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宋青书-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温眼神悠远,摇头笑道:“罗本啊罗本,我赶你出门,并非是因为我厌烦于你,而是……你是和我一样的人啊……”

罗贯中身子一震。

刘伯温长呼出一口气,看向罗贯中地眼神渐趋柔和,微笑道:“若非当初我莽莽撞撞的呼吸吐纳,莫名其妙的领悟了高深内功,更得了天山折梅手的残谱,胆大妄为的寻各门各派精妙招数融入其中,更盗得鬼谷子秘传吴起手札这等阴阳造化之学……又怎么会有今日地刘伯温?”

顿了一顿,刘伯温又道:“当年我传你百家学说,以及我翻阅道藏领悟的玄门内功,你却肆意改之。几经波折之后,我固然被累的半死,但也让我明白,你我注定不为师徒!”

罗贯中蓦地双膝跪倒,磕了三个头,眼中已然有泪光闪动。

刘伯温伸手搀他,道:“傻孩子,你想问为什么是么?你资质不下于我,跟着我终难成大器。若不赶你出去,让你阅尽人情冷暖,如何能成就今天地罗贯中?你百家之学已渐趋圆融通透,一身武功也近融汇,我……很是欣慰。”

罗贯中道:“师……先生大恩,罗本毕生难报。”说着望了一眼青书,又道:“只是,若以此为因,要罗本为宋兄之将,未免……”

刘伯温笑道:“你想不通么?我说那许多,不过是说,你和我,是同一类人。”

罗贯中微微一怔。刘伯温轻摇羽扇,悠然道:“我刘伯温为读书而读书,为习武而习武,为造反而造反。你罗贯中也一样。我们……从来就不是甘于寂寞地人。”

宋青书微微笑道:“故而先生浪迹天涯,遍寻明主,至今十三年矣!”

刘伯温看他一眼,笑道:“你我西湖相遇,大打出手。我终不是你敌手,应邀到庄园一叙,一见如故,遂成刎颈之交。”

青书伸出手来,俊脸含笑。

刘伯温也是伸出手去,“啪”的一声,双掌交接,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罗贯中颇是不可置信,只道:“先生,您就这样供他驱策了么?”

刘伯温道:“不错。公子大才,财力亦雄,又通孤云虚侵之道,虚实诡诈之谋,早具枭雄之姿……”

罗贯中嗤笑道:“天下有此能者,未必就小了。宋兄,莫怪罗某直言,较于其余豪杰,阁下过人之处,唯武功与财力尔。”

青书笑道:“不怪,不怪。”

刘伯温看一眼罗贯中,说道:“我生性孤直,你亦如此。傲气凌人,口头上从不服人。其实你心里已经服气了,不是么?”

罗贯中看了一眼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宋青书,心中地孤傲之气的确涌了上来,但傲在何处,不服在何处,却是说不上来。

对方明明什么都比自己强,但……我却始终不服。

刘伯温瞧他模样,知他倔性发作,也不再说话,只笑吟吟的看着他。

青书背负双手,也自微笑不语。

气氛好似尴尬,好似和睦,极是寂静。

门外商贩皆已收摊,大街上空无一人。只听得“滴滴答答”的雨打屋檐声,不绝于耳。

罗贯中蓦地高声道:“宋青书,论文才武功、经营谋略、人脉财力,无论哪一方面,你都比我强。不错,你什么都比我强。按道理我该心服口服才是,可是我就是服气不来。”他似乎义愤填膺,但胸中一口气吐出,仿佛卸下千斤重担,让他陡然间便轻松下来。

刘伯温脸色不变。青书依旧微笑。

罗贯中怒道:“你们为何不说话?”

刘伯温看了一眼青书,两人相视一笑。

罗贯中愈发愤怒,内力鼓荡,绸衫无风自鼓,大声道:“有什么好笑的?很好笑么?”

青书悠然踏上一步,笑道:“罗兄,少安毋躁。”

罗贯中瞧他脸上笑容,怒不可遏,抬掌便往他面门击去。

“啵”地一声响,罗贯中好似断线风筝一样飞出老远,撞烂一排椅凳。青书悠然掸袖,嘴角挂着笑意,目光湛然。

罗贯中全身剧痛,挪了挪身子,挣扎着站了起来,胸口不住起伏。他心中陡然勇涌起一阵悲意,知道终己一生,武学之道上,是永远胜不过对方的了。

青书叹道:“不错,似乎什么你都弱我一筹。然而,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坐镇中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却非罗兄不可。”

说到此处,青书躬身一揖到底,言语恳切:“我方能为将者,唯我一人,自是不够,你我之间,于此道又何不较量一番?还请罗兄为我臂助,角逐天下,肃清宇内,还我汉人江山。”

罗贯中一怔,望着这个躬身施礼的男子,心中怒气不知怎地就化的一干二净。继而升起地却是一股子豪情。

虽然我在其他方面胜不过他,但这统兵为将之道,沙场厮杀之能,我却能胜之。

罗贯中蓦地跪倒在地,沉声道:“罗本参见公子!”

