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手表的指针指向了上午九点整的位置,这也正是伊军司令部重新修改后的炮击开始时间。

彭汉遗转回身,站在山脊上,向南方眺望,那里准时的腾起了一阵烟雾,然后就是滚滚而来的炮声,大量炮弹掠过山脊,飞向北方,将德军阵地淹没在一片烈火与硝烟中。

“轰轰……轰轰……”

“嗖————嗖————”

伊军炮击开始之后,几乎就在半分钟之内,德军的炮火反击就开始了,大量从北方过来的炮弹也掠过山脊,飞向南方伊军阵地,也将那里的阵地淹没在烈火与硝烟中,但是,由于伊军炮兵已经再次转移了阵地,所有的德军炮弹都没有威胁到伊军炮兵阵地。

身管火炮之后,就是火箭炮的嘶鸣,随着“嗖嗖”的啸叫,大量伊军的火箭炮开始向北方投射火力,伊军炮兵使用的是中国制造的多管火箭炮,这是一种陆军用重型火箭炮,它以轮式车辆为载体,每辆炮车一次可发射弹径为127毫米的火箭弹三十颗,射程超过十五公里,虽然精度有限,但是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盖一块面积超过足球场的地域,火力极猛,而这种火箭炮早在中英战争期间就使用过,由于发射时会产生一种连续不断的啸叫声,因此也被士兵们称为“中国管风琴”。

德军也拥有多管火箭炮,但是射程远不如“中国管风琴”,德军进行炮火反击的主要大炮还是身管火炮,由于德军大口径火炮数量较多,伊军阵地很快就被烟尘和风暴完全覆盖,士兵们只能躲在防炮掩体中,感受着空气的震撼,以及钢铁的撕裂声,大地都在颤抖,谁也不知道炮战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所有的人都在祈祷,祈祷炮弹不会落到防炮掩体的正上方,毕竟这里修筑的工事都是野战工事,并不非常结实,而且也没有时间修结实了。

炮战开始后,彭汉遗就领着参谋走下山脊,来到了山坡反斜面阵地上修筑的指挥部里,而在他走进指挥部之前,天空中已经出现了来自南方的机群,那是中国空军和兰芳空军的喷气式飞机,其中既有战斗机也有轰炸机,它们将配合伊军炮兵的行动,对德军防线纵深地带实施立体打击,并为古姆城里的死难者复仇,毕竟德军的飞机这两天里也经常轰炸伊军阵地以及阵地后方的城市,现代战争已经很难确认前线与后方的分界线了,或许分界线就在交战双方空军力量的平衡点附近,而古姆也正是目前的这个空军力量平衡点,这里很可能成为未来空战的焦点地区。

跨进指挥部里,彭汉遗发现这里已经是沸反盈天,伊朗军队的指挥官和参谋们正在通过电台向各处阵地发布命令或者下达指令,而下级的报告也通过电话线路从各个阵地传递到指挥部里,现在的前线指挥部,没有谁是清闲的,就连彭汉遗这个外国人也有他的工作。

彭汉遗现在的工作就是率领参谋协调空地配合,中国空军和兰芳空军的突击机群随时通过无线电台与指挥部进行联络,一方面是评估地面炮兵部队的战绩,一方面则是报告空军突击部队的作战情况。

空军的报告显示,空袭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德军阵地已经遭到了亚盟空军的沉重打击,而且炮兵部队干得也非常不错,德军前沿阵地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那些正在向前沿阵地集结的德军陆军部队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瓦解了,如果炮火打击持续下去的话,德军是不可能在当天发起攻击了,除非德军炮兵能够迅速找到伊军炮兵阵地的准确方位并予以炮火压制。

不过彭汉遗可没有空军指挥官那么乐观,他知道,伊军炮兵的后勤供应有些跟不上,如果古姆火车站不能再调来足够的炮弹的话,那么这场炮战就会在中午之前结束。

值得庆幸的是,德军的后勤保障或许也不是那么充分,高加索和土耳其方向山高路险,显然不能为德军及时补充弹药服务,那么德军的后勤供应就只能依靠里海的海上运输线了,但是问题在于,现在,中国空军部队已经在以里海东岸为据点,开始对里海南部地区进行侦察和巡逻,并且也已接到明确命令,如果发现德军运输船,就予以坚决的消灭,因为就在昨天晚上八点半钟,亚盟安全理事会已经正式向德国进行了集体宣战,从那时起,亚盟与德国的战争实际上就已经正式开始了,与德国一同被列为打击对象的还有土耳其,轴心国重要成员意大利却不在亚盟军事行动的目标之内。

或许后勤供应紧张也是德军在古姆城以北停止前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军队打仗,无论如何也是离不开弹药的,只有当弹药充足的情况之下,攻击才有把握,攻势才能绵绵不绝,才能让敌军喘不过气来。

