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急。连丞相的大印都丢了。逃到城外以后,这个刘屈髦就派他手下的长史,也就是丞相府的秘书长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反了。这是第四个人的报告。汉武帝一连接到四个人的报告,确定太子确实反了。然后汉武帝就下令让丞相去平叛。而且亲自带病从甘泉宫到了长安城边上。他亲自要指挥平定这个叛乱。
【画外音】太子刘据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选择了先杀死江充,再向父皇解释的这条路。但是由于小人的报告,太子刘据在没有来得及向父皇当面解释的时候,汉武帝就已经认定他谋反了。可以说是误会与隔绝最终造成了这场父子交恶的千古悲剧。那么太子刘据面对父皇亲自指挥平叛时,他又该如何应对呢?那么作为太子来说,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事反正已经做了,把江充杀了,案道侯韩说也杀了,这个事情已经揭开序幕了。下面怎么做?太子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昭告百官。这件事情你总要给京城的文武百官做一个交代。他把文武百官都召集过来说,说什么呢?皇上病重,在甘泉宫生死不知,消息断了,江充造反,我把他处理了。先是安抚了百官。第二点也就是太子最重要的事情,调兵和丞相的军队对抗。太子手中是没有兵权的,他是怎么调兵的呢?他做了这四件事。第一,释囚为军。他把长安城中间的囚犯,把那些囚犯放出来。然后把武器发给囚犯,让囚犯充当军队。第二步,调动胡兵。因为在长安附近驻扎的还有少数民族的胡人组成的精锐的骑兵团。所以太子就派人拿着符节去召这个军团的人来帮助他和丞相对抗。结果很不巧太子的使者刚到,汉武帝的使者也到了。汉代皇帝的那个符节是个纯红的,所以太子的使者拿的是个纯红的符节,汉武帝的使者拿的是纯红的符节上面又绑了一个黄颜色的东西。这个东西按我们今天说叫防卫标志。然后汉武帝的使者,就说我这个是真的,他那个是假的。结果把太子的使者给杀了。然后把胡人的精锐军队调过来镇压太子的叛乱。这是第二个调兵方案,失败了。第三个调兵方案,调集北军。北军是京城长安最精锐的国防军,这个时候北军的首长是谁呢?就是我们以后要讲到的司马迁有一篇很有名的信叫《报任安书》。这个北军使者就是任安。所以太子亲自到了北军的营门接见了任安,任安也见了他。太子给了他符节让他出兵,任安拿了符节以后回到营中,闭门不出,不参与。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任安他不想趟一盆浑水啊。因为这个事情是汉武帝和他的太子父子相残的一个事件。所以任安当时很为难,你帮太子将来汉武帝把叛乱平了,肯定要杀你。但是事情过后,当太子的冤案得到平反的时候,汉武帝就认为任安受了太子的节信,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把任安也抓起来,最后是给杀了。胡人兵团没有调动,正规部队掉不动,你光有囚犯不行啊。太子怎么办呢?最后在京城组织民兵,全民皆兵。把民兵组织起来,太子是个很仁义的人,在老百姓当中有威望,再加上江充这个家伙又无恶不作。京城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听说太子杀了江充,老百姓是拍手称快,太子一起兵都帮助太子。这样太子的军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民兵,一部分是囚犯。这种军队和丞相刘屈髦的正规军去作战,打败了。肯定是要打败的。因为你没有训练,再加上汉武帝一出来指挥,汉武帝虽然那个时候年迈了,但是汉武帝对军队的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在位五十六年,到巫蛊事件发生的时候,他在位已经是五十二年了。执掌政权达半个多世纪的皇帝,他对军队的控制权,是绝对有能力的。后来听到汉武帝的说法,说是太子谋反就逃了。太子军队就不战而溃,这样太子就彻底失败了。太子打败了,那只有一个办法,逃,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太子就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就是皇孙逃了。逃到了京城城外的那个地方,当时把手城门的一个人,他的官职叫司直,这个人叫田仁。田仁在把住城门关,他守住城门,按说是不该放走太子的,但是守城门这个人,也动了一番脑子。我要不放走太子把太子抓了,或者把太子杀了,这是他爹跟他儿之间的闹矛盾。一旦他爹将来心疼他儿子的时候,那我肯定是替罪羊了。那怎么办呢?守门官就把门打开让太子逃了。太子一逃丞相刘屈髦就追过来了。听说太子走了,就要杀这个守城门的官。结果另外一个人不愿意,另外一个御使他不愿意。他说把城门这个官员,是两千石的高官,你不能随便杀。实际上这两个人都是好心,守城门的人是怕太子受宠,阻止丞相杀这个守门官的人是怕丞相怨杀了好人。两个人倒是好意,结果这样太子跑了,守门官也没有被杀。这件事情就算太子逃了。但事情爆发以后,汉武帝就追查这件事,太子怎么逃的?追查结果,把手城门的这个田仁被杀,阻止丞相杀这个守门官的这个官僚也被杀了。任安受了太子的符节,没有帮助太子也不行,也被杀。
【画外音】在这场父子之间的交战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各级官员在其中的困难选择,掌握兵权的和把守城门的,都是由于该不该帮太子。因为太子刘据和汉武帝两人都是朝廷的领袖,而且又是父子关系。帮谁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正在群臣犹犹豫豫的时候,终于有个公道人冒死站出来为太子辩护。那么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会听得进去吗?太子刘据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
