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的先天条件不够好,这也会增加筑路成本。

这个道理多数百姓不懂,但是上蔡商会的商人们却懂,不过他们并没有分辩此事,商人总是最讲究实际利益的,看到上蔡县的衰落已无可避免,商会的所有商人都明智的选择了新的阵营,毫不犹豫的投奔了西平商会,于是,上蔡商会解散了。只留下几间还算宽敞的瓦房,交给了县衙,成了县太爷安置外室的场所,革命之后,县太爷眼见这天要变,于是就不辞而别,卷了县库的银子,带着老婆小妾都逃去了租界,连官印也都带走了,只留下这几间宽敞的瓦房,后来成了奋进会的兵营,住了一个连,再后来,南北对峙发展为南北武装冲突,这个奋进会的连队奉命开拔,到信阳去了,于是这几间瓦房又空了下来,被镇上几个泼皮合伙强占了去,打算趁着混乱也发一笔革命财。

但是这帮泼皮没有得逞,就在昨天一支革命军的骑兵部队开进了上蔡县城,陆续进城的队伍竟超过了两千人,由于营房不够,也没足够的帐篷,军队不得不开始征用民房。有房契、地契的房主可以拿到房祖。没有房契、地契的房主得找邻居、里长做保,那帮泼皮想拿一张盖着萝卜章的伪造房契蒙混过去,结果被革命军识破,都被拉去蹲在军法处了,于是这几间上蔡商会留下的公房又一次姓了“公”变成了这支革命军骑兵部队的司令部。

准确的讲,现在的这几间瓦房是“旅部。”湖北共和军独立骑兵旅的旅部,理论上来讲,这支部队现在也是联合阵线的部队。

独立骑兵旅是昨天上午开到上蔡的,不过并没有来全,全旅三斤小骑兵团和一个插重营,开进上蔡的只有两个骑兵团,带队的长官倒是旅长本人,叫杨邦翰,安徽人,以前是安徽新军的一个骑兵排长,革命中表现出色,从排长一直升到旅长,这提拔速度让人膛目结舌。

昨天革命军开进上蔡城的时候,全城的百姓都去瞧热闹,他们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军容如此整齐的骑兵部队,不仅军装、军帽簇新,就连背着的步枪也格外惹眼,那枪很短。不过三尺来长,叫做“马枪。”专给骑兵用的,除了步枪之外,还有一种怪模怪样的短枪,被士兵们称为“冲锋枪”不过没人见他们打过,所以百姓也不清楚这枪如何冲锋,而且这种枪数量很少,做工粗糙,远不如马枪引人注目。

昨天上午进来一个骑兵团,下午又进来一斤。骑兵团,这本已衰落的上蔡县喧闹得厉害,跟过节一样热闹,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共和军的军纪确实森严,不是奋进会可以比的。

百姓原以为这两千人的队伍已经足够守卫小小的上蔡县了,但没想到。今夭上午,从南边又开过来一支革命军的队伍,也是独立骑兵旅的部队,就是那个插重营,带队的军官叫张国平,军衔是准将,比杨邦翰的上校军衔高上一级,这让那些稍微有些见识的百姓感到纳闷,不明白为什么官大的只带营,而官小的反而带旅。

更让百姓们不明白的是,这上蔡县不通铁路,不是什么南北必争之地。革命军为什么要派这么多骑兵驻在这里呢?当初奋进会在这里也只驻了数百人而已。

很快,好事者就从里长那里探听到了消息,原来,这上蔡县很快就要成为一个新组建的独立骑兵师的驻的。这么多骑兵部队开到上蔡,这叫“集结”那个张国平准将就是这个尚未组建的独立骑兵师的师长,现在,从河西、青海一带购买的良马正在赶往上蔡,数千匹军马浩浩荡荡。从陕南商州一路赶到河南,据说现在已到南阳府的舞阳县,很快就进汝宁府了,此次张国平率领愕重营过来,就是专门驮运饲料的,等那些军马一到,这上蔡县就更热闹了,到时候革命军少不了要在当地征募一些新兵和民伏,一些穷苦人家已开始向里长、保长打听这吃粮拿饷的事情了。

以后,这上蔡县就是独立骑兵师驻地了,这里有平原有丘陵,确实非常适合骑兵练,而且距离铁路线也近,部队调动也方便。

百姓们在打听当兵吃饷的事情,张国平准将也在打听事情,不过他打听的是杨邦翰的去向,自从进城之后。张国平就没瞧见杨邦翰旅长的影子,一直打听到旅部,这才从一个参谋嘴里得知,上午一架联合阵线的飞机飞过上蔡县,往一根飘扬着铁血共和旗的旗杆附近扔了斤小竹筒,里头装着张纸条,士兵将这纸条拿给杨邦翰看,杨邦翰看了纸条,二话不说就率领一个骑兵团出了城,往西驰去。

那张纸条现在就在张国平的手里,这让他得以了解杨邦翰出城的原因。

根据联合阵线空军部队的飞机侦察。在距离上蔡西部数十里外的一座村庄里,飞行员发现了一支北洋军的部队,人数约一千余人,显然是从信阳前线败退下来的,为了迅速歼灭这支北洋军,飞行员就近寻找可以联系的联阵部队,飞机掠过上蔡时发现了联阵部队的骑兵,于是飞行员当机立断写了张纸条,装在竹筒里扔到了旗杆附近,杨邦翰接到纸条。立功心切,于是就率领一个团出击了。