第1224章 关注喷气机的人

第1224章  关注喷气机的人

城市北方的炮声如同滚雷一般,连绵不绝,让城里的所有人都感到惶恐不安,市民们拥挤在屋顶和高处,向北方眺望,但是距离太远,看不见战场,只能看见天空上腾起的烟尘。

邵振青也站在旅馆的屋顶上,手举望远镜向北方眺望,但是他也没能看见战场,只能看到战场天空上的黑烟,听到那滚雷一般的炮声,虽然如此,但是毫无疑问,古姆北郊的战斗已经爆发了,而且与昨天的炮声和今天凌晨的炮声都不一样,现在的炮声格外的密集,也格外的猛烈,炮击持续时间也很长,从上午九点整一直打到快正午,现在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钟了,可是那炮声还没有任何停歇下来的迹象。

“主编,主编。我借来了一架梯子,咱们或许可以站得更高一些。”

记者兼助手小陈扛着一架人字梯匆匆赶到邵振青跟前,指了指梯子,便将这架人字梯给架了起来。

邵振青非常高兴,立刻在小陈的协助下登上梯子,骑在梯子顶端,举起那架中国造军用望远镜,向北方眺望。

“我好象可以看见炮弹爆炸掀起的尘土了,还可以看见阵地上的火光,不过也只看得见西边的高地,东边的平原和谷地却是看不见了,距离还是太远。”

“主编,要不我们干脆徒步赶去战场那边吧,我看这仗今天停不了,或许能赶上战斗。”

小陈听到邵振青的嘀咕,于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邵振青骑在梯子上琢磨了一下小陈的建议,今天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听见北方炮响,邵振青原本以为像昨天一样是德伊两军在进行骚扰性的炮战,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而是继续在古姆城里采访当地民众,但是当仗打到十一点钟的时候,邵振青和许多留在城里的各国记者一样开始回过味来,这才明白,今天的古姆北部战斗很可能是一次大战斗,说不定是德军发动了攻击,于是,当时邵振青就准备带着助手小陈赶往北部战场,但是问题是他们找不到一辆汽车,而战场距离市区差不多有三十公里,两人又都不会骑马,结果只能站在旅馆屋顶上干着急。

“徒步过去的话,得走好几个小时啊。”

想了想,邵振青否决了小陈的建议,他决定再去中国驻当地的领事馆碰碰运气,看看领事先生回来没有,如果领事先生回来,或许可以借一辆汽车,本来,中国有几家企业在当地也有办事处,但是汽车要么损坏,要么就是用来将工作人员送去南边的安全地区了,因为现在铁路交通壅塞不堪,许多南行列车都被沿途车站扣下,为运送军火弹药的军列让道,所以最快的南行方式是坐汽车走公路去阿巴丹港,然后从那里上船,或者去科威特,或者干脆回国。

古姆城里的局势还是比较混乱的,由于担心再遭到德国空军轰炸,许多人都想尽快离开这座城市,但是他们又走不了,就是因为缺乏交通工具,城里所有的出租汽车都被有钱人包下,并且已经拉着雇主向南行驶了,现在的古姆城里,除了军车之外,很难找到民用汽车了,而军车又很难借到,哪怕邵振青拿着中国随军记者的证件,也无法从伊朗军方那里弄到车辆,亚盟司令部也是同样如此,所有的汽车都派了军事用途,不可能挪用给记者。

邵振青说走就走,从梯子上下来,将望远镜交给助手小陈,然后带着小陈从旅馆屋顶上下来,离开旅馆,准备赶去中国驻古姆领事馆。

但是刚刚离开旅馆,在街上走了不到五十多步,就听见身后响起汽车喇叭声,而且有人在喊叫。

“邵桑邵桑”

听声音很耳熟,邵振青回头一望,只见一辆日本造轿车正跟在他身后十多步的地方,开车的司机正将头从车窗里探出来,而且正冲着他挥舞手臂,那人邵振青也认识,正是日本《朝日新闻》社的记者小田,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小田还与邵振青一同站在旅馆屋顶上,讨论今天的炮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小田先行离开旅馆,之后,邵振青就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但是现在看来,小田应该是去找交通工具去了,而且运气相当不错,至少弄了一辆半旧的日本轿车。

看到邵振青扭回头,小田得意的指了指他驾驶的这辆日本轿车,冲着这位中国同行叫喊了几句。

“邵桑,邵桑。请上车,请上车。”

邵振青也没客气,看见车上就小田和另外一名日本记者,于是急忙拉着助手小陈奔到轿车边,拉开车门,坐进车里,然后将车门一关,催促小田快开车。

“小田君,你来的正好,我们准备赶去北方战场,咱们正好同路。”

但是小田却回过头去,神色有些惊讶。

“邵桑,你没有听说么?就在刚才,在南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空战,亚盟空军和德国空军发生了一场喷气机大战,现在战斗已经结束,战场正在打扫,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个搜索新闻素材的好机会么?南边的喷气机残骸可是比北边的炮弹弹坑更吸引人啊。”

“你们要去南边?你听谁说南边有空战的?就算是空战,也应该爆发在北边啊。”

邵振青一愣,关于空战的事情,他确实没听说过,所以非常好奇小田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小田拍了拍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