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织部长-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物的指使。现在贾士贞渐渐清楚了,如果能证明韩士银参与卫炳乾的绑架案,那么侯永文和韩士银之间的关系贾士贞是亲眼所见。他被侯永文关在桃花镇派出所时,韩士银就亲临现场。这其中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必然联系。但是,到底是谁偷偷把他放了的?这又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除了侯永文和韩士银,没有别的人有这个能力和机会。想到这里,贾士贞不得不对高兴明这个人物重新认识,也不得不重新考虑韩士银这个人物。首先,必须尽快把高兴明调出市委组织部,而且不可能让他到市政协担任助理巡视员了。虽然助理巡视员只是一个非领导职务,但是毕竟是副市厅级。想来想去只能把他安排到政协去当副秘书长。但是贾士贞想到,这样的安排,不光是高兴明个人不能接受,就是常书记、朱化民副书记,还有其他常委能不能通过,而且,对高兴明这样的安排,他作为市委组织部长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否则是很难形成决议的。   
第49节:棘手问题(4) 
卫炳乾又回到市委组织部了,虽然没有宣布具体职务,但是宣布他负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下一步明显是办公室主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十分敏感而重要的话题,也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头等大事。由此可见,卫炳乾的分量,市委组织部上上下下,谁都能看出来其中的端倪。而那些容不得卫炳乾的人不光是高兴明和庄同高。   
卫炳乾报到后,见到高兴明时,好像以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表面上总是恭恭敬敬地高部长长,高部长短的,内心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而高兴明在众人在场时,也和过去一样,用那种居高临下的样子看待卫炳乾。只是有一次,高兴明经过卫炳乾的办公室,见办公室的门敞开着,又只有卫炳乾一个人,高兴明便停住脚,一只脚迈进屋里,一只脚留在门外,冷着脸说:“胡汉三又回来了!”说完尴尬地冷笑了一声就退了出去。   
卫炳乾在心里说道:“小人之见!”但这话他没有出声,只是自己在心里暗暗地想,原来你高兴明也有今天!   
过去,在卫炳乾心里,市委组织部是什么地方?那是至高无上的圣洁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不要说一个常务副部长,就是市委组织部的一个打字员、档案员,那是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他在大学毕业时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组织部门的选调生。他在乡政府锻炼快两年的时候,有一天看到报纸上刊登西臾市委组织部要招一名公务员,当时心里一动,可报名时,组织部的同志说他是选调生,马上就分配工作了,肯定分在市直属机关。可他却非要报名,当时报考市委组织部的大学生居然有一百零八人,谁知文化考试时,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遥遥领先,经过考察和答辩,最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进了市委组织部。当他第一次迈进市委组织部大门时,他简直激动得要腾飞起来。在农村锻炼的两年时间里,他更是真心实意地从灵魂深处努力改造自己,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进了西臾市委组织部的。他的第一任领导、县区干部科长说他是西臾市委组织部的高才生。他对王科长尤为尊重,当然他也从王科长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考察干部的经验。王科长在临走前居然把他提拔为副科长,他的第二任领导就是庄同高。卫炳乾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庄科长对他横竖看不顺眼,甚至对他写的考察材料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还说他什么大学生,什么高才生,连个考察材料也写不好。卫炳乾有什么话好说呢?人家科长是领导,虽然庄科长只有初中毕业,可是人家是解放军大学校毕业的,根红苗正,再加上后来又拿到了省委党校本科文凭,自然卫炳乾那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就低人一等了。   
对于考察干部,卫炳乾学到了不少经验,可是后来庄科长对他的干部考察工作越来越不满意,甚至叫他不一定按照群众反映的情况写,那是他第一次对组织部的考察干部工作产生怀疑,特别是后来对下臾县那批干部的考察,让他对市委组织部有一种莫名的失望感,他不知道多少次暗暗地问自己,难道组织部对干部的考察都是这样的吗?那这样写出来的考察材料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呢?思想上的疙瘩,始终找不到确切的答案,以至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写的考察材料自然也不能让领导满意。渐渐地,卫炳乾感到自己如同是茫茫大海当中的一叶孤舟,失去了航向。尽管如此,他依然一点也不怀疑对组织部的信赖。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出了问题。突然有一天,高副部长找他谈话,要把他调出市委组织部,而且是调到下臾的一个乡里担任副乡长。当时他几乎不相信是真的,在当时那一刻,他反而异常冷静,只是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他自己不清楚,也没有人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直到不久前,听说市委组织部调来了一个新部长,尤其让他震撼的是对贾部长的种种传说,有的甚至达到神化般的描绘。