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了。

东三省与华中地区不同。华中地区的重工业发展非常迅速,竞争也非常激烈,资本投资已趋饱和。对于偏重金融业的东南实业界而言,东三省地区正是重工业投资的理想地区,如果现在就将多余的资本投入东三省工业建设,可以很好的解决华中地区的投资过剩问题。

显然,总统先生现在抛出这个东三省重工业计划,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给“国民同盟”来个釜底批薪,将那些国会里的动摇分子稳住,以应对目前的外蒙古风波。

但是这样做还是有风险的,一方面是东三省不如关内局势稳定,那里的日本势力太强盛,中国商人如果想在那里与日本商人进行商业竞争,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另一方面,现在中枢突然决定支持东三省垂工业建设,有可能打乱“四只工业发展计刑”的整体布局,因为商人都不是傻子,中枢政府说支持东三省工业建设,那只是空口白牙,中枢政府必须拿出诚意,而最好的诚意就是金融贷款和商业融资;而现在的“四只工业发展计刮”几乎已经将中枢政府财政节余分配殆尽,财政部哪里还有力量去支持东三省重工业建设?

或许可以与外国商人合资,但是这也不容易,问题还是日本的干扰,前几年,美国和疼国商人就想向东三省渗透,但是却遭到了来自日本政府的强力阻击,而且,日本政府还得到了俄国政府的支持,在关闭东三省贸易大门的问题上,日本与俄国是立场一致的,那么,如果中国商人想与外国商人合资办工厂的话,至少在东三省地区只能与俄国商人和日本商人合作了,但是以目前的中日局势而言,与日本商人合作那是要挨骂的,说不好,还会被那些激进分子干掉。

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对于总统和商人而言都是如此。

赵北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在的局势之下,他必须做出一个和解的姿态,让那些支持“国民同盟”的国会议员们明白,总统还是照顾商人利益的,所以。那个外蒙古风波就让它再次悄无声息的平息下去吧,不能叫那帮政治上的野心家得逞。

在回京的路上,赵北已经通过电报将此次外蒙古风波的前后经过详细的了解了一遍,为了解决目前的这个棘手局面,他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政治准备,通过做出和解姿态平息那帮国会阔佬议员们的怒气,将他们的主要精力引到工业建设问题上去,另一方面,如果政治手段无法解决问灶”石,那么,赵北也将毫不犹豫的动用军队解决问题,无有”。他也绝不会允许自己被一帮国会议员弹劾。

实际上,就在回京的一个时之前,赵北已经通过无线电报,利用特级密码拍发了一系列绝密军事电报,命令驻扎在京津一带的国防军部队和那个被称为“屯田军”的革命卫队做好了应变准备,所有军官和士兵结束休假,禁止离开兵营。部队也以“军事演习”为借口进入了战备状态,士兵配备的子弹也按照作战令要求全额配发,一旦总统下达命令,数万武装部队将迅速开进首都,解散国会,并维持秩序。

经过两年多的整顿和磨合,赵北自问有九成把握调动大部分的国防军部队,至于革命卫队。一向唯总统马首是瞻,那更是总统的御林军,指挥起来如臂使指,得心应手。

但是军事手段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赵北绝不会采取这种激烈的手段解决政见上的分歧,虽然他心里也很清楚,此次“国民同盟”之所以挑起事端,绝不是因为什么“政见分歧。”而纯粹是一次

谋。

对付阴谋,固然可以用阴谋反击,但是在赵北看来,目前局势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不着立即采取激烈手段。

毕竟,经过两年多的经济建设与和平局面,赵北的威望正如日中天,革命者的光环依旧闪闪发亮,许多青年也正是因此才对他膜拜之至,现在这种时候,如果一个口口声声“法律至上”的革命者突然用暴力手段干扰法卑程序,那么,对于赵北的威望将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或许不会导致权力的丧失,但是对于赵北的战略计划将是一次沉重打击。

国会叫总统去接受质询。这本身就是宪法赋予的权力,何况,现在国会议员们还吵成一片,动摇分子和骑墙派大把,这种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授人以柄。