对于情报的真实性,杨邦翰和张国平都比较放心,这不仅在揽只军中没有飞行队编制,更在千众张纸条卜写有飞行员的一是用高级密码写的,北洋军不大可能伪造。

从编号来判断,这名飞行员隶属于“天牛分队”自从这场豫南之战爆发以来,这“天牛分队”就格外的活跃,为击败北洋南进第二军立下汗马功劳,这战后的褒奖是少不了的。

但是迄今为止,联阵部队的骑兵尚未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固然奔袭了陈州府,占领了袁世凯的老家项城,但是自从离开项城之后,骑兵部队并未遭遇任何象样的战斗,连大股北洋溃兵都没瞧见,也难怪杨邦翰一听说西边有敌情,就迫不及待的率领骑兵团出击了。

虽说现在信阳的战斗已经结束,但是沿着京汉线,双方交火频仍。对于南军来说这叫“打扫战场”对于北军来说这却是“夺路狂奔”因此,这上蔡县实际上仍是战场。只是位置偏了点,这里的南军部队想立功的话,就只能更主动一些了。

张国平到上蔡之前,是拍过无线电报给杨邦翰的,让他在上蔡等候辐重营,但是现在,杨邦翰显然没有服从命令,这让张国平有些恼火,不过考虑到杨邦翰在出击前确实向信阳拍了电报请示,张国平的火气却也无处发泄,因为当时他正在路上。不可能接到电报,他是通过留在上蔡旅部的电报底稿才得知杨邦翰的小动作的。

没错,在张国平看来,明知自己正在赶路,杨邦翰却故意向信阳前指拍发电报请示出击,这就是小动作,这个动作走向前敌总指挥蓝天蔚做的,而蓝天蔚也确实越过张国平直接批准了出击请求,如果张国平打算跟杨都翰在上级面前打官司,他也是打不赢的,毕竟,军情瞬息万变。而蓝天蔚是极其渴望取得一次决定性胜利的,以便进一步稳固他的地位,而“决定性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歼敌人数。

对于杨邦翰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国平却没有往深处想,或许杨邦翰真的是立功心切,但未必没有给张国平脸色看的意思,总司令组建独立骑兵师,放着杨邦翰不用,偏偏空降一个张国平过来,这种做法确实容易让杨邦翰心里不平衡,虽然他也被提拔为副师长,而且还兼着旅长,不能算是被架空。

张国平以前并没有见过杨邦翰。也不熟悉他的性格,对这斤小人的了解仅仅限于道听途说,上次总司令赵北征求他对骑兵师师长人选的看法时。张国平第一个推荐杨邦翰,也完全走出于尊重。

现在,张国平虽然仍没有见过杨邦翰的面,但是对这个人的性格倒是稍微有了些了解,这个人,就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汉子,比较适合担任作战部队主官,但似乎不太适合出任方面大员,这恐怕是总司令没有选他做独立骑兵师师长的原因之一,现在总司令的部队规模有限,这师长就是方面大员,将来部队进一步扩充了,这杨邦翰还是有资格担任师长的。

对于这个尚未见过面的部下进行了一番评价之后,张国平就在旅部里召集留守高级军官和参谋开会,商议杨邦翰出击的策应事宜。并讨论独立骑兵师的组建日程。

杨邦翰立功心切,张国平也同样如此,军人总是渴望着胜利与战斗。不过杨邦翰着眼于当前的胜利,而张国平却着眼于未来的战斗,所以,在稍微讨论了一下策应杨邦翰之后,张国平很快就将议题转向了骑兵师的组建,毕竟,现在北洋南进第二军新败,军心、士气都很成问题,杨邦翰的骑兵却是士气高涨,双方兵力又很接近,这一仗可以说信心十足。

还是独立骑兵师的组建问题最要紧,骑兵不比步兵,练难度更高。新兵问题是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南方不比北方,骑马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这新兵最好从河南本地招募。这里的百姓和直隶、山东百姓一样,有养骡子、养毛驴的习惯,就算没有骑过马,这骡子、毛驴总是骑过的,虽然骑这些牲口跟骑马很不同,不过总好过那些只乘过木船的南方兵。

更好的兵源在口外,在草原和东北的黑土地上,但是现在张国平只能望着草原叹息,骑兵,最好是在草原上练。

切都要看总司令如何谋划,什么时候进军草原,什么时候张国平才能圆他的草原练兵梦,但是现在,还是把眼光放近些吧。

众人在会议室议了片刻,没等拟出日程表,就听见会议室外头喧闹起来,一名值班参谋匆匆奔进会议室。向张国平立正敬礼。

“报告长官!杨旅长派人回来报信,要把第二骑兵团也拉到西边去。”

“为什么?一个团的兵力不够?”张国平站了起来,迈步就朝会议室门口走去。

“飞行员侦察有误,那支北洋部队不是一千余人,而是两千余人,两个步兵团的规模。杨旅长打算将他们全歼,于是决定再调骑兵二团过去支援。”

参谋跟着张国平走了出去,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