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0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英军根本无法与中国伞兵进行轻武器火力对射,在黑暗中,中国军队的火力如此之猛,让英军指挥官为之胆寒,他甚至向上级报告,说遭遇到了一支“完全由机关枪武装起来的”中国军队的突击。

在遭到猛烈火力打击之后,英军就迅速撤退了,中国伞兵继续向公路桥方向坚定的推进,沿途先后击溃了五支英军阻击部队,并且赶在深夜十一点之前抵达了目的地。

此时,那里的英军防守部队已经是严阵以待,这肯定是一场攻坚战,取巧是不可能的。

祁乘风分到的任务是拿下公路桥公路上方的一处制高点,英军在那里修筑了两座简易碉堡,并架设有机关枪和迫击炮,或许还布设有雷区。

“一排,跟我来!”

简单的讲述了任务内容之后,祁乘风一声令下,率领他的这个伞兵排迅速向那座山头摸了过去,这场夜战对交战双方而言都很困难,不过相比之下,进攻方显然更有利一些,夜幕很好的掩护了伞兵们的机动,直到潜至山脚下,设在山腰的英军碉堡仍然毫无动静,只是不停的用那两门架在山头的迫击炮向天空中发射照明弹,希图以此吓唬住进攻者。

“排长,山脚下布有雷区。”

两名尖兵摸了回来,递给祁乘风两颗挖出来的地雷,最普通的反步兵地雷,而且从型号来看,还是十多年前的旧货,祁乘风放下心来,对付这种雷区,伞兵们办法多得很,如果是白天突击,就用爆破筒直接诱爆,但是现在是夜间,完全可以人工清除一些地雷,在雷区扫出一条进攻的道路。

这个任务交给了六名伞兵,而祁乘风则指挥其他伞兵在山脚下的一处林间空地上架起了迫击炮,耐心的等待着雷区道路的清扫。

或许是担心在外头遭到中国军人的偷袭,制高点的英军都龟缩进了碉堡里,除了山头的迫击炮手之外,外头根本没有其他的士兵,只是时不时的从碉堡里向山坡的开阔地进行一次机枪扫射。

很快,大桥方向传来密集枪声,那边的攻击部队已经行动了,祁乘风果断决定立即指挥全排伞兵向第一座碉堡突击。

“哒哒哒……哒哒哒……”

碉堡里的机枪还在扫射,不过已经不是点射,而是连续射击,不过这只是英军士兵的壮胆行为,他们并没有察觉到一群中国伞兵已经从雷区方向渗透进来,并迅速逼近了第一座土木碉堡,这期间,伞兵们连一枪都没开过。

接近碉堡之后,祁乘风与多数伞兵停了下来,选择好了隐蔽处,四名伞兵被分派任务,两人一组,分别摸向第一座碉堡和第二座碉堡,然后同时用爆破筒摧毁英军碉堡,而信号就是祁乘风的信号枪。

“哒哒哒……哒哒哒……”

碉堡里的英军还在盲目射击,浑然不知危险已经迫近,而中国伞兵已经扛着爆破筒冲到了碉堡附近。

祁乘风估计着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于是用信号枪向第二座碉堡那边放了颗绿色信号弹,看到信号弹的闪光,突击队员迅速拉燃了爆破筒,然后从碉堡的射击孔里将爆破筒用力掼了进去,时间掌握得非常好,两秒钟后,第一座碉堡就被炸上了天,五秒钟后,第二座碉堡也在剧烈的爆炸中解体,在攻击中侥幸未死的英军士兵和军官也在自动步枪的点射声中倒了下去。

这场战斗异常顺利,连迫击炮都没派上用场,战斗中击毙英军军人十五人,俘虏五人,其中一名英国炮手、一名澳大利亚炮手、一名新西兰士官,另外两名军人都是印度人,这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英联邦部队,这也可以证实总参谋部的分析是正确的,英国政府打算放弃马来半岛南部的利益,将精锐部队全部调往缅甸战区。

站在硝烟未散的山头,祁乘风眺望公路下方的那座公路桥,那里的战斗仍在继续,夜幕中,交战双方向敌方投射的火力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见一些小口径高射炮发射的曳光弹横扫公路,那是防守英军将高射炮放平了开火,猛烈的火力确实给中国进攻部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迫击炮架到这里,根据上级命令投射火力!”

祁乘风立即做出决定,一名通讯兵迅速将那部单兵无线电台的天线拉了出来,并通过这部机器与上级进行联系,这种单兵无线电台体积很小,只有两块砖头那么大,但是通讯性能却相当好,可以与几公里之外的电台直接进行通话,这也是中国独步世界的电子工业的杰作之一,目前也只有中国军队自己装备。

很快,上级的命令过来,依托制高点的有利地形,祁乘风指挥伞兵用那两门中口径迫击炮向公路桥守敌进行了猛烈炮击,重点招呼那些高射炮的炮位,以掩护主力部队突击上桥。

次日凌晨两点钟,这座公路桥终于完整的落入中国伞兵掌握之中,随即一封密码电报由通讯部队的电报机拍发出去。

“军刀已完成任务,等待台风登陆。”

第1087章 “台风”登陆(上)

