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大形势-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这些机构能够在政府及法律授权范围内拥有对行业管理的“公权力”,那么这些单位就可以对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直接进行处理,这样中国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没人管”的事情,或是“管不住”的事情, 当然行业商协会也是在国家法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下运作的,以笔者看来这应该是可行的。

对富人有效征税

对富人有效征税主要是要提高富人的个税起征点和资本利得税、利息税、红利率税率,而我国这些我国还都没有,更没有事关富人的财产税之类。   富人拥有比穷人更多的财富,掌握比穷人更多的社会资本。富人的劳动收入比例远远低于资本收入;如果资本收入没有被征税,或比例很低,那么富人的财富增长的幅度会比穷人更多,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

从富人那里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世界各国所通行的处理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政策。简单地说,我们不得不接受市场所造成的收入差距,矫正的办法是在已经形成的收入分配上多征富人的税。

恰好在这一点上我国的税制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富人征税。我们的累进所得税只适用于工资部分,而大部分的富人不是靠工资而致富的。他们致富的主要原因是财产性收入高。这部分收入税务局缺乏信息,无法对他们征税。即使他们老实地申报了,也没有累进的税制,只是20%的统一税率。更何况目前个人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7%,其他的93%直接间接都和消费者的购买有关,而和家庭的储蓄无关。你的钱放在柜子里,或者存了银行,政府是不会对这部分钱征税的。但是你一旦消费,买了东西,政府就对此征税。打电话,付电费,在超市买东西,国家都在征税。富人的消费虽然高,但是从比例而言他们的储蓄比例高,相对的消费少。而穷人的所得几乎都消费掉了,这部分钱都要交税。所以从比例上看富人收入中纳税的比例比穷人的低。结果我们的税制成了按收入的累退税。改革税制,按总收入征税,并且采用累进税制是减缓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

民间疾苦教育也应纳入官员教育的内容

民生艰难不能只靠领导体验,武汉市长阮成发在乘渡船时才发现,武汉的渡船还是几十年前的渡船,漏风,市民在里面很冷;河南的省委书记卢展工亲自找了一次工作才感到大龄人群就业困难,但民生问题千头万绪,怎么能只靠领导体验才能引起重视。

为了弥补形象工程造成的信誉损失,现在很多城市都喜欢搞“十大民心工程”,但这些工程大部分是大工程,而关系到民生问题的很多只是小问题,不够资格成为“民心工程”,这些事情怎么办?

我党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先后进行过“三讲教育”、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等,但这些教育都是政治教育,笔者主张将民间疾苦教育业应该纳入对党员干部教育的范围。

这些教育手段那么发达,可以将一些民生问题拍成照片或录像,对官员进行教育,因为政府系统的封闭性决定了,官员不可能对民生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因此也很难引起如果我们将问题当做问题来处理的时候,那离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远了,现在大家只是当成一个现象进行批判,而没有人将其当成一个问题来处理,难怪问题解决不了。
第一节本章前言
第一节本章前言

中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本不应该在中国出现的话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我们最终还是共同富裕,但不知从何时起,“建设中产阶级社会”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谈到它,每个人都可以谈上几句,什么“美国是中产阶级社会”了,什么“中产阶级社会最稳定”了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中产阶级社会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欧美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中产阶级社会,80年代以后,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现在他们也不敢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中产阶级社会;我们的近邻日本从70年代开始进入中产阶级社会,90年代初期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一亿总中流”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学家将日本现在的社会城为“M”型社会,即中产阶级塌陷的社会;在新兴的亚洲四小龙经济体中,只有新加坡建成了中产阶级社会,新家坡300多万本地人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而其他经济体虽然有中产人士存在,但一直没有形成“中产阶级社会”,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这怎么能算是中产阶级。

而中国,90年代末到2003年也曾出现了中产阶级的苗头,当时的“白领热”、“小资热”就是体现,但是随着2003年以后高房价时代来临,中国刚刚出现的那点中产阶级苗头被无情扼杀掉了。

