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山论贱-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霞: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头一歪)(悟空悲痛万分,头上的金箍果然越收越紧。悟空苦不堪言,双手一松,眼睁睁看着紫霞美丽的身躯向远方飘去……)
——刘镇伟《大话西游》

寡人悟到了:剑的境界有三重: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
第二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英雄》
张艺谋很贱。
《英雄》很贱。
在没看过《英雄》之前,我对老谋子还是有一定好感的。不可否认,老谋子的很多前期作品还是有很深的思想沉淀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有话好好说》。后来,《我的父亲母亲》、《一个也不能少》明显开始形式大于内容。感觉老谋子的思想在逐渐匮乏,本来多在幕后的形式慢慢占据了整个画面,整个舞台。思想,有没有无所谓了。
在《英雄》这部片子中,这种感觉达到了顶峰。老谋子的思想彻底死了。形式被无限地夸大了。形式确实很美的,简直美得无与伦比。但是,再美也不过是形式。那些评委也决不会因为章子怡长得漂亮,就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选票投给她。
文艺是严肃的,但是在今天的社会,文艺被商业化了。在《英雄》中,文艺更是被商业强奸,不知道是老谋子张郎才尽了,还是一时糊涂。看见《卧虎藏龙》眼睛就热了,就想:靠,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李安还撒尿和泥玩呢。我随随便便整出点东西,就比他强。奥斯卡奖要颁给我,我还考虑考虑接不接受呢。
其实呢?张艺谋的功利心路人皆知。为了获奖,为了赚钱,而阉割了电影的思想和灵魂。花了两亿五千万人民币,把东西做成这样,侮辱完了艺术,又来侮辱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想起来就让人的胃冲动不已。
关于《英雄》的主题,可以说没有主题。什么天下,什么牺牲,什么有剑无剑,不过是古龙几十年前玩剩下的一个空壳罢了。不过,看完了《英雄》,寡人也终于悟到了,也终于悟道了。靠,贱的境界有三重:第一重境界,手中有贱,心中亦有贱;第二重境界,手中无贱,心中有贱;第三重境界,手中无贱,心中亦无贱。而张艺谋和《英雄》,无疑已经到达了贱的最高境界。
《英雄》够贵。也够贱。
《英雄》的贱,是商品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
《英雄》的贱,是金钱与文艺的互相嘲讽;
《英雄》的贱,贱出了当代中国电影人掩饰不住的功利心。

世纪末音乐的凌晨,他在孤寂中站立,左手五指微张。在他开口之前,那缄默就已经轰轰烈烈;他放声唱,少年心气飞扬,魂魄激荡。
看吧,是柯特·科本在唱!
柯特·科本,一个来自穷街陋巷的邋遢大王,自小便蒙受敌意的眼光;一个精神上的朋克小子,从来只汲取叛逆的乳汁。他贯彻着加缪大叔的主张:人的根本面目之一,便是反抗。
柯特·科本是另一类英雄。他满含悲苦。他的苦痛和郁闷都曾写在他那生动异常的脸上,那是如同拉奥孔般痉挛不已的面庞。他也的确曾像普罗米修斯般说话:“我对人们有太多的爱与同情。”他只差像存在主义先辈一样说出,所有的反抗与绝望都是为了爱,为了同情。他未能因此而免除悲苦,他也并未时时意识到这是一种奉献和牺牲,他甚至无从为自己的悲苦命名,他只是扮演着他向来心仪的诗人兰波所吟唱的角色:“让他投入闻所未闻和无以名状的物中失魂,还会有恐怖的人工会将他中断的工作传承。”他所深知和领受的只是一种充满诡异的混乱和一种时断时续的激情。
世纪末音乐的黄昏,他依然在孤寂中伫立,头在散乱的金发中低垂。他拒绝了一本正经的命运的怜悯,拒绝了他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情人——朋克摇滚的垂青。他举目凝望,依然有海湾的斜阳晚照;他低头顾盼,竟然有幻梦般奇妙的快乐升腾。他紧握枪,如同紧握温暖而美丽的情人,他要游完他溯流的航程。枪口抬起了,枪机在静默中滑动,从最响亮的轰鸣中,飞出了那颗子弹;只有它自己知道,它是颗多么悲哀而绝望的子弹,因为它击毁的,是20世纪最后一场英雄梦。
——郝舫《灿烂涅》
柯特·科本很贱。
柯特·科本是朋客的灵魂。
柯特·科本是真正的英雄。
1967年2月20日,柯特·科本出生在西雅图,充满性、毒品和暴力的地方。他的童年还算快乐,但在1975年他的双亲离异后生活过得十分悲惨。1984年,17岁的柯特·科本开始组乐队搞音乐,也在那时开始吸食和注射毒品。1986年,他开始了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大部分时间睡在一座名为WishkanRiver的桥下。
1987年12月,柯特·科本和克瑞斯·诺沃塞力克组成了最初的Nirvana乐队。1989年在SubPop旗下推出了首张专辑《Bleach》,在地下音乐圈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1年9月推出《Nevermind》专辑后迅速走红,并在1992年1月11日登上Billboard专辑榜冠军宝座,横扫全球。
