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条路来走,一旦川中情势能如他所料,这以后……想到这个,他心中也是一热,诺大一个川中,又该能施展怎样的手段,多少的抱负,取得怎样的功业啊,大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些在张锋聚等人嘴里常听到的话不由自主的便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至于若真如他所料,川中之生灵会遭到怎样的涂炭,又会搭上多少人的性命,即便是他知道,他又何曾会在意半点?

其实归根到底,他和那些拜火神教之人也没什么分别,区别也许只在于他虽然追求权势,野心也是不小,但却不会为此疯狂,如果论起心性之冷酷来,拜火神教的一干人等比起他来,还要逊色三分的。

这些都是闲话,既然已经决定回转金州,赵石便不会有半点拖泥带水,立即便命人收拾行装上路,至于热血奔涌的杜山虎等人,虽说心有不甘,但随他日久,早已敬服有加,并无半分异议,至于曲士昭,刘忠国,杨端等人,一听到剑门失守的消息,早已没了半分主意,听他说要回转金州,高兴还来不及,就更不要说其他了。

到了这个时候,本来来历颇杂,有力也使不到一起去的一支队伍,竟然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当中,头一次同心协力的弄到了一块,也着实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

至于那些擒下的盗匪,却是有些难以处置了,带上这些人吧,走的太慢,不带上吧,却又不能全都放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功劳,若是放了,不说别人,便是杨端都得心疼死。

最终赵石心中一动,将几个匪首聚在了一起,几句话之后便翻了脸,将两个匪首推出去斩了脑袋,碰到这样喜怒无常的魔王,剩下的匪首们自然是吓得魂不附体,其实他们也隐约看出来了,这两个被砍了脑袋的,都是在群盗之中有些威信,而又家大业大的主儿,拿来开刀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知道又能如何?自被这些凶悍的好像地狱修罗般的秦人擒下之后,众人早已丧了心胆,只求能活命就好,还管得了那么多?

之前几日虽说秦人的手段也见识了不少,两万多人,被秦军斩杀的就有两三成,逃入山林的不过一成,剩下的人都在这里了,秦人也只是问来问去,也没有多做杀戮的意思,众人本来也已安下了心来,以为性命暂时无忧的。

但这会儿风云突变的,当即便有人掉了脑袋,其他人着实吓的不轻,皆是跪倒乞命,不敢再稍有侥幸之心。

赵石这时却是放缓了脸色,硬的已经来过了,之后便是软的,这万余盗匪虽说都是川人,又都顶着一个匪字,但多数都是健壮汉子,对利州地势人情又都熟悉,却是再好不过的新兵人选。

只要平安将这些人带回金州,打上几仗,即便是这些家伙还有匪气未去,却也由不得他们不尽心效力的……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516章 云涌(十三)

回去金州说起来这行程要比来时快的多,当初拖慢速度的只是羽林右卫和那些文官随员,而这次半路回转,却是和逃跑没有什么区别,剑门失守,他们这支队伍只在百里之外,竟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可见情势之恶劣,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城一地之得失的事情,这是发生了天大的变故了,也只有回到金州,才能安安稳稳的喘上一口气的,所以在这个上面,若是谁想拖慢大家的脚步,却是得掂量掂量了。

不过直到临近汉水,也没再发生什么变故,过了汉水,便是金州地界,大秦在这里经营数十年,可不是那些山贼匪类可以轻易闹事的所在,众人都不由常出了一口气,不过谁也高兴不起来,这一趟差事半途夭折,虽说剑门失守在前,但他们这么做也和有辱国体沾了些边儿的,回去之后,两位钦差定然要吃些挂落的了,他们这些随行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途去国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城楼,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蹉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队伍后面,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之人张嘴吟道,这人虽是步履蹒跚,走路都有些磕磕绊绊,但这首词却是唱的让人勾动情怀,心酸难抑,若有识家在侧,定然击节叫好,慨然而叹,好一首凄美婉约之词的,但此时他身边周围,除了几个和他一样的倒霉蛋之外,就是看押他们的秦军将士了,一路行来,对此已然见怪不怪,甚至没一个向他这里看上一眼的。

倒是他身旁一个同样落拓之极,厚厚的嘴唇,塌着鼻子,大大的眼睛上面两撮又黑又重的短眉,丑的让人不忍目睹的家伙嗤笑了一声。

“李酸才,你能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下,这一路上就听你在呱噪,要不是你这酸丁吃不得苦,非要走大路,咱们怎能让人擒了?不过一个白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实以你李酸才为首,偏偏还要弄出一些酸诗来扰人清静,不知死活……”

他这里嘟嘟囔囔的咒骂,一来是他本性如此,言语刻薄惯了,二来却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只好跟眼前这位自己向来看不过眼的家伙斗嘴了。

