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从文,杨胜几个世家子在青楼喝的烂醉如泥,被人抬回家,段瑞平日到是不哼不哈的,这次闹的却是最大,这厮带着几个亲兵去赌坊赌钱,差点把赌坊给拆了,还动了刀子,见了血,就差没闹出人命来了,最后还是赵石亲自去衙门将几个人领了回来。

要说羽林军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但作为其中的领兵官,接连闹出这等麻烦,那还用所吗?

这还是几个领兵官儿,其他将校回到家中,打老婆,骂孩子那都是常事,两个多月,于闹市殴斗的就有十余起,涉及命案的也有一桩,不知是好是坏的是,这个时代和后世大不相同,人治胜于法治,对于有功将士是宽容的不得了,再加上家中疏通,连人命案子都压了下来,只陪了金银了事,其他人最多只是在衙门关了几天也就没事了,寒毛都没掉上一根。

到是羽林军的军法就不那么好过了,一个个屁股开花,赵石跟是传令,若再有人喝酒闹事,除军法从事之外,还要上报兵部,削其职权,才堪堪将这个不好的苗头刹住。

不过还是有御史上书弹驳得胜伯赵石纵容麾下军兵,于闹市殴斗杀人等事,对于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个攻讦的好借口,但话说回来,时候却是选的不对,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听闻此事之后,也只淡淡说了一句,构陷有功之臣?读书人啊,嘿嘿……

果然,此人上书之后,便如石入海,没了声息,之后不多时,上书的那个御史据说便被打发去了蜀中,至于是不是因为上书弹驳得胜伯的缘故,就说不太清楚了。

但赵石这里,却是特意将杜山虎等人轮番叫到跟前相谈,之后闹事的便渐渐少了起来,据说很有些管不住自己的,被弄去了西山大营,孤零零的守营去了,管事的正是张嗣忠和段瑞两个折腾的最厉害的。

其实,到得赵石这个地位,想真正清闲下来已是不可能的了,这些日子除了处理琐事之外,还去了一趟折府探望折大将军。

不过人没见着,折木清是去岁病倒的,说起来其实也怪不得旁人,他征战在外数十年,本就满身的伤患,回京之后,其实又憋着一口气,颇有不服老的意思,也好理解,统领千军万马的人,在战阵之上声威赫赫,镇守大秦西北数十年,大笑百余战,想让这样的人服老,在家中安心呆着,即便朝廷待之再是优容,也不啻于痴人说梦。

而去岁请战被拒,最终让这位大将军知道,此生若再想领兵沙场,估计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这口气也就泄了下来。

旧患复发,加上心中郁结难解,病情便迅速的恶化了下来,一躺下就没能起来,到了如今,已呈病入膏肓之势。

未能见到折木清,到不是因为旁的,而是折大将军现在病情已到了不能见客的地步,赵石算是尽到了礼数,心里也没什么遗憾或者其他的感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已。

再说了,和折木清之数面之缘,虽说折大将军对他好似分外器重,但真算起来,却也没什么真正的交情。

不过到折府转了一圈,却是感觉折家的人对他隐隐却有些敌意在里面,想了想,缘故可就有些多了,当初武举时就和折家子弟有些冲突,种家近些年也和折家越走越远,他却是要娶种家的女儿,估计折家人的心里不舒服也是有的。

要是往深了去想,折大将军为何病重?还不是因为请战未准,有了心病,这才病倒的?而他却在平蜀之战中大放异彩,折家的人说不定现在心里怎么想呢,虽说有些牵强,但人心这个东西变来变去的,谁又能说得准呢?

折家是不折不扣的大秦将门,世家门阀中的翘楚……以后却是要当心些了,从折府出来,赵石心里不由想道。

日子就这般过去,虽说感觉不算太快,但还是进入大秦四年四月间了,入宫一趟,但圣旨还是迟迟没有下来,到了四月,赵石和李金花的婚期渐近,得胜伯府渐渐忙碌了起来,娶平妻和正妻自然不同,要少上许多关节,在隆重程度上也没法相比,此乃旧俗,不容更改。

不过话说回来,照前年赵石大婚之时,此时却已时过境迁,那时赵石还不过是巩义县子,现在却已爵至得胜伯,不说旁的,从子爵到伯爵,在身份上绝对是个坎儿,以现在大秦的爵位来看,到了伯爵,即便是身上没有实职,也已有了不输于朝廷重臣的本钱。

毕竟这可不是后世女真人入关之后,伯爵满地走,侯爵多如狗的时代,此时遍数大秦,前前后后加起来,还顶着伯爵头衔的用十个指头都能算过来,到了侯爵这儿,更只香侯一家,别无分号了。

当然,皇家的直系血脉又当别论,这个旁人比不了,毕竟整个大秦都是人家的,一生下来,便弄个郡王什么的,也并不奇怪。

所以赵石现在虽然娶的是平妻,但比起当初来,场面可能要更大上一些,只说是可能,因为谁也不能确定,当初那般隆重的景象,却也有种种特殊的原因在里面,这里就不细说了,而现在的情势好似却是比不得的,所以谁也说不好这次赵石娶亲,到底会是个什么场面。

