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郎咸平全集-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要维持孩子们的喜爱,成长快乐创造了鲜艳活泼的包装和如糖果般的口味,由此使得孩子们更体会到养生堂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令他们成长快乐。 
养生堂亦在大型超市门口设计成长快乐的脚印,建立卡通式的拱门,在上面挂上产品,渲染了快乐氛围,让孩子们体会到快乐因子。养生堂还组织了一系列青少年比赛,比如少年飞绳赛和绘画大赛,成立暑期健康总动员,不难看到,运动与绘画让孩子们的倍感成长的快乐。 
因此,成长快乐建立外层成功。 
(3)“联系” 
可是为什么要成长快乐就需服用维生素呢?吃食物不是也可以补充维生素吗? 
然而养生堂在广告中告诉你,这只能获得维生素需求量的60%。另外,孩子们所需要的维生素只有大象才吃得下。于是,孩子们不开心了,因为他们不喜欢吃那么多的蔬菜和水果。而养生堂成长快乐只需要每日小小两片就能够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相比食物,更快捷更有效。由此,产品强调了食品与保健品的差异,联系了里层与外层,让消费者更相信产品。 
(4)与成长快乐相对的——海王牛初乳的失败 
海王牛初乳亦是针对中国儿童市场的补充基本元素类产品。2002年5月,海王推出了牛初乳产品。其广告拍摄得不可谓不精美,一轮轰炸后产品众人皆知,但是购买者始终寥寥无几。另外,众多保健品厂家纷纷搭车赶路,推出同类产品,却因和海王牛初乳犯同样的错误,均销售不佳。 
里 
海王牛初乳原料是新西兰无污染天然牧场中高免疫力健康奶牛分娩后72小时所分泌的乳汁,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低温脱脂喷雾干燥技术加工而成,不仅完整保留了牛初乳的活性,还结合人体的生理特性进行科学配方,特别添加生物调节物质,使产品更适合人体吸收,适应所有人群。内含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更能帮助修复组织,增加身体抗病能力。 
外 
海王牛初乳宣扬的核心是:“人之初,喝母乳,要喝就喝海王牛初乳。” 
然而消费者听完之后不禁疑惑,究竟我吃了它会带来什么效果呢?是补充能量吗?是增强体质吗?还是好像牛奶一样的产品呢呢?人们根本不能从海王牛初乳建立的概念里看到它所想要表达的增强体质或免疫力的丝毫踪影。所以,海王牛初乳建立外层形象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到底为什么要喝海王牛初乳、喝了会有什么益处等关键点,海王却不加说明。 
联系 
海王牛初乳邀请影视武打明星释小龙拍摄的广告大力强调“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名声也迅速响彻大江南北。问起小孩儿海王牛初乳是什么,他们都模仿广告中释小龙的“金鸡独立”,口中嚷嚷“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虽然广告气势宏大,但是消费者根本不能从中体会到儿童服用该保健品能够强身健体,更不能知晓此产品与食物有什么不同。显然,它的联系策略亦有失水准。 
第七节 保健品行业总结 
通过了解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保健品品牌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发现保健品企业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有以实际功效为基础的优质内核作为其“里”,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是让人们相信其功能的前提;第二,有与健康相关的“外”在概念,目的是突出保健品的特点,让人们认识其功能。这是由于人们对保健品的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和清晰,使得保健品在食品与药品的夹缝中求生存,要让保健品的属性能够“拨开乌云见晴天”,就必须建立一个概念成为突破点,使其与食品和药品区分开来;第三,联系保健品的“里”和“外”,让人们明白保健品的功能会带来健康,进一步与食品和药品相区分,从而愿意尝试其功能。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尝试保健品的功能,试过后觉得有效的人会因为相信其功效而再次或多次购买。 
根据保健品处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特点,我们将27类保健品归纳成三大类——第一类被药品替代程度高,第二类中间派,第三类被食品替代程度高。每一类保健品的行业本质都一样:有“里”、有“外”、有“联系”,但是策略和手法不同。 
第一类产品以脑白金为代表,分析该产品成功的原因,有褪黑素为主的内核,“年轻态健康品”的概念建立在追求长期健康的基础上,与药品相区分,礼品的联系手法出奇制胜。睡宝作为失败的例子,错在没有建立好概念。 
第二类产品以太太和盘龙云海为代表,是中间派。两者的实际功能本身与药品和食品有区分。建立概念的时候,太太主要用升华功能的手段,小胜对手青春宝;而盘龙云海则用排毒替代原本功能。最后在联系时则太太的形象化的手法对“美丽生活”加以诠释,紧密联系功能,比青春宝明显更胜一筹;盘龙云海则反复强调排毒概念,比其对手一品堂芦荟更加可信。 
第三类产品以养生堂成长快乐为代表,因其实际功效与食品可互相替代,在建立概念时强调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广告中凸显亚健康来制造危机感,建立了其鲜明的概念,然后在联系概念和实际功能的时候表现这类保健品比食品更快捷有效,从而解决了危机,带来了快乐。 
你想到的都是错的
书评1 
国际化冲击下的企业该何去何从? 
