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碎碎情丝岁岁守-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头她又对那群女子说道:
“你们的宫规礼仪也学得差不多了,你们从今往后就算真正在这宫里住下了,每个宫院里都配有一名宫女和两名太监供你们差遣,今儿就到此为止,都回吧。”
七八位高丽女子行了礼,顺从地退出屋子。
徐皇后这才坐在榻上,拉着凤歌的手,说:“凤歌,这些日子,思敏每每过来,便在我面前直夸你贤淑。当初我还担心你会和他合不来,这下可好,我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了地。”
凤歌不知马思敏为什么要在人前标榜她,他和她只是有名无实的两个人,她没有说破马思敏的谎言,只是平心静气地听着。
那日陪徐皇后聊了一些家长里短及一些宫外的新鲜事。聊到近中午,徐皇后便命人传膳,正在那时,宫女进来通报,说是太子来了,接着便见穿着盘蟒明黄袍的太子朱高炽满头大汗地闯了进来,他比上回凤歌见到他时又胖了很多,步伐愈加笨拙。
徐皇后轻声嗔责道:“高炽,我有客人在这里,你急慌慌地进来不怕吓坏人家?”
凤歌起身见礼。
朱高炽用一只胖胖的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才看见凤歌,他目光闪烁,竟羞涩地涨红脸,唔了一声。
“你今儿个是怎么了?”
朱高炽把视线都集中在徐皇后脸上,他说:“母后,还真出大事了,父皇因为迁都一事未果,下旨让文武百官都跪在午门辩论,从上朝开始到现在都好几个时辰了,这雨是越下越大了,有些年事已高的老臣恐怕经不起这样的寒气。”
“那马思敏呢,他都不劝你父皇么?”
“马大人劝倒是劝了,可他也被父皇罚去跪午门了。”
凤歌吓得当即从椅子里站起来,徐皇后便急忙说道:“我们马上去午门。”
——————————————————————————————
雨裹着寒风直扑人面,凤歌随着徐皇后一行人匆匆赶到午门,明成祖坐在辇上,手里端着一盏茶慢慢品着,他满面戏谑地看着跪在午门外的群臣,滂沱大雨毫不留情地淋湿了他们的朝服,雨水在脸上淌,他们所跪的地上也是积水成河,群臣们分成两派,辩论声此起彼伏;汉王朱高煦萎蔫地站在他身后。
徐皇后下了凤辇走到明成祖身前,问道:“皇上想让这些大臣们跪到什么时候?”
明成祖答道:“等事情有个结果,朕自会放他们回去。”
“皇上,雨下得这么大……”
“皇后是来为这帮人求情的吧?你且放宽心,朕已命御膳房给他们熬好了姜汤蒸好了馒头,每半个时辰都要给他们每人送上一碗,既冻不着他们也饿不着他们。”
“皇上……”
“皇后不必多言,这迁都一事从去年说到今年,朕给他们的时间也算不短了,这朝中大臣个个拿着俸禄,却连这种决定都定不下来,朕就要好好让他们辩论一下。孟子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朕就是要这样,他们才会辩出个结果来。”明成祖淡淡地阻止了徐皇后。
凤歌在那些面孔中搜寻着马思敏,她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朱高煦自从她出现在午门后,猛地来了精神,他悄悄从明成祖身后挪到她身边,他的视线就专注地停留在她脸上。
“凤歌,你想知道马思敏在哪里,你就求我一声。”朱高煦低声说。

、第二十六章  大雨(二)

