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与此同时,襄陵城内,中军所在。

灯火通明的大屋之中,东征大元帅魏王李玄谨脸色有些苍白的危坐于上,周围环列的都是他的心腹之人,这里面有几个生面孔,都是看上去文文弱弱,但精气神都是极足的文人,这些都是李廷之这些时日在境内搜罗的愿意为秦军,更准确的说是魏王出力的人才,时日尚短,这些人还没有机会显露各自的本事,这时第一次见到大秦魏王殿下,一个个儿都卯足了劲想要表现一番,好为将来搏个好前程的。

李玄谨脖子上缠着一圈白布,神态见看上去有些虚弱,但那双如同鹰隼般的眸子还是放射出咄咄逼人的光芒,让人不敢正视。

整个东征大军都知道魏王在汾水河畔的大战当中受了重伤,已难以理事,军中事宜全部委派给了张培贤等军中大将主理,其实中军并未明确消息是真,只是击溃了金兵主力之后,大军顿兵襄陵城下,以往事必躬亲的魏王殿下又多日未曾露面,所以才坐实了这些传言罢了。

其实李玄谨确实是受了上,当晚一支冷箭,射穿了一个亲兵的脖子之后,又从李玄谨的颈侧划过,着实划开了一道吓人的口子,当众亲兵七手八脚将李玄谨从尸体下面拖出来的时候,李玄谨满头满脸都是鲜血,差点没把这些亲兵吓死,等到李玄谨捂着脖子自己努力站起身来,狠狠推开众人,众人这才惊魂稍定。

至于后来嘛,李玄谨听说金兵弃了襄陵,退守临汾,他便也知道,此次大战到了此时,是该到结束的时候了,这一战虽说未竟全功,颇为遗憾,但此时他在东征军中的威望,却是已经到了顶点,也是该想些别的什么的时候了。

于是,魏王殿下重伤的消息就好像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军中,一来是要看看金兵领军将领是否能抗得住这个诱惑,带着那些溃兵来这里趁着秦军军心不稳来捡便宜,若真是那样,他也不会跟人家客气,带伤上阵,再败金兵,说不准还能趁势掩杀,一举夺下临汾重镇,到了那时,在军中将士眼中,他又该是什么地位?一声令下,手下这些百战将士还不是指哪到哪儿?

这二来嘛,都说内衙密谍遍布军中,这个他是不信的,内衙虽是神秘,但在他这种出身皇家的人眼里,内衙的势力还远未到如此地步,军中大将,十有八九都不会甘心屈于内衙的,那些密谍多数都是军中下级军官,他这一重伤,内衙那些人报回京师,自己那个七弟该怎么想?是不是会放松一下警惕?也便不急着使出一些阴私手段来了,只要等他从容回到潼关,那便行了的……

第五卷 万里征途会英豪 第338章 突围(一)

“该是撤兵的时候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没有等待众人开口,李玄道沉厚的声音响彻屋内,其中有决绝,有希望,还有些兴奋,但也未尝没有一丝迟疑,这其中的滋味恐怕便是李玄道本人也很难分的清楚。

此时前进一步,便可登临峰顶,但山风呼啸,悬崖万仞,道路艰险,稍不留神,便是尸骨无存,但一只脚已迈出,罡风虽是凛冽,但也难动他心意分毫的。

精光闪闪的眸子在屋内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这些人此时都已明白了他的心意,像王缨等大将只有兴奋,想到的都是若能成事,之后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些许凶险又算得了什么?麾下数万铁血之军,回到大秦境内,还有谁能逆其锋芒?

和这些武将相比,那些文人谋士却是满眼疑虑,想的却是一旦事败,失去的不仅仅是项上头颅,不但家人亲友,便是祖宗宗祠也是不保的了,到此关头,文人心性尽显无疑。

“西夏人已入云中,兵围大同指日可待,金兵守临汾,已派重兵过汾水,张承等在潞州受阻,言有大队金兵袭我侧后,东征到此,也该是结束的时候了,我命令,全军整束行装,明日撤军。”

李玄道寥寥数语,便已将如今形势说的清清楚楚,众将都是凛然听令,稍作布置,便相继离去,屋内之人片刻之间便去了大半儿,只剩下李廷之为首的几个参军谋士而已。

“大帅,赵石那里……羽林军中将士多有朝臣子弟,若是……”等众将出了屋子,李廷之才迟疑的说道。

不等他说完,他身侧的一人已经阴测测的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做的是常人不敢为之事,便应用非常之手段,若存妇人之仁,书庭自忖未有张萧之谋,诸葛之智,还祈归去,不愿与谋。”

李廷之眉头一皱,眼光扫过,其实也不用看,这声音尖细如妇人女子,肯定是出自那位解州望族出身的宋宇,宋书庭口中了,这人三十四岁年纪,留着短须,有些微胖,长相富态,一双小眼儿却很是明亮,看上去为其人添彩了许多,别看这人长相不怎上得台面,但在解州却很有些文名,又是解州望族出身,投靠过来唯一的要求便是保全家族子女。

