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为此,给你们布置了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题。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我都作了批改。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写得都很不错。这说明了大家对‘人生的意义’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独立思考……”

李祖明老师,瘦高个子,戴着一副镜片很厚的近视眼镜,两鬓斑白,皮肤粗糙,有些驼背。他今年四十五岁,而外表比实际年龄却显得苍老许多。不过,他讲课时那流畅的语句与合拍的手势,充分表明了他是一个极富人生激情的教师。

从本校初中部升至高中部的学生们都知道,几年前有一个叫“李老头”的校园勤杂工。那是一个头发花白凌乱、戴着总是缺了一条腿的近视眼镜,整天穿着一身灰色破旧帆布衣服的男人。多年来,这个“李老头”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扫马路,清楼道、擦窗户、洗厕所,还兼做一些搬扛运送杂物的活儿。他走路时习惯于低垂着脑袋,从来不主动与任何人打招呼。即使有人向他问话,他的回答大都是“哦”、“嗯”、“是”的几个单词。他在学校里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一个人没有家室老小,过着一种狐独而凄苦的日子。直到一九七八年秋季开学之际,高中一年级文科(1)班的学生们才惊讶地发现,讲台上站着的这位新来的语文老师竟然就是他们以前都非常熟悉的校园勤杂工“李老头”。

原来,二十多年前,李祖明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南疆市第六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不幸的是,在一九五七年时刚满二十四岁的他被划为“右派”分子, 同时也被剥夺了走上讲课的权力。从此,他便在学校后勤科的监管下扛起了扫把,就地被劳动改造。到了一九六二年,虽然给他摘去了右派的帽子,但劳动改造的工作仍不变。“*”期间,他作为“黑五类”(注:简称“地、富、反、坏、右”)中的“摘帽”右派,自然少不了被所谓的革命造反派经常在大会上揪出来批斗。多年来,他一直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人,长年累月地充当着勤杂工的角色。直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天,李祖明终于被彻底“*”了,并重新走上了讲台。这时,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很快以其才华横溢的教学水平赢得了文科(1)班同学们的敬重和爱戴。

“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热衷探索的问题。你们马上即将高中毕业,不论今后能否则继续升学,迟早都要走进社会去面对新的生活。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对你们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呀。”李祖明老师指着写在黑板上的那句口号,面对着全班同学们的目光,侃侃而谈:“你们可能并不知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口号在五十年代就曾经风行一时。那时候,我还在大学里读书。二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报纸杂志又再次把这句话拿出来让人们展开讨论,那么,它到底对不对呢?我不知道你们谁愿意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主动地举起了右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班长廖明超头一个站起来,充满激情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所以,我们应该大讲‘为人民服务’,大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在为实现“四化”的新长征路上,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一辈子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完全赞同班长的观点。”刘云峰接着站起来,旗帜鲜明地说道:“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人和做事。”

“我认为,”何秋霖的发言换了一个视角,剖析道:“潘晓所说的‘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完全就是抱着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遭到彻底批判。”

“有没有谁有不同的意见?”李祖明老师微笑着问道。

座位上的同学们开始私下与同桌嘀嘀咕咕,议论纷纷。

“我并不反对奉献精神,”副班长吴燕玲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我觉得‘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只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奉献了,索取回报’,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我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折射出一种人本主义或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不应该说它是完全错误的。”

紧接着,毕自强也跟着站起来发言,肯定地说道:“我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应该值得赞同的口号。比如说,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人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分别成了‘人人为’的对象‘我’。”

“好了,今天的课堂讨论就到这里了。”李祖明老师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抬腕看了看手表,说道:“剩下的时间,我给大家选读几篇这次写得比较好的作文。”

有幸得到李祖明老师赏识的第一篇作文,是毕自强的同桌叶丛文写的。

“你呀,真行!”毕自强对同桌叶丛文竖起大拇指,夸赞地说道:“真不愧是咱们班的文魁呀。”

“告诉你,”叶丛文微笑着将头靠近毕自强耳边,诙谐幽默地说道:“我爸常说,‘天下文章一半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啦。”

