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歌 第一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噹!”就在长剑堪堪刺到马中昌小腹时,他已经完全转过了身子,长剑刺穿了他的衣服,从小腹边穿过,并被马中昌撤回的剑劈了下来。
  “啪!啪!”两人同时摔倒在地上。一个是右脚挑起后立足不稳,一个是扭身太用力重心不稳,一同摔倒。
  惊心动魄的一瞬过后,围观的众人不禁大大的喘了口气。
  张淮深摇摇头,似乎对此感到不满,忽然又转头看着李公子,微笑不语。
  李公子面色难看,绷着脸默默无语。
  张淮深以为李公子既恼于比武失利又心疼宝剑赌输,所以面色难看,安慰他道:“不必在意,胜负还未分呢。”
  李公子摇头不语。张淮深待再安慰,这时辛四郎叫他看比武场。张淮深转头看去。
  比武场上,两人已经站了起来。马中昌手握有剑,斜指着崔珉,而崔珉双手空空,神情尴尬,他的长剑也躺在十几步外的平地上。
  张淮深这时听到耳边李公子叹了口气,对某人说道:“算了,我们认输吧。”
  张淮深心中又是一动,思道:“这李公子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决定认输?”
  就在张淮深思考之时,清源公主府的人下到场中,宣布认输。比武的两人各自回到本处的人群中。
  看到崔珉回来后,走到李公子的旁边,满面羞愧,低低的向李公子说着话,张淮深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个模糊的答案。
  李公子和崔珉低声谈了一会儿,崔珉忽然抬头向张淮深看过来,向李公子低声说了句,举步走了过来,走到张淮深面前,抱拳一鞠,说道:“张公子料事如神,崔珉佩服之至。”
  张淮深还了一礼,说道:“不敢当。”
  看到崔珉脸色沮丧,心知这一战对他的打击十分大,尤其是那么巧妙的一招杀手锏都被对方躲闪开,对他今后的生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阴影,张淮深心中很同情他,于是安慰崔珉道:“崔兄今日失手,只不过是一时大意,对方看到崔兄一阵猛攻,心中已经有了防备,所以才会避开,假如崔兄兵刃在手,鹿死谁手尚不可知,崔兄不必对此耿耿在怀。”
  说完后,张淮深又补充一句:“不过崔兄最后那刺虎十六式似乎出得早了一点,否则对方不会这么谨慎小心地提防,以至崔兄功败垂成。”
  崔珉叹了口气说:“张公子说的极是,在下如此做只是逼不得已。”
  张淮深略为惊讶,问道:“为什么?”
  崔珉道:“今日和我比武的神策军千牛叫马中昌,功夫和我也相差无几,本来我不必以身行险用那招的,可是不知为何,他居然会了一手绝招。那手绝招唤作‘左右逢源’,本是他们神策都虞侯不传之秘,非常厉害,却被他学去了。那招式中,一剑刺向你的腰部,似左似右,令人难以捉摸,无论你挡哪一边,这一剑就会突然从另一边刺过来,每当使出这一招,对手往往只好退避。在比武中,不曾想我就碰上这一招,也只能退让,既然不能破,在下不得不行险冒进。”
  张淮深这才明白,他回忆了一下比武时的情景,略微思考了会儿,说道:“崔兄,这一招看似简单,实则在内劲运用上另有奥妙,的确变幻莫测,很难破。”
  崔珉露出失望之色,勉强应道:“确实如此,否则也不会是神策军都虞侯的不传之秘了。”
  张淮深注意到了崔珉的神色,话音一转:“很难破,但不难应付。”
  崔珉不明白张淮深的意思,露出询问之色。
  张淮深继续道:“绝不能后退,一退就失了先机,最好的办法莫如当头一击,只要他不想死就得撤招后退,这时就可以趁势而为了。”
  崔珉吃惊道:“这不是两败俱伤之法么。”
  张淮深摇头道:“不,只要当机立断,只要双方功力相差不是太大,肯定能抢在对手之前击中他。即使是两败俱伤,自己也不过是受伤,而对方却会丧命,他不敢赌的。”
  崔珉想了一下,问道:“难道只有这个办法吗?”
