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石笑了笑,“快起来吧,你们九死一生,我这里也不轻省,受了些伤,不过不要紧,养几日就好,对了,赤魔呢?”

接下便是细加询问了,王览比胡离等几个强的地方就在这里,头脑清明,即便现在心情激荡,说话也是条理清晰,从入蜀开始,一直到现在,原原本本禀报了一遍,起伏跌宕,如同冒险故事一般。

原来,他和赤魔带人在汉水边上等候,乱匪在金州初战失利之后,那王大元情知在神教已无法立足,回去见方半儒必死无疑,于是率几个心腹,甩开败兵,也不会乱匪大营,径自要逃回蜀中,在汉水边上遇到王览等人,一见之下大喜,立即鼓动他们护送自己会青龙山,到时定然以重礼相谢。

若真是一群马贩子也无不可,奈何王大元时运不济,遇到是却是王览等人,几个人一商量,当即是满口答应,但在晚上,等王大元和几个心腹睡熟,却立马露出了狰狞面目,王大元在睡梦当中,便被他们送去见拜火神教的火神了。

等到乱匪兵败,秦军铁骑南来,堵住了汉水滩头,王览等人都是大喜,其他人都说功劳已经足够,不如就此回营,还是跟在大人身边安心等等。

但王览却是摇头,力排众议,掉头回了蜀中,等在入蜀的必经之路上,要不怎么说呢,人的野心大了,胆子也就变得大了。

一直等了有半个多月,才将狼狈逃回的方半儒等人等到,不但将王大元人头送上,一番忠心表下来,随即就成了方半儒的心腹,跟着他一路回到了成都乱军大营。

但好运也到此为止了,王览没想到的是,拜火神教在蜀中掀起惊涛骇浪,但那该死的什么教尊竟然是个没度量的,不但将方半儒软禁了起来,他们这些跟回来的也没好到哪里去,险些被砍了脑袋,还好最终没丢了性命,也被关起来了事。

多少手段都无从施展,王览也后悔的够呛,还不如砍下方半儒等人的脑袋回去就此回去呢。

几个月匆匆即过,那晚赵石率军袭营,乱军大乱,王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大营越来越乱,他也呆不住了,瞅准机会,带人杀了看守,贼不走空,还顺便将方半儒和方劲之给弄了出来。

那方半儒也不愧是个人杰,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抽空拉了一票人马,也不在大营中多呆,立即趁着黑暗和混乱出了大营,晕头转向,哪边杀声小就往哪边走,出了大营的时候,人众虽然失散了大半,但终究是将性命丢在那里。

到得天色微明,一行人赫然发现,远方山势连绵,怒峰突起,如巨蟒盘身,卧龙就地,众人皆是大松了一口气。

除了王览等人,这些家伙大多都是蜀人,看这方向,再看群山走势,一些人已经知道,这是到了成都西北,再过去,翻山越岭,说不定就到了吐蕃地界了。

此时王览又是大悔,瞅瞅周围,自己带来的人还剩下了六七个,都精疲力竭,满脸茫然,而那方半儒,方劲之却带着数百人,身边还有条大鱼,是方半儒力主带上的,一打听,竟然是蜀国太子,孟氏子孙。

而此时此刻,那方半儒虽说惊魂未定,但却再非逃命时那么惊慌失措了,尤其是隐隐间,对王览等人有了戒备,想想也知道,这群人来历不明,却都是些亡命徒,虽有救命之恩,但却不得不防,这些家伙既然敢砍了王大元的脑袋,那么他方半儒的脑袋是不是也能拿下来给秦人送去呢?

既然对方有了防备,王览这里剩下的这点人手还真不足以成事了,眼瞅着肥肉吃不到嘴里,王览也是大叹倒霉,还不如昨晚干净利落的下黑手,拿到脑袋再说,万不该存了捉活口的心思。

最终那方半儒拿下了主意,蜀中已经不能呆了,不如一头撞进山里,先去吐蕃,再绕道去西北,那里汉羌混杂,马匪众多,还有可为。

不过望山跑死马,又急急走了两日,才真正到了群山脚下,到了山林里面,机会变得多了起来,王览就想着抽空下手。

但这个时候,一直没个主意的赤魔说话了,他有些想家了,不如跟着这些家伙回吐蕃低地瞧瞧,王览无语,他娘的,这个时候动思乡之情?是不是疯魔了?

但你别瞧着赤魔脑筋少,但脾气却倔,一旦打定主意,那叫一个意志坚定,怎么说都没用。

最终王览也是无法,再见到那方半儒周围总是跟着几个好手,很是不好下手,于是思忖了一番,给赤魔留下两个人,自己则率人趁一天晚上,悄悄摸过去,将那倒霉的蜀国太子悄无声息的给弄走了。

林子里乌其麻黑,那蜀国太子神情委顿,跟那些乱匪也不是一条心,再说既然是想去吐蕃,这个太子的也就不算什么,想来队伍里走丢了几个人,应该不会迁怒到留下来的赤魔几个才对。

再说,赤魔一口流利的吐蕃话,正是有大用的时候,应是性命无虞。

就这般,王览等人带着一个大活人,又在山里转悠了十几天,这才找到出路,绕了出来,一路直奔成都而来。

赵石这里也听得瞪圆了眼珠子,蜀国太子?好嘛,果真是一条大鱼,却没想到,辗转来去,竟然落在了王览手里,王览这小子还真是好运气。

“路上没遇到什么盘查吧?什么人知道蜀国太子的事情?”

