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高通缉-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假设世界上果真有一位科技大神,那祂肯定不喜欢投机取巧者,若是把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比作一张弓,那些一开始就盘算着走弓弦路线的人,到头来都被无情的现实证明他们走了路程最远的弓背路,从长远来看,老实人不会吃亏的,这也是天道啊!
    明知科研是这么蛋疼的事情,罗正道也不会追求非得来个多快好省不可,归根究底,知道一件产品最终是什么模样,与知道这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灰矮人工匠佐夫·博克是极少数因为业绩出色,提前攒够了奖励点成为自由民的奴工之一,不过他在重获自由之后还是选择继续留下替人类打工。类似灰矮人这种少数族裔在新世界不管走到在哪,他们都是受压迫歧视的社会底层人士,相对而言,威克礁还算是对待异族比较友好的地方。这时,佐夫声音含混地说道:
    “伯爵大人,池子里的植物纤维全都散开了,是不是可以开始捶打了?”
    闻声,罗正道不置可否地保持着缄默状态,俯身从水池里捞起几根绵软泛白的麻絮认真地检查了一遍,点头说道:
    “嗯,风车修好了吗?”
    “正在调试传动装置,个别齿轮精度存在误差,运行中有咬合错位的情况,估计这两天也该修好了。”
    什么是生产力?这问题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能源,能源是生产力的基础。旧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煤炭驱动的蒸汽机取代了水力、人力和畜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机械,动力源与生产部门分离开来,工厂不必再自备笨重庞大的蒸汽机,能开设在任何地方。
    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促使旧世界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这场革新被很多人鼓吹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这有些夸大其词了。然而,互联网终究是解决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流问题,部分优化了此前被滞后消息造成扭曲的资源配置结构,问题是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新能源来说,互联网的贡献程度确实不够瞧的,如果说开源节流的话,互联网最多是对节流有贡献,开源还得指望新能源。
    截止到罗正道穿越时,最有希望的变革推动力仍是可控核聚变,当这项能够提供近乎于无限能量的新能源技术实用化,人类才能看到真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什么样子。
    风沙遍地的威克礁是彻头彻尾的荒芜之地,这里除了无穷无尽的黄沙和那些风蚀严重,奇形怪状的石头,再也找不出什么自然资源。可是别忘了,凡事总是利弊参半的,当阳光照射在威克礁的陆地和附近海面之上,温度上升幅度大为不同,从而造就了另类的资源。
    在白天烈日暴晒之下,遍布戈壁沙漠威克礁,陆地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海面上较冷的空气就会随之流动过来填补空间,于是强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到了夜晚时分,陆地的降温冷却速度很快,海洋水体保持的温度则更高,陆地上的风又反过来又吹向大海。如此一来一回往复之间,昼夜温差平均可达四十度以上的威克礁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力资源。这种风水宝地若是搁在旧世界,估计早就被那些争夺财政补贴的风电项目抢破头了。身边呼啸的狂风究竟价值几何,威克礁的居民们还没切实感受,风力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他们倒是深有体会了。
    人们每天出门前就得做好跟强风沙天气作斗争的充分准备,宽大蓬松的白袍和纱巾、口罩是威克礁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离了它们几乎就无法在这里生存下去。
    利用风力作为动力源驱动风车和机械装置做功,这事普通人想不到也就算了,身为穿越者的罗正道肯定不会忽略的,他怎么可能坐视着宝贵能源白白浪费呢?在前段时间,他授意手下们研发几款不同样式的风车,尝试借助风力驱动机械设备取代短缺的人力。
    这时候,把已经沤烂成泥状的麻纤维丢回池子里,罗正道弯下腰赞许地拍了拍灰矮人的肩膀,微笑说道:
    “嗯,很好,开始干活吧!最近出海也抢不到多少商船,单靠丝绸一项收入不够稳妥,造纸这生意是很重要的,你们要努力哟!”
