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这些美国俘虏的供词,目前已进入英国空军以“志愿航空人员”协助英军战斗的美国飞行员至少是数百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美国空军现役人员,但是在离开美国之前紧急退役,所以,他们现在的身份确实是平民,不是周道刚说的“美国军人”。

这一事实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表明美国政府已经决意采取“有效手段”挽救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颓势,另一方面,它也表明美国政府还没有直接插手中英战争的想法。

对此突发*况,总参谋部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一些人认为应该适时收手,以免给美国借口参战,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必担心美国政府的立场,在中英、日澳战争同时进行的情况之下,国际局势已变得非常复杂和微妙,美国政府不会看不到欧洲的紧张局势,只要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很快加入这场混战,那么美国政府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转向欧洲大陆,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是要沉住气,中东战场那边不仅不能停止推进,而且还非常有必要加大攻击力度,以显示中国军方将英国势力完全驱逐出亚洲的决心。

这两种意见,赵北支持后一种,也就是说,他并不打算立即停止与英国的战争,只要英国政府不求和,那么中东的战事就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中国装甲部队推进到两河流域,甚至是饮马地中海。

不过,赵北的这一构想在总参谋部的那班军事专家看来还是有些冒险的,按照他的这个进攻计划,中国陆军部队必须横穿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直冲到地中海岸边的巴勒斯坦地区,按照这种作战计划,中国陆军的后勤补给线将拉得非常非常的长,只要这条后勤补给线遭到敌军攻击,前线的部队就会迅速陷入恐慌之中。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总参谋部的计算,目前,中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国内民用船舶中的百分之九十的大型船只已经被军事行动占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已经不可能进一步实施动员了,除非中枢政府想让国内民怨沸腾,毕竟,民用物资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也是需要船舶的,光靠铁路和公路是无法满足运输需要的。

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决心将战争进行下去,虽然英国海军在印度洋连吃两场大败仗,但是目前还有更多的英国军舰和潜艇正在借道南非前往印度洋,它们的抵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些英国海军舰艇或许将采用海上破袭战的战术与中国进行较量,骚扰中国军队的海上后勤补给线,而目前,中国前线部队的多数军需物资都是依靠海运,至于陆地运输,目前只能依靠那两条从云南连接缅甸的公路,而且这两条公路还不能直接通向印度,中间的一段必须通过孟加拉湾用船舶转运,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前线部队后勤线的脆弱。

关于后勤线的脆弱性问题,也正是总参谋部中那些主张尽快结束战争的人所引用的一个重要论据,他们认为,依靠目前中国海军的实力,很难面面俱到的保证海上运输线的通畅,即使有盟国海军的协助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拥有较强海军实力而且可以提供协助的盟国只有一个兰芳,至于日本,则正陷于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战争之中,不可能给予有力支援。

赵北不是没有考虑过请日本海军到印度洋来扫荡英国舰队,但是问题在于,日本政府想用海军力量与中国政府做一笔交易,日本政府想让中国加入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的这个轴心同盟,共同瓜分世界。

但是赵北仍然不同意加入轴心同盟,所以,日本海军的主力依旧在太平洋上晃悠,掩护日本陆军登陆澳大利亚,日本海军仅仅派了几艘潜艇跑到南非海域骚扰了一番,不过那几艘潜艇却被南非海军误认为是中国的潜艇,确实,两国的潜艇在外型上是非常相似的,实际上,日本最先进的潜艇就是中国帮助设计的,那也是一种拥有通气管的潜艇,水下航速很快。

既然日本海军不想在印度洋上主动出击,那么赵北也只能依靠中国自己的海军力量,以及兰芳海军的那些小型舰艇了,为了协助兰芳海军进行反潜作战和海上反破交作战,赵北在年初已经正式签署了一份文件,用政府担保贷款的方式在国内的造船厂为兰芳海军建造五十艘最新式的驱逐舰,交给兰芳海军使用,不过,由于建造周期的缘故,这批驱逐舰最快也要等到年中之后才能全部交付使用,而在此之前,兰芳海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反潜作战和海上反破交作战还是要依靠中国海军和空军。

不过同时,赵北也在耐心的等待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他也相信,这一变化很快就会到来。

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下)

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下)

现在世界局势正在危急关头,各强国都在加强与盟友的联系,或者拉拢有可能成为盟友的国家,在这其中,德国、意大利、日本自然最为积极,英国、法国、苏联紧随其后,而中国和美国也是不甘示弱,中国在加强与亚洲盟友的联系,而美国也正在谋求与欧洲国家加强军事同盟关系,这从美国政府制订的《租借法案》就可以看出端倪,美国政府始终在密切关注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并且也在加快军备建设的步伐。

