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做局-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毛文浩准备在南浔过夜的,因为当时高速还没有修好,开车回上海的话,要下半夜了。但南浔的朋友却劝他们连夜回上海。因为最近他们附近的东迁镇有点诡异的事情。毛文浩想细问,那人却不答。

于是他只能连夜驱车回上海。

一路辛苦不表。等毛文浩送完郑成刚和他的朋友,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回上海后,郑成刚给新加坡的朋友打电话。他的新加坡朋友有朋友在印尼有胶合板工厂,他告诉郑成刚,大陆正规进口的批发价还是维持在44~45元,走私的在41~42元左右。

在上海商品交易所,只能交割正规渠道进口的胶合板。但是走私的胶合板对市场价格冲击很大。

在摸清楚基本面的情况后,于是郑成刚放心大胆地在57元的价位上开了5000手空单。毛文浩也跟着做了800手空单。

做空之前,郑成刚也是知道期货市场有逼空的习惯。开篇赵义雄的苏州一役就是多逼空的经典。多方利用手上的资金优势,不断把价格上推,一直到空头坚持不住止损投降为止。毕竟货是有限的,而资金是无限的。

但郑成刚想,这合约马上要进入现货月。进入现货月,这就意味着多头若再逼空,就要准备真金白银的钱接实盘。郑成刚不相信谁有能力在这么多现货的情况下多逼空。在期货市场,到了现货月,往往是空逼多。因为多头大多是拆借来的资金,他们的目的是炒一把就走。他们决不会把大量资金沉淀下来接实盘的。这是郑成刚的经纪人告诉他。经纪人还告诉郑成刚,当年袁剑峰在苏州现货月逼仓其实也赢的十分侥幸。他的许多资金都是靠银行贷款,现在国家三令五申,严禁银行贷款炒期货,交易所也会严查,所以风口浪尖的时候,现货月逼仓很难成功。这个小伙子在期货市场上也历练了好几年了。

经纪人打开电脑,调出行情图,分析道:“小郑,你看,苏州的行情虽然也跟随着上海在涨,但始终保持的一元钱的贴水,因此很有可能苏州仓库里的板子会回流到上海,增加上海的交割量。而且苏州这波上涨,始终犹犹豫豫的,很有可能多方两头兼顾,资金已经不足。”

经纪人还告诉他,由于多方仗着资金优势,屡次逼仓,已经惹了众怒。场子里都在传交易所将修改规则,国产胶合板可以贴水交割,所以这一次多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逼仓成功的。

最后经纪人还故作神秘地说:“小郑,你知道吗?在期货市场上,大资金更喜欢做空。”

郑成刚一愣,他一直以为绝大多数的期货投资者都喜欢做多,因为他们有钱而没货。

经纪人继续说道:“你想啊!从一元炒到十元,越买越贵,这意味着庄家投入的资金越多;而从十元打到一元,越卖越便宜,庄家投入的资金越少。你看哪个好操作?放心吧!这次做空的浙江帮,要货有货,要钱有钱,多方这次死定了。”

听了经纪人专业的分析,郑成刚放心了。

郑成刚把和经纪人之间的话告诉了毛文浩。

晚上毛文浩和中期的红马甲小孙联系了一下。

小孙悄悄告诉他:“你知道吗?浙江人出手了,他们这次募集了很多资金而且阵营强大,全国最大的几个胶合板现货商都来了。现在他们还在场子里到处借跑道,准备瞅准机会,一下子把多头打爆。”

毛文浩放心了,他想,期货价格已经严重背离现货价格了,期货月是炒作,到了现货月当然要跌下来的。于是放心大胆地在现货月建了空仓。

他忽然想起自己也有了交易席位,可以租给空方,顺便赚点手续费,因此忙不迭地要小孙介绍。

小孙自然答应了下来。

由于准备大干一场,毛文浩合计了一下,现在手上的资金不多了,于是他又去找信贷员朋友去借。

他告诉朋友,“这一次我准备在现货月做空。放心吧!现货月是无法逼仓的。浙江人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这一次多方是死定了。”

信贷员很犹豫,不借吧!前面的投入就要全部打水漂,借吧!万一这次又输了呢?

毛文浩读懂了朋友的心思,赶忙说:“你看!我们那个席位现在的业务又快要做了起来,浙江人准备在我的席位上打了100万资金,他们还说,总攻之前还会往上账户上打500万资金。你看,我们席位上的保证金不多了,你能否借点资金来周转一下?不然,浙江人看我们账户上没有资金,也不敢给我们账户上继续打款。”

信贷员本来不愿意再搅入这趟浑水的,但忽然想起今天早上公司开会,传达了总行的精神,就是“绝不允许信贷资金流入期货市场”。

信贷员想:“严控信贷资金流入期市不等于卡住了多头的喉咙?这个政策显然是对空方有利。”想到这里,信贷员心里的天平就倒向了毛文浩。

信贷员想,或许让自己的客户出三十万块钱,赢了钱,自然很快就能还;输了,客户念于将来还会有求于他,也不敢强讨。

于是第二天,信贷员跑到客户那里,谎称“调头寸”,借款三十万元,并将其划至毛文浩的期货交易账户上。

没想到毛文浩嫌这三十万元不够,自己又在外面借了点钱。

期货,玩的就是杠杆;投入越多,收获或许就越大!