“回大人,属下等行事还算稳妥,不敢让旁人知道此事。”

“好,下去好好休息,不过还得辛苦你们,去找李将军,让她给你找一处隐秘所在安顿,蜀国太子的事情不要外传,看牢了他,我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嗯,这次你们立下大功,朝廷的封赏我管不了,但我这里给你们记下,总归少不了你们的。”

王览神采飞扬,跪地道:“大人哪里话,咱们这条性命都是大人的,侥幸立下些功劳,实算不得什么,只盼大人能养好身子,咱们也就心安了。”

看着王览离去,赵石又重新躺回了床上,蜀国太子?该怎么处置?是送出去,还是先留着?也是个麻烦啊,要说功劳已经不小,不差这么一点了,再说了,蜀国已灭,留下个无能的太子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就是怕像拜火神教的有心之人,借此……

赵石脑海中灵光一闪,有心人?旁人做得,那大秦为什么做不得?蜀中初定,降了四个节度使,六个刺史,后蜀朝廷中的大臣也是一大堆,这里有多少能用的,又有多少是心怀叵测的,谁也说不清楚。

若是旁的地方也就罢了,但蜀中地势险峻,极易让人生出别的心思,到是不如现在找块试金石出来,将那些什么心怀故国的,不堪雌伏的,或是左右摇摆的统统铲除个干净,滥杀肯定不行,那么有了依据再杀,也不会激起蜀国旧臣们的逆反之心……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着这个主意很是奇妙。

但此事于他来说没什么好处,但也绝对没什么坏处,他现在真就不差功劳,蜀中如何治理,又如何收服人心,和他已经没有半点关系,但这样的奇思妙想一经浮现在脑海之中,就让他忍不住想试一试。

慢慢支起身子下了床,在屋内拖着步子走动了一会儿,赵石一咬牙,“来人。”

外面脚步声响,但随着一声娇叱,“走开。”种七娘已经昂着小脑袋,如同骄傲的鸭子一般背着手挪了进来,而随在后面的李全德龇牙咧嘴,挤眉弄眼,活像是被鸭子欺负了大鹅,敢怒而不敢言。

说起李全德来,也是好笑,大战之前,被赵石按例送回了京师,他和费傕两个就像是稻田里的稻草人,能吓唬不少人,但真到用的时候,却不顶什么事,在京师还成,这两人心眼不少,身在赵石门下,能料理不少事情,但真刀真枪的厮杀嘛,就算他们自己不怕,赵石这里也得掂量一下,若是这两个家伙战死在军前的后果,羽林军中不少这样的角色,只是以他们两个为首而已。

所以每逢大战,赵石头一个做的就是将他们两个送走,免得碍手碍脚,有特权的家伙总是比别人活的长,古今如一,不必多提。

不过这回李全德是没什么,但辰王老爷子有些不满意了,男子汉大丈夫,不经历些风雨怎么成?连你家老爷子我也曾在延州跟西贼真刀真枪的见过血,你赵石个小王八蛋,却把咱孙子当看门狗使唤,咱家的子孙,就算是当不了雄鹰,也怎么也得是猎犬吧?怎么能一有阵仗,就给扔回家来了呢?

他这一不满意,李全德就遭了罪,大耳瓜子挨了两个,藤条挨了十余下,还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老爷子发下了狠话,以后若再给人家送回来躲着,就把他扔到西北吃沙子去,老爷子只要在一天,就别想回来。

折腾了一顿,老爷子就想将这不争气的小畜生赶回去,但金州事急的消息传来,老头儿也犹豫了,孙子虽然不争气,但总归是自己血脉,更何况他嘴上说的虽狠,但实际上对这个孙子那也是宝贝的不得了,不然也不会瞅准了,给他找了赵石这么个上官。

想让孙子多些磋磨是真的,但却不是让他去送死的,于是李全德在京师就又呆了下来,没了赵石压着,那日子过的自然是舒心无比,不过好景不长,金州大捷传到京师,老爷子大悔,怎么就没舍了孩子把狼给套住呢?奶奶的,到这岁数了还能看走眼,真是可恨。

老爷子一发火,倒霉的自然还是不争气的小畜生了,立马派人去叫李全德过来,说来也是巧了,李全德优哉游哉的也是过了头,约了一群人去城外打猎,不想被窜出来的兔子惊了马,摔的头破血流不说,还跌断了一条腿。

这下不管是辰王想教训孙子,还是想赶紧让他去南边受苦,可都不成了,在京师养了几个月的伤,被老爷子催着到了金州,却又正赶上赵石遇刺的消息传过来,李全德也有些懵了,这赶去剑门还有个屁用?所以在金州又耽搁了下来,就这么,倒霉的他把最后攻取成都的大战也给错过去了。

不用说,到了成都,李全德自己也是纠结的一塌糊涂,想到回到京师,还有暴怒的老爷子在等着,他现在是总盼着赵石的伤好的慢些,圣旨到的时间再迟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