    “嗙!嗙!嗙!嗙……”
    笨重粗大的木锤不住提起再落下,这撞击声单调得催人入梦,外面足有几层楼高的风车叶片随风吱吱嘎嘎地转动。随后,风力经由复杂的连杆、曲轴和齿轮传导下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着木锤周而复始地敲打着纸浆,代替工人承担起了这项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
    缓步行走在这片如旧世界油田磕头机般忽起忽落的木锤中间,罗正道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工业化时代气息,虽然这动力矬了点,好歹也算机械化了,他边走边点头说道:
    “不错,你们把纸浆捶打的时间记录下来,尽量收集数据进行统计,看看捶打多长时间才是最佳选择。”
    听到罗正道如此说,红光满面的福尔·肖邦拍着胸脯说道:
    “是的,伯爵大人,我们会遵照您的指示执行。”
    出了造纸作坊,刺眼的阳光提醒着人们,这片土地并不是风光宜人适合养生的好去处,矗立在一排风车之下的厂区在白昼阳光直射下愈发显得热浪逼人。不远处是被石头围墙保护起来的港口区,在位于内陆定居点站稳脚跟之后,威克礁港区也不是早前那片可以随意放弃的简陋设施了。初具规模的港区摆脱了木制栈桥码头和三、五个泊位的原始状态,囊括了船坞、仓库和工坊的大片建筑被四周的炮台和棱堡防御体系严密地守护着,港区与定居点之间那条由石板连接的道路亦是旧貌换新颜。
    参考了最初罗正道信手涂鸦绘制的发展蓝图,威克礁的港口与城市呈现出标准的哑铃形布局。这个硕大的人造哑铃,两端异常粗大,一头是濒海的港口、船坞,一头是内陆定居点和周围的附属温室农业区,连接两端的则是经过周密设计的半地下式廊道。
    竖起在道路两旁的巨石垒砌为城墙,这样既能阻挡狂风卷起的沙砾掩埋路面阻碍交通,同时也可以防止入侵的敌军派出少量部队截断内陆的定居点与港口之间的联系,在这条地表道路的正下方有着一条可供军队紧急调动的地下隧道,从这条通道同样能抵达港口区。
    平常时候,这条隧道用作输水渠道和排污之用,到了紧急时刻也能让全副武装的战士穿行其中,这是抄袭了旧世界古代雅典城市布局,发扬光大得来的龟缩防御式要塞港口。
    前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当中,地精舰队就是在这些武装到牙齿的防御设施上面吃了苦头,它们多次进攻非但没讨到什么便宜,反而被处于内线防御状态的海盗们抽冷子狠扁了一顿,只是限于海盗舰队整体实力不足,在局部战场上占据优势也无法转化为更大的战果罢了。类似这种程度的打击远不足以令地精舰队丧失作战能力,充其量只能算作挫伤锐气,距离让地精们无力再战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一秒记住小说界)

第一百七十五章 技术演进的步伐
    不久前结束的那场猎杀异端之战,始终作为演出配角登场的地精第二帝国是否接受失败倒在其次,关键是这出剧本中主角战争与征服之神班恩的态度如何,值得煞费思量。
    在战场上,罗正道三枪狙杀了班恩降下主物质界的圣者化身,这事的羞耻程度不啻于某位黑帮大佬横着膀子走在大街上,被拦路的中二少年在大庭广众狠抽一记耳光,甭管是里子还是面子全都丢尽了,那么祂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吗?
    双方在战场上的短暂接触,罗正道已经清楚自己的魔卡师身份曝光了,所以班恩在考虑后续问题的时候,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凡人看待,这次失败也不是无关痛痒的面子问题。可以想见,等到罗正道的实力更加强大,终有一日他会杀到班恩面前报这一箭之仇,哪怕有人当面询问罗正道,他也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妥协。既然如此,双方就是冰炭不同炉的对立面了,谁也不敢冒着让对手缓过气来置自己于死地的风险停止战斗。
    而今,恰似一对在擂台上气喘吁吁又怒目相视的疲惫拳击手,即便身上已是伤痕累累,彼此仍在来回挪动步伐,寻找着出拳的机会将对手ko,这就是罗正道与班恩之间残酷斗争的真实写照。
    形势研判已是极为严峻,说一触即发之势不为过,然而,在班恩再度杀来之前,罗正道还得按照既定节奏继续生活下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不管风吹雨打天塌地陷,只要一息尚存,生活总得继续下去。
    思路在班恩身上纠缠了半晌,走出作坊后愁眉不展的罗正道无奈地闭上眼睛,努力适应外界环境的明暗变化,随后他接过随从递上的墨镜和头巾,把自己与风沙肆虐的户外环境隔绝开来。
    简约不简单,这是绝大部分技术的本质所在,从表面上看,风车是一种不复杂的机械装置,但也并不像外行人们以为的那样轻巧。要知道,为了获取在弱风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的功能,风车必须具备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丝风力的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瞬时刮起的强风可能毁掉风车负载相对有限的叶片和传动装置,这一切往往发生在转瞬之间,造成破坏也只需要几秒钟而已,即使为风车设计了手动减速刹车的装置,操作者也来不及解除危机。
    风是由大自然创造的,人力无法改变风的特性,抱怨风的无常是无意义的,只能在改进风车的技术上面下功夫。
    既要利用风能产生动力,又不能让该死的强风把风车给毁了,这个两难问题在有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的旧世界是小事一桩,在新世界就得好好想个主意来解决这道难题了。
    困难是明摆着的,罗正道恍惚间记得在旧世界,中世纪的荷兰风车早就解决了这个两难的问题,人家可没等到计算机时代,可见低技术方案未必不能奏效。可惜的是,他不记得荷兰人是用什么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