郎咸平在他的新书《你想到的都是错的——本质Ⅳ:你的想法要符合你的行业本质》中,将外资涌入中国比作洪水猛兽,此话虽有些危言耸听,但目前外我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亟待法治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正如书中所举的农民开闸灌溉的例子,农民开闸之前肯定要先挖沟渠,把这个水引到需要它去的地方,缺水的农田不应是随便开闸的。郎咸平恰当地把法治化的游戏规则比作沟渠。因此在郎的眼中,目前的国际化就成了随意开闸让洪水漫流淹没了大片农田。 
目前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十分看好,但是为什么国际化越彻底大家日子越难过呢?究其本源在于我们对国际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产生了误解。与国际接轨并非仅仅就是大量引进外资。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部分企业确实存在资金缺口,需要外资的帮助。但是我们大量盲目地引进国际资本,且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为什么人均产值增加这么快,却没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呢?因为这个产值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投资的。根据资料统计,每年以合法利润形式流出中国的资金就高达2000亿美金。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予了土地和税收优惠等,这些优惠最终形成了它的利润汇出中国。如果优惠是给内资企业的话,这个利润——还有转投资的可能,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转投资可以创造出乘数效果。以江浙地区而言,乘数效果可以创造出数倍的产值。但是优惠一旦给了外资企业就往往最后会从中国流失出去了,这样就再也无法通过转投资创造乘数效果了。 
国外的资本的确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但带来更多的是危机。以外资为例,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预测五年之后外资零售业将要占据中国80%的市场。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或许会很高兴,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外资零售业服务好、质量高、价格低,那不是很好吗。可是请注意一个现象:比如,我最近看到家乐福一个广告——五公里之内,如果同样货品的价格比他们还便宜的话,将以数倍差额补贴消费者。家乐福究竟在做什么?如果恶性竞争成功,而且把中国零售业打垮了,那么五年之后会怎么样? 
而此时,外资绝对不会愚蠢得相互恶性竞争,相信他们会联合在一起垄断中国零售业市场。他们会一方面提高销售价格剥削消费者,另一方面压低进货价格剥削生产者。 
举例来说,内资零售企业不赚钱就很难开新店。但是为什么外资零售企业不赚钱还可以大规模开分店呢?谁也不是傻子,更不是高尚的无产阶级国际战士,一个最可怕的现象就是零售倾销战略。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外资零售企业,用国外市场赚的钱补贴中国市场,因此它们在中国不赚钱照样可以开分店。等到它们席卷中国,分店到达了一定的密度之后,外资零售企业就可以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物流系统,因而可以立刻减少10%以上的成本,打垮内资零售业,席卷中国市场,接着就是我所预测的情况出现:上抬消费价格剥削消费者,下压进货价格剥削生产者。 
我国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已经日臻完善,但是在执法环节上依然有一定的缺陷。郎咸平经常挖苦中国的公司法,“它不但引进了欧洲的监事制度而且又吸收了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中国的公司法形成了监事与独立董事重叠的尴尬局面,而且这两种制度的同时存在,又会使整个公司法的实施形成内在冲突,最后,自然会降低制度的原有功效。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对外开放的话,就会像水库开闸以后水到处流一样,如果没有沟渠引导,最后可能把全中国的企业都淹没了。难道我们不知道国际化之前,需要一个法治化的游戏规则吗? 
再好的公司到中国都会慢慢地变质。不要认为把外资引进来他们就像在美国一样好,结果绝对不是这样的。这些外资企业在外国之所以运作良好,因为它有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这也就是沟渠的作用),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根本。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简单地认为国际化就是与国际接轨。资本主义的基础就是法治化的游戏规则。如果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没有把这套游戏规则引进来,反而把那些表面现象引进来,包括零售业、银行、服务业等等产业的开放,那无异于是引狼入室,纵容外资企业大举进攻中国市场。 
同样,在郎咸平看来,目前进行的银行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理解西方金融业的本质,而只学习西方表面现象的改革。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全世界250次银行危机中有92次没有资料记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