这一空前的巨大成功对柯特·科本来说来得太突然了,使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他越发依赖药物。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曾经给他带来过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这种满足很快使他产生一种罪恶感,他感到巨大的名声正在出卖他自己,于是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1994年4月5日,柯特·科本在西雅图的家中举枪饮弹身亡。年仅27岁。
柯特·科本是朋客的灵魂,朋克是柯特·科本的灵魂。当他再也不能从生活中感受到激情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在苟延残喘。所以,“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柯特·科本的歌曲激动人心。《smellsliketeenspirits》注定成为经典。柯特曾说:“这是我心头的一种观念,我觉得我有一种责任感,要去描绘一下我感受到的周围的状况,我这一代人和我的同龄人。”柯特如同他素所敬重的约翰·列侬一样,对周围的一切心存疑问。在这首歌里,科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怀疑、混乱、愤怒和困惑。这首歌曲成就了涅,成就了科本,也成就了朋克。他的意义是里程碑式的。
柯特·科本的声音震撼人心。在他的纽约不插电演唱会上,科本没有朋克作派,但是他的本真表露无疑。在他充满沧桑的低哑但是颇具穿透力的嗓音中,一代天骄喊出了最震撼人心的绝唱:绝望的唱段。无论是《Themanwhosoldtheworld》,还是《Wheredidyousleeplastnight》,都被科本演绎到极致。
但是,科本最终没有逃脱宿命。庸者都是贱人。天才都是疯子。发着疯犯贱。在声名给他带来的压力下,在胃痛的折磨下,在毒品的刺激下,最重要的是,在他感觉不到激情的时候,在他无比痛恨自己的时候,在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更彻底的时候,他只能选择自我毁灭,“从容燃烧”。柯特·科本最终没有像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渡过生命的河流。
摇滚乐的长河中,英年早逝的天才比比皆是。能用牙齿弹琴的吉米·亨德里克斯因长年的吸毒和演出的奔波劳累,于1970年9月18日离开人世,享年27岁;大门乐队的吉姆·莫里因森终日狂饮,于1971年7月3日在洗澡时死于心脏病突发,享年27岁;JoyDivision乐队的灵魂人物埃·柯特斯于1980年5月18日写了一封给前妻的遗书后在厨房上吊自尽,终年23岁;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歌坛巨星尾崎丰于1992年4月25日中午因肺水肿去世,时年26岁。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才华横溢,但是都没能活得长久。他们愤世嫉俗,他们只能通过麻醉和疼痛感知自我的存在。他们的短暂生命如划过旷野的流星,灿烂夺目,但是短暂。
柯特·科本的贱,是天才少年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柯特·科本的贱,是朋克音乐人对世俗的极端挑战;
柯特·科本的贱,贱出了一代天骄永远而纯粹的灵魂。
科本遗书
致巴达:
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傻子发出的声音,他其实更愿做个柔弱而孩子气的诉苦人。这张条子应该很容易理解。所有的警告都来自于这些年来的“朋克摇滚101”,自从我第一次介入那包含着独立性、应当称为道德原则的东西之后,你们团结一致的拥戴已证明是非常真实的。我已经好多年都不能从听音乐、写音乐以及读和写东西中感到激奋了。对于这些事我感到了一种难以形诸文字的负罪感。比如说,当我们来到后台,灯火熄灭,人们狂躁的咆哮响起,这一切对我的影响就远不如对FreddyMercury(“QUEEN”乐队主唱,1991年因艾滋病辞世)影响那么大,他似乎喜欢而且把玩那些从人群中而来的爱与赞美——那正是我赞赏与嫉妒的一切。
事实上我无法欺骗你们,无法欺骗你们中的任何一人。那对你对我都不公平。我能想起的最大罪恶便是欺骗人们,装模作样,做出一副我100%地快乐的样子。
有时候我似乎应当在出场之前有台打卡机。我尽了我全部的力量去喜欢这一切,我的确也喜欢。但这还不够。我喜欢这一事实,即我和我们乐队感染和款待了不少人。我太敏感了。我必须轻度麻醉才能重获我在孩提时代曾有过的热情。在我们最后的三次巡演中,我对所结识的人和我们音乐的歌迷都有了更多的欣赏,但我还是无法克服我对每个人都抱有挫折感、负罪感和同情。在我们所有人中都有善意,我就是太爱人们了!爱得太多以至于让我感到真的太他妈忧郁,一个略为忧郁的、敏感的、不领情的、双鱼座的耶稣式的人物!
我有一个女神般的妻子,她为理想和打动人而拼命努力,我还有个女儿,她让我回忆起我的很多过去,她对那些她遇到的人致以全部的爱和快乐的吻,因为每个人都那么好,而且不会对她有任何伤害。这也让我惊恐万分,以至于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