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千岁寒 王朔-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一眼看过去全是事儿,而且每个路口都有相同的标志,不怕重复。单是不怕重复这一条,我看海岩就没这胆量,把笔放在情感上也不可能产生这样瞎眉磕眼一个劲儿往前扎的所谓速度,人的情感总是在心里孕育的,那些文字总是要安静一点儿,莫衷一是一些,有时需要新的旬式新的语言否则不足以描述新的念头,这就耽误读者往前猛跑了,特别是那些一们心思就想挤到第一排看打架的人,肯定很不耐烦。我就见过一位老兄,一边蒸着桑拿一边看着桑拿室电视中播放的海岩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很郁闷地哪贼:还不打,还不打,再不打我出去了。
  所以,海岩冷丁拿出一本纯粹的言情小说我也不奇怪,早就想向他进言了,与其当那个披着狼皮的羊不如直接当羊,你的强项在这边。金老师早已坐大,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都跟义和团的似的,别招他们,咱们找咱们的读者去,琼瑶老了,也改喜剧了,三毛死了,张爱玲张恨水这帮都死了,一颗颗心眼看要荒芜,咱们别光让安顿一个人发财。
  也许把一个人的小说冠以题材已经贬低了这个作家,写言情的,写犯罪的,写改革的,——除了写农村的,农村总是很深刻——就跟说这摊儿是卖杏的那摊儿是卖桃的。我不知道海岩是不是就只配写言情或者只配写犯罪,像我只配写痞子一样。我以为作家写什么都是天生的,像傻子为什么那么傻也是天生的,好作家坏作家之分也就在于一个找着了自己只能写什么,一个还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来两下。
  胡说了这么多,该进入正题说说《海誓山盟》这本书了。真要评论一本书,我发现自己很难胜任,每本认真写出来的书其实都是瑕瑜互见的,只有职业批评家才敢一网打尽说好或是不好。如同所有我读过的书,我不能不说这本小说中有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我喜欢这本小说中的所有女性,女主人公林星和她的妓女朋友。我喜欢这些女子身上的古典爱情精神:跟所有人打镣,只对一个人认真。我信这个东西存在。那种跟谁都认真或者跟谁都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都是装孙子。这里妓女们比林星更真实一点,林星半天了还是处女让我很不自在,那并不能使我觉得她的感情格外伟大和难得,反倒觉得平白把其他同样注重精神也很高贵的姑娘给骂了。我不喜欢这本小说中的男性,尤其是林星那个对象,叫吴晓的吹萨克斯的小白脸。海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对男孩的想象则不那么清晰和坚定。他的恋爱中的男孩都有太多的女性气质,而且沾染了所有俗姐盼着的毛病:大款的儿子,不爱钱。我不赞成一个爱情故事给写成灰姑娘或茶花女那类模式,那不公平,也妨碍了爱情只在爱情的范围内发生。有钱人是非常讨厌的,任何故事只要他们介入就不可避免沾上浓重的铜臭味,即便你想表现的是战胜金钱,金钱还是成了你故事的主角,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完全抵消你已经达到的人性深度。金庸的小说浅薄就在于他拿正义代替人性,同理,爱情小说中一有金钱出现就像童话了。当然,有钱人也是人,谁也没权利不许他们有感情,但他们不适合出现在小说中,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无趣,一天到晚做生意,还有比这更难看的吗?
  不说了。用米洛拉德·帕维奇的一句话结尾:那些对一本书做出评判的评论家,都像被戴上绿帽子的丈夫,别人都比他们早悉奸情,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编辑部的故事·谁比谁傻多少
  编辑部刚上班,于德利就嚷:“怎么一转眼就没了?”说著便到刘书友桌上乱翻。
  老刘不高兴:“干嘛?我这儿没你东西。”
  “那可没准儿。”于德利仍旧不歇手地翻找。“我好几回东西不见了都是在你这儿找著的。”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老刘对两位女同胞牛大姐和戈玲喊冤:“把我当什么人了——我这么大岁数会偷你东西?”
  “谁说你偷了?,没拿就没拿,心虚什么?”于德利一无所获,但对老刘仍持怀疑态度。
  “于德利,什么丢了大家可以帮你找,咱们这儿可没有小偷小摸的人。”牛大姐开口道。又对老刘温和的说:“老刘,你拿了什么?”
  刘书有气的一摊手:“我拿了吗?什么意思嘛!”
  戈玲解劝于德利:“拿了就拿了吧,想来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多伤和气。”
  老刘听了更气:“不行,一定得说清楚。”
  还是坐在一边的李东宝问:“老于,什么没了?”