几乎所有初入期市的人都怀揣着以小博大的心态下第一笔单的。

其实这次操作胶合板的资金完全来自于刘卫东他们这批在“327”国债上赢利的人。“327”暴发之后,他们这批人分化很严重。有的去做实业了,从此连股票也不碰;有的全身心做股票了,但是更多的就是像刘卫东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期货市场上来。

这批人的资金在全国各大期货市场上冲撞了一番,倒是闹出了很大的动静。由于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有的场子里,本来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居然成了对手。大打出手闹得不可收拾了,最后多、空双方坐下来谈判,这才发现彼此原来是朋友。

刘卫东出面召集这伙旧友聚了一聚,大家都同意刘卫东的提议,就是从此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做。其实经过这大半年的厮杀,大家都有了这个体会,在期货市场上单兵做战,迟早要被大资金歼灭的,还不如拧成一股力量,摧枯拉朽。

于是刘卫东的提议顺利通过。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哪个战场去找对手。

有提议去郑州的,有提议去沈阳或者大连的,还有提议去广东的。无论是往北还是往南,这些提议人的初衷就是这些交易所相对容量比较小,他们这笔大资金一去肯定能搅得天翻地覆。但刘卫东还是认为扬名的第一战应该在上海。因为他们现在这些人就能凑出数十亿的资金,到任何其它市场去,动静太大,搞不好进去之后,找不到对手而出不来。而上海淤积的资金量是惊人的,因此可以“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而且由于交易量大,脱身也容易。

当然出面的则是赵义雄为领袖的*。刘卫东则是如往常一般,指挥着他的庞大的资金隐身其后。

做空的则是浙江的现货商和神出鬼没的蒋德才。蒋德才本来不想搅这趟浑水的,打心底里,他有点怵赵义雄。

但浙江现货商说,“阿才,我们需要借你这杆大旗用一下。有了你这杆大旗,团结在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多很多。再说,我们就做现货月,投机的上海人难道真的准备接货?他们敢接,我们就用实盘搞死他们。”

蒋德才想:“过去在其他市场上,我们浙江人只有钱的优势没有货的优势,而在胶合板这个市场上,我们既有钱又有货,也该抱成团和他们斗一下了,否则搞不好又要给多方各个击破了。”

就这样,浙江人硬是把他拉了进来。

有了神机妙算蒋德才这杆大旗,现货商气焰嚣张,他们叫嚣着“多方买多少,我们就抛多少,大批胶合板正在从东南亚运过来。在港口,大批的货等着报关。”场内更是传言,印尼胶合板商直接到上海来抛货了。

在多空对弈的火爆时期,空方确实找了几个印尼人到上海期货交易所来,美其名曰“考察上海的交易环境”。为这几个印尼人,空方煞费苦心。其实他们的合作伙伴大多是华裔,为了威慑多方,他们特地挑了几个外貌特征非常典型的印尼人来上海期货交易所“一日游”。

这当然蒋德才的诡计。他要明确地给多头传达这个信息,这一次他们的货是实打实的,而且是“产地直供”,货源不愁。

这几个棕色皮肤的印尼爪哇人“上海行”的效果还是显现了。

空方猛然发力,加之“严控信贷资金入市”的利空消息的打压下,价格开始下滑了。短短的几个交易日中,合约价格已经大幅下滑到了50元。郑成刚由于坚定看空,并在价格下滑过程中又追抛了不少空单,仓位很重,因此也有了空前的盈利。他算了下,若价格以45元的现货价交割,他的利润将达到2000万。

价格在下滑,多方却没有慌张而导致盘面崩溃。

赵义雄、刘卫东他们又召集阵营的核心成员开了一个会议。

和往常一样,赵义雄首先发了言,他说:“好像这次空头蛮猛的,连印尼人都掺合了进来,他们和空方达成了联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货源。中外联手,又有资金又有货,我们该怎么办?”

说完话,赵义雄环顾了下会议室,他想听听他的智囊团的想法。

王伟明一向胆子小,听了赵义雄的话心也虚了,他赶紧说道:“我也听说了,空头他们还和福建的胶合板商人有联系,福建人手上有很多走私进来的胶合板。空头说要补税之后,运到上海来。老赵,要么我们把仓位锁住吧!反正现在我们账面上还是有赢利的,先看清楚形势再说。”

赵义雄没说话,转头看向刘卫东,他想听听他的意见。

刘卫东沉吟片刻,说道:“老赵,我收集到的情报可不是这样说的。别人告诉我,福建人还没有掺合进来。再说已经走私进来胶合板漂白没这么容易,即使海关罚没拍卖,这些货也不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