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9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镇军干的着实不错,但蜀中这边就只能隔靴搔痒了,操练了许久的蜀中水军除了人和粮草不缺之外,什么都缺,而夔州这里,也是易守难攻之处,但若从此处出兵,却也千难万难。

夔州镇军指挥使赵方,只能率领水军在江上巡游不停,至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真的不太好说。

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到了二月末尾,天气渐暖,冰雪消融,河中从解州,到汾州一路之上,真真是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

而临汾城,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座大兵营,大军云集于此,四万河洛守军,由大将军张培贤心腹将领江善,魏怀德两人率领,已经早早来到河中。

五千潼关精锐,也已经到了。

一万五千从各处抽调出来的大秦殿前司禁军,由指挥使种遂亲自率领,来到临汾。

四千雄武军,由雄武军都指挥使刘忠国率领,护送粮草辎重,在将近二月末尾时,也到达了临汾。

加上河中各部汇聚而来,二十余万大军,已是迅速成型。

大将军赵石此时也再不用遮掩行迹,留下张锋聚在汾州,自己径自回到临汾,回到临汾根本未曾休息,便击鼓升帐,召集各军将领来到中军大帐听令。

因为之前消息封锁的几乎密不透风,直到众将见到大将军赵石出现在面前,才晓得,原来这一次,是这位领兵,许多想争一争领兵之权的将领顿时熄了心思,大将军赵石名声在军中各部之间流传,有好有坏。

但大将军赵石的功绩以及领兵之能,却已无任何一人敢于怀疑,而且,大将军赵石向以治军严厉闻名于世,与当年大军平蜀,云集金州,纷扰不休不同,大将军赵石一亮相,就已经震慑全军,无人敢于置喙什么。

在大帐中有座位的杜山虎看了看陆续到来的各部将领,瞧瞧那几个这些时日,到了临汾便闹的分外热闹的几个人,震惊过后,便是低眉顺眼的样子,心中冷笑,他娘的,这个时候你再闹啊,若非早知道大帅在此,不待搭理你们,不然的话,真以为咱们河中军是吃素的不成……

等到各部将领到齐了,赵石环目看去,大帐之中,数十位军中将领挺身站立左右,官职稍微低些的,连大帐都进不来,只能等候在大帐之外。

二十万大军是怎么一个概念,铺开来,足以将长安雄城围在水泄不通,排队站好,足以从长安排到西北。

其中领兵将领,数以千计,这还是赵石头一次得领如此大军,即便是之前太原府一战,说是十余万大军,其实算起来,精锐不过六七万人,剩下的都是河中新军,而且连辎重营都得算在内才成。

而今再瞧,这二十余万大军,是实打实的大秦最精锐的那一部分,不用怀疑,水分一定是有,比如这一年新招募的河中兵,比如殿前司禁军所部,比如京军雄武军所部,但其他的,却都是百战之师。

二十余万大军,三位大将军,真真是群雄汇聚,济济一堂。

在赵石注目之间,大帐中鸦雀无声,肃杀之气渐渐弥漫开来,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开口说话,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下令,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都是大秦军中最精锐,最敢战,也最桀骜的一群人。

而这样的人,终于聚于他的帐下,在他注目之下,却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不由自主的于心中升起……

赵石定了定神,这个时候可不是得意的时候,只有胜利者才能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知道,自己还能走的更远,而这一战,也许只是一个起点而已,算不得什么,要知道,一年多之前那一战,他不过率领十余万兵马,就已经让太原金兵精锐尽丧于北地,而今,这二十多万精锐尽集于此,加之成武皇帝的予他前所未有的信重,能让他顾忌的还有什么呢……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882章 围城

“明日大军启程北去……”

赵石沉厚的声音回荡在大帐之中,即便是帐外之人也能清晰听闻,其实这已经与传说中的一些江湖功夫差不多了,不过实际上,只是因为赵石如今血气凝实,不再时刻喷薄欲出,变得分外的内敛所带来的变化了。

众将听到这句话,帐外立即骚动了一下,帐内的将领们却都是古井不波,大将军赵石突然出现在眼前,这一战肯定已是蓄谋已久,大将军一到,多数便是大军开拔的日子到了,不然的话,拖延些时日,大将军之前做的那些准备岂非变得无用?

赵石目光灼灼,如鹰似隼,威凌四射,无人敢于直视,赵石缓缓开口,继续道:“为保大军粮道无忧,必要有人坐镇临汾,有谁愿意领命?”