美国和西欧的减税政策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的崩溃,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的消失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的崩溃,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中国阶级社会模式只有北欧模式和新加坡模式。

在中国鼓吹中产阶级社会的人不少,但真正懂中产阶级社会的人则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方欧美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更不知道西方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崩溃的。

笔者在研究世界上已经出现的四大中产阶级社会模式时,发现两个共同点,首先中产阶级社会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的,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不可能出现中产阶级社会,其次,中产阶级社会都产生于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环境里,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形成中产阶级社会,本章就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一美国模式——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成也税收,败也税收
第二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一

美国模式

——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成也税收,败也税收

美国的中产阶级社会诞生于罗斯福新政时期,这个时期罗斯福主要是通过征税建立起中产阶级社会,比如遗产税,个人所得税等,通过大幅的征税,资本与劳工之间税前收入的分配几乎未变,但税后收入的分配发生了剧变。

在上世纪20年代,税收对富人而言是小事一桩。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仅为24%,同时由于对最大的地产所征的遗产税不过为20%,富豪家族轻易便可维系下去。但随着“新政”的来临,富人所面对的税收不仅开始远高于20年代,即使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税率也是很高的。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升到63%(当前只有35%),在第二任期达到79%。到了5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背起“冷战”的开支,这一税率升到了91%。对公司利润征收的联邦税的平均税率,从1929年的不到14%上升到1955年的45%多。

还有一点,即依赖资本收入的人不仅发现这笔收入大多缴了税,他们还发现,要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子女变得日益困难。房地产遗产税的最高税率从20%连续升到45%、60%、70%,最终达77%。其结果之一便是,财富所有权的集中度明显降低, “新政”把他们的许多收入都征了税。

新政的大规模征税措施,导致了贫富差距减小,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主体,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里根执政之前。

减税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崩溃

美国的减税风潮有两次,一次是里根执政时期,一次是布什执政时期。

里根上任不久;就提出了减税计划;不久被通过,即《1981年经济复苏租税法案》;其要点是:(1)将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分收入等级;一律在3年内减少25%;第一次减少10%;(2)对企业给予加速折旧以减少税负;

里根减税几年中美国经济大有起色。紧接着在1986年又通过了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税制改革方案: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均有所下降;前者从50%降到28%;后者从46%降到34%。这样;美国的边际税率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成为最低的之一。减税的同时美国也出现大量财政赤字。

美国总统布什也将减税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就职不到20天就向国会提出10年减税万亿美元的计划(后来国会将其缩减为万亿美元),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税收减免。这是美国 20年来最为庞大的减税计划。“ 9&;#8226;11”事件后,布什政府加快了减税计划的实行。布什提出的减税计划主要包括六项内容:一是简化个人所得税制,将五档所得税体系(15%、28%、31%、36%、)调整为四档(10%、15%、25%、33%);二是将儿童课税扣除由每名儿童500美元加倍至1000美元;三是减轻“婚姻惩罚”,恢复双收入家庭10%的税收抵免;四是废除遗产税;五是扩大慈善捐助扣除的范围;六是使研究和实验的税收抵免永久化。

有美国组织进行过统计,布什减税的的好处将落入年收入万美元以上的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腰包,平均每个家庭获得减税6410美元,而年收入在万美元以下的60%的家庭只获得减税额的,平均每个家庭获得227美元。参议院*党领袖达舍在召开记者会时,特意让人开来一辆凌志豪华轿车,旁边摆着一个汽车消音器。他说:“如果你是一位百万富翁,按照布什的减税计划,你可以节省万美元,足够用来买这辆凌志轿车。但如果你是一位典型的工薪人士,你得到的只有227美元,刚够买一个消音器。”从减税总额上看,减税额的大部分将落到富人的口袋。

小布什的减税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红利税率降低50%以上,这意味着减税的好处几乎全部流向最富裕的纳税人,因为他们的收入中红利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的计算,如果小布什的减税计划将士64%的减税好处将流向5%的最富裕纳税人。白宫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