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宋青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难能可贵了。

听张三丰如此问,青书惭然道:“是您老人家新创的一套精妙招式。”

张三丰笑道:“那你还如此偏执,只修习内力么?”

青书道:“弟子知错了,日后定当‘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张三丰眼前一亮,道:“青书,你这句话十分高明呐,可是你自己悟到的么?”青书面色微红道:“是弟子适才听太师傅教诲,忽有所悟。”张三丰连连赞道:“好资质!好资质!”其实他哪里想得到,这位自小在武当长大的徒孙,竟是个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巨子呢?

青书又道:“太师傅,咱们在这山顶枯坐,只怕很难悟出些什么,何不出山一游?”

张三丰大笑道:“圆通定慧,体用双修。老骨头坐关坐的久啦,许久未动,便和你一起下山走一遭吧!”

这一老一小二人便如此这般的下山了,由武当山出发,狂奔了七八日,渐至襄樊一带。张三丰天赋异禀,全无年老力衰之虞;而宋青书正处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几日狂奔之下,锤炼内力轻功,倒也与张三丰相得益彰。

两人见一处绝壁,心下大动,便起意攀爬,武当梯云纵借力使出,转折自如,连绵不绝,不多时便登上顶峰。原本青书轻功不足,难能登上顶峰,但有张三丰在一旁提携,也就不难了。

极目望去,却见另一边绝壁之下,有一处空谷,似曾有人迹。

张三丰道:“青书,那处山谷由高处俯视,若有人工开凿痕迹,我们且下去一探。”

宋青书心下一动,不多说话,点点头答应了。

张三丰衣袂飘飘,向下纵去,不时以衣袖轻拂山壁,以减堕势。宋青书无他那般轻功内功,只得亦步亦趋,一点一点攀下绝壁。

青书一点一点向下攀爬,不多时便见得一处三四丈大小的大石,张三丰负手而立,脸上露出深思神色。

他纵身一跃,飘然落下,定定落在原地,却听张三丰道:“青书,你来了。”

青书道:“是,太师傅……”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在刻在石壁的字迹之上。

字迹张狂绝伦,飞扬跋扈,直欲破壁而出,正是“剑冢”二字。

第二章 … 杀蛇

“剑冢”两个大字锋芒毕露,字迹嚣张无比,入石三分,更增气概。青书心中通透,点头道:“既名剑冢,必是埋剑之所了。”他倒不如何激动,这时神雕早就不在剑冢,玄铁重剑也一分为二作那倚天剑屠龙刀,也就不大可能领悟到天下无双的重剑剑术了。

“剑冢”两个大字之旁,尚有两行较小的石刻。

他一字一句读道:“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读罢叹道:“这位剑魔前辈好大的气概!”

张三丰道:“孩子,你还记得前几日你说的故事么?”

青书一怔,问道:“什么故事?”

张三丰道:“便是那个六祖慧能手指月亮以喻佛法真谛的故事。”

青书身子一震,目光缓缓看向石壁上字迹,只觉一字一字俱是张狂无比,直欲破壁而出。他缓缓道:“太师傅,你是说这剑魔独孤求败写字之时,将剑意融入了字中?”

张三丰点头道:“没错,这剑魔的剑术着实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剑术说简可以至简,一剑之威天下难当;说繁可以至繁,变化无穷,临场创招,随机应变,抑且有攻无守,招招犀利,果然厉害。只是万物化生,阴阳相济,他攻势看似无穷无尽,攻其所必救,其实又如何能够?攻势一尽,则危殆矣!”

青书沉思片刻,道:“太师傅,这剑魔之剑,便似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无人能当其锋。但如我能避其锋芒,养其全锋而待其毙,则可一举败之!”

张三丰捋须笑道:“青书,跟你这孩子说话当真省事,这话说的精当。呵呵,这地方不是号称剑冢么?我们即到此地,也算有缘,便由这剑冢领略领略剑魔当年天下无敌的风采吧!”

右足一顿,地上几块石板飞出,露出并列着的两柄长剑,两柄剑隔的较远,中间却是两块空地。

青书提起右首第一柄长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看第二块空地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再看第三块青石上的石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恃之横行天下。”

宋青书老脸一红,当年他正是以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引得张三丰垂青。张三丰见他神色,笑道:“青书,这话当年你也说过呢。看来你与这独孤求败倒是有缘。”

再看向第四柄剑,青书将剑拔出,却是一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张三丰定定凝望着这柄木剑,神色变幻,良久,方才叹道:“前辈高明,三丰拜服。”说着对着剑魔遗字拜了三拜。

他一代宗师,此刻更是功深似海,天下无敌,早已达到无招胜有招之境,但也是五十五岁之后的事,较之独孤求败,委实弱了一筹。张三丰之前一直对独孤求败直呼其名,却不是对死者不敬,而是大宗师的傲骨。

