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魄嫡女升职记-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清风刚端药从飞花她们身前走过,忽然就绊了趔趄,药瓶摔在地立时粉碎,里头的药汁溅上霍榷衣袍,好不狼狈。
“奴婢不是有心的,是有人……”清风想说是有人绊的她,可一想无凭无据的,又改了口,“是奴婢该死。”说着就想去帮霍榷揩拭,却见霍榷冷眼瞥来,又不敢动了,只觉委屈得很,再看在一旁得意的飞花和叶影,委屈瞬间转化为怨恨。
“不中用的东西。”霍榷一甩衣袖,到了正间里去了。
清风的脸立时白了数分。
霍夫人方才在和王姮说话,没留意身后,回头已见这般情景了。
后又听到宫嬷嬷小声训斥清风道:“一而再,再而三的白费二奶奶的用心。真是个扶不上墙的。”
听了这话清风心中的怨恨越发了,突然就像发了疯一样就朝飞花和叶影扑去,两手就往她们脸上挠。
飞花和叶影就觉脸上一阵刺疼,东躲西藏地用手去捂,少顷就沾了血,就觉着肯定是毁容了,那里还会放过的清风。
一开始飞花和叶影未防备清风的突然袭击,所以才让清风得了手。
如今这两人醒过神来了,清风就双拳难敌四手,慢慢落了下风。
这边撕扯扭打得热闹,王姮这头直拍手叫好,“太太给我的人果然都是‘好’的,掐架都不落下风,可真给我长脸。”
霍夫人那脸上顿时一阵五彩斑斓,“够了,还不把她们给拿了,你们都想和她们一块挨板子吗?”
顿时所有人一拥而上,把清风她们三个拉开。
清风还想喊冤,就被堵了嘴。
今儿这三人可是结结实实地在王姮面前给了霍夫人一个耳光,霍夫人气得甩袖就走。
霍榷追了出去,劝霍夫人道:“以后她们屋里的人,太太还是少管了,缺了人让她们自己找去,给的人好了她们也不知感激太太,不好的少不得又埋怨你,两面不是人了。”
霍夫人恨飞花她们都是不争气的,道:“罢了,罢了,以后我都不管了。”
再说寿春堂里。
在霍夫人离开后,霍老太君便道:“今儿看来,袁氏也去不了祠堂了,赶紧打发个人到那边说一声。”
霍荣应了,就让人去了。
过了一会子,霍老太君又道:“本来是好好的日子,不想袁氏却错过了,想来她也是个没福气的,这入族谱的事儿就暂且先缓缓吧。”
霍老太君是压根就不愿让袁瑶入族谱,她外孙女官陶阳还是生下了长子的,都没能入了他们霍家族谱,这袁瑶凭什么就入了族谱。
不想霍荣却道:“那就改到腊月初八吧,那天也是个好日子。”
霍老太君愣,想不明白儿子为何就这么着急地让袁瑶入族谱。
其实再过一月便是除夕,那时是定要开祠堂祭祖的,顺便让袁瑶入族谱是再合适不过了的,可霍荣却非要紧在这几日。
也是在不久后才知道,原来胡丹国又要来犯了,祯武帝想让霍荣出征,霍荣还能不能在家过年另一说了。
霍荣是想在出征前,给袁瑶正了名分,不然沙场之上他若是有何不测,九泉之下愧对袁胤的托付。
说了这话后,霍荣就告退去了外书房。
霍榷独自在书房中忖度着今日的事,只一会就听小厮报霍榷来了。
只见霍榷怒气氤氲,道:“欺人太甚了。”
那日,父子两不知为了什么商议了一夜。


、12日的更新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JJ又抽了,亲们的评论忽隐忽现的,从作者后台打开评论吧,经常空白,所以眉头这几天都没回评论,等JJ稳定了再回吧。
如今霍榷官拜大理寺少卿;需早朝;五更便要起。
可那时正是酣睡香甜时;霍榷唯恐搅醒袁瑶;起身时缩手缩脚,出去时垫着脚猫腰;这才没惊动了袁瑶。
霍榷出了西院便往前院;和霍荣一道乘可暖轿往宫门前的城楼去。
到时就见那本该闭门思过的南阳伯王諲竟然官复原职,再度位列早朝。
众臣诧异,相互悄声议论也是有的。
而那些有道行的就眼观鼻,鼻观心的,状似心无旁骛,霍荣和霍榷父子两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时城楼之上鼓声响起;百官按文武品级高低列队,宫门一开,依序进入,过了金水桥,直往千和殿去。
群臣鱼贯而入,一时千和殿内除了佩环相碰之音,便再无半点人声了。
百官就位而站,低头恭候祯武帝驾临,只余殿中龙椅旁的香亭,青烟直上。
“皇上驾到。”王永才撕扯的嗓子高声道。
众臣子跪拜,山呼万岁。
祯武帝落座在金漆雕云龙纹宝座上,道:“平身。”
群臣谢恩起身。
王永才上前道:“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就见平日里最是明哲保身的霍荣,竟毅然出列,义正言辞地上了本请罪折,道:“臣,治家不严,对家人管束无方,要不是得知儿媳进宫一趟,腹中子嗣差点不保,双膝险些废掉,臣才知,竟然惊动了太后,让太后劳神费心帮臣管教了那不成体统的儿媳们,臣有罪。”
这那里是来请罪的,这分明就是来宣告太后虐待他家儿媳了的。
霍荣这本一上,王諲一党的人面上便各有表情了。
少时便有人出列弹劾霍荣,道:“启禀皇上,镇远侯此番看似为请罪,其实似是而非,表面惶恐于惊动了太后,实则为怨怼。”
霍荣先向祯武帝深深一拜,才道:“皇上,臣想问一句刘大人,臣那一句实则是在怨怼太后了?”
