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作霖传-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陆军上将衔。1919年7月,北京政府任为浙江督军。1924年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卢永祥通电成立浙沪联军,在上海龙华设立联军司令部,就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第一军总司令为何丰林,第二军总司令为陈乐山,第三军总司令为张载阳。直系的苏皖赣闽四省军队联合进攻浙沪联军。9月4日,张作霖通电###曹吴。9月7日,曹锟根据齐燮元、吴佩孚等电请,对卢永祥下###令。9月9日,段祺瑞发出通电,声援卢永祥、张作霖,谴责曹锟,略谓:“令四省攻浙,排除异己,连累无辜。”10月13日,卢永祥战败,通电下野,偕何丰林登日本兵舰去日本。10月2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后,立即电告卢永祥从速回国。29日,卢永祥偕何丰林由日本到达沈阳。张作霖请卢永祥恢复浙沪联军总司令头衔。这为卢永祥南下恢复原地盘埋下了伏笔。显然,卢永祥是段祺瑞的坚定而忠实的嫡系。段祺瑞利用其手中的大权,不经协商,于12月突然发表卢永祥和杨以德分任直隶的督办和省长,主动地给他找了一个好地盘。这其实是段祺瑞在京畿重地有意识地安插自己皖系的部下。张作霖措手不及,事情一时陷入僵局。但张作霖深谋远虑,经缜密思考,提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张作霖以解决长江各省问题为名,在天津召集了一个会议。参加者为奉军将领、卢永祥及段祺瑞的代表吴光新。会上,张作霖慷慨激昂,仗义执言,为皖系军阀卢永祥鸣不平。张作霖主动提出把苏皖两省地盘划归段派,由卢永祥掌控。张作霖保证派奉军护送卢永祥南下,经费由张作霖承担。张作霖信誓旦旦,要做到为朋友两肋插刀,毫无自己的私利可言。皖系军阀被张作霖深入角色的表演所迷惑,也至为感动。几经折冲,这个方案得到了段祺瑞和卢永祥的认可。这样,直隶督办就由奉系的李景林接替了。按照这个方案,除先数日已任命王揖唐为安徽督办外,江苏督办齐燮元被免职,任命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随后又令其兼江苏督办。把卢永祥安排完毕,奉军也就有理由组织南下宣抚军了。12月10日,南京传闻奉军将要大举南下,江苏督军齐燮元调兵遣将,布置防务,居民逃难离城者甚多。12月11日,段祺瑞下令罢免江苏督军齐燮元职。特派卢永祥为苏皖宣抚使。12月12日,张作霖、卢永祥、张学良、张宗昌、杨宇霆、李景林、吴光新等在天津曹园会商对江苏用兵计划,决定由卢永祥率兵南下,张宗昌担任先锋①。奉军组成了南下宣抚军总司令部,姜登选任总司令,韩麟春任副总司令。军队有张宗昌所部10万人和津榆驻军的一个旅。1924年冬,张宗昌把津浦线的货车改装成铁甲车,沿津浦线浩浩荡荡地南下。一路之上,只有徐州驻有陈调元的一个师。而陈调元和张宗昌原来就很有交情。在很早以前,冯国璋任江苏都督时,陈调元是南京宪兵司令。那时他们之间就颇为投契,吃喝嫖赌,来往不断。张宗昌出手大方,爱交朋友。嫖娼赌博,都是张宗昌出资。张宗昌还花钱给陈调元买了一个上海名妓花四宝做姨太太。听到张宗昌要南下打齐燮元,于是陈调元就借口奉军大兵压境,难以抵御,把部队调开,让出大路。这样,张宗昌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徐州。徐州得手,南京门户洞开。张宗昌军顺利到达长江边,准备分路渡江。原来奉军第八师在师长蔡平本的率领下,由芦台出发跟进,在南进的火车上度过的除夕。第二天越过长江到南京下关。原江苏督办齐燮元欲同奉军一战,但其官兵毫无斗志,不服调遣,不战自降。这时张宗昌部已向上海进军,其先头部队抵达苏州。第八师的先头部队,已达常州。张宗昌部前锋迅速到达上海,与孙传芳军对峙于上海以西地区,似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吴光新代表段祺瑞主持议和成功,张宗昌与孙传芳在上海签订和约,各自收兵。张宗昌顺利占领上海,第八师先头部队到达苏州。蔡本平师长命令部队进驻常州,以策应上海。  
南下宣抚(2)
张宗昌占领了上海这个富庶之地,没有放松警惕,把部队主力控制在龙华。任命他的部下毕庶成为海军司令,掌握长江下游和东海海面。另派亲信王琦掌管财政,包括捐税等项在内。同时,他又与上海的黑社会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广交朋友。因此,他的随身卫士可以携带武器进出外国租界。他则住在英租界三马路会中旅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①。张宗昌这次奉军南下,其名义是护送卢永祥到江苏、安徽就职,名正言顺,也自然得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坚决支持。因此,南下的奉军一路顺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自此,军事行动告一段落。奉军南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别有所图。图的就是卢永祥的地盘。卢永祥及何丰林踌躇满志,准备收拾残部,东山再起。但是,在江浙战争中,卢永祥的部队几乎丧失殆尽。这次回南,召集余部,十分艰难。经费无着,军械不济,张作霖早把他的许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在军阀割据的时代,枪杆子决定一切。有枪杆子就有军队,没枪杆子就没有军队。有军队就有地盘,没有军队就没有地盘。有多大的军队,就有多大的地盘。一旦军队丧失,地盘也必然丧失。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没有任何例外。