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世界(三)-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用围裙揩拭着眼泪,对他们说:“不管怎样,要吃饭哩……”

孙玉厚老汉蹲在脚地上,低倾着头,一直在抽烟。他握烟锅的手在微微地抖着。一生所
遭受的各种打击,早已使他对家庭面临的任何灾难都闻风丧胆,却想不到儿子如今又闯下这
么一场大祸。太可怕了!一万大几的帐债,别说他和儿子了,就是虎子手上也还不清!

尽管这几年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一种宿命的观点一直主宰着孙玉厚老汉的精神世
界。记得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就一再对他说过,孙家的祖坟里埋进了穷鬼,因此穷命是不可
更改的。看来,还是他父亲说得对。米家镇那个死去的米阴阳,却胡扯说他们宅第的风水是
双水村最好的。好个屁!看,这好风水如今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灾祸!

其实,在少安决定要把砖场往大闹腾的时候,他老汉心里就直打小鼓。儿子的刚愎自用
使他当时没勇气阻挡他实现那个宏图大业;而他愚笨的老古板脑筋,又怎么可能替他明察其
间暗藏的危险呢?

他只是没去参加儿子那个红火翻天的“点火仪式”。对他来说,生活中出现不幸,那倒
是惯常而自然的事,一旦过分地红火而幸运,他倒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担忧。现在,他
的恐惧和担忧终于变成了事实。

重温当年父亲的“教诲”,孙玉厚老汉再一次确信:孙家的不幸是命里注定。我的儿
子!有吃有穿就满不错了,你为什么要喧天吼地大闹世事呢?看看,人能胜了命吗?你呀!
你呀!你想给村里人办好事,众人把你抬哄成他们的救星;可是,现在,他们都成了你的债
主!你瞧,还是人家田福堂和金俊山谋划大。人家都谋自己的光景,谁管两旁世人的事?你
既不在党里,又不是领导,你为什么要给村里众人谋利?如今,人家除过登门讨债,谁再会
看见你的死活……孙玉厚老汉不时把清鼻涕用手揩在鞋帮子上。他蹲在脚地忧心如焚地思前
想后,被儿子的灾难打击得抬不起头来。

炕头上那盏豆粒似的灯光,静静地映照着两辈人四张愁苦的面孔。满窑里一片死气沉
沉。

屋外,月亮已经移到了田家圪崂的山背后,半个村子被深沉的黑暗所笼罩。远处,公鸡
们正在激动地合唱今晚的第三支歌。

孙玉厚和老伴叹息着,默默无语地回了他们的住处;他们担心那边早已睡熟的老母亲和
小孙子。

父母亲走后,少安和秀莲都没有脱衣服就倒在了他们的土炕上。这对患难夫妻忍不住紧
紧搂抱在一起。他们浑身酸疼,好象走了好长时间的路。唉唉!在灾难面前,他们尤其感到
了相互间的恩爱是多么宝贵。

明天,他们将怎么办?

少安抱着妻子,难受地絮叨说:“村里人的工钱,赶种麦前无论如何得给他们开一点。
要不,咱还有什么脸活在双水村?众人是信任我,才投到了咱门下。如果他们去黄原打一个
短工,也把种麦的化肥钱赚回来了……可是,咱拿什么给人家开工钱呀!”

秀莲沉默了一地,突然严肃地对丈夫说:“事到如今,我也想过了,只能让我回一次娘
家,看能不能让姐夫先给咱们借一点钱。有林在村里办醋厂,多了拿不出来,一千来块估计
还可以……”

少安听妻子这么说,便“腾”起坐起来。他感激地望着仰面而卧的秀莲,似乎在完全的
绝望中获得了一点生机。他说:“有个一千多元,咱先给众人都开上点工资,这样他们就能
凑合着把种麦子的化肥买回来……干脆,咱两个一块回你们家!”

“你不能走。咱歪好还有个烂摊场,需要照料。再说,马上要收秋,爸爸一个人也忙不
过来。”懂事的秀莲劝丈夫。

少安想不到在这种时候,秀莲的头脑倒比他冷静。“那你什么时候动身?”他问妻子。

“还等什么时候哩!我天一明就准备挡车走。”

少安温柔地俯下身子,再一次紧紧抱住亲爱的人,在她那零乱得象沙蓬一样的头发上亲
了又亲。

两口子一时无法入睡。他们索性爬起来,为秀莲收拾起了去山西的行囊。

为了不使虎子缠磨着撵秀莲,他们先不准备给父母那边打招呼;等秀莲走了,少安再没
法编个谎话哄儿子。秀莲也不会在山西久留,无论能否向姐夫借到钱,她都会很快返回来的
——她惦记着这个烂包了的家庭。

一打早,夫妻俩就出了门。

外面三分曙色,七分黑夜。

公路上已经有汽车开过。

太阳冒花时分,他们终于挡住了一辆去柳林的汽车。当少安看着妻子一个人坐车走了的
时候,难受得抱住头在公路边上蹲了好长时间……几天之后,一些给他干过活的村民,结伴
来到他家里,咄咄呐呐地诉说他们的苦情,希望他给他们开工资,在众人看来,少安即是破
了产,他们这点钱总还是能开了的。当然,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也的确没有多少钱,可几
十个人加在一起,就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款项,孙少安除过卖掉制砖机,否则根本无力付这帐
债。