凤歌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她转而向朱高炽看过去,尽管外面有风,朱高炽却不停地用手帕擦着脸上的汗珠。
“太子殿下。”她轻轻喊道。
朱高炽的脸慢慢红了。他看着明成祖,说:“父皇,马大人跪在哪里?”
明成祖气定神闲地指了指场中那群人,慢悠悠地说:“喏,就是跪在最后面不说话的那个家伙就是。”
凤歌赶紧跑到明成祖跟前行了礼,道了声:“谢皇上。”
然后她便冲进大雨里。
明成祖转头看徐皇后,愣愣地问:“刚才那个丫头谁?”
徐皇后面带微笑,答道:“凤歌,马思敏的新婚妻子。”
明成祖目光犀利地看着那个越来越远的身影,脸色有些阴沉。
——――――――——————————————————————
马思敏垂着眼皮正笔直地跪在雨水里,雨水顺着他的发丝往下滑落,对于迁都一事,朝中存在着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事两派人已经争执了好几年。他的嘴角慢慢展开,一抹苦笑定格在脸上。
突然头顶上方的雨停了,一阵幽幽的清香送入鼻孔,他敏感地抬起头,便见到凤歌撑着一把伞正站在他面前。
“你也进宫来了?”他柔声说。
凤歌弯下腰,伸出一只手抹去他脸上的雨水。
“你这么久还没回家,所以我就来看看你。”
马思敏的眼神一滞,随即唇边漾起一抹清冷的笑,说:“你看到了?”
“这些人还没辩论出结果么?”
马思敏“唔”了一声。
“如果所有人不同意迁都,难道要一直这么跪下去么?”
马思敏的眼中掠过一丝惊骇,凤歌的说辞令他感到震惊,他赶紧说道:
“这是朝廷大事,你不懂的,你最好现在就尽快回去。”
  他急急地说完,便用力推了她一把,她不由打了几个踉跄,伞也从手中飞了出去。
雨立即铺天盖地地浇在她身上。
凤歌幽怨地看向他,而他像最初一样垂着眼睑。
凤歌冲到明成祖面前,嗵地跪下,说:“皇上,这里跪着的都是您的臣子,如果把他们淋病了,谁又来辅佐您治理大明江山呢。请您下旨让他们都回吧。”
雨水顺着她的发丝往脸上淌。
明成祖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说:“没人能阻挡朕决定了的事。”
面对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再想着无端受罚的众大臣,凤歌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张口便说:“皇上的千秋大业自是无人能挡,你是一代圣主,功在当代,流芳后世,但迁都一事也是急不来的。”
明成祖面色阴沉,表情严肃,额上直冒青筋,目光变得咄咄逼人,凤歌的脑子嗡地一下,垂下眼皮,仍旧挺直腰倔强地跪着。
“你怎么就知道朕是圣主,你怎么就知道朕如今做的事会流传后世?”
凤歌想说她就是知道,她在梦里看见过一本史书。可她不能说出她的梦,她不想再被人当做妖孽看待。
凤歌边想边说:“奴婢听思敏说过,皇上心系天下苍生,你一向把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
明成祖的目光变得和蔼,他的面上仍是不苟言笑,却语气缓和,说:“那倒也是,记得在去年,朕有一回在同群臣议事时,有的大臣居然就嫌朕说话太多。”
一旁的徐皇后这时轻声说:“皇上,她不过是替你心疼那些臣子,这可是难得的好孩子,凤歌,你也别跪着了,起吧。”
“求皇上收回成命。”
明成祖的嘴角这才漾起一丝笑,说:“好个倔强的丫头,朕也不是不让他们回去,只是让他们好好想想,你就回去等着吧。”
凤歌这才起身,回望了雨地里的马思敏,以及那一地边抹雨水边争辩的大臣,无奈地转回头,慢慢向午门外走。
在北安门前,她的左脚踩着了裙角,便直直地摔在雨地里,她正在哀叹霉运当头,一只手向她伸出来,把她从地上拉起来,然后她便看见了朱高煦的脸。
“多谢汉王殿下。”她正要福身,却被朱高煦拦住。
朱高煦的满脸笑意,扬了扬眉,他朗声说:“马大人那边你不用太过担心,过几日等我那皇帝老子的气消下去就没事了。”
凤歌看着他,眼皮不自主跳了跳。


、第二十七章   兰儿回来了(上)

金陵的夜晚如一位老人般深沉幽寂。到了傍晚雨渐渐小了。
马思敏疲倦地走出北安门,两扇沉重的宫门从身后缓缓关上,秋生见他出来,便捧着一袭干净的衣服走过去,一边伸手招呼着等在宫门外的轿夫把绿呢大轿抬过来,马思敏在轿内换上便服,钻出轿后将脱下的官服官帽随手扔给秋生。
秋生抱着官服官帽,惊讶道:“爷,你要去哪?”
马思敏淡淡然,说:“你们先回,我自个儿走走。”
秋生看见他脸色暗沉,便没再多问,只说:“爷,你自个儿当心点,我们这就回了。”
说罢,五人便朝沿着官道朝南而去。
马思敏朝着大路北边慢慢走着,那道宫墙下面的、走了无数遍的路变得很长很长,好像一直都走不完。
在城门口有一家尚未打烊的客栈,昏黄的灯光从门里射了出来,马思敏想也没想便走了进去。
客栈老板在柜台后忙碌着,客栈里的一张桌边坐着一名少女,看她的衣着服饰,像是宫中之人,少女艰难地吞着面前的一碗面。
想来又是一名熬不住宫中单调凄苦生活的宫女寻机想离宫而去吧。
马思敏在她对面的一张桌子边坐下,掌柜的早已跑过来面带灿烂笑容问道:“马二爷,您是不是还是照老规矩来一坛杏花酿和一盘油酥花生米?”
   马思敏微微点头。
   掌柜的很快就把他要的杏花酿和花生米端到他的桌上。
   马思敏提起酒坛注满面前的酒樽,一边淡淡地说:“钱掌柜,你的手艺好像没有以前好了。”
   钱掌柜愣了一下,接着满面堆笑,说:“马二爷,瞧你说的,这花生米可是我用祖传秘方给你做的。”
  马思敏用嘴努了努那位宫女坐的地方,说:“你以为是我嘴刁,瞧瞧,那不是明摆着么?”
  钱掌柜朝宫女看了看,说:“马二爷,宫里的人来自东西南北的都有,到我这小店里来吃东西难免有一两个不适应的,这也是寻常的事。”稍顿,他又说,“马二爷,你请慢用。”
马思敏用筷子夹着花生米有一颗没一颗地往嘴里送,默默地喝着酒,面色冷冷的,眼神莫测高深。
突然邻桌那名宫女冲到马思敏面前,抓着他的一只衣袖,跪在地上,哀声说:“马大人,请救救我。”
马思敏迟钝地朝她看过去,油灯光下照出少女那副明艳脱俗的容颜,她跪在那里,尤如一颗罕见的、璀灿的明珠,只不过她的眼神却蕴含着无尽的忧伤。
马思敏全身为之一颤,呼吸几乎在那一刻停止了,他的目光久久地落在她身上。
   如果世上真有灵魂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