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已然夕阳西下,殿中稍暗,有人点起了蜡烛,夕阳如血,在窗棂,殿口爬进来,映的殿内斑斑驳驳。

战鼓声,赵石微微挺直身子,这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自不是以为回到了两军阵前。

但这宁静的春天日暮时间,一声声战鼓回响在空旷的大殿之中,敲碎了大殿中的宁静,也赶走了春日的气息,竟然带出几分肃杀来。

这是真正的战鼓敲法,因为其中带着近乎于古板的节奏,鼓响则进,许多人都知道这个,也明白战鼓声在战场上往往能激起士卒士气,但没有身临其境的人很难想象,战鼓声为什么会影响士气。

其实很简单,因为节奏,所以军中鼓手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敲出的鼓点必须与士卒的步伐尽量同步,所以一般都是先缓后急,就像士卒冲锋陷阵一般,先迈开步子向前,保持阵列完整,然后渐渐迅疾,直到奔跑起来……

这个过程中,战鼓是一定不能停的,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士卒也一定在听着鼓点,渐渐让自己的步伐与鼓点一致,这样的话,不但能使自己队列完整,还一定程度上激发士卒心中的杀气。

能在皇宫中听到战鼓的机会真的不用提了,上次听到,好像就是十几年前那场类似于兵变的夜晚吧?

在场三个男人,都见过剑舞,但多数是以琵琶伴奏,少数操琴,说来还是因为琴声柔弱的关系,但以战鼓为伴,却还是头一次听闻,头一次亲眼见到,尽皆精神一振。

估计景帝,王虎的想法差不多,都想起来当年名动天下的公孙剑舞,赵石左右瞅瞅,心里却恶心的想,这可真是一个刺王杀驾的好机会啊。

随着沉厚的鼓声,踩着夕阳的余辉,重重踏着鼓点,一个人影自殿门口处缓缓而入,就算是鼓声,也无法掩盖那双足底处显然加了铁片或什么所发出的铁石撞击之声。

看那身影,本知道来人是沈才人无疑,但背对着夕阳,赵石眯着眼睛一瞧,还是有些吃惊,只见她已是一身戎装,身上穿着的竟是一件军服,脚上蹬的也是一双胡靴,外面还罩着精致的皮甲,腰间别着双剑,而脸上,却已经戴上了一张银光闪闪的面具,只露出一双闪闪发亮的眸子。

夕阳从侧面漏过来,不但映的面具带出几分血色,连那双本来纯真澄净的眸子也变成了诡异的暗红色,活脱一个从黑暗地狱中走出来的暗夜妖精。

鼓声急了几分,充满了催促之意。

而这样一身打扮的她猛然一个跳跃,这一跃,很有军中扑击之态,随着剑鸣之声响起,在空中,两道寒光已然亮起,交叉而过,惊若翩鸿,又若鹰击长空,身形落下时,正正来到大殿中心。

身形落地,稳稳半跪于地,胳膊在身侧伸的笔直,两把短剑,斜指半空,如同多了两双铁翼,以红绳系住的长发披散下来,盖住了她的脸庞。

鼓声骤然停住,大殿之上一片寂静,显然,这在战阵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时候,鼓声骤然停下,便如同方才那一跃,从极动到极静的蓦然转换,带给人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也自然强烈到了极点。

停了片刻,殿上却无一人说话,目光全在正中身影之上,王虎也果然没有说错,这样的舞者,也确有名动长安的资格。

鼓声隐隐,重新响起,这次却又劲疾了几分。

女子猛的抬头,银色面具划出一抹光晕,那双眸子竟然也像是带了几分杀气。

随着鼓点,双剑如同莲花绽放,奔腾跳跃间,脚步声,鼓点声,短剑挥洒,反射出点点寒芒,癫狂之处,宛若野蛮人围着篝火在祭奠神明。

鼓声更疾,动作更加狂野,剑光滚动间,飘忽左右,就像一团银芒包裹的光团,来来去去,渐渐已经移到赵石案前。

随着最后一个重重的音符,小巧的胡靴在案上猛然一点,身形已经倒转了过来,与此同时,两抹寒光,直向赵石面门撩了上来。

对面王虎那里,已是一声惊呼出口,便是景帝,也猛的瞪大了眼睛。

只赵石端坐不动,任凭这两抹寒光在自己脸颊旁边划过,微凉的寒意,甚至刺激的脸颊两侧寒毛微竖。

耳畔,咯咯轻笑声隐隐回荡,沈才人已经轻轻巧巧的落在地上,双剑掣于肘后,像男子般躬身抱拳,“大将军果然胆魄非凡,着实不令小女子失望,方才孟浪,还望大将军海涵则个。”

赵石微微一笑,也抱了抱拳,“才人一曲剑舞,精彩绝伦,已经瞧的赵石呆了,竟是没反应过来,惭愧惭愧。”

沈才人呼吸急促,显然这一段剑舞对她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清脆的笑声中还是带出些得意,但她断然不会知晓,眼前这位大将军即有勇冠三军之名,怎会将区区花拳绣腿放在心上,若方才稍有不对,那双铁拳会在短剑撩中之前,早已轰击在她的头部,她更不会想到,年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将军,估计看过的死人比她见过的活人都多,胆魄那还用说吗?

