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划。还要制订农业发展计划。农田水利建设。化肥建设。这些都要抓紧。历史留给咱们地时间不多了。咱们是只争朝夕。”

见总司令兴致渐高。有越谈越深地趋势。参谋长蓝天蔚笑着说道:“这个工业和农业问题咱们以后再讨论。熊都督一路风尘仆仆。我已按照总司令吩咐。在黄鹤矶‘怡然堂’摆下接风宴。正式为他接风洗尘。现在也差不多到点了。咱们这就去吧。应邀前来赴宴地还有几位汉口商会地实业人士。他们对于工业也很有发言权。咱们不如就在那里好好议一议这工业问题。”

早有卫兵牵来战马。众人都是军人。军中骑马是常事。当下翻身上马。扬鞭驰骋。转眼就奔到了武昌城里。这才放慢速度。径往黄鹤矶头走去。

怡然堂是黄鹤矶头地一间酒馆。刚修葺一新。和其它酒馆一样。也是黄鹤楼风景区地一部分。自从赵北将这黄鹤矶头出租给商人后。这里就立刻变成了满是铜臭地地方。以前游黄鹤楼不要门票。可现在。没买门票。连黄鹤矶都上不去。没办法。军政府财政困难。不得不想办法开源截流。再说了。这怎么也算是第三产业不是?

但还没到怡然堂,众人发现早有几人等在黄鹤矾下,那些人里只有杨度是赵北的旧相识,另外几人却都是陌生面孔。

“皙子,你前天不是来向我辞行,说要回北方么?怎么,现在还没走?到这里做什么?”赵北下了马,走到杨度面前问道。

“本已上了船,可在船上碰见他们几位下船,我只好又下了船。”杨度说道,抬手指了指身边那几位陌生人。

“他们几位是?”赵北扫了那几人一眼,觉得其中两人似乎有些眼熟,但绝对不认识,想必也是在历史照片上看到过他们。

“不要误会,他们可不是杨某的知交故友,虽然相识,但道不同不相为谋。”杨度一本正经的说道。

“既然皙子不愿为我等引见,还是由在下来为总司令引见吧。”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走上一步,向着赵北鞠躬行礼。

“在下汪兆铭,字季新,广东番禺人氏,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学校,现为同盟会评议员。”

“汪兆铭?”赵北不禁又打量了这人几眼,难怪觉得眼熟,没想到跟这个历史上的著名大汉奸如此近距离的站在了一起。

“在下还有个笔名‘精卫’,是投稿《京报》时所用。总司令既是光复会的人,想必也曾阅过《京报》,上面的那位‘精卫’就是区区在下。”汪兆铭说道。

赵北目光转向汪兆铭身边那名青年女子,却听汪兆铭说道:“她叫陈璧君,字冰如,华侨,祖籍广东新会,出生在槟榔屿,也是同盟会会员。”

果然啊,夫唱妇随,可能这陈璧君现在就爱上这个大汉奸了吧?这可真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两人是革命情侣,谁又会想到,他们后来又成了汉奸情侣了呢?

赵北腹诽着,但面不改色,还主动伸出手去,跟两人握了握手。这汉奸的手跟普通人的手没什么区别么,不过汪兆铭的手在微微发抖,可能是内心过于激动的缘故,现在跟他握手的可是共和军总司令啊!一手挑起革命大势的英雄,革命青年心中的偶像哦。

赵北没在两人身上浪费时间,目光一转,投到另外一名青年男子脸上,那人也身穿洋装,精神焕发,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这位是?”赵北伸出手去。

“在下陈其美,字英士,浙江吴兴人氏。”那人伸出手。

“陈……陈其美?”赵北伸出去的手僵住了,扭头紧张的看了一下左右,如果不是反应够快的话,恐怕已经伸手去摸枪了。

没办法,陈其美啊,辛亥革命前后最有名的暗杀头子之一,在历史上,光复会的领袖陶成章就是死在他手上,当然,最后他也被别人暗杀,你暗杀我,我暗杀你,这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新闻,当年刺杀出洋五大臣的吴越说的好,这本就是一个暗杀的时代。至于那位汪兆铭,也曾亲自参加过对满清摄政王的刺杀行动,失手被擒,不过,现在历史已经改变,想必他不会再去刺杀载沣了吧。

现在,暗杀头子陈其美跑到了自己面前,还带来一对本该去刺杀载的夫妻刺客,如果他们不是来暗杀的,又该是来做什么的?难道他们不杀载沣了,现在打算换个刺杀对象?

也难怪总司令会如此紧张。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9章 说客(上)

然,陈其美这帮人不是来刺杀总司令的,他们对总司来不及,哪里敢来刺杀?

