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100位首富人发迹-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MBA学位。就任会长前,他在三星工作了21年。
李平时寡言,表情极少变化,但工作风格相当强硬。一旦开口,直抵问题核心。他主持的会议经常持续几个小时不间断,因此职员们养成了在会前去洗手间的习惯。1993年,李键熙发起了影响整个三星命运的“新经营”运动。他冲经理们持续吼叫了9个小时,痛击三星顽症,提出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核心”的思想。三星的腾飞便从这里开始。 如果抛开矛盾的外象深入内里,一切便会明了:李健熙的变革思想就是在发展初期即感知危机,并以打造产品质量为核心,为企业注入活力,从技术的成功获得经营的成功。
“新经营”战略
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是李秉哲,三星集团是韩国历史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家族财团之一。集团经营的产品多种多样,无所不包,小到饼干、糕点,大至汽车、飞机,几乎遍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三星集团的各公司还与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日本东芝、松下等公司联合,建立了多家股份公司或其他形式的联合企业。1987年李秉哲去世后,由三子李健熙继承大权。
李秉哲的创业使三星公司具备一个世界顶级企业的雏形。1987年11月,李秉哲去世,李健熙接任成为集团新的CEO。李健熙早年留学国外,具有与其父严于律己迥然不同的个人风格。在1988年三星建立50年庆典上,他宣布集团的“二次创业”,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为21世纪世界级超一流企业。李健熙提出,要彻底改变集团“只追求商社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坏习惯。正是现年64岁的李健熙,带出了整整一代韩国电子产品崇尚质量的观念。
1993年,发生了几件令韩国企业界至今依然津津乐道的事情。当年年初,在美国的洛杉矶,李健熙带领三星的众多高级经理们,到当地的大百货商店考察。当时的三星产品虽然廉价,但在商店里总是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乏人问津。而索尼等世界名牌产品虽然价格比三星产品高出不少,可购买者趋之若鹜。当时,李健熙发给每位经理1000美元,让他们购买并使用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并把它们逐个与三星的产品进行比较。
国际市场把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无疑给三星领导层以强烈的刺激。美国之行结束后,李健熙随即决定,在三星进行一个天翻地覆的彻底变革。
面对这样一个改革大工程,哪里是突破口?李健熙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品质就是企业竞争力的准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三万个人搞生产,六千个人搞售后服务,这样的企业拿什么和人家竞争?有品质问题找原因,想办法解决,要让我们的产品达到一流水准。哪怕把生产线停下来,哪怕会影响我们的市场份额。”为此,他在“新经营”理念中,特别强调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中心”的思想。李健熙会长先后同三星1800多名中高层人员一起召开会议,并于1993年6月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提出了“新经营”宣言,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吹响了“新经营”的号角。
事实证明,“新经营”使三星步入了品质取胜的良性发展轨道,创出了三星崭新的企业文化。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大宇、起亚等不少当年与三星齐名的大企业先后倒下,然而身强体健的三星却挺了过来,并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新经营”改革,功不可没。
根植技术经营
在最核心的层面,三星的成功是技术的成功,是工程师造就的企业。学习经营管理出身的李健熙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在初期,他甚至亲自到日本、美国的公司就一些技术细节求教于普通的工程师。但是,核心技术的匮乏使三星不可避免地披上“模仿者”的外衣,这样的名声使他们一度是低档产品合适的代表。正因为如此,对技术的渴求始终贯穿在三星成功经历中。2001年他们在美国专利商标部注册的专利数量达到1450项,位于京畿道水源的三星的研究中心容纳了4200名研究人员。三星每年销售额的7%用于研发,这充分显示了三星令人信服的实力。

如今,三星电子不仅是韩国公认的销售额和净利润第一的企业,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持续升温,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三星能有今天的辉煌,显然与工程师出身的董事长李健熙分不开。李健熙也曾说:“三星能有今天,我想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虽然今天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之间都共同开发技术也共同行销,但是在早期别说是技术指导,就连花钱买技术都很不容易。再加上当时的韩国经营者总认为技术工作者只是工匠,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我只好站出来,就像对待客户一样,诚恳地向日本或美国的技术工作者一点一点地请教。幸好,我从小就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追根究底,所以一直很期待听到新的技术、好的技术。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先进的国家学习,向技术人员请教,再传授给我们的技术人员。”