这样的事情在河东并不少见,屋内的几人多是这种情形,金人残暴,又少律法约束,肆意屠戮的事情常有发生,秦兵一到,军纪严整,并未伤及百姓,多有人欢欣鼓舞的。

但明眼之人许久未见秦人官吏靖抚地方,多数都是金人旧吏在勉强维持,哪里是有长久占据打算的样子?一些明白时事的,立马开始担心秦军退去之后,金人重新主掌河东,一家老小可是性命堪忧,多有人愿意随秦军西去关中的。

李廷之任大军留守之后,陆续迁移之百姓已有数万户,招纳贤才之事也是应者云集,若不是李玄道军令传到,他带来的不至于就这几个人的。

李廷之听宋宇这么一说,他也知道这些新来之人总想着显些才学谋略,好被有所重视,其中尤以这个宋宇为最的,但这些人并不十分知道如今大秦上下的情形,冒然开言,只能说是城府不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损了这些人,朝中牵扯有多大这人知不知道?中间又得平添多少阻力?

当初那个赵石乃是羽林卫指挥使,宫前一战,不过是射杀了数十个羽林军兵士而已,便即来了潼关,他可不认为京中传言的自请戍边的事情是真的,刚刚立下擎天保驾之功,若朝中没有变故,这样一个人会来潼关?今上会舍得?多数是被别有用心之人逼的……

“大帅,折家,杨家都有人在京兆军中,还有辰王殿下的孙子也在赵石身边……此人在羽林军中很得军心,前些日辰王殿下那个孙子李全德前来中军奏报,属下还想将他留下,但却去意甚坚……

大帅,若是京兆军全军覆没于汾水西岸,旁人也就罢了,杨相,折大将军,还有辰王那里须不好交代,再说赵石人才难得,将来领兵作战,开疆拓土,这样的人才是少不得的,就此殒于阵前,岂不可惜?

不若派一支兵马过河,救其回来,大帅结之以情,动之以利,便是这人冥顽不灵,到时大军环绕,要其人头落地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如此还怕一个小小的鹰扬将军不听调度?”

李玄道微微颔首,他素爱将才,赵石出关至今的表现可谓惊艳之极,当初想要借敌之手除去的念头也渐渐淡了下来,李廷之这番话他很听得进去。

“好,叫段其豹领五千兵,接他们回来……”话音简短,显然也未有什么重视,李廷之那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也未作异议,只有那位慷慨陈词的宋宇,宋书庭的脸上颇为尴尬,讪讪的左顾右盼的一番,也便老实不动了。

到也是赵石错怪了这位魏王殿下,完颜和尚领军密出临汾,金兵新败,秦军这边儿的斥候也大意了些,硬是没有发觉,这时派出五千兵卒,以李玄道想来,金兵出现在汾水西岸的不过是些新败之军,打的主意嘛,自然是骚扰秦军粮道了,派五千兵解围应是轻而易举,他却没有想到,完颜和尚不但带了一个万人队,而且都是金兵中的精锐……

……

黑夜之中,不举灯火,人马缓行,四外无光,中间难免磕磕绊绊,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雨水仿若洞察了众人心情,恶作剧般越下越大,不一时,地上便变得泥泞非常,这次不是袭营,缓行不过是为了节省马力,赵石也算了一下时间,抹黑行进,到得天明之时,正好能与敌相遇,不过雨水渐大,却真正的使行军速度慢了下来。

天色微亮时才走出十里,“报,遇敌斥候,敌军已有防范。”

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四周望去,一个个身穿棉甲,此时已经被浸的透湿,有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哆嗦,但一个个都紧贴马背,随军而进的士卒,赵石脸上露出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微笑,大声道:“那还等什么?传令给前面的李将军,冲过去。”

……

“所有人上马,准备接战,快,要是将敌人放过去,老子跟你们没完,对了,派个人回去禀报万户大人,还有乌罕,秦兵狗崽子在这边呢,让他们赶紧来,不然这些狗崽子就都跑了。”

金兵营地之中领兵千户孙怀武一边任几个亲兵手忙脚乱的穿上衣甲,一边恶狠狠的朝传令兵吼叫着。

孙怀武长相蛮横,身材高大强壮,瞪起眼来凶相毕露,此人虽是个汉人,但看其外表,却比女真人还女真人,在完颜和尚军中,打起仗来是有名的不要命,但性格粗鲁,不谙兵法,打仗就是带兵一冲而上,锋芒虽盛,但却后劲不足,遇到硬扎的敌手,往往败多胜少,所以完颜和尚才让他守了西边儿。

突然探得秦军行踪,秦军突围在意料之中,但突然出现在这里还是让他吃了一惊,按他想来,秦兵应该不是向南边是向东,怎么也没想到却来找他的麻烦,西边就是盗匪如毛的吕梁山,他娘的,对了,吕梁山,这些他娘的秦军到真是狡猾的很,不过这时他也没心思管这些了,万户大人的军令,不能让这些秦军走脱了,秦人狗崽子,以为孙爷爷好欺负吗?不过不是说秦军也就两千人吗?怎么斥候回报说多出了许多?

也无暇细想,结束停当,大步走出帐外,顺手接过亲兵拿过来的四十余斤重的厚背砍刀,翻身上马,这时营中金兵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