其实,他们是来当说客的,目的和杨度一样,不过,他们显然不是在为袁世凯服务,而是黄兴派他们来的。

现在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袁世凯又在逼宫,清廷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绝路,剩下的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被革命推翻,另一条是自己主动退位让国,如此看来,清朝的灭亡已近在眼前,现在是该好好探讨一下未来的共和政府组织办法了,尤其是宪法的制定,这是立国之本,不可不慎重。

现在南方革命诸派中,最有实力的就是共和军,在制定宪法的问题上共和军最有发言权,要想制定出符合革命派要求的宪法,离不开共和军的支持。

这正是陈其美和汪兆铭此行的主要任务,本来黄兴是打算亲自跑一趟的,但被众人劝说留下主持东南军事,于是陈其美和汪兆铭就被派了过来,至于陈璧君,根本就是跟着汪兆铭跑过来游玩的。

几人离开福建后,转道上海,在那里登上一艘英商客船,到了汉口租界下船,正好赶上杨度和阮忠枢上船东行,他们是回上海参加南北和谈会议的,这阮忠枢倒还罢了,与同盟会素无瓜葛,可杨度在日本留过学,认识汪兆铭和陈其美,就连黄兴也是他介绍给孙先生认识的,可以说,同盟会的成立也有他杨皙子的贡献,杨度知道这两人都是同盟会地干部,于是主动上前套近乎,这一套就把两人此行的目的给套了个大概,杨度和阮忠枢顿时急了,同盟会这摆明了是要挖袁世凯的墙脚嘛,两人一合计,阮忠枢仍按原计划乘船东进,杨度则留下,和陈其美等人一同去拜见赵北,共同“商讨”未来的共和政府组织办法。

几人先跑到议院,没找着赵北,向黎元洪一打听,这才知道总司令今日要宴请熊成基,于是赶紧跑去怡然堂,站在黄鹤矶边恭候。

得知几人来的目的,赵北放下心来,和陈其美握了握手,笑道:“你真叫陈其美?怎么和我地一位旧相识同名?刚才失礼了,见谅见谅。”

陈其美一头雾水,汪兆铭也被总司令刚才的举动弄糊涂了,一时竟是讷讷无语。

倒是陈璧君“咯咯”一笑,说道:“总司令真会开玩笑。若你真有一位旧相识也叫‘陈其美’,不如拉来叫我们瞧瞧,若是脾气还不错的话,与英士大哥换帖子拜把子总是可以地。”

听了这话。陈其美和汪兆铭这才回过神来。于是跟着笑了笑。但说句实话。两人确实不怎么相信总司令有一位旧相识也叫陈其美。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刚才总司令为何会短暂走神。

“呵呵。你们来之前也不拍个电报。我也好派人到码头去迎接你们么。好歹咱们都是革命同志。一条战壕里地。虽然分属不同地组织。可是这反清地目标是完全一致地。而且对于国体问题。我们也很有共同语言。”

赵北打着哈哈。揣摩着对方到武汉来地真实目地。

现在南方革命形势发展得不错。湖北是共和军控制。河南有奋进会整合豫西、豫南地革命力量。湖南也已成为共进会地根据地。江西有共和军支持地阎锡山、李烈钧武装。如果再加上浙江地光复会力量和福建地同盟会力量。那么可以说南方地半壁江山已落入革命者掌握。如果能够把这些革命势力统一起来地话。这就是一支相当强大地力量。足以与北方地北洋集团分庭抗礼。

但是想完成这个势力地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地事。先不说光复会与同盟会地。便是湖南地共进会与湖北地共和军之间也存在域。所以说。如果陈、汪等人到武汉来是想把这些革命力量整合到一起地话。同盟会未免有些得陇望蜀了。

正琢磨着如何试探时。一边地杨度却替总司令解了惑。

杨度说道:“总司令,他们几位来的目地很简单,是叫你支持同盟会,支持他们的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支持他们同盟会掌握国家权力。前几日你可当着度地面说过,你是支持袁公做总统的,通电也发过,天下人都知道你拥戴袁公。”

赵北笑着说道:“皙子,你不必如此紧张,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我既然说过要支持袁项城做共和大统领,就绝不会食言,不然,以后靠什么取信于人?而且,当着你和阮忠枢的面,我明确表示支持总统制,我在议院的演说你或许还不知道,其实在我看来,中国积弱已久,欧洲的那一套不能生搬硬套到中国,中国还是应该由强人来主导,军政、训政、宪政,这三步就是中国的道路,现在军政尚未结束,自然还谈不上宪政,宪法当然要确立,但必须考虑到国情。皙子,你回去告诉袁项城,只要清室一退位,他就是共和中华的第一任大总统了。”

杨度脸色明显好看了许多,虽然他一直主张君主立宪,但由于得不到赵北的支持,南方革命派也不理会,再加上袁世凯本来就不打算让清室继续霸占着龙椅,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主张学习美国,实行完全的总统制,由袁世凯掌控国家的大政。

但同盟会却不这样看,他们主张学习法国,实行议会制和完全责任内阁制,总统只是一个摆设,实际权力应该掌握在内阁手里,内阁的各级主官由国会任免。

听了总司令的话,陈其美等人的脸色难看起来,几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陈其美说道:“总司令明鉴,袁世凯乃是满清旧臣,满脑子旧观念,这种人若是掌握大权,恐非国家之福。”

杨度反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