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北方蒙古部族大多已经统一在了成吉思汗大旄之下,这些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开始整合各个蒙古部族,封了三位万户长,统领蒙古铁骑,许多蒙古部族的首领,在他注视之下,低下曾经尊贵的头颅,瑟瑟发抖。

成吉思汗拒不接受大金的册封,这位蒙古人中的雄鹰,正在逡巡四顾,寻找着下一个对手,实际上,也许是依旧对金人感到些许敬畏,所以西面广大的草原更能吸引他的目光,但克烈部王罕,另一位强大的蒙古部族的首领,牢牢挡在了西去的路上。

他是成吉思汗的义父,还正在与乃蛮部交战,没有充分的理由的情况之下,如果铁木真对克烈部挥出自己的弯刀,那么,他背信弃义的名声将传遍草原,而他麾下的蒙古战士们,也会陆续离他远去,他会被所有人唾弃甚至背叛。

所以这位蒙古人的罕王,不得不从西面收回贪婪的目光,那么只有一个敌人了,那便是素来强大的金国。

而借口很好找,塔塔尔人的那些余孽,正在金人的庇护之下,他们理应受到长生天怒火的洗礼,随着蒙古部族整合的完毕,铁木真必将举起弯刀,率领着那些忠诚而又野蛮的蒙古战士,再次席卷东北草原,到了那个时候,不知道他在覆灭了整个塔塔尔人部落之后,会不会横冲直撞的进入金国境内,用鲜血来证明,他才是整个东北大地的主宰。

而当他发现敲碎了外壳的金国是如此的虚弱,他会干什么也就不问可知了。

大金的处境越来越是险恶,朝堂上的争吵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却能让大金的朝廷谕令延迟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一年过去了,太原粮草重地,依旧空虚无比,太原府的百姓在饿肚子,连大同守军薪饷也在拖着,粮草也是断断续续。

一年的时光,大同守军已经闹了两次兵变,逃兵更是无日或无,太原城中一把大火,在这个时候才渐渐显出了威力。

去岁秋收之时,大同守军终于忍不住,开始派兵劫掠乡里,自己想起了办法,而北边的鞑靼人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很多部落在这一年当中被金人灭族,鞑靼草原上,烟气袅袅,那是一些鞑靼部落在大火中覆灭。

鞑靼人在失去了王族汪古部之后,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很多鞑靼部落投靠了乃蛮部,让乃蛮部实力大增,与蒙古人的交战中,渐渐占据上风。

金人劫掠草原,许多鞑靼部落开始了北迁之旅,却又不愿去到乃蛮部草原上,做乃蛮部的奴隶,于是,争夺草场的战争在鞑靼各部间上演,圣狼的子孙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像流浪的野狗般在相互撕咬,尊贵的圣狼血脉在这样的厮杀中,渐渐泯灭。

大同守军也靠着这样的手段,度过了这个难熬的冬天,如果再没有多少粮草运过来,大同金兵依旧会在开春这么干下去,这无疑会让草原各部感到恐慌,甚至于会受到乃蛮部骑兵的攻击,让草原人对金国愈加的仇恨。

但大同守军已经顾不上这个了,要想吃饱肚子,只有这么一条路,而从秦人国内传回来的消息,也让大同守军上下长长松了一口气,也再不管太原的死活,专心的想着开春时节,该派出多少军兵去打草谷。

即便是朝廷发来谕令,让大同抽调兵马,到东边,去防御蒙古人,或是到别处去镇压义军,大同守军也是置若罔闻,一心拖延。

甚至于,有些军中将领已经开始琢磨着,将那些脑满肠肥的地方官吏,或是女真贵族杀了下酒,顺便将他们的家财,娇妻美妾什么的纳为己有了。

金国上下,一片混乱,再没有人于这个时候能够挽救大金的命运,再贤明的皇帝,再勇武的将军,面对这种局面,也会束手无策。

就在这样一个时候,赵石已经来到了解州,悄悄见了河中宣慰使段德一面,谈了些时候,转头,招来大将军杜山虎,密谈良久,之后也没在解州多呆,随即启程前往汾州。

顺便,在临汾见了种怀玉,在种怀玉震惊莫名之后,命其整军备战,随时准备听令行事,这才离开了临汾,来到汾州。

张锋聚率兵驻守汾州,张锋聚麾下两万人马,皆为河中军军中精锐,这一年来,他也没闲着,除了时常担心回到京师的义兄之外,也时刻注视着太原动静。

当知道金人大将完颜和尚在病情稍微好转之后,离开了太原,回去金人南京修养身体,他的心也就放了一半下来。

这一年当中,令他分外诧异的是,金人一直未增兵太原,太原府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显然乃缺粮所致,但太原府乃金人粮草重地,即便粮草没了一半,剩下的足够太原府百姓吃饱肚子才对。

但好像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儿,派人前去打探,也探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只知道,太原府缺粮缺的厉害,连运往大同的粮草都断了些时候了。

