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11)郑克清、常志:《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64-65页。

  (12)肖巍:《不和谐就没有可持续》,《文汇报》2005年9月15日,第3版。

  (13)唐莹莹、陈星言:《我国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立法分析》,《当代法学》2008年第3期。

  (14)另外三篇论文分别是:吴泽荣:《老子哲学与环境文化》,《引进与咨询》2006年第10期;潘岳:《建设环境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求是》2004年第3期;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第一章 本体论: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

  文明代表着进展和发展。(1)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发展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应对,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变革,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反思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人们认识到传统工业经济的非循环性线性增长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而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物质能量流动基本规律的循环经济,则是克服传统工业经济的缺陷,应对生态危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理念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反思生态危机的结果,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循环经济立法是对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本体论属于哲学范畴,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研究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主要研究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的概念首先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康德认为,“本体”是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我国学者俞宣孟先生认为:“所谓本体论就是运用以‘是’为核心的范畴,逻辑地构造出来的哲学原理系统。它有三个基本的特征:①从实质上讲,本体论是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限于经验而独立的原理系统,这种哲学当然应归入客观唯心主义之列;②从方法上讲,本体论采用的是逻辑的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方法,到了黑格尔发展为辩证逻辑的方法;③从形式上讲,本体论是关于‘是’的哲学,‘是’是经过哲学家改造以后而成为一个具有最高、最普遍的逻辑规定性的概念,它包容其余种种作为‘所是’的逻辑规定性。Ontoloty因此而得以命名,即它是一门关于‘是’的学问,其较适当的译名应为‘是论’。”(2)在法学特别是法理学研究中,用本体理论来研究法律现象究竟是什么,形成了“法的本体论”。(3)可以说,本体论是关于“是什么”的研究,这已成为很多学者的共同认识。(4)

  遵循上述定义模式,本文所指的“本体论”,主要研究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立)法这三个现象(基本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分析阐释它们的产生、内涵、特征、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问题。对上述基本问题的分析说明,是关于循环经济法的借鉴论、原理论、结构论、制度论和责任论的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述

  循环经济及其立法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必须首先把握生态文明这一历史背景,而生态文明的缘起、内涵、特征和价值是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要点。

  一、生态文明缘起

  文明一方面指人类理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指由此而来的人们对自然的影响和发展。(5)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阶段,目前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过渡。工业文明社会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明兴起的现实基础;而人们在反思生态危机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与变革则是生态文明兴起的思想渊源;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向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渗透,是生态文明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

  在历史上,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客观上比较“和谐”的状态。虽然那时可能也会出现“环境问题”,但那些问题是局部的、轻微的,属于环境自身可承载能力的范围。到了工业社会,经济社会以历史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出现紧张甚至“对峙”,由此产生近现代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

  18世纪60年代,纺纱机和蒸汽机在英国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在工业文明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如联合国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所指出的:“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空前的规模上改造环境的能力。”(6)人类能力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引发酸雨侵蚀、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带来水资源紧缺和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森林过度砍伐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废物和有毒化学品的处置不当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在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期间,环境问题基本上还属于区域性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甚至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各类环境问题同时或交替地长期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使其天然循环过程遭到破坏,不少地域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几乎丧失,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类发展及其生存环境陷入困境。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成为生态文明兴起的现实基础,也成为促使人类反思工业文明模式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良好契机。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与变革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自发或自觉面对的问题,人类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既影响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又受人类对自然实践活动能力的影响。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对自然的畏惧和服从的人与神关系、到对自然的占有和处置的利用关系、再到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的剥削关系三个阶段。(7)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中,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及其实践活动基本没有对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破坏,而工业文明中人类把自然当作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以及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给自然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从而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人们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作为征服和统治对象的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对自然的大规模开发、污染和破坏。从反思中,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的危机,而不光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不能只从经济利用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认识到自然的非经济价值,特别是它的精神价值,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8)把自然当作人类的伙伴,而不是征服和掠夺的对象,是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的基本标志,是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伙伴关系观念指导下的人类活动,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正如德国哲学家汉斯·萨克赛所说:“自然的概念对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其意义也是变化的,这个变化的历程是:从敌人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象到伙伴,这就是答案。”(9)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伙伴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

  在这种伙伴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人类社会的一种外在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系,它把自然、社会与人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要求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而实现这种生态和谐关系的实践基础就是形成一种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超出自然界的供给能力和承载能力。这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从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力量——物质变换方式上,去克服工业化生产的生态破坏性。(10)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与重新定位是产生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三)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反省与变革有力地推动着生态保护运动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虽然有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