他现在只能摆出一副可怜相,给众人宽心说,他妻子已经去丈人门上借钱,一旦借回
来,一定先给众人解燃眉之急。大家慑于他过去的威望,只能叹息着等待他老婆从山西返
回,其中也有几个人,已经对他不那么恭敬,嘴里开始说些讽言嘲语。少安无力逞强,只能
忍受。任何时候,处在失败者的位置上,就得忍辱受屈。

是的,仅仅一夜之间,许多人就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孙少安了。实际证明,这个几年来喧
天吼地的人物,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双水村大部分舆论认为,他小子要从这场灾难中翻过
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目前这种境况中,孙少安本人也承认了舆论对他做出的判断。唯一能安慰他的是,几
天后,亲爱的妻子总算从山西娘家门上借回一千多块钱,使他能给村中干过活的人多少开些
工资,暂时缓解了一个迫在眉尖的危机……


第二十一章

当秋日金色的阳光从田家圪崂那边漫过公路,漫过东拉河,斑斑驳驳照亮金家湾的那阵
儿,就到了庄稼人吃早饭的时辰。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在山里干了好长时间活,肚子饿得贴
到了后脊梁上。现在,他们迈开懒洋洋的步子,走回了自己的院落。

早熟的秋田作物已经开始收割。禾场上,硷畔上,院子里,到处都堆起了干枯的豆蔓,
金黄的玉米棒。地里的南瓜卸光了,用不了几天,就得动镰割縻子。红薯和土豆胀破了地
皮。远山浮现出大块的斑黄。

在庙坪三角洲那里,黄绿相间的树叶间垂挂着红艳艳的枣子。早晨的阳光渐渐抹去灰淡
的薄雾,草叶上滚动着白花花的露水珠。放学的孩子们唱着歌在哭咽河的小桥乱了队形,纷
纷四散开奔回了家。炊烟从各家窑顶袅袅升起,象蓝色的绸带在晨光中飘曳……金俊武把一
捆豆蔓扔在院子里,象往常那样坐到院子外的小石凳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神色点起了一锅旱
烟。不多时分,他老婆李玉玲就麻利的把饭菜端到他面前的小石桌上。夫妻俩面对面坐下吃
起来。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原西上高中,一个在石圪节上初中,除过星期天,家里就他
们两个人。金俊武四十八岁,额头和眼角有了很深的皱纹。不过,那对铜铃大眼依然光气逼
人。

看得出来,他还是双水村的一条汉子。

这几年,俊武没去闹腾生意,一心都扑在了土地上,按他的精明,本来是块做买卖的材
料。但金俊武有金俊武的想法。做买卖要资本,那就得去贷款。再说一个土包子农民,很难
摸来行情(如今叫什么“信息”)。一旦赔了,就没个抓挖处。前不久孙少安砖场的倒塌就
是明证。

在金俊武看来,土地上做文章最保险。就是有个天灾,赔进去的也只是自己的力气。当
然,他现在不会再按老古板种地,他一直和石圪节农技站“挂钩”,照科学方法拨弄庄稼。
因此同样大小的地块,他总能比别人多收近一倍的粮食。

金俊武眼下的光景,并不比村里其他能人们差。粮食大宗卖过之后,仍然是村中存粮最
多的家户。现在,除过一孔住宿的窑洞,其它两孔窑全部塞满了粮食。就这样还盛不下,他
不得不又在院子里搭起一个专门存放玉米的棚子。

金俊武和他老婆李玉玲一边吃饭,一边合计着准备雇用几个人帮助他们收秋。今年雨水
充足,秋庄稼格外厚实,光他们两个无力收割完这么多的庄稼。他们种地也种的太贪心了!
瞧,连硷畔边的一点零散地都种了荞麦。现在,这荞麦正在开花,他们饭桌周围象落了一层
白粉粉的雪,勤劳的俊武从哭咽河沟道把家搬到这里的那年,就在院子内外栽了不少果树。
桃三杏四,枣圪蹴五。如今,那些枣树的枝头开始缀上了红艳艳的大枣。他的玉玲和他一样
精明而能干,四十几岁的人,看起来就象三十出头的小媳妇那般俊俏,走起路来刮风似的轻
快。无论是光景还是年龄,金俊武夫妇都处于他们的辉煌年代。

两口子正边吃饭边商量收秋的事,他们的邻居金光亮手里端个茶缸子,一路巴咂着嘴喝
蜂蜜水,笑嘻嘻地走过来,坐在旁边的小石凳上。

金俊武夫妇赶忙敬让着叫前地主的大儿子吃饭。

但金光亮笑着摇摇头,说他吃过了。他抿了一口自己的蜂蜜水,香得张开嘴“哈”地一
声,眯住眼陶醉地说:“好东西啊!再好的饭也比不上这蜂糖。怪不得丸药都用蜂糖做哩,
十全大补嘛!过去咱们谁知道外国还有蜂?我这蜂是意大利的!听说光明是走后门才给我买
了两箱……每过几天,金光亮就情不自禁要到这个饭桌前来能一能他的“意大利”蜂。就目
前而言,金光亮也许是全双水村最为得意的公民。地主成份的愁帽刚摘不久,二小子就当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