“哈哈。”毕自强不禁哑然失笑。

在上高中的两年里,班上的每次作文点评,语文老师大都少不了把叶丛文的作文当作范本来讲评。这或许与叶丛文喜欢在课余时间外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无关系吧。这里暂且不去细说叶丛文这篇作文《我的理想》如何描述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愿望,以及那种激扬着时代青年进取精神的文字。而事实上,在以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岁月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改变和发展,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念正在被打开裂缝,渐渐扩张,以至在后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终于被彻底打碎。然而,新时期人生价值观念的建立,又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社会现实环境里,陷入一种非常复杂矛盾的状态之中,从而造成了人们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思想上的极度混乱。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中午放学的铃声响过后,班里大部分的同学都走了。教室里剩下了中午不回家的十几个男女同学,班长廖明超因为家里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远,上了高二后他一般中午都不回家,每天自已带午饭来学校,经常是两、三个大馒头合着咸菜打发一餐。毕自强和何秋霖都是市机械厂的子弟,上学同路,几乎是天天上学一起来、放学一块走。

“哎,四眼,”毕自强见身旁的叶丛文收拾好书包准备回家,便扯住了他,说道:“我跟‘胖子’说好了,让他今天中午请吃米粉,你也别回去了。” 。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名落孙山(之下)
“是吗?”叶丛文走到何秋霖的座位旁,晃着他的桌子,商量地问道:“哎,‘胖子’,我有份吗?”

“行呀,反正我身上只有三毛钱,”何秋霖还趴在课桌上还在忙着抄作业,头也不抬地说道:“你要去的话,我只能请你和老毕吃素粉哟。”

“素粉就素粉,那我也懒得回家了!”叶丛文乐呵呵地拍着何秋霖的肩膀,说道:“我说你就别写了,吃完东西再说吧。”

“班长,”毕自强从座位上走出来,经过廖明超身边时,问他:“一起去吗?”

“你们去吧,我带饭来了。”廖明超放下手中的书本。

毕自强、叶丛文、何秋霖三人来到学校对面街上的饮食店。何秋霖要了三碗素粉后还剩下六分钱,叶丛文又补上了三个二分的硬币,为每人都加了一根油条。三人高高兴兴地围着一张矮桌而坐,边吃边聊了起来。他们闲扯的话题,很快转到了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看法和认识上。由于毕自强与何秋霖所持的观点是相反的,两人不由地展开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要我说呀,你们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叶丛文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看到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不禁眼珠子一转,笑着问道:“哎,你们知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出自何处吗?”

“你知道?”毕自强反问道。

“那当然。我告诉你们俩,”叶丛文有些得意洋洋,显摆地说道:“这句话的出处,来自法国大文豪大仲马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名叫《三个火枪手》。”

“是不是真的呀?”何秋霖有些半信半疑,又问道:“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错不了,我爸告诉我的。”叶丛文很自信地说道。

三个年轻人可不含糊,每个人的碗里都吃得干干净净的,连一丁点粉渣都没剩下。三人在走路返回学校教室的途中,又不知不觉地讨论起有关参加高考将来报志愿的问题。

“哎,胖子,”毕自强走在三人中间,问何秋霖:“你打算报考哪个专业?”

“我和刘云峰的想法一样,我跟他以后都想扛枪,准备报考公安或军校。不过,也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考不上学校的话,年底我就打算报名参军、去当兵。”

“唉,好男不当兵。”叶丛文不屑一顾地嘲笑道。

“你以为谁都像你‘四眼’呀,”何秋霖推了叶丛文一把,笑骂道:“就你这样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个就一书呆子,你就甭在我们面前神气啦!”

“嘿嘿。古语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叶丛文也不把何秋霖的话当一回事,依着自己的想法说道:“我思来想去,将来搞创作可能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人。考上哪所学校倒是无所谓,除了中文系,我别的一概不报。以后大学毕业了,只要一枝笔、一杯茶、一张纸,那我就是作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