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的大人们想的很长远,也非杞人忧天,所以接着今日的时机,提了出来,其实话里面的意思很明白,今日我礼部来人就明确权责来的,你枢密院和兵部不管怎么说,那猛虎武胜军不管怎么建,我都不管,但必定得承认,这国武监的牌子是礼部的,谁都不能抢。

听明白这个意思,那边兵部就有人不愿意了,瞅着话缝就插了一句,“猛虎武胜军有征召国武监教授之权,难道说,到时行军在外,还要向礼部问及行伍之事?”

论起嘴皮子来,礼部的人可不让与人,有人立马阴阳怪气的回了一句,“当年种大学士可也曾领兵的……”

兵部的人立即噎住,说起这位种大学士,可是有名气的很,人家出身大秦种氏,家学渊博不说,还考中了进士,一路入翰林院,再进了中书,掉头回来领兵,却也毫不含糊,最终官至枢密副使,着实称得上是文武全才,而和历代一样,大秦也没有文人不可领兵一说,在这个上面较真起来,兵部可占不到什么便宜。

两帮人都说了两句,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只要屁股没坐到对面去,也就都向着自己说话,得不出什么结果来的。

最终还是枢密使大人拿出了自己的权威,安抚道,“今之所议,乃军国大事,旁枝末节,容后可交中书议决。”

话虽不多,但他身份摆在那里,礼部的人虽有不甘,却也都住了口,心中却是暗骂,这国武监办的不伦不类,到了中书那里,说不定又要推回到枢密院来,最后还说不定要打个御前官司,还不定得拖到什么时候呢。

不过枢密使大人的话却是不容人质疑,之后再商谈起来,被略微忽视了一下的赵石这才成了主角。

“自古军中辎重皆归六曹之属,又何必单设一营?或有些多此一举了吧?”

“赵石所想之辎重营,与别不同,其中分门别类,各有所归,皆有所用,非单六曹划归其中,还有其他用处,若在此详述,恐非一言半语能说的清楚,若诸位大人真想知晓详细情形,赵石回去之后,具折上奏便是。”

“斥候营两千人马,也太多了些,刺探军情,数百人即可,赵大人以为然否?”

……

如此种种,问题接踵而至,赵石也打起精神,一一解说,这猛虎武胜军的建制,可供挑毛病的地方太多太多,且未经战阵检验,不过是心中一些设想,这个赵石是有准备的,但要说服这么多人,却也不太容易,只能据理力争,争取个最好的结果。

最终,猛虎武胜军兵员编制定在了一万五千人上面,这个赵石是满意的,两万人是狮子大开口,一万人的军制,就能镇守一方,而两万人,那已经是一镇的人数了,非是大将军,所领兵马,绝对超不出这个上限,何况还是单独成军呢,就拿当初东征来说,以猛虎武胜军的编制,若再作为大军锋矢,只人数上,就有些过了,而作为大军一翼,又有些薄弱,但成为大军前军,却能勉强胜任。

而在这个上面,兵部那里也未怎么刁难,不过之后在军官任用上面,就不好说了,但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赵石也用国武监第一批生员还都在学,无法抽调为由,拖延了下来,等到之后,首尾还多。

而在李承乾看来,以现如今国武监那些纨绔子,或是落地的书生成军,更好像是个笑话一般,到要看看这练兵奇才,这回又能练出怎样一支兵马来。

抱着这样有些想瞧笑话的心思,在军制上也就少了许多纠缠,加之还有李严蓄不动声色的在旁边出言相助,所以,顺利的砍掉五千人,将兵额定了一万五千上面。

而到了这个时候,兵部那里才图穷匕见,露出了些许狰狞出来,根本未曾从兵员从何而来上计较,而是在猛虎武胜军成军之后,又该在哪里驻扎,多少时日可正式成军,将来又该调往何处上面做起了文章。

不过既然赵石已经做足功夫,当即便微微一笑道:“之前奏折当中未曾提及练兵之所,只因赵石心中还未有定计,不过几日前却是听闻,羽林左卫已然弃了西山大营不用,另寻他处去了,人弃我取,西山大营与国武监遥遥相对,正是上佳之练兵所在,可为猛虎武胜军之基,诸位大人觉着可还合适?”

在座的,不光是兵部的,其他人脸也都僵住了,片刻之后,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挂上了古怪的神色,谁都知道,那西山大营是羽林左卫的招牌,指挥使王虎弃西山大营不用的用意也是昭然若揭,不用深想,就明白的。

但不成想,这位更绝,汤还没凉呢,就要把西山大营重新抢过来,想想那位正风得意的指挥使大人知晓此事后的表情,在座的人除了点幸灾乐祸的阴暗心思之外,多数却也觉着背后直冒寒气,这脸打的……那位指挥使大人可还能承受的住否?若真将西山大营给了猛虎武胜军,那位指挥使大人沦为笑柄不说,估计以后在左卫的威信也是荡然无存了……

环顾左右,赵石脸上带着笑,但对上他目光的人却都愣了愣,有的人脸色变幻,立马也回以笑容,并微微点头,多数人心里已经是暗自嘀咕,老了老了,来之前,还曾告诫自己,今日与会之人各个非同小可,万万不可孟浪,但事情议的多了些,怎么就把这个忘了呢?