“胡闹。”景帝终于憋出了两个字,那边厢惊呼出口的王虎,更已是满脸通红,这个丑出的比方才赵石出的还要大上几分,男儿争强,不懂规矩不可怕,可怕的是输在了胆气上。

“陛下……”一声腻的叫男人浑身发麻的呼唤出口,景帝也抵挡不住,脸色微红,好似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还不速去换过衣物,来为大将军把盏赔罪?”

看着这妖精踩着欢快的步伐,脚底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声响,隐没在殿门口处,景帝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赵石笑道:“这个沈才人啊,年纪还小,又入宫不久,素喜玩闹,朕也头疼的紧呢,方才多有孟浪,爱卿不必放在心上。”

话是这么说,但话里藏着的宠溺之意谁也听得出来,赵石还能说什么?就算此女想要行刺于他,也是正常,当年他在蜀中杀的人头滚滚,蜀人呼之为赵魔王,蜀中大族,更是恨他入骨,此女若真是出自蜀中沈氏,干出什么来,也都不奇怪。

仿佛高潮已过,沈才人重归席上,为赵石把盏赔罪之后,也有些恹恹的提不起精神,一会儿功夫便告退了出去,又饮几轮,天色也黑了下来,皇帝陛下终于发话,宴席到此结束……

赵石与王虎结伴出宫,自始至终,除了勤政殿上几句话外,皇帝陛下也再未提赏功之事,看来过后定有旨意的。

出了宫门,王虎告辞,临去之时,却笑着来了一句,“大将军,看在当年情分上,王虎厚颜请大将军在长公主处多多美言几句,王虎自有厚报。”

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也不待赵石反应过来,已经带人走了。

赵石琢磨了一下这话里的味道,撇嘴笑了笑,也就不再管它,回首望向宫门方向,心里也不知是怒是叹,怒的是,百战而归,竟然遭妇人女子戏弄,真真让人几乎忍无可忍,而叹的则是,这次回来,所见所闻,变化竟如隔世一般,宫中发生种种,在眼前一一闪过,赵石摇了摇头,皇帝陛下,也许真的有些老了……

第十卷 天下兴亡谁人晓 第802章 圣旨

回到家中,先去后院露了一面,让等待中的老娘妻妾安心,转身出了后院,径自来到书房,南十八等人早已候在那里。

闲话少叙,坐定之后,赵石便将入宫种种,事无巨细,都讲了一遍。

几个人听了,都是脸色古怪。

沉默多时,李博文却是率先开口,“现在市井之间也有传闻,说是皇帝陛下新纳了一位蜀中美人,有倾国之姿,没想到,伯爷回京就见到了。”

陈常寿摇头,“何止市井之间,便是公卿之家,现如今谈论最多的也是这位沈才人,听闻,这位沈才人,不但容貌绝世无双,还歌舞双绝,年关时,宫中赐宴,就是这位沈才人献舞于御前,一舞之间,倾倒多少长安达官显贵,也在一舞之间,名动长安。”

孙文通搭茬,闷声道:“彩玉坊中女子,蜀女身价倍增,怕是也与此事有关。”

众人面色古怪,这位府中司马,孑然一身,不想还有这个嗜好。

李博文摇头叹道:“可惜锁于深宫,无缘见之。”

这位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落魄时,就曾在青楼于青楼女子写诗赋词为业,此时一脸的向往之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孙文通好像被触动了什么,感慨道:“红颜祸水,自古如是,想当年……唉,不说也罢。”

还是南十八见赵石脸色有些发黑,这才开口将话头拉回了正题,“此女姓沈,多数是蜀中沈氏之女了,就是不知其父母名姓,不过,此女为长安王氏所献,却要小心为上了,听大帅所言,此女当颇有心计,红颜祸水之称,到也不为过的。”

说的有些隐晦,但这里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按照赵石所说,长生殿上一曲悲歌,老大王朝,极盛而衰,系了多少古人哀思,故事不远,也确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陈常寿迟疑了一下,道:“陛下素来英明神武,怎么会……”

这里数孙文通忌讳最少,他本来就蜀中降臣,对皇帝陛下也疏无敬意,接着话头便道:“色令智昏,大帅百战归来,竟容女子妇人如此辱慢,难道不知,君使臣如草籽,臣必视君如寇仇……”

众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

“住口。”赵石沉声喝止,“如此大逆之言,怎能出口?不但于事无补,泄露出去,这里所有人身家性命还要不要了?”

赵石盯着孙文通,好像要将他整个人看穿一般,孙文通倔强的闭紧嘴巴,最终还是抵不过那好像利剑般的目光,嘟囔道:“大帅若不信我,何必以如此秘事与闻?”

南十八与孙文通在河中也算相交默契,这时赶紧打圆场道:“文通需慎言,如今非常时候,府内府外耳目众多,只要只言片语泄露出去,立时便大祸临头,咱们都知道,文通是为大帅抱不平,然我等所言所行,为大帅幕尔,还望切记自己本份,大帅功成之日,自不会忘了文通辛劳。”

“大帅也要小心了,陛下性情,朝野尽知,但如今……陛下所行,非同往常,是真是假,且待来日观之,一叶落,而秋风至,波涛起时,总有预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