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只剩下高兴了。

李金花没有上衙,女子怀孕在此时还是颇多凶险的,自确诊之后,即便旁人不说,她这里大喜之余,却也加了小心,不敢再过于奔波了,怀胎十月,足有多半年的功夫,她这里已经开始打算之后的日子向朝廷请辞,将羽林右卫都交给种遂算了,心里打算好了,差的只不过是赵石商量一下而已。

赵石回府,一番喧腾过后,终于寻了过来,两人虽也算老夫老妻了,但喜讯在前,两夫妻还是温存了好些时候,才谈起此事,见她好似一心想在家中相夫教子的模样,赵石也不多做劝阻。

但想来想去,却并不打算让妻子就此请辞,一个呢,是体谅女子为官不易,妻子这许多年费了多少心血,才走到今日一步,却不能因为有了身孕,便将一切抛下,不定过后想起,便是一桩憾事来的,与其将来后悔,却不如现在做的委婉些。

二来呢,这几年他在京军中的威望还是不可逆转的越来越高,羽林右卫几乎就是握在他手里,屯卫这两年渐渐替代了羽林左卫的位置,而其指挥使何清原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羽林左卫虽说被撤下了番号,但瞧朝廷的意思,却也没有断然处置的意思,将来恢复番号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即便经过那场动荡之后,左卫声威大损,但作为京军中的一支,建制什么的却还完好,而他在左卫中的声望地位就不用说了,不管由谁出任指挥使,结果都是一般。

雄武军那边也不用说,李敢当卸任之后,也再没有人敢跟他这个羽林中郎将呲牙咧嘴,可以说,如今遍观京军,这些年潜移默化之间,他这个羽林中郎将虽说还没到登高一呼,各部便闻声景从的地步,却也差相仿佛了。

再加上驻扎在西山大营的猛虎武胜军,也难怪这两年不论兵部,还是枢密院,请调猛虎武胜军于他处的声音越来越多,估计当初谁也未曾想到,得胜伯平蜀归来,转任羽林中郎将虚衔,过后更是一心办学,到了如今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当然,时至今日,只要不笨,其中道理想想也就明白了的,试想如今大秦有几位大将军?而其中驻京数年的也就赵石一个,加之其人本就出身京军,来来去去十余载,却也没脱了京军一系,这般下来,即便只是个羽林中郎将的虚衔,又没有刻意经营,但在京军中的威望还是节节攀升,一直演变到今日的局面。

道理很简单,但当初时候,多数人心里都存着幸灾乐祸之意,谁又能预见到今日?

话是这般,但反过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说旁的,只说皇位之争,便难以越的过去,就更不用说旁的了,一旦朝堂动荡,任谁也不会忽视京军不是?

这也正是近几年来,赵石越来越不得安宁的根本原因所在了,之前还有王虎,李敢当在,而现在嘛……

既然能想到这些,赵石心里也有些无奈的感觉,这些年本来就有着韬光隐晦的想法,但到的如今,却还是这番局面,到底是自己太能干,还是……

所以这事嘛,也就不用多想了,值此之时,退上一步两步也不算什么,但李金花这里还是大喜之下,失了计较,右卫这里即便李金花卸任,也绝对不会交在种遂手中便是了,赵石明白,种家当年参与皇位之争太深,即便现在缓过一口气来,但皇帝陛下心里恐怕对种家还是恨意难消,而那位前太子殿下如今还软禁在那里,所以京军指挥使这样的位置,皇帝陛下断不会容种家之人任之。

所以,请辞是要的,但没必要弄的那般决绝,更没必要的是力荐种遂接任,换句话说,不必上赶着去如何如何,顺其自然便是,想来朝廷自会安排,等孩子落地,李金花这里便有起复之机……

这一晚,夫妻两个床头细语之间,便将事情定了下来,当然,这一次领兵出征,怕是也就没有李金花的份儿了。

不提得胜伯府中这桩喜事,事情自然也不只这么一桩,第二日便有人回禀,户部那里今年拨付给国武监的款项少了一半,所幸的是,今年给国武监拨付的银两和猛虎武胜军的军资饷银什么的是分开来的,猛虎武胜军那边却未受什么影响。

这里面的关节赵石自然明白,看来朝廷的决议差不多已经出来了,不然的话,户部绝不会如此行事,但话说回来,一纸空文就想打发了他,那是不可能的,他这里却还是要争上一争,不过今年……国武监的那些工程怕是得要拖上一拖了……

但他这里刚琢磨着是不是现在就到户部走上一圈,却又有人来报,魏王殿下来访……

第八卷 繁华尽处是吾乡 第720章 开端(六)

魏王李玄道不是一个人来的,与其同行的还有一个十五六岁大的少年,有些拘谨的跟在魏王的身后,赵石迎出来的时候,与魏王见礼,这些年过去,魏王李玄道也已显出了老态,不过精神头却是不错。

要说魏王李玄道这一生有些悲剧,先帝在时,便不为父亲所喜,生有将才,在边塞风刀雪剑十余载,这才在众皇子间脱颖而出,权势日重。

但可惜是,虽手握兵权,和太子李玄持斗了个旗鼓相当,才略上别无话说,但最致命的一点却是膝下无子,加之领兵在外,虽有党羽,却无法于庙堂之上尽占优势,最终皇位还是落在了别人头上。

而正德末年的几番大事,却无不与魏王李玄道有关,兄弟萧蔷,兵戈相见,最后却落得两手空空,束手回京,听人鱼肉,像魏王这样的人,没有拔剑自刎已是幸事,而这些年在京中安闲度日,看着逍遥,但细想一下,其中苦处与那被软禁在西山的太子李玄持又有什么两样?

