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里准备的很周全,三个大夫,轮流给年轻人们把脉,方子其实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是些袪寒的药草罢了。

年轻人们大口喝着姜汤,出上一身薄汗,其实大体也就没什么事儿,都还年轻,又都打熬过筋骨,非是弱不禁风的士子,过了小半个时辰,年轻人的脸色就都好看了起来。

吴小妹也醒了过来,什么时候晕倒的她也不太清楚,不过就那么站了几个时辰,她也算是国武监的独一份儿。

不过,吴小妹可一点自豪的心情都没有,她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捧着姜汤猛灌,自己手脚却活动不开,心里已是大恼,这些混蛋,枉平日里还跟我称兄道弟的,现在却不知过来喂本姑娘喝上两口,该死……

等到两个香侯府的姑娘被叫过来,给她按动手脚,喂她喝下姜汤,这位终于幸福的长出了一口气,眼泪汪汪的想,本姑娘终于活过来了。

不过年轻人们昨天一天没吃东西,又站了一天一宿,各个都饿的前胸贴着后背了,喝下姜汤之后,更是饥饿难忍。

好在,几个大夫慢悠悠的给众人把过脉,便让人弄些粥汤过来,还慈祥的嘱咐着,不用太多,没人用上一碗足矣。

年轻人们各个心里破口大骂,现在他们能吃下一头牛,一碗热粥还不够塞牙缝呢。

不过这些老大夫,皆是国武监教授,治疗外伤的行家里手,于寒症,瘟疫等病症上,也都有着独到之处。

他们教授出来的生员,是大军征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几位老先生在国武监中相当受人尊敬。

尤其是,他们的女弟子不少,其中大部分皆为香侯府中人,这几位老先生在国武监中呆的很逍遥,每逢年节,受到的节礼都让人眼红的不行,所以都不怎么愿意动地方了。

他们中间在国武监呆的时日最短的,也有四五个年头了,这些世家子们,还真不敢跟他们龇牙咧嘴。

这时楼梯声响,赵石雄壮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当中,不过这位山长大人只是略微看了看楼下厅堂中的情形,便大步走了下来。

立时,满厅堂的人,都陆续矮了一头。

赵石随意的摆了摆手,便迈着悠闲的步子,晃悠出了小楼楼门。

年轻人们满心的激动,终于见到了大将军赵石当面,但抬起头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怅然若失之中,年轻人们有些迷茫了,这考验难道还不够吗?好像大将军不太满意啊……

随着赵石走下楼梯的还有如今的国武监祭酒杜橓卿。

杜橓卿如今可谓是春风得意,虽然他现在的权柄,远不如他任职西北伐夏诸路人马总管的时候。

但回京任职,其实是他晋升的最好途径,如今他已然顺利从武职转任文职,户部右侍郎,从四品文臣,在朝臣当中,有了一席之地。

大帅的意思他很明白,他现在在户部毫无根基,想要插手部务,只会弄巧成拙,现在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国武监管好了。

也许过上一两年,在京中有了些资历,便能顺理成章的融入到朝臣当中去了。

他现在年纪,也还不到四十,不用太过着急,以他如今的地位和年纪,将来进入中书参政,也都有着几成把握在的。

一晚没怎么合眼,他依旧神采奕奕,看不出丝毫疲态。

和赵石的漫不经心不一样,新任祭酒大人希望在国武监中,建立起一定的名望,和前任齐子平不一样的名望。

他背着手,来到大厅之中,摆手道:“都起来吧。”

他消瘦的脸上,带着些严峻,“你等皆为我国武监翘楚,不过,你们应该也明白了,和真正的军旅之人比起来,你们差的还远。”

“国武监,不过小小一方天地,男儿起步之处而已,将来如何,谁也说不清楚,所以,不需骄矜自傲,也不用妄自菲薄,本官送你们一句良言,多想多看,多闻多知,任劳任怨之后,自有出头之日。”

“好了,这里有十一个人,以后两个人一班,每晚守卫此处门禁,若有差池,监规处置,嗯,这里还有一位……吴绿蓑……”

“学生在。”

“嗯,骑兵科旅帅,有志气……以后,楼后马厩中的战马,就交给你那一部照管了。”

说到这里,杜橓卿的声音越来越严肃,“你们回去之后,传谕全监,五天之后,国武监今年正式开始授业,五天之内,各科生员,必须通读国武监监规,五天之后,还不能背熟者,便属资质鲁钝,开革论处。”

……

一群年轻人鱼贯出了小楼,腰酸腿软的蹒跚而行,他们频频回头望着小楼,都有些神思不属。

不怪他们,变化太过剧烈,几乎和以往完全变了个模样,他们只觉得,那间小楼的气氛压抑的让人难受。

以往隔三差五,齐祭酒便会在那里宴请好友,甚至带着他们出游,宽袍大袖,望之有若神仙中人。

而现在,那里渐渐好像……有着肃杀之气弥漫,让人觉着分外的不舒服。

褚徵挪动着脚步,来到赵葵身旁,低声道:“赵兄见闻广博,你看……”