杀过以后,这事情不算了。太子在逃汉武帝是怒气未消还要继续追。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壶关三老。壶关是一个县,就是今天陕西的壶关县。三老是个乡官,就是管教育的官。就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一个基层的文教干部,这个人叫令狐茂。他给汉武帝上了一道紧急奏章,令狐茂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天下最亲密的关系。所以儿子绝不会夺父亲的兵去造反,这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江充是个普通的布衣,他介入到了皇帝跟皇子之间,他制造了矛盾。而这个江充又奉皇帝之命迫害太子。太子忍无可忍只好窃取了皇帝的兵,为的是自保。所以太子绝没有恶意。这是他对太子谋反事情的看法。太子没有恶意,是被逼得无奈,只好为了保全自己杀江充。第二,怎么处理。这个人提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处理方法。他说太子绝不能长期在外逃,应当立即下令停止全国的通缉,否则的话,太子随时有可能被杀。壶关三老的信就报到汉武帝那里去了,汉武帝一看动心了,气头上汉武帝就想马上把那个儿子恨不得亲自劈死。这可以理解,因为做父亲的,听说儿子造自己的反,那是很生气的。但是事过以后,汉武帝的气稍微消了一点,他觉得壶关三老令狐茂的话说得是对的。但是他又没有台阶可下,你总不能叫我这个老皇帝,六十多岁的老皇帝的,当父亲的公开承认错误。他在犹豫不决,也就是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发事件发生了。因为历史的发展绝不会因为一个决策人的犹豫而停止他的进程,发生了什么时间呢?太子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逃到了湖县。湖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灵宝县。也就是灵宝县和陕西省交界的地方。他从长安向东逃到了湖县,藏在一户人家里。这一家人很穷,卖鞋为主。但是这一家的主人很善良,就收留了太子和两位皇孙。卖鞋为生养活他们三个人,但这个生活实在太苦了。太子从小是过得怎么样的生活,现在是在一个农民家里边,靠卖鞋为生能挣多少钱?所以太子过不了苦日子,太子一想这个湖县我还有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很有钱,他就悄悄地派一个人去找这个朋友,想从他那里弄点钱过来,改善一下生活。结果去找他这个好朋友的人被官府发现了,官府一发现就顺着这个人,就追到了窝藏太子的家中了。太子窝藏的这个家被包围了。太子一看这个情况,他觉得没有办法逃脱了,然后太子就把门紧紧地关上,就悬梁自尽了。然后这个追兵就杀进来,主人在和追兵格斗的时候被杀,太子的两个儿子皇孙被杀,到这儿还不为止,汉武帝又派人收缴了皇后卫子夫的绶带,皇后的那个官印。等于是废了卫子夫。卫子夫一看自己被废,卫子夫悬梁自尽。巫蛊之祸到这个时候父子相残的这个惨剧已经造成了无可挽回地丧子的那种痛苦,杀子的那种悔恨,都在汉武帝内心藏着。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请看下集,《临终托孤》。


第35讲临终托孤

【画外音】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因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逼自杀,一长血腥的宫廷之争终于以太子之死收场了。事后仗义执言的壶关三老冒死上书为太子喊冤。失去判断的汉武帝此时慢慢开始归于平静,意识到太子之死是个冤案。错杀爱子这可能是汉武帝晚年最为痛苦的事情,如何还太子一个清白,一言九鼎的汉武帝会低头认错吗?他将如何为太子善后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你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临终托孤》。
怎么样为太子的冤案做善后?而作善后的前提是汉武帝内心的追悔。而这个追悔就是我们上一集已经讲到过壶关三老在给他上疏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但是那个时候汉武帝一是缺乏勇气,二他是转不过来弯子,一下子转不过来。由认定太子的谋反到认定太子被怨杀他这个弯子转不过来。再说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啊。六十多岁的一个老皇帝你要叫他认错,总得给他搬个梯子叫他下台阶,他爬了三十九级下台阶得有个过程啊。谁给他搬梯子,搬个什么梯子他能颤颤巍巍地下来,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汉武帝晚年首先从壶关三老上疏,他已经觉得是冤案了。后来在太子死了以后继续去查,查的结果就是原来告状的那些京城的巫蛊绝大多数是冤的。所以他越发意识到太子是个冤案。怎么处理,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