  “一篇稿子找不著了。”于德利边重新翻自己桌上的书稿边嘟哝:“昨天我给老刘看过,下午还得跟作者谈意见。”
  “我以为丢了什么呢。”戈玲说。“也怪你自己不收好了,好好想想搁哪儿了,别老一惊一乍的。”
  “我记得老刘看完以后……没还我。”
  “谁说没还你?亲手交到你手里当时你正打在电话。”刘书友说。“自己马虎赖别的同志。”
  “小于呀,这也是个教训。”牛大姐说。“工作是忙点,可也不能给你专门派个保姆管理稿件呐!还得自己平时多一份责任心。”
  “没一个编辑部像我们这儿,连个编务都没有。”老刘嘀咕。“净弄些不识字的编辑。”
  “是不是上便所用了?”戈玲提示于德利。“你可是逮著什么抄什么。”
  “我除了撕报纸从不用别的纸。”于德利坐下,苦苦思索。:“昨儿下午谁来过?”
  ★★★孙亚新在钉著《人间指南》编辑部牌子的敞开的门上敲了两下:“有人吗?”
  李冬宝转身指著孙亚新的裙子说:“我说的就是这种样式,大方吧?”
  戈玲点头:“是不赖。”问孙亚新:“哪儿买的?”
  “哦,从国外带回来的。”孙亚新说。
  戈玲掉脸看自己涂了蔻丹的指甲。
  于德利站起来,迎上前:“你们找谁?”
  “找领导。”孙亚新莞尔一笑,招呼女伴,“进来吧。”
  “我就是领导。”于德利大言不惭,乜眼瞅那个不吭声的姑娘。
  “他是吗?”孙亚新问死盯著她瞧的李冬宝。
  李冬宝坚决地一摇头。
  “我想找你们这儿真正负责的同志。”孙亚新温柔地坚持。“我并非一般来访。”
  “能问一下你找我们领导有什么事吗?领导很忙。”
  “哦,我姓孙。”孙亚新掏出一张名片递上去。“我是OBM公司的,公干是来告谁的。”
  于德利看看名片,放到鼻前嗅嗅,两位小姐耐心地等著他。
  “那好吧。”他终于说。对正欠身预起指著自己鼻子张大嘴的老刘说:“不是找你的。”又冲抬头观望的牛大姐说:“也不是找你的。”走到主编门口喊:“老陈,出来一下。”
  他回身搬过一把椅子拎到小姐们面前:“坐吧。”
  “谢谢。”孙小姐在房中间拦路坐下。
  于德利指使道:“牛大姐,把你的椅子让给人家。”
  牛大姐气愤地站起来。
  孙小姐忙阻拦:“没关系,不必客气,让她站著吧。”
  “都坐。”于德利把牛大姐的椅子拽过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们这儿没有等级观念。”
  陈主编戴著套袖像个当铺会计走出来:“哪个字又不认识了?”
  “两位小姐找你。”于德利向姑娘们偏偏头,自己让开。
  孙小姐忙站起来,伸出瘦伶伶的手让老陈握,另只手同时递上一张名片:“OBM公司孙亚新。”
  “《人间指南》陈居仁,没有名片。”
  “头儿,这是我们头儿。”于德利在一边说。
  “坐吧。”陈主编坐在于德利位子上,招呼他:“看茶。”
  于德利只得自己沏了杯茶端上来,样子很有几分屈尊:“只有一个杯子,两人喝一杯吧。”
  孙小姐看都不看于得利满脸堆笑地对陈主编说:“我们公司您听说过吗?是专门生产现代化办公设备的。”
  “嗯嗯。”陈主编似听非听地点头。
  “什么复印机啦传真机啦文字处理机啦等等等等。也许贵编辑部现在在使用的就有我公司产品。”
  “抱歉,没有。”陈主编说。“你说的这机那机我们一概没有。”
  “就是说还停留在作坊的水平?”
  “对,条件很简陋。”
  “时代在前进,潮流在发展……”
  “钱还是那些钱。”于德利插话。对令一位小姐微笑。
  “是啊,”老陈说,“非常想变,可惜力不从心。”
  “你要想推销那些什么机,还是回去吧。”牛大姐气呼呼地站在一旁喝茶,“呸呸”啐著喝进嘴里的茶叶。
  “有那些钱我们还发奖金呢。”于德利说。“你们奖金高吧?”
  牛大姐白了于德利一眼:“我们宁肯把刊物印得漂亮点,乾净点,少登些乱七八糟的广告。”
  “对对,我也不赞成有点钱就都分了,买些没用的东西。”孙小姐说。“但必要的,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能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该花还是得花。”
  “你很会说话呀。”陈主编欣赏地看著孙小姐。“你们老板一定很器重你吧?”
  “她们老板肯定是个色鬼我敢打赌!”戈玲对李冬宝说。
  “都一样。”
  “想不想跳槽儿到我这儿来干?”老陈笑眯眯的。
  “有比我更好的你们要不要呢?”孙小姐截住牛大姐脱口欲出的话:“请让我把话说完,我不是来推销复印机电传打字机什么的。”再次转向陈主编:“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最近又推出第五代办公设备:人工智能秘书。”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茫然不解。
  “怎么样,名字吸引人吧?我相信产品更能吸引你们。”
  孙小姐含笑款款起立,袅袅走到那位一直端庄地侍立在一旁的小姐身边,像讲解员介绍产品一样把手一滩,琅琅说道:“这种人工智能秘书具有人所具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