众将默然,不过片刻之后,种遂第一个站起身来道:“末将愿领大将军军令,力保大军粮道无事。”

到不是他不想到前敌立功,而是一来,帐中三位大将军,赵大将军肯定要坐镇中军,领袖群伦,而杜猛林乃大将军心腹,能攻善守,怎会留在这里当个押粮官儿?那么算下来,旁人分量不足,也只有他种遂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二来,种氏双雄,一个留在军中便已足够,而他现在已是大将军,晋步余地不多,最多也只能是加上些虚衔儿而已,而种怀玉差的还多,不如到前敌立功,若是种氏能出上两位大将军,当年种家之荣耀,便能复现于今日。

不得不说,乱世之于领兵将领,才是如鱼得水,想想十几年前的种家,再瞧瞧现如今,其实也只几年的功夫罢了,便已有了天壤之别,归根结底,还是拜战阵所赐,若是放在正德年间,种氏那样的颓势,得经过多少代人的前赴后继,才能扭转过来?

还有第三,大将军乃种家的女婿,这是至关重要的,若说之前种家还能在旁观望一下,离得赵大将军远些,但现在经过长安兵乱之后,种家已经彻底的来到了赵大将军的船上。

既然已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在大将军为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但能加深赵大将军对种家的信任,而且大将军还真的能让种家吃亏不成?

想到这些,种遂哪里还会犹豫,立即起身请命。

不过他却是忘了,他领殿前司禁军军职才多长时日?就算有种家支撑,也不能使底下众将尽数服膺,大家伙儿都是来打仗立功的,留在临汾算怎么回事?如此大军,若殿前司禁军不能从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是当起了押粮官,之后大家伙儿还能不能在其他各部面前,抬起头来过日子了?

不过虽说种遂考量有些不周,但临汾这个位置,赵石心中其实早有安排,到是种遂站起来请命,多少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随之,杜山虎也已经站起身来,他慢了一步,有些错愕,不过随即便开口道:“种将军勿要与某来争,谁不知晓咱老杜善守,这临汾还是交给某吧,要知道,某在河中呆了也有三四个年头了,正是理所当然的人选,诸位将军,咱就当回缩头乌龟,前面就交给大家伙儿了,若不能沙场建功,咱在后面可是要看笑话的啊……”

说着,还抱拳对着众将晃了晃,众将不敢失礼,加之三位大将军在此,没有争功之事,反而先自推让了起来,场面有些怪异,但着实让人欣喜,赶紧皆是抱拳回礼,一时间,人人带笑,帐内融洽非常,连那肃杀之气也淡了几分。

这也正是赵石所需要的,每次出征,都能见到嫡系和外来将领间的明争暗斗,他又怎会没有安排?早就跟杜山虎说好了的,这也是要让众将领情,一个是领杜山虎的情,一个就是赵大将军的,连心腹大将都留在了后面看管粮道,若是阵前有谁再不听将令,可就没什么客气的了。

恩威并施,才是领兵之道,由此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他领兵的手腕已经渐渐成熟了起来。

种遂讪笑了一声,还要说话,但赵石摆手,让他坐下,沉声道:“那就是杜将军了,记得,临汾这里要谨慎小心,但子洪口,才是要保得万无一失,我予你一万五千兵马,谨守各处要隘,河中就整个都交给你了,若让金兵伤了河中一草一木,我唯你是问。”

杜山虎大声领命道:“末将遵令。”

其实他心里不但不会不高兴,还有些得意,跟着旅帅,还能有亏可吃?手里不但有兵,而且还有权,征兵之权在手,如今帐内众将,以后各个都要瞧他的脸色,再说了,大帅的心胸气魄,哪里是这些鸟雀可以想得到的?

这个差事一定下来,帐内诸将再无旁的杂念,也确如赵石所想,连杜大将军都留在了后面,若是自己等人不能赚个脸子,还有什么面目在大将军麾下效力?

赵石也不再多说什么,随即便下令道:“江善,种怀玉。”

“末将在。”两人立即出列,躬身道。

“你二人留在中军,参赞军务。”

这就是参军了,平常时职责便是处理军中庶务,到了关键时候,可以直接建言军中主将,出谋划策,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时刻伴在大将军身侧,又有建言之权,也许一句话,就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而坏处是,手底下兵权也就没了,军功自然不愁,但与人家那实打实的军功比起来,就算旁人不说,自己也没多少底气夸耀。

武将靠的还是刀枪,动动嘴皮子就有功劳的事情,在军中可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军中参军一职,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将门子弟晋身的最佳途径,但若想旁人瞧得起你,还是得靠领兵上阵,用敌人的首级来换的。

两人职位不高不低,年纪又都不算太大,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这个时候,却不敢有半点迟疑,同声道:“末将遵令。”

之后便是一连串的将令,魏怀德领左军兵权,麾下乃河洛大军精锐,种遂在右军,手下是殿前司禁军,略显单薄,又以河中镇军中殿前司禁军旧部补之。

猛虎武胜军一部,以及雄武军置身中军,以刘忠国为中军官,张钰副之。

前军毫无疑问的,没有人比攻掠如火,又为大将军义弟的张锋聚再合适的人选了,他率领的,乃是河中镇军最精锐的一部分,其中多数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