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作完决定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最后一名开始努力
我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一下子跨进一家上万人的大
公司,里面的员工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我对 Windows了解甚
少,别人却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一个新手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我觉得找不到方向。
看到和微软其他员工的差距,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一直就是从逆
境中走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只能认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事实上我也就是倒数第一。如何脱颖而出?我
告诉自己只有勤奋这一条路。
勤奋与成功的概率
要获得职场竞争中的成功,一定要靠勤奋。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每天我比你
多工作 20%,也许就意味着我成功的概率多了 50%。
我在微软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当年和我一起进微软的人都比我优秀得
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个 22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天才。在微软,这样的优秀之才比比皆
是。像我这样的,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员工。因此,
要想成功没有更多别的诀窍,唯有“勤奋”二字。
我的住处是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在公司附近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可以免费住三个月。
我在住处待的时间很少。每天下班后,我都留在办公室里看书,周末也是如此。有关 Windows
研发的书太复杂,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头几个月,我完全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一直
在拼命学,希望慢慢地跟上同事们的节奏。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要掉队,还根本没有
想过超过别人。我经常请别人对我写的源代码提一些修改意见,每个同事都很乐意帮助我。
5 个月之后,我渐渐缩小了和同事的差距,也有些余力了。我开始考虑,能否获得属于我自
己的机会。
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2)
规划职业生涯的正确心态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有良好的规划,不能盲目努力。有的人只知道努力工作,但
是没有规划。有些人有规划,但又不切实际。有人刚进公司,就想要成为 CEO,这就是非
常不现实的一种规划。因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一家企业的 CEO,需要很漫
长的过程。如果把自己的规划定得太高,你会发现经过两年的努力,和 CEO的距离跟两年
前还是一样遥远,那时你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也有很多人说:我不管,我自己做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没有目标地工作,再勤奋也没有用,而且 5年、10年以后,你会发现你还在原地
踏步。
刚进微软时,我给自己的规划是要做一个技术管理者。当我做成了技术管理者我不满
足,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管理者。所以我回到上海创建了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
持中心,并将其先后发展为微软亚洲技术中心和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但我觉得这还不够,
我希望在市场和营销上能有更多作为,于是我接受了微软中国区总裁的职务。此后我发现
我的能力也可以做一家上市公司,于是我加盟了盛大。做完上市公司后,我希望做一家集
团公司,所以我来到了新华都。在职业生涯中,我一步一步地在规划,我也朝着我的规划
一步一步往前走。
如果在初加入微软时,我对自己说,你未来要做一家集团公司的 CEO,那对我来说就
太遥不可及了。因此当时我定的目标就是这么简单:成为一个部门经理。然后一步步地,
从部门经理变成总经理,从总经理变成总裁,从总裁变成上市公司的总裁,再变成集团公
司的总裁。
我一直给自己定规划,而且是三年左右定一个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区间。
职场新人的换位思考法
在进入微软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尝试站在一个换位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比如,我和
我的直接上司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领导,用这样的方式问我的下属,
他的感受会是什么。如果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下一步成为部门经理,我就不断开始考虑
如果给我一个团队,我将如何去做。
带着这种心理,我对微软的认识迅速超越了早期的兴奋和随之而来的迷茫。微软公司
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市场运作等一系列东西,在我眼前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对于初进微软的我来说,一些貌似不起眼的细节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比如,微
软每年都有两次评比,是由员工的直接经理来给员工评分,这个分数将直接影响员工的晋
升与否和奖金多少。由于公司要求,评分的结果要呈正态分布,比如要求3 分(5 分制)以
下的员工必须占到 25%,所以经理们评分时不能当老好人,也就没有办法对下面的员工进
行包庇。同时,所有的员工也要给经理的各项指标打分,通过统计会显示出,他在人员管
理的哪些方面表现优秀,哪些方面尚有不足。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制度虽然在欧美很多大公司里并不罕见,但微软在这个制度的
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激励文化。微软认为,软件行业特别需要员工的创造力。在一套
严格的制度下,员工会成为很规矩的人,但员工的潜力也仅会发挥到 70%就被限制住。而
微软要求每个员工都能发挥 100%的潜力。所以微软独有的激励文化能使员工在做到 70%
时,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资源,为员工指出继续前进的方向,以鼓励他们达到 100%。
微软也特别重视普通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微软,一位软件工程师的工资甚至可
以比一位副总裁还高。这是其他公司没有的机制。我认识一位在微软工作了十几年的非常
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他的工资就高过许多副总裁。其实他有很多次机会晋升至管理层,但
他都一一拒绝。他告诉我,第一他对管理没有兴趣,第二他就想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
技术上。按照传统的企业观念,不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工资肯定上不去。但按照微软的
价值观,评定职员收入高低的标准是依据其对公司的贡献而非职位。微软每年还会在它的5
万名员工中评选出 30~40名比尔·盖茨总裁杰出贡献奖,这个分量极重的奖项是面对每一名
普通员工的。正因为有了这套机制,微软使那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更
多的激情—“公司给我的资源也够了,给我的待遇也够了,给我的荣誉也够了,夫复何求?”
这些观察和思考,日后都成为我在微软学到的重要管理方法。
我眼中的微软激情文化
我心目中对各类企业有个归纳:三流企业靠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太依赖于某个人的话,
它就只能算做三流企业。二流企业靠机制,机制会把人的作用切成无数的碎片,因此谁走
了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一流企业则是靠文化来管理的,机制不能挖掘出人的潜力,
但文化却能做到。我到了微软以后,感觉微软比我想象的要深奥得多,它是靠一种文化在
管理着。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
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在他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
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心或者其他东西,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
他的这种理念,成为微软公司文化的核心,并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微软员工的内心。在我
的观察中,微软文化渗透着一种激情,
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
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这种心理像基石一样支撑微软王国多年来在 IT界傲视群
雄。
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从此被我改变
任何一个企业,即使像微软这样近于完美的企业,也会有很多的漏洞。按照软件业的
术语,漏洞就是 Bug。我很快就在身边发现了一个超级 Bug。
我所属的部门负责设计、开发并向外发布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日文版和韩文版
等非英语国家及地区的 Windows NT软件。整个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是一个 300多人的大
团队。微软当年开发多语言版本的思路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移植到其他语
言版本上去。
以 Windows中文版为例。从英文版移植到中文版,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
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比如 Word里打完一行字会自动换行,可英文是单字节的,中文却
是双字节,一个“好”字,就很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却到了下一行开头。所以最初
的 Windows 3。0上市后,中文版过了 9个月才上市。到了 Windows 3。1,更是滞后了 1年多。
Windows 95情况稍好,也差了将近 8个月的时间。
我越看越不顺眼: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全球各语言版本推迟那么久
上市,贻误商机。我很快得出结论: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开发模式没有找好。我开始
动起了脑筋……
当时我构想出的新思路是:改变 Windows的内核构造,把英文内核变成国际化语言的
内核。这样,移植便大大简化,只需进行简单的界面翻译即可,而且可以做到与英文版的
进一步开发同步进行。
思路确定以后,我需要得出改造模块的样本。Windows操作系统有 2800多个模块,如
果我一个人将这些模块逐一做出来,可能要花 50年或者 100年时间。因为 Windows操作
系统分三大部分,我认真分析这三大部分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一种模式可以同时
应用于这三大部分。然后我每部分各选做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可以充分显示我的思
路的正确性。
之后,通过我的各种论证,证明这样的模式改造对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在提交给
上级的报告中指出,如果采用我的方法,可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