比如说,贾部长微服私访被侯永文铐上手铐,关在一间房子里,可是第二天窗子好好的,门也锁得紧紧的,可是贾部长却不翼而飞了。比如贾部长重新公选市委组织部的所有科长,卫炳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贾部长写了几封信,信都石沉大海了。可是却又遭到绑架。在那灾难深重的日子里,卫炳乾在头脑里又不得不对组织部门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时卫炳乾看看眼前的一切,当他确定自己又回到市委组织部时,他的心脏一阵怦怦跳动,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组织部门也是人掌握着的,任何事都不能寄希望于某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而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他突然意识到贾部长让他负责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的良苦用心。   
第50节:棘手问题(5) 
二十三   
市委组织部公选科长的工作在全市城乡成了议论的热门话题。文化考试成绩公布后,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有二十四人入围,自此之后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现在贾士贞把他设在邮局的信箱钥匙交给卫炳乾,人民来信也由卫炳乾先看过后交给贾士贞。   
根据工作需要,公选办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对二十四名入围人员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组克服以往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的老方法,只找一定级别的领导谈话,忽视了基层群众,对于群众测评的办法也做了改革,由考察人员当场统计,即时向群众公布结果,不搞暗箱操作。凡是有群众提出的原则问题,必须有结果,有结论。同时参加考察人员实行责任制,发现帮助被考察对象隐瞒、篡改基本情况、成绩、缺点错误的,从严从重处理。考察材料除被考察人的基本情况外,成绩和缺点不得描写、夸张,必须分条实事求是用事例写出来。   
除此之外,贾士贞还公布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和手机号码,群众可以随时打电话向他直接举报和反映情况,甚至揭发考察人员的行为和行动。   
早上一到办公室,贾士贞就把卫炳乾找来,布置他准备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试点方案,要求他尽快拿出初稿,市委组织干部公选八名科长工作一结束,立即开始公选县处级干部工作。正在这时,市委秘书长夏季打来电话,省教育厅调查吴怡宣作弊案的三人调查组来到西臾。夏季征求贾士贞的意见,是不是主动见一下调查组,贾士贞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了,他说:“谁要调查,就让他调查,白的就是白的,谁也不可能把它说成黑的,让他们调查组自己去看录像和那张字条吧!”   
挂了电话,贾士贞让卫炳乾通知几位副部长到他办公室研究工作。贾士贞决定把市委组织部原来几位老科长逐步调出市委组织部。前段时间他之所以无法考虑对他们工作的安排问题,那是因为有几名同志参加笔试,现在分数公布了,只有一名同志成绩名列第三名。贾士贞向社会宣布,会后市委组织部的科长只有参加公开选拔才能提拔,未经公选的人不得提拔为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或者市直机关部委办局的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现在首先要安排的是两个干部科长,而且对于张敬原和庄同高的安排问题,不仅影响到组织部内部,甚至会在全市市县区干部队伍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将影响到下一步整个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在三位副部长到来之前,他的头脑里快速地转动起来,机关干部科长张敬原四十五岁,大专文化,担任组织部副科长三年,科长四年,工作能力一般,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同志,可以调到县里去任县委常务、组织部长。可是就贾士贞掌握的情况看,市直机关像张敬原这样的人太多了,有许多同志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人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在暗暗不服气,一个同志到组织部过渡几年,就浑身是本领了!就高人一等了!贾士贞反复考虑后,认为把张敬原调去师范学院去任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务算是事业单位副处级领导职务,因为师范学院级别为正厅级。他头脑里转了半天,又想到臾山林园管理处,这个单位是正处级的事业单位,目前缺一个副主任。他想让张敬原任选一个岗位。   
贾士贞翻了翻庄同高的简历,倒让他为难起来了,庄同高已经四十七岁,虽然他自己填的是省委党校本科毕业,可实际上只有初中文化,在部队当了十多年兵,正连职转业,当时转业在市机械厂当保卫干事。十年前调市委组织部。贾士贞先是想到把庄同高安排到市政府办公室房产科当科长,虽然职务没有提升,但是房产科多少有些实惠,但他很快就否定自己的想法。于是想到让他到政协去当行政科长,仍然让他和高兴明成为上下级关系。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三位副部长几乎同时走进他的办公室。   
贾士贞把当前组织部几项工作大体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