植根技术经营不仅是他一贯提倡的,也是他自任董事长以来坚持这样做的。他认为,作为经营者光重视技术是不够的,还要重视“根植技术经营”理念的实际操作。也就是说,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技术,还要了解经营,这样才能根植技术经营的理念。正因为这样,三星公司在历经十多年之后,上至经营者下至现场员工才总算了解技术的重要,进而自动自发地努力研究开发,似乎也拥有了可以追赶一流水准的技术能力。
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 
030摩尔定律:拯救将要歇业的电子产业
——记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1001 下 载 乐 园 。sz1001。net
一名安详和实在的富翁,又是一名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运用摩尔定律,非同一般的突破了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紧密联系,创造了世界IT业空前的发展和独特的商业环境,可描述为有控制的疯狂。石油和煤炭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芯片也已成为了左右经济的重要力量。摩尔在70年代反复宣讲的哲学:“和变化结盟”,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洞察力,充分享受急速变化带来的巨大商机。这位在1990年从美国布什总统手中接过“美国技术奖”的摩尔,也创造了谁拥有知识就会拥有财富的第一神话,知识分子不是“穷书生”。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摩尔个人净资产55亿美元,排行第75位。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Pescadero,距离旧金山以南50英里,是一个邻海的小镇。父亲17岁时因祖父早逝而退学养家,担任该县司法长官的帮办。母亲则中学毕业,家庭环境并没有给他的成长带来多少熏陶。十一二岁时,他忽然对化学产生兴趣,立志要当名化学家。当时邻居的孩子有一个独特的圣诞礼物:一个化学装置。里面是许多真正的化学试剂,可制造炸药等许多东西。摩尔经常去找邻居的孩子,私下里想玩玩那些试剂。这项爱好成全了他日后的远大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中学毕业后,摩尔如愿以偿考入计算机重镇——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他向往以久的化学专业。1950年,摩尔获学士学位,继续在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深造,1954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这无疑是摩尔家族始料不及的荣誉。
摩尔曾想在家乡附近的西海岸过平静的学院研究生活。他进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两年漫无目的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他的思想。当时他的方向是观察红外吸收线性状和火焰分光分析。不久研究小组因两个上司的离去而名存实亡。“我开始计算自己发表的文章,结果是每个单词5美元,对基础研究来说这相当不错。但我不知道谁会读这些文章,政府能否从中获得相应的价值”。摩尔还拥有多项重要专利。摩尔准备放弃不着边际的基础研究,这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走访了几个地方,包括科弗莫尔实验室。十分凑巧的是,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正在招兵买马,他获准查阅利弗莫尔实验室申请职位人的档案。在那里,肖克利发现了摩尔。他想在加州建一个半导体公司,正需一个化学家。对摩尔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1956年,摩尔加入肖克利设在望山的实验室,与另外7位优秀人才组成了前所未有的天才大集合。但肖克利虽是伟大的科学家,却是最不好的老板。家长制的作风以及散漫的管理使8位年轻人难以忍受。不久就背叛而去,时称“叛逆八人帮”。摩尔自然是帮中一员,从此踏上了创业之路。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华尔街日报》,按纽约股票栏目挨家挨户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圈定了35家公司。但这些公司理都不理就拒绝了,倒是仙童公司正对技术产生兴趣,将8个人一锅端了,创办了极具神话色彩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诺伊斯担任总经理。因为他待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光圈效应”,是一位天生的先行者,也是一位善于催人奋进的鼓动家。
摩尔开始是技术部经理,后执掌研发部,从事的是肖克利实验室搞过的2N692双扩散晶体管项目。摩尔和赫尔尼负责扩散工艺。当时刚租赁的房屋还未最后竣工,甚至没有通电。大伙只好与农民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仙童提供150万美元的资金,生产硅晶体管。公司设立两个小组,探索最佳结构,最后摩尔领导的小组因生产率高而获胜。摩尔直接向诺伊斯报告工作,进一步促成了未来共同创业的志向。
为体验刺激而创建英特尔
摩尔的长相和个性与诺伊斯完全不同。诺伊斯身高177米,头发乌黑,而摩尔身高超过18米,头顶光秃。在每次晚会上,诺伊斯都是热情奔放,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