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一堂口才课-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诚、真情,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善待。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被人冷落的误区呢?1.坦然接受冷落;2.敢于表现自我;3.平息抱怨;4.学会面对冷落。
第115天 求陌生人办事,要用真感情打动对方
核心提示
情真方能动人,无论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不为真情所动。
理论指导
求人办事,并不总是在熟人之间进行的,有时你不得不向陌生人求助。你要想迅速打开陌生局面,首先就得寻求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由此及彼地发挥,达到求助的目的。而真挚的感情,正是打动对方的突破口。以下几种就是以谈感情来打动对方的方法。
1.从感情上与对方靠近。在求人办事时,你要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也为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自己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对方是会动心的。
2.欲知其人,先知其思。你先要了解对方,才能更好地运用感情这把利器。首先,你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看重哪方面的感情;其次,在利用感情博取对方同情的时候,你一定要表现得自然、真诚。
3.要掌握抒情的度。世间事逃不过一个“情”字,求人办事时更是如此。情真方能动人,无论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不为真情所动。当然,表“情”时不能表现得冷冰冰的,也不能表现得过度热情。
第116天 求人办事,哪些话说不得
核心提示
求人办事,你的语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能言善道,会使你顺利地达到目的;而言谈不当,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容易让对方不高兴,以至最后办不成事。
理论指导
求人办事时,即使是关系密切的人,你的措辞、语气也要适度,不要用命令的口气,比如,“你必须帮我办”、“一定要完成”等。这样说,有时会强人所难,让人难以接受。托人办事要给人留下一个充分考虑和商讨的时间。
一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苏州的路上迷了路,他站在一个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忽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一位放牛的老人,就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从这里到苏州该走哪条路呢?还有多远啊?”老人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因为他没有礼貌,心里很反感,就说:“走中间的那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那人听了奇怪地问:“老头,你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老人说:”这地方原本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里)了!”
在求人办事时,以下几类话,你是万万不能说的。
1.不中听的话。求人办事时,要想获得对方的好感,你的言语必须和善。对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而言,更要深思慎言,不说让人生厌或惹人不快的话。
2.沮丧的话。既然是求人办事,你就处在比较卑微的位置。有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比如婚姻不顺、事业不顺,这些事情往往使人心力交瘁、情绪低落。在和周围人交往时,有意无意地说一些沮丧的话是不行的,因为它容易使人感到压抑,让人不快,影响双方的沟通。
3.贬低自己的话。有些人喜欢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殊不知他的谦虚有时在对方看来却是一种畏缩。谦虚要用对地方,不能自贬的时候,还是实事求是比较好。求人办事的人,往往意愿都比较迫切,因此容易说出一些催促语,甚至有的人会说出怀疑对方能力、权力或身份的话。这些话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你要尽量避免。
4,模棱两可的话。既然是求人办事,你就要把话挑明,以引起对方的重视。说话模棱两可,也会令对方失去兴趣。


/第7篇 说服口才/

◆ 第117天 说服他人靠的是脑袋而非口才
◆ 第118天 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
◆ 第119天 话不在多,点到就行
◆ 第120天 先获得对方的好感,再委婉地商量
◆ 第121天 说服他人要以理服人
◆ 第122天 层层递进,把理说透
◆ 第123天 寓理于情,攻心为上
◆ 第124天 从对方最得意的事情上寻找说服突破口
◆ 第125天 巧用类比说服法
◆ 第126天 要想提高说服力,就要顺着对方的思路走
◆ 第127天 让对方扮演高尚的角色
◆ 第128天 给你的语言加点“作料”
◆ 第129天 让对方一步一步说“是”
◆ 第130天 说服别人,一定要有耐心
◆ 第131天 隐藏劝说的动机
◆ 第132天 说服要寻找最佳突破点
◆ 第133天 先抬高对方,再进行说服
◆ 第134天 说服领导有技巧
◆ 第135天 知晓利害,让对方心悦诚服
◆ 第136天 抓住说服时机是关键
◆ 第137天 批评不如说服
◆ 第138天 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
◆ 第139天 采用迂回策略,也许更能说服人
◆ 第140天 “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第117天 说服他人靠的是脑袋而非口才
核心提示
说服他人靠的是脑袋而不是口才,在劝人时不可直来直去、正面交锋,直白的语言只会招人反感和讨厌。
理论指导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指出他人的错误时,直达主题或语言过于直白,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顶撞,你要开动脑筋,采取拐弯抹角的方法,既可以让他人明白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又能够使他欣然接受、乐于改正。
战国时期,楚襄王整日不思进取,只图个人享乐,不理朝政,不断割地赔款,而且听信小人谗言,结果被秦国攻城略地,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但软弱的楚襄王并没有奋起反抗,而是一味地隐忍退让,期待秦人会良心发现,适可而止。他的这种做法,让很多关心国家安危的大臣们十分着急,大臣们纷纷进谏,但楚襄王一个也没有理会。很多人屡次进谏都未获得成功,反遭楚襄王的反感,说他们多言滋事、危言耸听。
当时,朝中有一名叫庄辛的大臣,足智多谋。国家日渐衰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见众人劝说无效,就亲自去找楚襄王。
楚襄王正在花园赏花,见庄辛来,知道又是来劝谏的。楚襄王打定主意,无论谁说什么,他都当做耳旁风。所以等庄辛来到他身旁时,他只瞄了庄辛一眼,没做声。
庄辛明白若是直接劝说,楚襄王是听不进去的,自己肯定会与群臣一样无功而返。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进谏成功。
这时,恰有一只蜻蜓飞来,庄辛的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说:“大王,您看见那只蜻蜓了吗?”