联系到“历史上”美国政府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做法,赵北一点也不怀疑,美国很快就会“租借”给英国政府一批驱逐舰,用于反潜作战和为商船队护航,现在,美国已经将其制造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交给了英国空军使用,这一行动足以让赵北再次重新审视他的世界战略。

赵北之所以抓住英国猛揍,这打得如意算盘就是促使德国、意大利尽快在欧洲点燃战火,并迫使英国两线作战,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赵北完全可以做出主动姿态,与英国政府恢复和谈,从而尽快结束这场对英战争,为中国夺取最大利益。

但是现在看来,德国和意大利似乎是受到了那份《伦敦共同防御条约》的牵制,有些犹豫,而美国政府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给予英国军事援助,这就说明,美国政府也看到了欧洲战争的阴影,所以,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支持英国进行战争的方式迫使中国提前退出这场“亚洲解放之战”,从而推迟欧洲战火燃起的时间,为美国争取战略主动。

美国想争取时间,赵北却不会给美国这个机会,主动权并不在美国手里,而在赵北的手里。

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赵北决定继续对英战争,无论如何,必须先打垮英国在中东的军事力量,然后,或许欧洲的野心家们就会明火执仗的跳出来打劫了。

实际上,自从收到英国“亚洲舰队”遭到重创的电报之后,赵北就一直在等待着德国和意大利的反应,这需要时间,毕竟,英国舰队战败的消息是昨天晚上才通过短波无线广播系统向全世界播送的,英国政府坚决否认又吃了败仗,而德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

就这么坐在躺椅上,琢磨着欧洲那边的变局,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多分钟,直到秦四虎提醒,赵北才意识到他已耽误了早餐,于是急忙起身,提着那半瓶可乐赶去餐厅与夫人一同共进早餐。

走进餐厅,夫人翠旖正与儿媳小玉在看一封信。

“你们不吃饭,在看什么呢?”

赵北随口一问,顺手将那半瓶可乐搁在桌上。

“启文刚捎回来的信。”翠旖说道。

“今天的信倒是到的很快。”赵北笑道。

“这信可不是邮局寄过来的,这信是启文托人捎回来的,一同捎来的还有一些椰枣,说是叫你尝尝。”

“椰枣?这东西国内又不是没有卖的,何必千里迢迢托人捎这种东西回来。”

赵北虽然这么说,不过还是接过翠旖递过去的那只已拆开的包裹,看了看,没等他看完里头的那些零碎,秘书已走到他身后,小声说了几句。

“外务总长顾维钧先生刚才来了个电话,说他想来拜会总统,说是关于欧洲那边的局势的,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德国和意大利的驻华大使先生,此刻,他们已在赶来总统府的路上了。”

“嗯。知道了,吃完了饭就去见他们。”

赵北点了点头,陪着夫人和儿媳一同用过了早餐,然后带上跟班赶去国宾馆,等他赶到国宾馆的时候,顾维钧和德国、意大利驻华大使已经等了五分钟了。

先客套一番,然后很快转入正题。

“总统先生,今天过来,两位大使先生是来向总统先生道谢的,总统先生命人整理出的那些战争资料对于德意两国加强军队建设、学习实战经验很有帮助。另外,两位大使先生过来,也是想询问一下关于哈德角海战的详细情况的,两位大使先生说,如果方便的话,他们希望能够拿到前线战报的副本。”

顾维钧将两国外交官过来的主要目的解释了一番,说句实话,对于总统先生这种煽动战争的行为,顾总长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做得实在是太露骨了。

赵北点了点头,说道:“没有问题,我跟总参谋部说一声,将战报副本交给你们。另外,前线的侦察照片现在正在回国的飞机上,最迟到明天我就可以看到哈德角海战的相关照片,届时,我也命人复制一套,给两位大使先生送过去,请两位大使先生相信,此次哈德角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是惨败,英国不仅失去了两艘航空母舰,而且也失去了四艘战列舰,傲慢的英国海军遭到了沉重一击。”

见总统先生如此大方,德国大使和意大利大使都非常高兴,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德国大使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总统先生不介意的话,我想问一问总统先生,如果此时,欧洲地区发生战争的话,中国是否仍旧保持中立立场呢?如果中东地区被中国控制,能否向德国提供稳定来源的石油呢?”

听到这个问题,赵北心中一阵轻松,他明白,德国终于要动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提前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