  张淮深道:“当然不是。无论这一招怎么变化,总是要选左或右,快刺中时也因为要凝聚内力不能再有变化,假如自己功力比对方高很多,而且有闻风辨形的功夫,也可以在这一剑快刺中而不再变化之时挡住,用粘劲来粘住剑,然后再视情况予以反击。”
  崔珉想了一下,苦笑道:“这样做实在太难了,恐怕没什么人能做到。”说着再次向张淮深行了一礼,道:“无论如何,在下谢过张公子指点,在下得先过去一下。”指了一下神策军诸人的圈子,拱拱手,向那边走了过去。
  张淮深看看比武也结束了,转身找到辛四郎,招呼他一起回城。但这时辛四郎正和人谈得热乎,只得稍微等了他一会儿。
  这时神策军的圈子里忽然有了点波动,一个身影大步向张淮深这里走来。张淮深这时已经感觉到了,转身向身影看去。这是一个魁梧的青年,正是刚才与崔珉比武的神策军千牛马中昌。
  马中昌走到近前,气势汹汹的看着张淮深,喝道:“好小子,你竟敢口出狂言,小瞧我的‘左右逢源’,你可知这一招是我们神策都虞候豆卢著豆卢公的绝技,凭你也敢妄言能破,你大概是活的不耐烦了。”
  张淮深脸上顿时露出厌恶之色。
  神策都虞候豆卢著本是神策军中的一名小军吏。文宗在位时,当时的神策军右军中尉是大宦官王守澄,骄横跋扈、权倾天下,文宗因与翰林学士宋申锡密谋夺其权,但此事泄露,王守澄乃令军吏豆卢著诬告申锡与漳王谋逆,申锡坐贬。豆卢著凭借此功再加上奴事王守澄开始飞黄腾达。为分王守澄之权,文宗以仇士良为左军中尉,此时豆卢著看清了形势,投靠了仇士良,药死了王守澄。接下来在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事变’中又为宦官势力出了死力,因此深得仇士良信任,被任命为神策都虞候,这是神策军中除了左右中尉、左右中护军外最高的职位。左右中尉、左右中护军一直是宦官的专职,而神策都虞候才是实际上的神策军统帅。此时,右军中尉鱼弘志已死,仇士良身兼左右中尉,不大管实务,军中没有左右中护军,所以豆卢著在神策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显赫一时。不过由于他的恶行太多而声名狼藉,为天下之人所不齿。
  张淮深露出厌恶之色一是因为豆卢著恶行之因,二是对神策军劣行不满,也是对马中昌抬出豆卢著这个狼藉之名不屑。
  马中昌当然看到了张淮深的神色,敢将厌恶之色如此明显的表露出来也真没几个人,一时间反而吃不准该如何做,毕竟能到这里的人不会是普通老百姓,不是他可以任意恐吓欺凌的。但他横行惯了,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喝道:“小子,有种接我这一招,别嘴上厉害,手上脓包。”
  张淮深环顾四周,这时候周围已经围上不少人。他冷冷地道:“没兴趣。”
  马中昌以为张淮深害怕了,胆子更壮了,大喝道:“不行,你这小子敢看不起我们都虞候,老子非教训你不可。”
  张淮深哼了一下,跟不远处的辛四郎使了个眼色,转身就走,理都不理马中昌,一步两步,没见大跨步也没见用力奔,已经离开人群十几丈。
  如此一来张淮深对马中昌的轻视已表现到极点,马中昌心中怒火冲天,大步向前追去,冲到张淮深身后,连招呼都没打,如偷袭般拔出腰中长剑向他后腰刺去,似左似右,正是那招“左右逢源”。
  而张淮深似乎浑然不觉,不知大难即将临头。旁观之人都惊叫了出来。
  眼看剑就要刺中了腰部了,突然张淮深向前一滑,手臂向后挥出,只听得一声脆响,紧接着马中昌的长剑呼的一声直向空中飞去,众人不由的跟着长剑的去势望去,而长剑瞬间就不见踪影了,还没来得及赞叹,耳边听到一声长笑,再看去,张淮深已不见踪影。
  这一连串事情一瞬而逝,快的没什么人{bbs。yunx 。。/index。asp——云霄阁}能看清楚,只有极少数武功高强的人才看清楚当长剑快刺中时,张淮深鞋下象抹了油一样向前一滑,手臂很自然地向后挥出,一柄玉尺无声无息地从他袖中滑到手上,根本没回头看一下就准确地敲在马中昌长剑的剑背上并粘在一起,他的手腕随即顺着转了几个圈,然后玉尺向着天空一带,象吸在磁铁上一样吸在玉尺上的长剑就义无返顾地从马中昌的手中飞出直奔蓝天,这一瞬间的变化和之前他曾和崔珉谈到过而被认为是做不到的的破法毫无两样。
  在近乎偷袭的情况下,而且仅这么一招,被神策军都虞侯视为不传之秘的“左右逢源”就这样被轻松破去了,在场众人一时间都难以置信地愣住了,直到飞上天的长剑砸到地上才回过神来。
  望着地上的长剑,神策军诸人默然无语,清源公主府诸人冷眼看笑话,来看热闹的人窃窃私语,场上弥漫着尴尬、不安和不知所措的气氛。


  第一部夕阳春雷第二章 绑架

  “吱——”,尖利的长声划过长空,这是响箭发出的声音。
  “怎么回事”,比武场边的众人心中在问,每个人都感到惊奇。
  一个、两个、三个……三十个,没等场中的人明白,他们已经陷入了三十个大汉的包围中。这些人像是从地底冒出来的,人人身着灰衣蒙着面,手执张满弦的利弩,或在草中或在石后或左或右,将场中的人紧紧的包围起来。
  场中的人一阵骚乱,人人心惊胆颤,他们与这些大汉之间的远近正是能充分发挥弓箭威力的距离。在这种距离内,三十张张满弦的利弩足可以把场中的大部分人射成肉洞,即使侥幸未中的人在冲到这些大汉面前也会被第二轮的箭雨射穿,显然他们已经成为待屠之羔羊,任人鱼肉,胆大的人只是心惊肉跳,胆小的人几乎要晕过去了,没人敢动,没人敢说话,只能等待接下来的命运。
  “各位不必害怕。”一名灰衣蒙面大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