一统天下,于是便广纳天下贤才。
  其时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向孝公推荐了商鞅。
  与秦孝公第一次见面之时,商鞅一个人说了很久,但孝公却装作打瞌睡并不理睬他。待得商鞅走后,秦孝公怒骂景监,说他推荐来的人是个疯子,尽是说些狂言乱语。景监因此责怪商鞅,商鞅却道:“我向孝公说的是帝道,他听不懂而已。”
  五天之后,应商鞅之请,景监又求得秦孝公召见了商鞅。这次二人之间有了一些交谈,但商鞅的表现还是不能让孝公满意,于是秦孝公又责备了景监。而这一次商鞅对景监说:“此次我与孝公谈的是王道,他还是不太懂。”其时,商鞅恳请景监再为他争取最后一次面见孝公的机会,如果还是不成,他就决定回家去种瓜了。
  于是商鞅第三次晋见孝公。此次两人相谈数日不厌。甚至在谈话当中,孝公不知不觉把身体都移到席案前面来,与商鞅促膝而谈。事后景监问商鞅:“你此次怎么能使孝公如此满意?”商鞅道:“我这次谈的是霸道,孝公因此大悦。”
  纵观中华历史,一个王朝统天下、治国家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王道”,一种便是“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而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正所谓德治教化。而霸道则依靠强制手段来推行,武力就是其力量的源泉。
  依孝公之意,行帝王之道等得太久,他没有这个耐心。而行霸道能及时看到国家富强,这才合了他的意思。所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推行霸道。
  事实也正如孝公之意,行霸道让孝公及时看到了秦国的富强。但是,从历史上又不难看到:以德治国,为公天下,是则天下共举,可成就五帝之业;以仁治国,泽及百姓,万国景仰,可成就三王之业!而秦孝公变法以武力治国,秦统一天下,厉行霸道,却落了个十五年而终。
  由此,王道与霸道孰优孰劣,当可一下分辨清楚!
  武帝李元霸在与大唐相抗之时,其所作所为并不脱离“霸道”之内。但在大赵立国之后,作了皇帝的他却也认识到了自己肩上有着千万百姓的身家性命,责任非常重大。于是武帝便与其师薛道衡忆古思今,只为寻得治国妙方,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创造一个“万国衣冠朝冕琉”的繁华盛世。
  二人苦思竭虑,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