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公说:“怎样才算是妨害霸业?”
管仲答道:“不知道谁是贤能的人,对霸业有影响;知道了而又不能用他,对霸业有影响;用了而又不能给予相当的职责,对霸业有影响;给了相当的职责而又不信任他,对霸业有影响;虽信任他又让小人参与其中,对霸业有影响。”桓公说:“好的。”
29。 曾子九议
鲁人攻打,曾子向君辞行,说:“我现在要离开这里,等敌人退了以后我再回来,请暂且不要让猪狗进我家。”君说:“我如此善待你,没有人不晓得。现在鲁人要攻击我,而你却要离开我,我怎能守住你的房子?”
鲁人果然攻击,并列数君十条罪状,其中九点,就是曾子平日所建议的。鲁国的军队回去后,君又把曾子的房子修好,然后去迎接他。
30。 司城子罕
宋司城子罕很器重子韦,回来有饭同吃,出去有衣同穿;司城子罕逃亡的时候,子韦没有跟着去。子罕回来,又召见子韦,并且仍器重他。
左右的人说:“你器重子韦,但你逃亡时他并没有跟着去,你回来仍然器重他,你难道对你所谓的忠臣不失望吗?”子罕说:“只因为我没有任用子韦,所以才会逃亡;我今天能够再回来,还是蒙受子韦的遗德余教,所以我更器重他。并且我逃亡时,我的臣下只会掩没车印迹、拔除标识来跟从我的,这对我的大业又有什么帮助呢?”
31。 赵简主识人
杨因见赵简主说:“我在乡间被人驱逐了三次,又五次离开人主而去,听说你喜好士人,所以我来见你。”简主听到了,停止吃饭叹息,跪地而行。左右的人向他进直言:“在乡间被人赶了三次,是证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五次离开人主而去,是证明他对人主不尽忠。现在你的士人中还没见到有这样过失的人。”简主说:“你不了解。美女就是丑妇的仇敌;有品德的人是乱世所不器重的;行为正直的人,是邪佞的人所憎恶的。”于是就去见杨因,并授予他以相位,国家因此太平。由此看来,不管是远处的人还是眼前的人,是不可以不明察的。
32。 良材的悲哀
应侯和贾午子同坐,听他弹琴的声音。应侯说:“今天的琴声,为什么这样的悲伤?”贾午子说:“因为弦拉得很紧,而调子低,所以听来使人感到悲伤。弦拉得很紧说明是良材;而调子低是表示官位低。具备了良材,而官位却很低,又怎能没有悲哀呢!”应侯说:“说的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用人决定成败(8)
33。 田忌有先见之明
田忌离开齐国跑到楚国去,楚王从国界上一直把他迎接到官邸,问道:“楚国是兵车万辆的国家,齐国也是兵车万辆的国家,这两国常常想要互相兼并,如果打起仗来应该如何是好?”
答道:“这很容易。齐国派申孺为将领,那么楚国就应派兵五万抵抗,由上将军率领,直到擒获对方将军的首级而返。齐国派田居为将领,那么楚国就应出兵二十万人,由上将军率领,那末便分别罢兵而去,不分胜负。齐国如果派眄子为将领,楚国就动员四境内的所有士兵,大王亲自率领,而我田忌追随着你,相国和上将军做左右司马,像这样大王仅仅是可以保存国家不被吞并而已。”
齐国恰好派申孺为将领,楚国动员军队五万人,由上将军领导,最后擒获对方将军首级回来。齐王很生气,再派眄子领导军队,楚国也完全动员了境内的所有军队,楚王亲自领兵,田忌跟随着,相国和上将军任左右司马,加王属车九乘,才仅能免于被齐国兼并。
回到官邸,楚王北面正正衣领和衣袖,问道:“先生为什么知道得这样早?”
田忌答道:“申孺为人,既欺侮贤能的人,又轻视不肖的人。贤能的人和不肖的人都不用,所以才会亡;田居为人,尊敬贤能的人而轻视不肖的人;贤能的人为他所用,不肖的人便离去了,所以这次战争是两国分别引兵回去,不分胜负。眄子为人,尊敬贤能的人而又爱护不肖的人;贤能的人和不肖的人都为他效力,所以大王只能自保不被兼并。”
34。 文侯罚酒
魏文侯在曲阳宴请大夫。酒喝得正在兴头上,文侯叹息说:“我单单没有豫让这样的人做我的大臣。”蹇重举起酒杯敬酒,道:“我要罚你一杯。”文侯说:“为什么?”答道:“我听说,贤能的父母,没有不知他的儿子是孝子的;有作为的人主,没有不知道他的臣子是忠臣的。而豫让的君主,究竟是不是任用贤臣的明君呢?”文侯说:“好。”不推辞地就把罚酒喝下去。说道:“没有管仲、鲍叔牙那样的大臣,所以才有豫让的功劳。”
35。 何谓良臣
赵简子说:“我想要得到范中行氏的良臣。”
史黡说:“怎么去任用他?”简子说:“良臣,是每个人所愿意得到的,又何必多问呢?”史黡说道:“我认为范中行氏没有良臣。侍奉人主,要规劝他的过错,推广君王的善行;表彰善的,扬弃坏的,任用贤能的人;随时解说成败的道理要他去采纳,能采纳就会进步,否则就要退步。现在范中行氏的良臣,不能匡正他的人主,以致于使他遭难;逃亡在外,又不能回来。亡国了就抛弃他,还谈什么忠良;真正的忠臣良将效忠他的人主,让他能够复位,一直奋斗到死为止,假若不如此,就不是忠良。”
简子说:“是的。”
36。 亡国之因
子路问孔子:“要怎样治国?”