楚襄王一听,觉得有趣,便说:“看见了,怎么了?”
庄辛继续说:“它活得多舒服呀!吃了飞虫,喝了露水,停在树枝上休息,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树下正有个小孩拿了黏竿对着它呢。顷刻之间,它就将坠于地下,被蚂蚁所食。”
楚襄王听了,面露凄然之色。
庄辛又说:“您看到那只黄雀了吧?它在树枝上跳跃,吃野果、饮溪水,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树下正有个孩子,拿着弹弓对准了它。顷刻之间,它就将坠下树来,落在孩子手中。”
楚襄王听了,开始面存惧色。
庄辛又说:“这些小东西咱不说,再说那鸿鹄吧!它展大翅,渡江海,过大沼,凌清风,追白云,自以为与世无争,世人不会对它怎样,但它哪里知道,下边正有个射手张弓搭箭,瞄准了它。顷刻之间,它就将坠下地来,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楚襄王听了,身上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庄辛又说:“禽鸟的事不足论,再说一下蔡灵侯吧。蔡灵侯左手抱姬,右手挽妾,南游高陂,北游巫山,自以为与世无争,别人不会对他怎么样,但他哪知子揽已奉了楚宣王的命令,前去征讨而夺其地了。顷刻之间,蔡灵侯将死无葬身之地。”
楚襄王听了,吓得手脚抖动起来。
庄辛又说:“蔡灵侯的事远了,咱就说眼前吧。大王您左有州侯,右有夏候,群小包围,日夜游嬉于去梦之泽,以为与别人无争,会得到别人的容忍,哪知秦国的穰候已得了秦王之令,正率重兵向我国进发呢!
听了庄辛的陈述,楚襄王的脸色一点点变白,浑身发抖,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振国威。庄辛的进谏忠心可嘉,楚襄王为此奖赏了他,又因他劝君有方,被加封为阳陵君。自此,楚襄王励精图治,与秦人一争高下。
其实,庄辛要说的话,和其他臣子一样,都是要劝楚襄王振作起来,但别人的话楚襄王听不进去,而庄辛的话却让楚襄王吓得全身发抖。为什么呢?
只因为庄辛在沟通中抓住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把国家的生死和楚襄王的生死利害关系连在了一起;二是用画面和实例来吓唬楚襄王,让楚襄王听了这些话就想到具体画面,如蔡灵侯的真实下场,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下场。
第118天 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
核心提示
说服的话要想被对方理解并接受,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说服者是否把话说得恰当得体。
理论指导
人的性格各异,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劝谏性的说服时,你必须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说服方式,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斯的千古名篇《谏逐客书》中的劝谏方式,就很值得你借鉴。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当时正值七国争雄。各国均畏惧秦的强大,密议后决定派一名姓郑的水利工程人员到秦国帮助修筑水渠,目的在于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削弱秦国向外扩张的力量。此事败露后,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而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君无戏言”,要说服一国之君改变成命无疑是相当困难的。此时对此事的说服仅仅做到言之有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牢牢抓住对方的地位、性格、心理等一切特征,表达切中其要害的“语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