第一百九十二章 … 三方

九莲山上,南少林中。

演武场上,一僧一俗激斗甚剧。

僧衣的和尚大呼痛快,一拳一脚运足真力,劲风四溢,声势颇为不弱。而那俗家弟子,则是面带微笑,悄无声息的招架格挡,将对方杀招绝招一一化去,用的竟只是一套最基本的罗汉拳。

红叶禅师手持扫帚,慢吞吞的将被劲风激荡的四处飘散的落叶扫到一处,望了一眼打斗着的两人,轻轻笑着,自言自语道:“一月功夫,以罗汉拳催出散花掌劲,倒也不慢了。”

场中相斗的两人翻翻滚滚的斗了四五十招,那和尚大喝一声,疾喝道:“咄!”双拳送出,竟是“一拍两散掌”中的杀招。

这一招厉害之处便在于,将“一拍两散”之意发挥的淋漓尽致,以拳代掌,让人避无可避,只得正面相迎。修为高深者往往看准时机,以此招迫得对方不得不接招,而后挟无俦内力正面相攻,从而取胜。

果不其然,那俗家弟子退后两步之后,猛地发现对方双拳已迫在眉睫,但他也不慌不乱,马步微屈,退后一步,双手圈在胸前,呼的推出,与对方拳劲撞在一处。

这一招,是“罗汉拳”中的一式“双圈手”。当年张三丰便以之破去昆仑三圣绝技,可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两人真力一撞,那和尚身子一晃,便拿桩站定。而那俗家弟子,则是蹭蹭蹭倒退七八步之远。

红叶禅师一边扫地,一边喃喃自语:“一月散花,两月擒龙,三月达摩,四月般若。五月须弥,半岁而至脱胎,六字真言始可学也……”

场中那和尚啧啧道:“师兄,你莫不是服了什么奇药不成?一月之内武功突飞猛进至此,了不得。了不得。”

那青年微微一笑,却不答话。和尚哈哈笑道:“咱们再打过!”纵身上前,飘飘忽忽一腿踢出。正是少林绝技——如影随形腿。

青年还未来得及拭去额角汗珠。只得苦笑一声,“一苇渡江”的身法展开,避过这一腿。右掌微斜,左掌前探,“穿花式”使出,批亢捣虚。

红叶禅师依旧扫着地,嘴角挂着神秘莫测的微笑,仿佛眼前的两人打斗与他毫无干系——

无敌分割线…

武当山顶,天风激荡。

张三丰卓然而立,风吹的他衣袂飘飘。须发飞扬。宋远桥侍立一旁,低头不语。

也不知站了多久,日已西斜,余晖脉脉,轻轻抚在宋远桥微微佝偻的背上。

张三丰目光悠远,望着红云斜阳,轻声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宋远桥强笑道:“师傅。您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张三丰将手一摆。先是摇了摇头,而后回首,细细打量了这个大徒弟一番,叹道:“远桥,你也老了啊!”

宋远桥听得鼻子一酸,似是感叹,似是自怜,似是慨然,似是悲恸,他长长呼出一口气,眼睛阖上,久久不语。

晚风低吟,抚在他被沧桑刻满的脸庞上,张三丰低叹一声,喃喃道:“我们……都老了啊……”

不多时,月上树梢,天色向晚。

武当山一向都是静谧的。

站了这许久,张三丰似乎微微有些倦了,振袖转身,便要往山下走去。好像想起了什么,他一转身,侧头想了会儿,问道:“翠山还没回来么?”宋远桥一怔,道:“弟子已吩咐清风,一有五弟消息,立即通报。”

张三丰捏了捏拳,苦笑道:“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吧。”

宋远桥脸上也是划过无奈地痕迹,叹道:“三弟明里不说,但谁又不明白呢?当年之事,多半就是五弟妹所为了吧……”

张三丰摆了摆袖,道:“老道士原也早猜到,只是……唉,老三在光明顶和殷天正大斗一场,也算是出了口气。但这心结……”宋远桥道:“三弟卧床十年,这怨恨又岂是朝夕可化?弟子私下揣度,这些年他游走江湖,必然早寻了殷白眉比试,一输再输,一定几经生死,而唯在光明顶上胜了一场……”

顿了一顿,宋远桥苦笑道:“非是三弟心胸不广,换作弟子,每日见到昔年暗算自己的真凶,便是心里平静如水,只怕也会硬被搅出涟漪来。”

张三丰“哼”了一声,显然微微动气,但解决方法如何,却始终不知何从着手,在他看来,武当七侠自幼一起长大,自来相亲相爱,待张翠山回山,自己亲自告知他这事,让他携妻当众向俞岱岩道歉,也就能解决个八九不离十了。自个儿的徒弟,哪能心胸那般狭窄?

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是张三丰百年修为,历经人世沧桑,此时也是心烦意乱。

山顶上的两人都是何等人物?一个是天下第一高手,武当祖师张三丰;一个是现任武当掌门,扬名江湖的大侠宋远桥,都是武功修为极为高深之辈。百丈之外地细碎脚步声,哪能瞒得过他二人耳目?

宋远桥扬声道:“是清风么?”声音蕴上内力,中气十足。

清风小道士的声音响起:“秉掌门师伯祖,五师叔祖有信函寄回!”清风是俞莲舟徒孙,故而唤宋远桥作师伯祖,俞莲舟为师叔祖。

快步上山,清风轻功已颇具火候,半刻钟不到便赶到山顶。

见张三丰也在此,清风慌忙拜倒:“参见祖师爷爷!”张三丰拂袖一托,笑道:“免礼,免礼。”清风倒是想把礼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