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干事的确有一股子闯劲。敢说敢做,也敢于承担责任。然而,这样一种本来非常好的性格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在外与人打架,衣服撕破了,身上也打出了血。跑到工厂上晚班时,简直就不像个样子。这位小伙子一见,也吃了一惊。这位同事本来吃了亏就心里不服气,想报复,捞回面子。见小伙子问起此事,便添油加醋地大大夸张了一番,并且还把这位小伙子也扯了进去,说是对方也要“治他”,叫他“别神气”。这位小伙子不听则罢,一听便火冒三丈,当即便抄起一根木棍,跑去找人算账。结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那人打了一顿。后来,还为此挨了严厉的批评,赔偿了对方的医疗费和营养费。更重要的是,据调查,对方根本就未曾提起他。尽管两人彼此也认识,但与那位同事的打架仅仅是他们俩人之间的私事。事后,这位小伙子懊恼不迭,直埋怨自己太冲动,头脑简单,以致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犯了法。 
小伙子真是一杆好枪,被人当了大炮使。凡事应好好想想他人是否别有所图,这是很重要的。 
在自己受到攻击、侮辱、谩骂时,尤其是熟人转告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认真、仔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作判断,无疑是一种强者的风格和心态。真正有本事回击自己的对手,又何争一朝一夕呢?只有充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处变不惊。先稳住,把事情搞清楚,再做决断不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一类事情。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是把好事变成坏事。而“白”则有助于我们推迟判断,获得时间和机会去把事情弄清楚。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岂不是更有力量去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解决存在于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困难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强者吗?相反,毛躁轻率,感情用事,必然会在无理的情况下落败而逃。尽管威武有力,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人世间的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呢?  
 
 
 
 
 

  
 第一部分看得透,断得准
 
拥有一双慧眼看准世界,懂得用理性去看透、断准一件事物、一个人,你将会更精明地驾驭世事。 
有准星的枪射得准,有眼力的人断得准。他可以洞察最深处的东西,摸清他人的底细。他也许生性谨慎,他一进入人生就先天地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这种优点。这是一种天赋智慧,使他们尚未起步就等于走过了一半成功之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理智达到完全的成熟,可以使判断因时就势,左右逢源,这种人憎恶奇思怪想,尤其在国家大事上更是如此,讲求万无一失。看清楚事情并不很容易,可又不能不在这方面多动脑筋。 
美人计是很多圈套中的一种,尼克松总统的国务卿基辛格善用此计,竟在越南碰上了“有准星的人”。 
他曾对阮文绍总统的特别助理黄德雅出示一本黑色手册,手册上是美国许多著名女影星的住址。他对黄德雅说:“如果你愿意做我的朋友,我可以替你介绍这些女星中的任何一位。”双方的意图都尽在不言中,足见美人计不论在政界还是商界,都是具有陷阱作用的手段,用是可用,但防亦不得不防。 
万事万物,都是假象先行,让愚痴随其后,尽显其低俗、平庸。真相往往姗姗来迟,让愚者无法忍耐下去,失去判断所必需的细心辨别、观察,匆匆地下了结论。一个草率的人是没有准星的枪,经常会走火,有时竟连耳听为虚这样的道理都不懂,用耳朵代替了眼。 
你因为听了别人对他的议论而一下子便觉得他可恶;你因为听了有关他的传闻而一下子便觉得他卑鄙;你因为听了别人的劝说便下决心永远疏远他。你难道不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不公道的吗?你难道不觉得自己太浅薄了吗? 
晋景公因信奸言将赵氏忠烈满门抄斩而导出千古悲剧《赵氏孤儿》;曹孟德因听乱言误杀蔡瑁、张允而中连环之计,最后兵败赤壁壮志难酬;斯大林因中纳粹离间之计而错杀图哈夫斯基元帅,致使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蒙冤九泉。古今中外,这种因误信传闻而铸成的悲剧比比皆是,这难道还不足以使你引以为鉴吗? 
学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对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对一个人也应该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否则,你坚持自己的主见,再加上别人的品头论足,便对某个人“盖棺定论”,这只能说明你的浅薄。 
一座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可以左看英俊右看丑;至于某件事,更会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所以,对一个人,不能用他的过去来说明将来,也不能用一个角度取代所有的角度。 
古人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尽管不一定每一件事你都能碰见,但你对所听见的应该进行调查、分析,弄清事实的真相。这样才能对某个人、某件事做出正确的估价。否则,你便会失去一份理解和帮助,便会失去一份本该牢固的友谊。 
有时候,亲眼见到的事情,背后也另有真相,也就是说耳闻有假,目睹亦有假。 
人际关系的分歧,就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悦、仇视、淡漠和分离,也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一般人总难免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像的时,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绝不能要求他们依照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惟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知人是十分重要的,而知人又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部分要小心自称“秉性不好”的人
 