那吟诗之人是个清瘦的中年人,虽说落魄之中,形象很是不堪,但一脸的文气,长相也堪称英俊,只是如今吃了不少苦头之下,脸色灰暗,眸光凄惶,若不是身旁这个丑陋的家伙每每刺他几句,吟诗完毕,一定是泪流满面的结果了,但听身旁之人骂他,却是将眼睛一瞪。

“哼,你个孙黑脸,往日听人说你自比管乐,更是自夸有卧龙凤雏之才,现在如何,成他人阶下之囚,去国无日,生死莫测,还敢口出狂言……吾虽白身,然上不谄于权贵,下不欺于黎庶,更有佳句流传后世,此去即便身首异处,为他乡之鬼,也能为后人所记,而汝官不过七品,不过薄有微功,文不曾安邦,武不曾定国,可谓一事无成,安敢笑吾?”

两个人斗鸡眼般对视着,嘴里却是一刻不停,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也不管身在何处,周围人等也不去理这两个家伙,情形看上去颇为的怪异。

这两人说起来也是倒霉,那吟诗的中年人叫李凤景,据说乃是蜀中文人士子中的翘楚,声名极是不小,而长相丑陋的那个叫做孙文通,曾为理国公赵方旧部,后来又是后蜀太子东宫任职,为人却是和李博文有些相似之处,言语刻薄,见识却也不凡,但因为长相的缘故,这经历却要比李博文还要坎坷几分。

李凤景就不必说了,诗词文章上乃是蜀中大家,据称乃柳三变下第一人,虽说有些夸张,但也可见其人在诗词之上的造诣了,可以说是蜀中婉约派的文魁,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却还是因为当初随军到剑门,存的心思也颇为的可笑,却是想转变词风,得些雄浑之气,到得赵方降秦,他便也作了秦人的俘虏,一直呆在剑门。

而孙文通就更倒霉了,自后蜀太子孟谦率人将赵氏一族抄家灭族,他便离了太子府,他本来在太子府就不很得意,听闻传言说理国公赵方献关降敌,乃至太子那里便迫不及待的对赵氏一族动了手,他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理国公赵方会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心中自然暗骂奸臣小人误国。

他这人是个倔强脾气,想到便做,不亲眼见到理国公赵方他却是不愿相信这传言是真的,于是连夜启程,赶往剑门,于是乎,这投火的飞蛾在秦军探骑面前被逮了个正着,不过幸好,此时赵方随于秦军军中,将他的性命保了下来。

但赵方此时满门被戮,也没心思见他,便遣人将他送往剑门看押,这么一来,到是和李凤景两个人作了伴儿。

直到剑门生变的那天晚上,后蜀降兵攻入剑门,当夜纷乱之极,若只是他们两个,估计就算是逃出牢笼,也会死在乱军手里,不过还好的是,看守两人的秦军到也都很聪明,当机立断换上了蜀军的衣服,趁乱护着他们两个出了剑门。

这一行人栖栖遑遑逃出,尽捡山中小路行走,说起来,这十余个秦军却也是蜀中降卒的身份,打头的一个年纪已经不小,过了不惑之年的,曾是利州西县的捕快,名叫刘昌,而他率领的这一群人,都是西县子弟,当初秦军还未到西县,西县县主,以及主簿,县尉等人却都逃了个干净,这些人舍不得家乡父老,却又疏散不及之下,不得已拿起刀枪以拒秦军。

就他们这些人,面对秦军自然是螳臂当车一般,一场算不得多激烈的厮杀下来,多数人都战死在西县城头,只留下这几个被秦军俘获。

不过秦军过了栈道之后,却是有了转机,大小漫天寨能须臾之间便被秦军攻破却是少不了他们的功劳,放他们回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他们也算是立下了功劳,于是最终,这些家伙也就在秦军中当兵吃粮了。

说到底,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利州人,对于利州地形十分熟悉,走起山间小路来也不愁迷路,于是一群人逃出剑门之后,便即朝着西县方向而去,至于这场仗是秦军能赢,还是蜀人得胜,他们真是不想再掺和了,只想着回到家乡,当个老实本分的百姓便罢的,至于带上他们两个,不过是领头的刘昌知道这两人都是大人物来的,如果一旦又被人捉住,也好有个由头能留条活命下来,说句难听的话,这两个人就是他们的护身符而已。

要说他们也都是蜀中降卒,剑门生变时不必仓皇出逃,但刘昌这人看上去很是憨厚,但却到底是个聪明人,想的极为清楚,不说别的,只说众人帮助秦军骗开小漫天寨的寨门,又在秦军中呆了那么久,没准就会被人指认出来,留在剑门实在凶险,还不如兵乱之机逃出去呢……

到得临近西县之时,众人也就松了一口气下来,毕竟是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地方,这条命看样子也算是捡回来了,这心里也就难免有些急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