孔子说:“在于尊重贤人而看轻不贤能的人。”
子路说:“范中行氏尊重贤人而轻视不贤能的人,为什么还会灭亡呢?”
答道:“范中行氏尊重贤人而不能用他;轻视不贤能的人而又不能叫他走;贤人知道自己不为所用而埋怨;不贤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人埋怨他,不贤能的人又仇恨他;埋怨和仇恨都摆在人主的面前,中行氏虽想不遭到灭亡,能办得到吗?”
37。 晋文公不杀荀林父
晋、荆两国在邲交战,晋国军队被打败。荀林父回去请求被处死。景公将要允许,士贞伯说:“不可以,城濮一战,晋国把荆国打败,文公还有忧虑的表情,说:‘子玉还活着,我的忧虑就不能停止;被围困的野兽尚且还要搏斗,何况是一国之相呢?’等到荆国杀了子玉,就高兴地说:‘这下没有人再危害我国了。’现在也许是老天警示晋国。再说林父事君,在朝上就一心一意为君主尽忠,离开朝廷就想到要补救自己的过失。他是卫护国家的大臣,今天如把他杀掉,是加重荆国的胜势。”昭公说:“是的。”就让荀林父重掌兵权。

兼听则明(1)
1。 谏有五
《易经·蹇卦》上说:“人臣不避艰难地尽忠于王室,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人臣所以艰难地尽忠于王室,而劝谏他的人主,并不是为着自身,是想要匡正人主的过错,纠正人主的缺失。人主有了过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看见人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疏忽人主的危亡。对人主的危亡都疏忽,是忠臣所不忍心做的。劝谏了三次而仍不采纳,就应该离去;如不离去,就要遭到杀身之祸;自己轻易地牺牲,是仁人所不愿做的。所以劝谏有五种:一叫正谏,二叫降谏,三叫忠谏,四叫戆谏;五叫讽谏。
孔子说:“我差不多是赞成讽谏吧。”人主有过失不劝谏,就要危害人主,坚持自己的劝谏,自身就要受到危害;与其对人主有危害,宁可危害自己。对自己虽有危害而始终不被任用,那么劝谏也就没有功劳可言了。聪明人权衡人主和时势,调和他的缓急,而处置适中,对上不敢危害人主,对下也不致危害自己。所以,对于国家来说,国家不受危害,对于自己来说就不会危险。以前陈灵公不听泄冶的劝谏而杀掉他,曹羁三次劝曹君不被接受就离去,《春秋》序义虽都说好,而曹羁更符合礼。
2。 颜烛死谏
齐景公在海上游玩,非常快乐,六个月不上朝。命令左右的人说:“谁敢先说要回来,一定处死。”颜烛走进来劝谏道:“你在海上游玩了六个月还不回来,假如又有治理国家的人出来,他便为一国之君王,那么你还能在海上游玩吗!”景公拿起戟要去砍他,颜烛就走上前,按住衣服站在那儿等待,说:“你为什么不砍呢?以前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死比干,你的贤能不能与两个暴君可比,我的才干也不能跟关龙逢、比干二人可比,你为什么不砍杀?让我来加入这关龙逢、比干之中不好吗?”景公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就回朝,在半路上就听说国内已有人要谋取他的政权。
3。 苏从劝楚庄王
楚庄王被立为人主之后,三年没有上朝。他告诉国人说:“我非常讨厌做为人臣的劝谏他的人主,现在我有了国家,有了社稷,谁要再来劝谏我一定处死他。”苏从说:“做人主的高官,吃人主的俸禄,如果为了怕死而不敢劝谏他的人主,那就不是忠臣。”于是就前去劝谏。
庄王站在鼓钟之间,左边抱着杨姬,右边拥着越姬,左边是被子和席子,右边是朝服,说:“我欣赏声色之乐都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去听取别人劝谏!”苏从说:“我听说,喜欢道的人资财就多,喜欢作乐的人就沉迷不能自拔。喜欢道的人粮食多,喜好作乐的人灭亡得很快;楚国现在随时都将亡国,我冒死来告诉你。”王说:“是的。”就用左手抓住苏从的手,右手抽出暗藏的刀子,割断悬挂钟鼓的绳子,第二天就任命苏从为相。
4。 咎犯谏晋平公
晋平公喜好音乐,对百姓多征赋税,城郭也不整修,并且说:“谁敢劝谏我,处死刑。”国人忧虑不安。有一个名叫咎犯的去见门大夫,说:“我听说人主喜好音乐,所以我带了乐器来见他。”门大夫进去报告:“有一个晋国人咎犯,带来乐器想见主上。”平公说:“请他进来。”
咎犯就坐到殿上去,并拿出钟鼓竽瑟,坐了一会儿,平公说:“你能奏乐?”咎犯答道:“我不会奏乐,只会欣赏。”平公叫来占卜的术士十二人,咎犯说:“我情愿冒死侍奉。”平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