何为“秉性不好”,当你发现自己身边存在自称“秉性不好”的人时,你得小心了,一定不能让其以此作为人处事中的挡箭牌。 
有一种人,对朋友做出失礼的事,或者有背叛的情节时,在对方责怪之前会抢先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 
这样的人,以“自己秉性不好”为挡箭牌,再进一步恫吓对方。 
秉性不好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所谓秉性不好的人,通常从幼年时期开始便遭受双亲或世人的苛刻对待,或者因为经济上相当困顿,而总是吃苦受罪。 
所以,他对待别人,甚至是自己人,也会做出扯后腿、张牙舞爪的事。虽然他心里也认为这样不妥,但却也无法克制自己。由于过往的痛苦经验累积,而一点一滴地扭曲了性格。 
这样的人很努力地活了下来,年龄增长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成长为秉性不好的人。 
通过人生的无数考验一路走过来的这类人,摆出令人害怕的表情,用低沉的声音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任谁都会为之胆怯。 
秉性不好的人,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总是认为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所以,即使是对妻子、丈夫等家人,或者是善待自己的人,都没有区别。 
遇到这种自称秉性不好的人,要怎么办才好呢?就是,当他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你便认真地问他:“我看不出来啊。秉性不好,到底是哪里不好?”或者:“为什么秉性会变得那么不好?” 
其实,只要若无其事地问他就好了,不过,如果他以为你是在捉弄他,那可不妙。 
但也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因为对方从未经历过如此直接的询问,所以即使是打心眼起的坏秉性,也可能会向你坦白。 
因此,可能是因为不小心自己泄了底,或者因为紧张的神经松懈了,从此以后,至少对你,那种坏秉性的矛头就不会再那么尖锐了。 
对事物的评价一日数变的人,不可信赖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今天说你是大好人,明天却对你抱怨不断,数落不止。若你不幸成为此类人的朋友,那可得对他们的话三思而行哟! 
对于人或者事物经常改变其评价的人,不可以信赖。 
“我告诉你,C小姐是个很不错的人哟。我跟她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觉得意气相投呢。如果你也可以跟她交朋友就好了。”听A小姐这么介绍,B小姐勉为其难地来到了咖啡厅和C小姐碰了面。B小姐当时的印象是,并不觉得C小姐有那么好。 
过了一阵子,B小姐问A小姐:“你这阵子经常跟C小姐见面吗?”得到的回答却是:“啊,C小姐那个人,我没办法跟她交朋友,她的个性有点奇怪。现在已经没有跟她见面了。”A小姐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心中已经没有C小姐这个人了,令B小姐相当惊讶。 
像A小姐这种类型的人,对于仅见过一次面、闲聊过几句话的人,便很轻易地给予好的评价。也就是说,她只做表面的判断,对于第三者的评价也会照单全收。而且,还轻率地将这样的感官印象推销给别人。 
这种类型的人其实还相当的多,小心为上。 
例如,某人不厌其烦地向你推荐某某健康食品,当你信以为真花大钱买了之后,下次见面时他却说:“啊,那个东西啊,其实不太好呢。”这时你不一头雾水才怪。 
还不只如此,“我告诉你另一个比那个更好的东西哟。”他又厚着脸皮开始推荐其他的东西。 
这种人对于自己推荐了不好的东西给别人,竟然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像这样对于人、事、物的评价很善变的人,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老好人,很容易就去相信别人;另一种是有所企图或抱着复杂的想法,夸大其词地说“他是个不错的人”、“这个东西很不错哟”的类型。 
不论是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