天边透出丝淡淡的光亮;天快亮了。风已停了;海面上没有什么浪;只有那翻卷着腾上高空的滚滚黑烟;一支舰队在晨曦中由南部海域驶了过来;以十五节的航速向北方航行;成“一”字队形;距离海岸好象已经很近很近;站在海岸边似乎可以听到军舰发动机的轰鸣;当然;这只是错觉;是大战爆发前的那一瞬间防守方士兵的错觉;实际上那支舰队现在距离海岸还有差不多九海里;这个距离;岸上的野战炮是很难威胁到舰队的;相反;舰队的大口径舰炮却可以轻易的遥击岸上目标。

这支灰色的舰队就是中国海军的一支远洋特混舰队;代号“台风”;而此次它执行的任务也是“台风”;目的就是掩护中国陆军登陆克拉地峡;将马来亚半岛一切为二;截住英国陆军的北撤之路;并趁势向南扫荡;一举将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势力一扫而光;进而控制整个马来半岛南部地区。

眼见“台风”逼近;防守这一带海岸线的英国部队一边向宋卡城英军司令部紧急求援;一边也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工作;英军士兵已经进入战壕;而且眼睁睁看着那支担任掩护任务的中国海军舰队向这处海岸靠近。

这里是一处海滩;海底为柔软的沙质海底;非常适合登陆作战;中国舰队和登陆部队指挥官选择这里作为第一批陆军部队登陆场;这眼光是相当犀利;而英军战地指挥官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接这雷霆一击了。

凌晨七点整;“台风”开始咆哮。

几乎是刹那间;那海面上一阵剧烈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爆响;中国火力支援舰队开始实施针对岸防设施的第一次火力覆盖;参加炮火齐射的不仅有战列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这样的大型战舰;就连驱逐舰、猎潜艇这样的小型军舰也参加了对岸上目标的炮击;三百零五毫米炮弹、二百零三毫米炮弹、一百五十毫米炮弹、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弹、一百零五毫米炮弹……只要是能够够得着岸上目标的炮弹;全都像雨点一般砸向岸防工事;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波攻击。炮弹砸到岸上之后;这片海滩浅近地带和纵深地带都变成了钢铁与烈焰的地狱;爆炸声声;硝烟弥漫;弹片横飞;完全掩盖住了英军士兵惊恐的喊叫声;克拉地峡一向没有什么筑垒地域;这里本来是暹罗(泰国)的领土;英军在前天强行占领之后;虽然利用两天时间在当地构筑起了几条单薄的防线;但是这些防线基本上都由土木工事构成;连混凝土碉堡都没有几座;依靠这种单薄的防线;无论如何是无法抵挡住敌军猛烈炮击的;何况这还是海军炮。

第一攻击波是中国的海军炮;接下来的是第二攻击波;这一次发动攻击的是一些武装商船和军用补给舰;它们的武器并不是舰炮;而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武器;这种武器在集火发射的时候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呜呜”声;而且发射时现场白烟滚滚;轮船附近的海面被烟雾完全遮蔽起来;远远望去;煞是壮观。

这些带着“呜呜”声而来的恐怖武器是从轮船的甲板上发射的;弹头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之后;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岸上的目标砸了下去;而且这一砸绝对不止是一颗两颗弹头;而是几十颗、上百颗弹头;每一次攻击;遭到火力覆盖的就是一大片阵地;就像一群被激怒的马蜂;愤怒的扑向它们看中的任何目标;准头或许不高;可是那瞬间的火力爆发力确实不是普通大炮可以比的。

这是一种被称为“多管火箭炮”的新式武器;而在缅甸北部的战斗中;中国陆军部队也使用过类似的武器;不过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现在使用的火箭炮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威力上都远超中国陆军使用的那种代号为“冰雹”的多管火箭炮。

火箭炮是中国登陆部队的第二攻击波;而当这轮攻击结束之后;舰炮攻击又重新开始了;因为那支刚刚完成机动的战舰队又装填好了炮弹;于是;又一轮的舰炮攻击开始了;而这一次;并不是齐射;而是自由开火。稍后;火箭炮的“呜呜”声再次响起;火箭弹呜咽着扑向岸上目标;将英军的阵地再次覆盖在致命的弹雨中。

英军战地完全被中国舰队的火力压制住了;英国士兵们根本无法抬头;即使抬起头向海面张望;也看不清任何东西;因为阵地已经被硝烟完全覆盖起来了。

自从欧战结束之后;这还是英**队首次遭到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而且与当年欧战时的局面非常不同;防守沙滩阵地的英**队根本就没有任何有效的反击手段;区区几门远程榴弹炮也在前两天中国空军的空袭中损失怠尽;而现在;防守沙滩阵地的英军只有野战炮可用;在这种局面之下;进攻方的火力准备根本就用不了多长时间。

就在这种从容不迫的炮火攻击下;中国陆军的登陆船团终于撵上了走在前头的火力船团;并立即实施了登陆作战;首先冲滩的就是那些坦克登陆舰。

在炮火的掩护下;两艘“鲤鱼级”坦克登陆舰首先并排冲上沙滩;直接将船头搁在了那细软的沙滩上;而船只的发动机却并没有立即停止运转;铿锵作响;躲在阵地里的英军士兵都能听见那船用柴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