赵葵这里正在咬牙切齿,一天一宿下来,他着实被折腾的不轻,但只得了那么几句话,还要轮着去小楼看门儿,让他非常之愤怒。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 第1348章 滑头

换了平日,赵葵自然会露出温煦的笑容,亲切而不失距离的回答同窗的问话。

但现在,一天一宿的折腾,极大的消耗了他的耐心,要不怎么说呢,君子这种生物不好找,因为对人们对其的定义太多,而且,每逢危难来临,许多自诩为君子者,便都露出了伪君子的面目。

显然,年纪轻轻的赵葵是被他的父亲,当做儒将来培养的,而这个时候,赵葵终于撕去了什么君子温润如玉的伪装。

他停住脚步,扭转有些酸麻的脖子,看着一个个垂头耷拉脑的同窗,然后,他昂起头,大声道:“我等皆为监中俊秀,人中之杰也,安敢让我等看门守户耶?”

众同窗顿时全都止步,抬头望了过来。

赵葵猛的挥舞了一下拳头,不过胳膊同样酸麻的厉害,猛一挥动,滋味很不好受,让赵葵不由呲牙咧嘴,但众人看到的却是赵葵脸上的神情颇为狰狞,与平日大异。

“我等大好男儿,有用之身,当敢言敢行,应向山长大人直言,请他收回成命……”

赵葵自感就像当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陈胜吴广,众人定能随在他身后,反抗国武监主官们的暴政。

但众人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心里面都是一个念头,这位莫不是被折磨疯了?

吴小妹翻了翻白眼儿,低下头,委屈的想,你们只是去看看门户,而本姑娘却要去当马夫了,真不公平,然后,率先恶狠狠瞪了赵葵一眼,迈步向前走去。

然后……在赵葵希翼的目光下,一个,两个,三个,陆续垂下脑袋,艰难的挪动脚步,像躲疯子一样,绕过赵葵,跟在了吴小妹身后。

赵葵失望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想,这群懦弱之辈,不堪为伍也。

不过转过头,眼前竟然还留下一个,顿时,赵葵好像找到了知音……

不过,褚徵愣愣的看着他,半晌才讷讷道:“赵兄……这是怎么说的,在下只想……跟你商量一下轮班守门的事情啊……”

赵葵脸色一下变得古怪了起来,眼眶都有些红了,褚徵一瞧,身上哆嗦了一下,背后有些发毛,于是匆匆的拱了拱手,绕过赵葵也走人了。

赵葵像根柱子般定在那里,半天没动地方。

于是,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旁边竹林中,转出了一个魁梧有似天神般的身影,还拍着巴掌,笑着道了一句,“说的好,有骨气。”

等人来到近前,赵葵才回过神儿来,不由自主的左右瞧瞧,心里哀嚎了一声,娘的,怎么就剩老子一个人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读书多了就这点好,马上就能给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而他本身,也从来不是什么迂腐固执之人。

当机立断,一个军礼行下去,“学生赵葵,见过山长大人。”

赵石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你既然不愿看这小楼的门,显然是自觉屈才,那……不如去把守国武监的大门吧,应该算是合适了吧?”

赵石时不时发作的恶趣味,那也不是吹的,当年就曾将一众在他婚宴上闹事的世家子,弄过来看守府门。

赵葵这时脑瓜终于好使了起来,拼命的转动,被人当场捉住,也没太好的法子,看守小楼,还有些同伴,要是去看大门,传出去,连他父亲都得跟着丢人。

于是,赵大公子毫不犹豫的将什么骨气之类的东西抛到了九霄云外,大声道:“兵法有云,将逆于众人者,多败,顺势而使之,胜算多矣,既然众人不听学生之言,不如顺之,方合为将之道。”

他说的很快,也很顺溜,但赵石这厮对文绉绉的话向来不感冒,琢磨了半天,才算大约明白他的意思,又想了想,他读过的兵书很是不少,但说起来,能记得清楚的,却并不多,兵法上是不是有这么一句,他也实在是不晓得。

文人就是不会好好说话,服软就服软吧,还非得弄出什么兵法来做旁证,这小子够滑头,只是不知大将军赵方,怎么教养出这么一个儿子来。

赵方虽然降秦,但十数年,不曾再入朝堂一步,赵石对其虽不甚了解,但对其人,却还存着些敬佩,蜀国降臣多了,能像赵方者,寥寥无几。

十几年过去,现如今的蜀人,还有几人记得故国?

只看在大将军赵方的颜面上,他也不会让这小子去守国武监正门……

于是他的声音终于冷了下来,“狡辩之词,听着果真刺耳……敢做敢想,方为男儿大丈夫……记得我的话,不要让你父亲蒙羞。”

说罢,也不多留,背着手,晃悠着那副身板,回小楼去了。

赵葵满面通红,额头上却也出了一层薄汗,等脚步声去远,他才努力站起身来,不由大叹这两日倒霉,竟然接连受挫。

不过他这人本就是喜怒随心,不萦于怀的性情,方才还有着恼怒,但现在,度过一劫之后,心里就只剩下了庆幸,更有些微微的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