眼前这位虽然年轻,但却是地道的陛下心腹之臣,更还是当今大秦最年轻的大将军,别瞧着人家自始至终,都一副后生小子,聆听教诲的样子,但人家如今那权势……啧啧,在座的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了?方才自己说话是不是多了些?在陛下已经定下来的事情上得罪这样的宠臣,可是断断划不来的……

赵石目光转了一圈,最终才落在兵部尚书李承乾的脸上,“西山大营的事情不急,诸位大人慢慢商议便是,最终陛下准不准也在两可之间……我再跟诸位大人多说一句,赵石已在陛下面前承下五年之期,五年一过,猛虎武胜军调往外方,诸位大人中多数都是带过兵的,自然也明白,对阵沙场,乃我军人用武之所在,是精锐之师,还是不堪一用的窝囊废物,见过战阵才能知晓。

到时,若猛虎武胜军不堪用,赵石定向陛下自请治军无方之罪便是,但当着诸位老大人的面,赵石却也要说两句不中听的,这五年当中,赵石既为国武监督学,又为练兵大事,实无力顾及其他,若再有何掣肘纠缠,嘿嘿,赵石说不定便有处置失当之处的,所以,在这里先给诸位大人告个罪……”

……

出了枢密院,带着四个随行护卫,慢慢将巍峨肃穆的枢密院衙门抛在身后,赵石看了看天色,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又是一天过去了,不过心情却是不错,想到之前兵部尚书李承乾面无表情的那张老脸,再想想兵部那几位想发火却又发不出来的憋闷样子,赵石无声的笑了。

这回他是一点面子也没给兵部留着,不但国武监生员的调配之权没给兵部留下,而且猛虎武胜军的招募上,也请枢密院派人主掌,彻底将兵部抛开是不可能的,但却将其对国武监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不论兵部的人怎么争,这个上面他也没松口,而枢密院那里自然不用说,巴不得将兵权全掌在手中呢,他这里送上门去,哪里还有反对的道理?

加之国武监现在还无足轻重,猛虎武胜军也还没见踪影,所以这个上面,争执的到也不算厉害,只能算是稍微恶心了一下兵部,不过顺带着给了枢密院好处,这西山大营的事儿估计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思及王虎,赵石冷笑,京军整编,又没了西山大营,之后还有诸般手段等着,你就等着蹲在左卫喝冷风去吧……

一箭数雕,南十八这主意确实要得,也算是略略出了一口心中闷气……

而经过此次堪议,猛虎武胜军的军制也就差不多定下来了,之后招募兵卒,选贤任能之事,虽还要在枢密院过一下,但多数却已握在了他的手里,现在缺的,其实只是个确确实实的名义了。

不过也应该快了的,猛虎武胜军第一任指挥使的职位,应该没人会和他争,而这番号还是皇帝陛下钦赐,又将在京縻近郊成军,所以多少可以以皇帝亲军视之,这又将多出不少的便利。

而招募兵卒之事他也已设想的差不多了,就从各处裁撤的团练那里招募人手,要说李承乾的才能及眼光确实非同寻常,各处已经开始裁撤的团练确实是个麻烦,这里面不但有兵部的首尾,而且其他各部也都逃不掉。

所以裁撤团练一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是个很容易出乱子的事情,也就是官场中人常说的烫手山芋,谁握在手里都不会舒服了,其中或改换门庭,录入禁军,或干脆遣散,回乡务农,皆非易事。

若能给团练找些去处,麻烦也就会少许多,而尚书大人就想到了羽林军这里,也可谓是用心良苦的了。

而两人虽有间隙,于此事上却是不谋而合,都打起了团练的主意,更长远的赵石也已经想的差不多了,国武监一批批的生员走出来,军官不用发愁,当然,最理想的便是建成一支纯粹由国武监生员组成的军旅,但那估计也只是臆想罢了,即便后世文明鼎盛的时候,也不曾有一支那样的军队,何况现在?

兵员有了,军官有了,驻地也有了眉目,成军也就在一年半年之间了的,他这里心情不好都难。

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转眼间,已经过了朱雀长街,出了内城,转向东市,再往前走两条街,便是东市所在,而得胜伯府,正在东市左近,却不用横穿东市。

而此时赵石带着四个护卫,左转,沿着这条被称作昌平街的街道直走,过两个街口,便能看见得胜伯府的大门了,其实算起来,得胜伯府占地极广,只过一个街口,就是得胜伯府的围墙。

斜阳晚照,已是晚饭时分,两旁民宅之中,炊烟已起,街上行人也已寥寥无几,长街之上,寂静的很。

赵石想着心事,也没刻意在意左右,几个护卫默默随在左右,也不敢打扰,长街之上,只闻清脆的马蹄声得得作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