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奇皇帝:朱元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道:“话不能这么说,你是皇觉寺的主人,这银子你说了算。”
  云奇说:“既然如此,你拿去用好了,反正出家人不贪财。”
  朱元璋戏谑道:“没听说吗?出家人不贪财,越多越好。”两个人都乐了。
  说干就干,朱元璋做事可不像云奇那样拖泥带水。练勇旗一竖,立刻有几百个乡间子弟来报名,争相当团丁。有的人连一句话都不多问,只要管饭,带出一张嘴去,管它是当官军还是扯旗造反。
  陆仲亨、费聚陆续回来了,尽管听他们讲起来徐寿辉、方国珍、张士诚的义军都兵强马壮,朱元璋却认为都成不了大事,况且投靠他们,不会很快有出头露日那一天,倒不如找个小股义军,这也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意思。
  除了陆仲亨、费聚,郭山甫早打发郭兴、郭英来了,他们都成了教习,整天调教训练这些本乡本土的子弟兵。朱元璋存了个心思,别看这百十人,说不定就是日后横扫天下的大军雏形。
  旗帜飞扬,杀声雄壮,每天督率这一队人马在操练,朱元璋来往巡视着。教枪法、棍棒的是两个与朱元璋年龄相仿佛的人,一个是高个的陆仲亨,一个是矮个结实的费聚,还有两个,便是郭兴、郭英弟兄了。
  见朱元璋走过来,郭兴收住枪,揩了一把汗,说:“这百十人武艺练好了,就是你的发家班底了。”朱元璋召几个教习过来。
  朱元璋说,除了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有空他还要给大家讲讲兵法、阵法。
  郭英凑过来问:“你会吗?”
  “现趸现卖吧。”朱元璋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
  陆仲亨说:“元璋日后准能当军师,他天天早起晚睡看《孙子兵法》,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半渡而击,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我都记住好几句了。”
  朱元璋笑道:“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也只是纸上谈兵,练,还是在沙场上。”
  费聚是个一条肠子到底的人,办事不会拐弯,他说:“咱们光练有何用?何不择吉日立大旗举事?我们拥你为王。”
  朱元璋忙说:“不可。咱们只是练兵自保,别人问起来,是保佛寺平安,不受侵扰,竖什么旗,莫多事。”
  这一说,费聚好不泄气,骂了一句粗话:“保这破庙干个!早知这样,我还不干了呢。”
  朱元璋是怕走露了风声给人口实,被元朝军队盯上,陆仲亨是明白他的用意的。
  陆仲亨扯了费聚一把,叫他不要太性急了,养兵岂有不用的?不到时候啊。
  费聚突然说:“有人来了。”人们顺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大路上果有一骑飞也似的向皇觉寺跑来。