那位刘大人气呼呼道:“皇上,镇远侯假意说他是在得知了儿媳险些子嗣不保,双膝残废,方知惊动了太后,其实就是在埋怨太后出手过重了。”
霍荣向祯武帝又是一拜,“皇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本武夫,当时如何如今便如何说了,可没刘大人这般九曲十八弯的用心。”
这刘大人又冷哼一声,“皇上,镇远侯口出不敬,还百般狡辩,当大不敬之罪。”
霍荣根本就不惧,又道:“刘大人臆测乱断,捕风捉影,诬告上官罪名可不小啊。”
“好了。”皇上一说话,便没问人再敢做声了,“论措辞文章,镇远侯自然是不比你们这些文人墨客,直白粗俗些也能理解的,但镇远侯家治不严,劳动了太后的确不应,罚俸半年。”
蓦然,殿中响起一阵阵轻轻的,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其中以王諲一党的面上最为惊愕。
都以为霍荣此番请罪是无理取闹,事到如今总算有人看明白了。
原来是霍荣这是在试探祯武帝的态度。
令南阳伯王諲罢官闭门于府中思过,乃祯武帝金口玉言,可如今南阳伯却又官复原职了,岂不是朝令夕改了,祯武帝以后如何服众?可想而知这绝非祯武帝之意。
若非祯武帝之意,那只有一人能让祯武帝朝令夕改了,就是太后。
太后要卷土重来了,霍荣只想知道,祯武帝是否一如当年那样,还会百般退让。
若是一如当年,定会似当年处置都察院副都御使许都(不记得他是谁的亲,回头看楔子。)那般,惩治了霍荣。
可祯武帝却只一句不咸不淡的就算了,也难怪王諲一党的人面上讪讪了。
太后既然有心重掌大权,自然在早朝之上也有耳目。
就见一小内侍从千和殿后,偷偷往宁寿宫跑去。
李尚宫得了消息就往太后处报。
听了,太后又将新得的诵珠给摔散了,一掌拍在镜台上,“宋渊,你这个逆子。来人更衣,哀家倒要去看看,霍荣如何一个狂法。”
太后公然前往议政的千和殿,大汉建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就是当年的太皇太后也不曾。
李尚宫紧忙劝道:“太后,这可使不得,倘若太后去了,只会授予他们非议的权柄。”
可现下太后那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劝谏,自以为是道:“就是要给他们权柄去非议,哀家倒要看看宋渊这个逆子,如何处置。”
千和殿中,此时正商议胡丹国中最大的部族赤尔干,竟然不听胡丹汗王之命,率先率兵来袭。
一时间主和派与主战派唇枪舌剑,忽闻一声,“太后驾到。”
群臣皆往外望去,见殿外丹陛月台之上,太后的凤舆仪仗缓缓而来。
凤舆落下,女官上前挽出一位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滚金云龙纹缘的织翟纹翟衣,随衣色的织金云龙纹的蔽膝,描龙纹的玉革带,青红相半的大带,手持玉谷圭,俨然是按大汉律后妃朝会时的装扮。
太后雍容端庄,盛气而来,目光直指龙椅之上的祯武帝。
见太后到来,王諲一党自然是欢欣鼓舞的。
而霍家父子却视若无睹,因太后这般无疑是在践踏祯武帝的尊严。
祯武帝已非太皇太后之时了,他如今已羽翼渐丰。
就在王諲一党要山呼太后千岁千千岁时,太后被守在殿外手持大刀的御前侍卫,双刀交叉一拦,给挡在殿门外了。
顿时群臣又向高位之上的祯武帝看去。
只见祯武帝恍若未见,低头翻开御案上的奏折。
王諲给其堂兄周阳伯王允递了眼神,王允出列对锦衣卫呵道:“大胆,竟敢阻拦太后凤驾。”
虽说内阁党如何亦被祯武帝削弱了,但既然王家兄弟敢挺身而出了,那内阁党自然不能让他们如意。
礼部侍郎周斌出列道:“周阳伯,千和殿乃前朝,非后宫,就算是太后亦不得擅入。”
王諲随之出来道:“放肆,我大汉那条律法表明,太后不得入朝?”
内阁首辅马阁老迈出一步,道:“律法是没有,可我大汉祖训有云,后宫不得入朝。”
殿外,太后自然也是听到了里头的争辩,眉眼一吊,“来人,还不快把这两个对哀家不敬的逆臣贼子拿下。”
太后在殿外发威,可殿中侍卫却无人听命,到底尴尬,王諲便向一旁的同党使了眼色。
这时从武官队列之中,涌出数人将马阁老和周斌按压在地。
周斌依然不屈,大叫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见王諲一党竟敢动粗,内阁一党的人自然也不会束手让擒的。
顿时千和殿中拳脚相向,叫骂之声不绝,那里还见往日里衣冠济楚,道貌岸然,只怕比之市井流民泼妇也不过如此了。
霍榷虽为文官,是半路弃武从的文,可为强身壮体,习武未断过,便仗着身手,暗中专挑人极痛处踩去。
就是王諲在混乱中滚到霍榷脚边了,都被他顺脚踩了腰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