现在,卢永祥无枪无兵,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宣抚使和督办。他想拥有地盘是不可能的。因此,困难重重,前途险恶,卢永祥的苏皖宣抚使和江苏督办当不下去了。安徽督办王揖唐更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因为安徽内部的小军阀很多,关系错综复杂,内部争斗不断,王揖唐穷于应付。奉军也是靠不住的。他们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跟人家奉军要饭吃,看人家的脸色,总不是长久之计。受气的小媳妇当不下去了。结果卢永祥和王揖唐只呆了不过几个月,就把江苏和安徽两省地盘拱手让给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南下宣抚的目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这是张作霖的神机妙算。对此,段祺瑞心中大为不满。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上了张作霖的大当。他本来寄希望于卢永祥,使自己可以直接掌握一支军队,好有一点发言权。但现在都化作了一团泡影。由于没有任何实力,他也只有忍气吞声,不得不接受这个令他失望的现实。张宗昌在上海,张作霖是不放心的。他担心张宗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挥霍无度,而且这里有外国租界。张宗昌一个粗人,怕他应对不了外交纠纷。同时,最主要的是张作霖也怕张宗昌坐大,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因此,以鲁人治鲁的名义,把张宗昌调回山东,任山东督办。张宗昌虽然心里不满,但因为羽毛未丰,不敢违抗,只得服从调遣。在奉军内部,也有地盘之争。直奉二战时,李景林的攻击方向是热河,占领后应该由他来接管,张作霖并没有让他进入长城。这是预定的作战计划。但由于他是直隶人,直隶又是京畿重地,便一心一意要夺取直隶地盘,所以他的部队占领凌源后,即南下猛扑喜峰口,由此直趋天津,很快就给自己造成了占有直隶的有利形势,结果如愿以偿。12月11日,段祺瑞任命李景林暂行署理直隶督办。同日,任命阚朝玺署理热河都统。张宗昌也是最先到达天津的,但他自知直隶地盘争不过李景林,就积极南下,成了南下的急先锋。张作霖后来把山东地盘划给了他。张作霖原来设想让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南下宣抚军由津榆驻军拨来一个旅,郭松龄派他的第二旅旅长刘伟带领这个旅坐镇蚌埠,就是他的伏笔。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杨宇霆自荐要到江苏。不要则罢,要就要包括上海在内的富庶的江苏。他想尝一尝在一省范围内,当个惟我独尊的土皇帝的滋味。张作霖很信任他,自然同意他的要求。这样,就把姜登选挤到安徽,任安徽督办去了。而郭松龄的位置就落空了。据有人分析,郭松龄后来的倒戈和这次地盘的分配有关。起码使郭松龄感到张作霖赏罚不明,待人不公。当然,郭松龄的倒戈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在后面会谈到。至此,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控制了东三省,以及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和热河特区。势力所及,北到黑龙江,南至长江,拥有全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繁盛地区。奉军的兴盛至此达到最高峰。好大喜功的张作霖的军阀事业也达到了他的顶点。奉军官兵的素质很差,在其统治地区作恶多端,激起民愤,遭致反抗。最后,不得不退出他们所占领的部分地区。这是后话。  
退出苏皖(1)
杨宇霆当上了江苏督办,姜登选当上了安徽督办,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地盘。但是,他们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被孙传芳赶了出去。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杨宇霆,原名玉亭,号凌阁,后改邻葛,取以诸葛亮为邻之意。因而,在政界中有小诸葛之称。奉天法库人。1885年生。清末秀才。1911年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16年任张作霖为师长的奉军第二十七师参谋处长,开始在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为张作霖出谋划策,得到张作霖的赏识。杨宇霆辅佐张作霖后,力主向关内发展。他同北京政府陆军次长徐树铮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利用这个关系,他在秦皇岛劫夺了北京政府从日本订购的军械,编成7个混成旅,壮大了奉军。1920年12月,张作霖任命其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并兼东三省兵工厂督办。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他建议张作霖整军经武,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次直奉战争,他任讨直军参谋长,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他是张作霖最信赖的智囊。杨宇霆富于谋略,头脑机敏,心中有数,为人机巧。但也恃才傲物,盛气凌人,骄恣狂妄,自视甚高。杨宇霆任为江苏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