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歌 第一部-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军官闻言都是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常慕德又说道:“你们也回各自的营帐吧,这次没能赶上这场大战,我们回去可是要丢尽脸的,所以我打算开拔后把护卫的差使揽下来,也好让那些拼过命的兄弟们好好休息休息,所以你们趁现在没事养养神,到时候恐怕你们想睡都没空睡了。”
  “是。”众军官大声应道,掀起帐幕三三两两地出帐而去。
  等众人都走了,常慕德才坐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活动了一下筋骨,可没等他把手放下来,帐幕忽地掀起,一名军官进了来,低声道:“大人请右郎将到他的帐中叙话。”
  常慕德脸上丝毫没有惊讶之色,应了一声就跟着这军官出了帐,左转右转,来到了张淮深的寝帐。
  掀开帐幕进了去,只见张淮深正坐在火盆前,皱着眉头出神地望着盆中一闪一闪的火苗。见常慕德进来,他展眉一笑,招呼道:“到这里坐坐。”说着挪动了一下身子。
  常慕德默默地上前,坐在了他的身边,看着张淮深手中拨弄着火盆的铁箸,紧闭嘴唇不语。
  张淮深见状叹息了一声,说道:“你还是这样,我知道你还在为上次的事情怨恨我,只是你也清楚,我这也是为你好,何况军纪森严,怎能有所例外。”
  等了一会儿,见常慕德紧盯着火盆就好似没有听见一样,他又是一声叹息道:“真没想到这件事让你变成这样,想起以前豪气万千的你如今这么沉默寡言,我真的很痛心。我知道你在别人面前还是护着我的,可为什么当我的面就是这么冷淡呢?”
  见张淮深痛心疾首的样子,常慕德终于开口道:“上次他来你把他赶走的事情我绝对没有怨恨的意思,我知道你已经很宽大了,就算是砍了他和我的头都不能为过。我只是难过,你明明是为了把我和他隔开来才执意让我爹命我跟你来,而这件事你却一直瞒着我,只说什么想和我一起建功立业,你我这么多年的好兄弟,真没想到你会这么对付我。”
  “唉,你还是知道了。”张淮深闻言并没有惊奇,只是叹息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听爹说你要带我一起来夏州的时候我就有些猜测了,但我一直不敢相信,直到发生了那件事才敢肯定。想必是芊芊和你哭诉过才会这样。”
  “是。”张淮深顿了一下,说道:“可这我这也是为了你好,这种事情传出去必然有伤常家的名声,常叔也一定会气伤身体。”
  “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是为了别人活着的。”常慕德脸色硬邦邦的,口气也是很冲,他紧接着说道:“你找我来不是为了这事情吧,还是快说公事吧。”
  “好吧。”张淮深无奈地说道。旋即他的脸色郑重了起来,问道:“夏州那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断不会有补给不足的事情,而且你也不会因此延误出兵,适才在大帐上你对此语焉不详,想必其中另有隐情。”
  “你猜得不错,这次我们出大麻烦了。”
  从常慕德的语气和神色中看得出好像出了极为严重的事情,张淮深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到底怎么了?”
  “你这次带兵离开不到两天,京里就来人巡视了,是兵部和枢密院的人,正使是枢密副使宋叔康。”
  “他来干什么?”张淮深非常在意地追问道。
  枢密院是在唐代晚期出现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置两员,向例由宦官出任,可以参予朝廷政务,乃属朝中四贵,显赫一时。像枢密副使这样的要员事先不通知而突然来到这苦寒边塞确实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但张淮深这么紧张却不是完全是为了这个,他之所以在意实是因为宋叔康此人乃是仇士良的亲信……
  “名义上是为了年前我们夺回太和长公主立下大功前来慰劳的,但从他们来后的几天看,仆固怀疑他们极可能是前来查看我鹰扬军虚实的。”常慕德答道。
  太和长公主是宪宗第六女,穆宗时和亲到了回鹘。在一年前,回鹘发生大疫,牛羊十死七八,百姓困顿,加之权贵依旧横征暴敛,于是民怨沸腾,为了缓解困境转移民愤,回鹘乌介可汗胁持着太和长公主南下剽抄,过天德,至杷头烽北,俘掠云、朔北川,沿途烧杀抢掠。于是在长安的皇帝命太原节度使刘沔为回纥南面招讨使;以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充回纥东面招讨使;以李思忠为河西党项都将,回纥西南面招讨使:会军于太原以抗回鹘。张淮深的鹰扬军也奉诏参与了此役。
  当时三路大军会合后本欲直击,只是太和长公主在乌介的手中,难免投鼠忌器。正无奈间,张淮深指挥鹰扬军奇袭公主所在的振武城,杀得回鹘人弃辎重而逃,得以迎太和公主而归,从而解除了这一忧患。
  大战结束后,他在此役的智勇得到了太原节度使刘沔的赞赏,刘沔也因此上表替他请功,皇帝闻讯大喜,于是提升张淮深为夏州刺史兼夏州防御使。
  此战对张淮深来说影响深远,一方面来说,他一战成名,被公认为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将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和鹰扬军从此之后就在朝野的注目之下,丧失了保持隐蔽的初意。所以引起有心之人的猜疑也是当然,这次宋叔康的前来也才会引起仆固俊如此的猜测。
  张淮深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因此他脸上不免变得有些阴霾,沉吟不语。良久他才问道:“仆固是如何应付他们的?”