军中探子,不敢进离太原城太近,因为他们身上军人的气息太浓了些,自然传回来的消息模模糊糊,不能让人知道其中真假。

他哪里知道,金人官吏贪婪的样子是多么的可怕,敌情不明之下,加之担心长安生出什么变故,最终,还是压下试探一下金人到底是个什么底细的欲望,只谨守城池,不在多事了……

直到长安那边的消息陆续传来,他这心里才算是渐渐安稳了下来,不过还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那边的消息断了足足两个多月,结果一封信过来,竟然是发生了那般惊天动地的大事,想到义兄差点掉了脑袋,张锋聚背后发凉,奶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放心的让义兄回去了呢,多派些人手跟着,或者自己陪着也好啊,总好过在这里干耗着。

有些后怕,也有些安慰,毕竟诸般风雨,皆都安然度过,老爷子那里威风不减当年,回去之后得好好孝顺孝顺他老人家,嗯,三叔也是好样的,敢带兵进京,果然不愧是张家的人。

震惊之后是后怕,后怕之后是得意,得意之后便只剩下兴奋了,想到大哥坐镇长安,自己等人却可放开手脚施为,再不怕后面来的风刀雪剑,将来纵横沙场,建功立业已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这一下,他的目光是彻底被太原雄城给吸引住了,探骑四出,探报也越来越是清晰,金人缺粮恐怕不是什么陷阱,而是真的。

奈何如今已经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动兵不得,不然的话,他一定要跟杜山虎,种怀玉等人商量一下,打打太原城试试看……

不过就算现在不能动兵,但一些准备功夫却已经做了起来,更是传书给杜山虎,种怀玉等人,说自己赶在年关的时候会回去一趟,跟他们商量一件大事。

心眼儿还不少,打算自己领兵,就不能告知那两人实情,到时候想着怎么糊弄一下两个家伙,将兵权要到手上才好的……

就在他心动不已,盘算着怎么跟那两人说的时候,赵石顶风冒雪,带着一行人突然便这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当即就把他给吓住了……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880章 交底

张锋聚见到赵石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像是突然见到一座用栗子堆成的山的松鼠,先就被吓呆了,接着就是一阵狂喜,然后三窜两窜,就窜上了山。

当然,张锋聚不是松鼠,也两步窜到了赵石面前,狠狠抱住了赵石,想要抱起来转上几圈,但人家脚底下和生了根似的,他是真没辙。

没一点尴尬的松开手,哈哈笑着,恨不能围着赵石转上两圈,然后才省起要说话。

“大哥,你怎么到了这儿……怎么没给我传个信过来,兄弟我可想死你了,家里可还安好,听说太子殿下……啊不对,是皇帝陛下登基了,这下家里清净了吧,干娘身子骨怎么样,瞧着还好吗,对了,大哥怎么来了,长安城没事了……”

他这里高兴的有点过了头,开始语无伦次了,赵石看着他笑,心里也是暖暖的,不过这人话唠的毛病还是没改,有些讨厌。

拍了拍蹦来蹦去,一点没个将军样子的张锋聚的肩头,“行了,赶紧的,咱们都饿了,弄口吃的来,有酒没,也拿过来,给他们暖暖身子,有话过后再说。”

“对对对。”张锋聚一连串的点头,瞧了瞧大堂外面站着的那些人,刚想跟赵石说话,不过又扭头看看那些人,觉着有些怪异,然后就发现,这些人有那么几个他认得,都是赵石身边的亲卫,木华黎就不用说了,那已经是个将军了。

但剩下的几位,高矮胖瘦,一个小矮子,大冷的天,拿着也不是什么,在那里摇头晃脑的瞧着,一个胖子带着几个人围着,好像在给人家挡风,还有个家伙佝偻着腰,随时准备听候吩咐的奴才样,一个瘦高个如影随形的跟着那矮子,真真是要多诡异有多诡异,张锋聚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这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的,不会是朝廷钦差什么的吧?

不过他现在满心思都被赵石的到来给装满了,也顾不上这些,嘟囔着,“你瞧我这性子,这一路大哥肯定累了,来人啊……”

扯着嗓子便喊,赵石拉了他一下,道:“大呼小叫什么,我这次来,没让几个人知道,叫你心腹衙兵过来,给安置一下,弄的天下皆知,我可要拿你来做法。”

安置一下到也不费事,不一刻就已经办的停当。

热乎乎的酒菜也端了上来,没什么好东西,但牛羊肉都炖的稀烂,作料煨的也足,香气扑鼻。

赵石确实是饿了,拿起筷子来也不客气,不一会儿,就已经吃了个半饱,和张锋聚又喝了几杯,舒了口气。

张锋聚笑道:“大哥,怎么样,还是军中的饭吃着香吧。”

赵石笑着点头,不跟这个话唠废话,“这次出来,我是奉了密诏的,河中兵马都要听我调度,张培贤那里也要调兵过来,估摸着,过些日子就能到了……听说你和猛林他们在河中招兵,怎么样,兵员补齐了吗?”

张锋聚听说要打仗了,立刻是两眼放光,其他都抛在了一边,道:“补的差不多了,也练了一段日子,打硬仗不成,但经个两三次阵仗,也就都成了老兵,别说,河中这地方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