以防万一,得胜伯府内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开始张罗了起来,请柬纷纷送出去,府中各处张灯结彩,那观星更是趁机要求修缮一些屋舍花园之类的地方,加上要准备的一系列物什,等等等等,即便是赵石身在后宅,也没了什么清静可言。

朝中忙乱,府中忙乱,春暖花开,长安城也恢复了繁华,整个情势都是一片的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

纵观全局,也是如此,伐蜀之后,蜀中虽是一片萧条景象,但秦地却是不同,蜀中被俘的数十万乱民涌入秦地,兴修水利,整治道路,连一些县城的城墙都是整治一新,这许多的人力物力,让大秦的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了气来。

至于官场之上,虽说各个皆忙的焦头烂额,但权力这个东西散发着芬芳的同时,也让所有人都充满了动力,蜀地的官位陆续补充过去,扔是供不应求,也迫使朝廷做出决断,在一些要害上任用蜀中降臣。

而朝中更是传出风声,朝廷欲将蜀地划分为数路,详情虽不甚了了,但大秦简明的县府制可能要变为县府路三级了,若真要如此,自然是人人心中欢喜,也就是说,不算蜀中那些职位,还能凭空生出许多位置出来,这对于官场中人来说,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不说这些,单说赵石,相对清闲的日子被打搅到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终于,这天观星带人要在他居所前面种上一片竹林,还要将屋子修一修,赵石终于忍无可忍……离府出走了……

说的有些夸张,他还如以前般交代了陈常寿,李博文几个人全权负责府中诸事,照顾好老太太,自己则借着搬出居所的机会,带着几个从人,出了长安城……

第八卷 繁华尽处是吾乡 第624章 劝说

长安城外,阡陌纵横,草木萧疏,虽然已经入春,但冬韵犹在,没有多少春意,不过春风拂过,总能感觉到几许温润,而地头稍间,也能瞥见几许绿意,蓬勃的生机已在酝酿之中了的……

出了西城门,上了大道,往前十数里,就是西山大营所在,若再往前行,还有冷冷清清的西山行宫,不论行宫,还是羽林卫军营都是对于平常百姓来说却都可以说是禁地了,但往这边走的行人却不见少,拖儿带女,马车粼粼,常住长安之人自然知晓,这些百姓多数都是去西山佛院上香的。

其实出了城门没走多远,赵石带着人便拐上了小路,乡间小路,草木掩映,偶有人家现于其间,声息相通,鸡犬相闻,过着平静而又安乐的农家生活。

“大帅这是要去哪里?”赵幽燕见大帅意态安闲,一路行来,不紧不慢,显然心绪很是不错,便悄悄落后许多,低声问一个跟随赵石最久的老护卫道。

那人嘿嘿一笑,有些得意的瞅了赵幽燕一眼,压低了声音道:“还能去哪儿?前面不远就是夫人住的地方,你说能去哪?”

“这个……夫人……”赵幽燕愣了愣,接着便明白过来,有些想笑,却又忍住,心道,这还没过门儿呢,又是出嫁在即,这几天就忍不住了?再说好像也于礼不合啊,不过说起来,这门儿婚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些传奇色彩,可以说道的地方太多,但男女之事,又涉及到大帅威严,底下这群人多有忌讳,所以在这个上面说嘴的并不多。

赵幽燕这里也是一知半解,平日又不好仔细打问大帅隐私,但毕竟是年轻人,好奇心旺盛的很,这时却是忍不住问道:“大帅和夫人蹉跎至今,终能结成鸳盟,着实让人羡慕,就是不知大帅和夫人究竟是怎么相识的……”

那人抿着嘴儿却不说话了,只是一脸贼笑,瞅着赵幽燕,赵幽燕咬了咬,心中诅咒,不过这些家伙大多都是大帅旧部,就算不是,也多是东征是跟随大帅出生入死,在阎王殿走上一圈又回了阳的,还有那么几个也是巩义县团练出身,也是跟随大帅最早的一批人马,各个资历深厚,桀骜不驯,他有时还真拿这些家伙没办法。

若非他是大帅亲族,又识文断字,身有勇力,不然断不会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了大帅的亲兵统领,要真比起亲厚或者资历来,这些亲信牙兵任一个站出来,都不是他能比的了的。

这个时候想拿出上官的威风来,绝对是自找难看。

平日零敲碎打的,已是让人心痒难搔,加上此时又觉着大帅和夫人成亲在即,问问也是无妨,这八卦之心一旦起来,再想按下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别废话,彩玉坊转一圈,花销多少算小爷我的,怎么样?”

那老兵姓吴,闻言立即呵呵低笑,一身的彪悍之气却带着些许的油滑事故,“您可算是问对人了,就后面这些后生小子,别看跟大帅日子不短了,但他们能知道个什么?无非是人云那个……那个旁人怎么说,他们就也怎么说,糊弄些不知就里的……”

说到这里,更是一拍胸脯,想大咧咧笑上几声,却又瞧了瞧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