  “怕他们估摸到我们如今的兵力,他们一到,仆固长史就立刻派人到银州让左郎将暂时不要回来,在宁朔、长泽、定襄等处巡边的诸军也都就地驻扎,不许回夏州,城里只剩下三千来人,他自己一直跟随在宋叔康身边,他们到那里就跟到哪里,对那些可能令他们疑心的地方都抢先一步掩饰。”
  常慕德指的左郎将就是张直方了,因为数月前他曾带着七千人马参与了另一场大战,此时正在银州休整。
  张淮深听后点点头,说道:“仆固其他做得虽然不错,但一直跟在宋叔康身边倒可能做得太彰目了,容易引起有心人的疑心。”
  常慕德摇摇头道:“这倒不见得,他们是从京里来的大员,仆固殷勤些也不为过,要不然那些人也不会明里暗里鼓动仆固向仇士良效忠。”
  “是吗,仆固不会给招揽过去吧。”张淮深倒是笑了起来,然后他又问道:“这事虽然麻烦,可好像和你延误出兵没什么关系,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缘故?”
  常慕德颔首道:“是。他们来夏州这件事本来是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你十万火急的军令到来后,他们也得知了,或许是故意的,天天让仆固到他们那里述职,然后又要检阅三军,害得仆固分身乏术只能在深更半夜悄悄地调度军马,还不敢直接从夏州城里直接拨发,我这次带来的人都是从宁朔、长泽等地抽调在静德集结的,为此就耽搁了好几天。”
  张淮深掐指算了一下,咦了一声道:“仆固办事的能力我是不怀疑的,但就算这样也不需要这么多天啊?”
  “是,就只是这个缘故那还是赶得及的出发的,这次误事全是误在粮草和御寒冬衣供应不上。”常慕德的脸色极为难看。
  “这是怎么回事?”张淮深大为震惊,因为他平日里最重视的就是粮饷的补给,自募兵建军以来从不曾有过欠饷缺粮的事情发生,没想到此时却突然发生了,所以他实在是感到难以置信。
  “本来夏州城里还是有些存粮的,可是宋叔康来后拨了大半到银州那里了,剩下的又怕他们发觉我们调兵的举动所以不敢调用。本来这个月应该有批军饷和粮草拨到,正好可以应急,但是辛老四在南边派人快马回报说是左藏库那里竟然拖着不给。仆固赶紧到处东拼西凑,总算是从延州、绥州那里采办到了一些,赶快送到了静德,我收到后虽然立刻就出发了,但还是给耽搁了好些天,否则定能赶上前天的战事。”常慕德沉着脸解释道。
  “啊。”张淮深倒吸一口冷气,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帐中来回盘桓,只见他眉头深锁,面露冷峻之色,紧咬牙关。良久放问道:“左藏库这次不发粮饷到底是什么缘故?”
  “目前还不知道,所以我走的时候,仆固已经让崔琅快马回京去查了。”常慕德见张淮深面色不豫,不敢怠慢,立刻回答道。
  “嗯。”张淮深点点头,回到位子上坐了下来,低头又是一阵沉思,忽然他大声道:“来人。”
  帐外一名近卫掀幕进来,听候吩咐。
  张淮深沉声道:“传我军令,各军马上收拾行装,天一晴立刻动身。”
  等近卫离开后他又对常慕德道:“兹事体大,朝中可能发生了什么变故,我们得马上回去商量对策才行。”说话间他脸上的忧色难以掩饰,常慕德知道他此时焦虑不安的心情,所以连连点头称是。
  这一夜过去之后,第二天大雪如人所愿地停了,不顾雪深没脚,张淮深迫不及待地领军踏上了回程。在雪中艰苦跋涉了五天后,他回到了夏州。长史仆固俊此时已经得到消息,带领着文武属员出城迎接他们凯旋而归,而城中更有自发前来的百姓涌簇在城门口和城门大街两侧夹道欢迎。
  大军到达之时,先是仆固俊带领众人向张淮深敬献得胜酒,然后是夏州的耆老上前摇头晃脑地称颂鹰扬军这次的赫赫武功,等这些官样文章做好之后,大军开始进城,张淮深此时迫不及待地和仆固俊并马走在一起。
  “他们走了没有?”在城中大道上信马而行,张淮深一面微笑着回应着大街两侧欢呼的百姓一面问道。
  仆固俊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悄声道:“已经走了。”
  “那没发现什么吧。”
  “我们又没有图谋造反,能查出些什么呢?”
  “那就好。”张淮深稍微有些放心,悄声道:“等一会儿回府衙后到我书房去,我要和你好好谈谈。”
  仆固俊早就猜到了会这样,微微颔首以示答应。
  张淮深于是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