一直以来,张三丰对人都是谦和有礼,慈祥和蔼,于武林各种微词置之不理,微微一笑带过,并无生出多少争斗,却不是他争斗比试之心已淡,而是方今天下之人,再无人能值得他争上一争,傲上一傲。

好容易来到独孤求败剑冢,见这剑魔埋剑遗字,虽觉字里行间剑意充斥,但自忖自己六十岁时,也能做到。但真看了剑冢埋剑之所后,才真正真心实意的称独孤求败一声“前辈”

宋青书见太师傅躬身施礼,不由目瞪口呆,却听张三丰道:“独孤前辈这柄利剑,留在这儿只恐令宝剑蒙尘,青书,你便持此剑重现独孤风姿吧!”

青书惶恐道:“徒孙技浅,只怕不能如独孤前辈般打遍天下。”

张三丰哼一声,道:“我张三丰手把手亲自教出来的徒孙,岂会差别人多少?你内功火候甚足,便是与梨亭,声谷二人,亦只差一线,同龄人中早无敌手,若再得了剑魔剑意,我再传你‘纯阳无极功’而后进修‘九阳功’,如何不能纵横天下?”

宋青书苦笑道:“青书惟愿清心修行,漫卷读书,一张琴,一壶酒,逍遥世外。纵横天下,快意江湖,却是不敢多想。若说是刻苦学习武功,也只是如做学问一般兴趣所在,并无称雄之心。”

张三丰诧异的看了看青书,暗道:“这孩子自幼便似个清心寡欲的方外之人,是以修炼内功事半功倍,不及弱冠,内力修为竟然直追梨亭。唉,若非他年纪小小,只怕看上去较他爹都要老成些。适才我激他奋发向上,原是教其愿意修习我武当拳掌剑术,如今见他虽愿修炼,却无那行侠江湖之心了。也罢,这般无为的心思,修习我道家武学最是相济,便随他去吧。”

张三丰神色淡淡,道:“罢了,总之传你内功剑术,拳掌刀枪,愿学便学,不愿的话,也自无人强求于你。”说罢转身便走,走的两步,又回头道:“青书,这一趟出游果然非虚,我隐然有悟,须觅地闭关,此下山谷或是当年独孤求败隐居之地,我们去看看。”

青书唯唯而应,心道:“莫非太师傅生气了?”

两人顺着岩壁爬下去,不久便发现一个大山洞,张三丰点点头,道:“这洞口岩石错落有致,并非乱石成堆,想是当年独孤求败练剑时无意为之。但这山洞么,却是天然的。咦,地上居然无甚尘土,泥土亦似被翻过,难道有人来过?”宋青书也觉奇怪,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两人进得洞来,却发现这洞其实甚浅,行不到三丈,已抵尽头,洞中除了一张石桌、一张石凳之外更无别物。

青书见洞角有一堆乱石拱起,极似一个坟墓,便道:“太师傅,独孤求败可是埋骨于此么?”

张三丰却是定定盯着乱石之上的岩壁,脸露沉思。

青书循他目光望去,却见岩上似乎有字,但日期久远,生满青苔,将字迹覆盖了。他并无张三丰那份暗中视物的本事,于是将火石取出,寻一枝枯枝点了,将***照近,伸手便要将青苔尘土抹去。

却听张三丰道:“且慢。”青书疑道:“太师傅……”张三丰道:“我且看看他是如何出剑的,若抹去青苔,只怕会被文字所迷。”

青书恍然道:“这就是武学里常说的‘文字障’么?”

张三丰笑道:“其实若是寻常高手寓意于字,老道士自是一眼便看得出来。但这位剑魔剑术之高,不在我之下,抑且浑然一体,自成一家。若将这青苔抹去,这便就是一副字,要看出他如何出剑,如何寓神意于剑中,只怕便有些困难了。”

青书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良久,张三丰拾起一根枯枝,原地画起圆来。

青书心下震惊:“这是后世威震天下的太极剑么?不是还要十年才创出么?”不及多想,当下凝神细看。

张三丰双眼阖上,轻拈枯枝,弧形刺出一剑,再弧线收回,而后反复出剑,圆转不绝,从无间断。每一次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前前后后画了几百几千个圆,却无一招重复,他闭紧双目,眉头紧皱,想是到了紧要关头,凝神思索。这“太极功”他早已深明精奥,只是虽明其理,要完善起来,可十分不容易,此刻通过这石壁遗刻见了独孤求败剑术,仿佛间已能创制成功,只是隔着那层薄纸却极难捅破。

这套武学一旦完善,武当一派势必在武林大放异彩,所传技艺也完全不输于少林东传武功。

青书凝神细看,脑中只想着“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以意驭剑,以神御敌。”这十六个字,眼前渐渐开朗。

这套太极剑说白了就只有一招,抑或说是无招,只是不断的画圆,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