//

………………………………………
《朱元璋》第七章(2)
………………………………………


  二
  来人原来是徐达。朱元璋关照他们几个照常带兵勇操练,自己向徐达迎过去。
  徐达在山门前下马,对朱元璋说:“哈,你都扯旗干起来了?”
  朱元璋说:“不,是练乡勇自保。”
  “别人不会这么看。”徐达是来给朱元璋报信的。昨天郭元帅抓住一个元军的探子,他说这几天他们要派兵来血洗皇觉寺,有人告密,说和尚也造反了。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心里暗想,这真叫官逼民反,不反也是反啊。
  徐达说:“你一句话,你要单独挑大旗,我和汤和马上过来。”
  “我没想好。”朱元璋认为这一二百人太单弱了,不堪一击,何况没有城池、山寨依托,很难成事。
  “那就去投郭子兴,”徐达劝道,“别等人家刀架到你脖子上就晚了。”
  朱元璋还是有点犹豫不决,就让他先回去,一两天内就有准信。
  徐达说:“那我走了。”
  这时陆仲亨、费聚跑了过来,陆仲亨说:“好你个徐达,听说你当百户长了?管多少兵马呀!”
  徐达说:“小声点,偷来的锣敲不得的。百户长嘛,顾名思义,管九十九个兵,加我一百。”
  费聚说:“你回去问问郭元帅,我去了,给个千户行不行?”
  徐达说:“熬上三年,弄个队长可能有希望。”
  “队长管多少人马?”费聚问。
  徐达说:“九个,加你十个,不少吧?”
  费聚撇撇嘴,陆仲亨大笑,费聚说:“明儿个我自个封个元帅、大将军什么的,他郭子兴的元帅不也是自封的吗?”
  这话引起大家的共鸣,都把期待的目光移向朱元璋。从小他就是小伙伴们的主心骨、一杆旗,何况现在!费聚对朱元璋可以说是崇拜,当初他葬父后出家当和尚,他认为朱元璋没出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了四年和尚,朱元璋与过去又大不一样了,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真难为他,怎么长进的?难道寺院里除了讲经念经,也长别的学问吗?
  三
  早晨起来,朱元璋见满天飘絮,是从杨树上飞出来的,状如漫天大雪。云奇也出来了,说今年的杨花柳絮比哪年都多,飞了半月了,还不断,都传这不是好兆头。朱元璋没出声。
  自从徐达回去后,朱元璋整日里心事重重,前途未卜,无法决定去留,后来突发奇想,乡民既然都信奉伽蓝的投碕问命,何不一试?
  趁云奇不在,朱元璋关严了殿门,恭恭敬敬地给神明上了三炷香,叩了三个头,然后默默地在心里祷告:若神明以为逃往他乡为大安,当出阳卦;若投濠州郭元帅顺利,揭竿而起大吉,则以一阴一阳报。
  祷毕,双手抓起阴阳板,高举头上,一松手,出现在地上的是阴阳卦。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这是神明指路让我去投郭子兴的红巾军了。”他又一次祷告,神明在上,弟子祈求保佑,倘投濠州大吉,请出阳卦,如不吉,请出阴卦。又一次掷碕于地,结果是阳。两卦皆如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朱元璋再度磕头。
  朱元璋走出山门外,此时风飘杨花柳絮,漫天皆白。
  不知什么人,在朱漆剥落的大门上贴了一张帖子,几个练勇围在那里看着、议论着。
  朱元璋走过来,他已悄悄换掉了僧衣,改穿民装了。拨开人群,只见帖子上写的是:“天雨绒,民起怨,江淮地,天要变。”
  朱元璋伸手揭下帖子,对众人说:“都去练武吧。”众人散开。
  朱元璋把陆仲亨、费聚、郭兴、郭英四人叫到大雄宝殿前古柏下,大家席地而坐,朱元璋把帖子给大家念了一遍,说:“这种民谣一起,天下就要大乱了。”
  陆仲亨说:“刘福通、韩山童起事,也有民谣,传得小孩子都会唱。”
  费聚说:“我记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郭兴说:“听说有人在淮河底捞上一个石人,只有一只眼睛。”
  郭英说:“白莲教说,世上有明暗二宗,如今弥勒降世,明王出世。”
  朱元璋说,黄巢起义时,作过一首《菊花诗》;他昨晚上睡不着觉,不知哪儿借来一股仙气,他也作了一首《菊花诗》。
  费聚让他快念给大家听听。
  朱元璋念道:“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该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陆仲亨称赞是好诗,大丈夫气概。
  郭英说,菊花是黄的,可不是穿了一身黄金甲吗?
  费聚说,最好的是那句,“我若发,都该杀”。把天下贪官污吏、皇亲国戚,杀个人仰马翻!
  借此机会,朱元璋宣布,他即刻就要去濠州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这消息对几个伙伴来说,既意外,又在意料中。直至这时,他们才注意到,朱元璋把和尚的袈裟脱了,看上去又顺眼又不顺眼。
  郭兴问他是什么原因,怎么说走就走,说脱僧衣就脱了呢?
  朱元璋说:“天意不可违呀。不瞒你们说,是神明指路了。昨天我净手焚香,在伽蓝神前占卜过了,两投皆说投郭子兴大吉,我还等什么!”
  费聚认为早该造反了,和尚的破钵有什么舍不得的,当和尚连个老婆都讨不得。他要去集合兵丁,说走就走。自己干,何必投别人,受闲气!

//

………………………………………
《朱元璋》第七章(3)
………………………………………


  朱元璋说他思忖再三,想一个人先去。
  郭兴最先理解了他的意图说:“这样稳妥。”
  费聚反对,单枪匹马一个人去了,怕连个队长都不给他,有兵马,腰才壮啊。
  朱元璋道:“我们并不摸濠州的底,也不知郭子兴的心胸怎么样,贸然带兵去,万一吓着他怎么办?容我慢慢地对他说,我去招兵,那是为他招,他会高兴的。”
  陆仲亨说:“还是咱朱皇帝足智多谋。”
  朱元璋说:“别乱讲。”
  陆仲亨说:“小时候玩,你不总是当朱皇帝吗?”
  朱元璋说:“别没正经的。”
  费聚说:“这么说,你把我们都甩了,你一个人去?”
  朱元璋说:“我先一个人去。等招你们来时,再去不迟。”他嘱咐大家,他走后,要分散成几股练兵,元军来时,就遣散,归于民间,元军走了再集合起来,始终举着自保的旗号,千万不可造次。
  郭兴说:“知道了,你放心去吧。”
  郭英说:“你可快点来接我们啊。”
  跟云奇告别还真有点依依不舍,云奇又不想跟他走,他这人最忠于职守,长老叫他守住破败的寺庙,他不会轻易离开。
  简单的行装已打好,放在地上。朱元璋换上了俗装,更显出威武。长行在即。
  云奇很伤感地说:“你就扔下我一个人走了?”
  朱元璋有些不忍,说:“你一个出家人,能干什么?”
  云奇说:“你不也是受过戒的出家人吗?”
  朱元璋说:“我从今天起,就还俗了,你别难过,我如果日后混出个样子来,我来接你,共享富贵。”
  云奇说:“我早看出你不是佛门门槛能挡住的人,你别忘了我。”
  朱元璋找了半天,找出一只秃了毛的提斗,蘸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