回想当年,也许眼前这位殿下一生最浓烈的时刻怕就是在汾水河畔,大破金兵十万的时候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只可惜,不过是昙花一现……

赵石心中微有感慨,但前太子如何,魏王如何,都已成了往事,与他却没任何干系了……

他想的更多的是,魏王此时冒冒然登门,又是为了何事?他和魏王可是没有任何瓜葛,要是细数起来,当年可还……

无意义的寒暄了两句,赵石将两人让进了会客厅堂,魏王身后跟着的大活人他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少年紧跟在魏王身后,亦步亦趋,脸上刻着紧张,赵石只瞧了瞧,便知道,这少年恐怕出身不高,没见过什么世面,进了厅堂,好像手脚都没个放处了,眼睛也不敢直视于人,和世家子迥然有异。

赵石不由多瞅了几眼,便多少瞧出了一些,这少年举止之间,虽远谈不上从容大度,但穿着却也不差,尤其是眉眼之间,与皇家之人有那么几分相像,甚至那双又细又长的眸子,简直就是李氏皇族的招牌。

许是皇家哪支的破落户吧?不然的话,也不会跟在魏王的身边……赵石暗自道……

不过魏王这里却没有引见的意思,不着边际的寒暄了几句,便跟着入了厅堂,魏王看上去还是那般的豪爽和自来熟,与在军中之时相比,少了许多的威严,却是更加让人容易生出亲近的感觉,毕竟人家再怎么不得志,也是皇家之人,有王位在身,跟你笑上一笑,那就叫折节下交,绝对让平常人能与有荣焉,何况是这般的不见外了?

不过赵石也不以为意,这些年在京中呆的久了,朝堂上的大臣们别说时不时就能见面,就光听传闻,也能略略知道朝中各人都是什么性情了,就拿魏王来说,这些年虽说在枢密院中还领着职衔,但朝堂上的人都知道,魏王已经渐渐淡出了朝野政事之外,当年打算拥立魏王的朝臣,这些年或贬或逐,已经被一扫而空。

至于说当年魏王潼关旧部,也没好过多少,潼关守军几次变动,如今在潼关军中任职的魏王旧部,也已所剩无几。

失了这些爪牙,即便魏王雄心不减,也只能任由牢笼将自己困住,最终再没有动弹一下的力气了。

所以这几年魏王的作为也就好理解了,在枢密院那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与人相交,也变得大大咧咧,对于得失之间,少做计较,曾在枢密院当堂大骂枢密使汪道存畏首畏尾,也曾不顾朝野物议,召妓同游西山行宫,举止失常之处,又怎能用一句韬光隐晦来解释?

就说现在吧,光明正大的来府面见他这个羽林中郎将,若是搁在当年,又得惊掉多少人的眼珠子?

不过不管赵石心里做如何想法,几句话之后,魏王李玄道便已经直接开口将来意说了个明白。

抿着下人送上来的香茶,魏王又大笑着道了两句,如今这得胜伯府越来越有气象了,赵石到也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这茶叶是过年时蜀中那边送过来的,与贡茶乃是同一片茶园所产,加之蜀中美酒这两年也没少流入得胜伯府,再有得胜伯府占地不小,这些年也已修缮完全,楼台阁榭的,看上去却也不让那些簪缨世家所居之地,可不是已经有了些气象?再说这话也不只一个人在赵石面前提过,所以赵石笑笑,给了个默认。

那边魏王李玄道显然也没打算怎么绕弯子,几句话过后,便说起了来意。

“这次不速而来,想来你心里也在犯嘀咕,估计心里还觉着,这落魄王爷跟老子一点也不搭界,当年还算计过老子,如今怎么就腆着脸寻上门来了呢?许是没安好心,要多做提防才成……嘿嘿,本王猜的没错吧?”

赵石抽抽嘴角,心道,你到是有自知之明,不过身子却欠了欠,嘴上回道:“王爷言重了,赵石为人臣子,这忠义二字还是懂的的,又怎敢心存怨尤?”

魏王嘿嘿笑着摇了摇头,也不知是没听懂话里藏话,还是根本不以为意,接着自顾自的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就放心了……”

说罢便瞅着赵石,但语气之间却越发的随意了,“这次呢,是本王求到你门上来了,咱们都是从军多年之人,本王不跟你打机锋……”

说到这儿,回身一把将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年轻人给到了身前,“小子,还不见过赵大将军。”

年轻人手足无措,想要跪下,却被魏王牢牢拽住,最终只是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