所以,赵北最终决定尽量采取和平手段和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最多再动用一下军情局,至于军队。那是最后的安全阀,迫不得已的手段。

对于总统先生在军事上做出的安排,这火车站里的人基本上都还蒙在鼓里,但是对于总统刚才讲的那番关于东三省实业问题的演说,众人却听明白了,那些跟着“国民同盟”起哄的人迅速改变了立场。决定紧跟总统,但是另外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没那么容易改变立场,他们挑起这场外蒙古风波的目的本来就不单纯。

不过对于这些人,赵北并不担心,这些人中许多都是前清官场人物,酱缸里出来的,没几个是清白的,多多少少都有把柄落在督政处和内政部手上,如果他们执迷不悟的话,赵北可以很轻松的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将他们掀翻,甚至是抄家,上次“国会清算案”里,盛宣怀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总统先生为什么要匆匆离开火车站了,他要赶回总统府,叫督政处和内政部立即着手遴选黑材料,挑出那些最有杀伤力的,用来威胁那些国会里的顽固分子,过去两年里,督政处已经将这种政治要挟玩的出神入化,这一次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不怕对方冥顽不灵。

总统是乘坐汽车离开火车站的,为了方便说话,他甚至让总统夫人乘上另外一辆汽车。

总统的这辆车上的乘客除了他和卫队长秦四虎之外,只有熊成基一位,两人也趁机利用这个机会仔细商量了一下进一步整顿联合阵线的事情。

“味根,刚才我的建议只是一个框架,具体怎么整顿联合阵线,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在框架里行动。另外,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限制在城市里,限制在那些有钱人身上,中国现在依旧是个农业国。乡村才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和基础。联合阵线要想避免成为富豪俱乐部、诸仲俱乐部,就必须团结国民中的底层人士,工人、农民、小地主小作坊主,,这些人虽然现在没有多少力量,但是只要被我们团结起来,他们的力量就比铁还要硬,比钢还要强!”

赵北罗嗦了几句,算是对他刚才的那些建议做了一个总结。

“但是,工人、农民小地主小作坊主,这些人没有多少家产,无法参加国会议员选举啊。甚至没有资格参加地方自治会委员的选举。”熊成基有些不明白。

“味根,这就是你的书生气了。规矩是人定的,也为人服务,不能其过来,规矩从来都不会一成不变,规矩可以改变,前提是我们紧紧抓住手里的中枢权力。

赵北点到即止,熊成基是聪明人,虽然有时候有些书生气,但是他的领悟力很高,有些话用不着说那么直白,他也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熊成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对,对。规矩可以改。国会议员选举对家产有要求,可是这个要求可以降低。”

“不仅如此,现在女性无权参加选举,以后,这个规矩也是要改的,不过目前还谈不上。联合阵线还是应该将乡村纳入视线,这才是目前第一要务。今后的两年时间里,联合阵线必须将基层组织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味根,这就是你的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赵北说到这里,向车外看了一眼,见离总统府已是不远。那交通管制区停着四辆马车,其中两辆正是外务部的公务马车,另外两辆是英国公使馆的外交马车。

“英国公使倒是勤快。听说我今天回来,这么早就过来恭候总统大驾了,如果不见,未免有些过分了。”

赵北淡淡一笑,吩咐司机将汽车开进总统府,直驶国宾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

第522章 国际“友谊

北说得不错,乘坐英国公使镶外交马车斟来总统府楼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陪他一起过来的还有民国外务总长唐绍仪,这位唐总长前几天还试图向中枢请假,去香港“修养。”但是赵北却知道,他是不想跟着总统一起去东三省与俄国外交特使谈判,唐总长知道此去东三省肯定会背黑锅,所以,他干脆就撂了挑子,不陪总统玩了。

说句实在话,赵北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打算拉上唐绍仪一起去东三省跟俄国人谈判,顺便用他做挡箭牌和替罪羊,万一“丧权辱国。的事情败露,被人穷追猛打的话。那么,赵北将毫不犹豫的把唐绍仪这个替罪羊踢到前台去替他挨骂。如果顶不住了,那么就顺势革了唐总长的职,平息众人怒气,转移斗争视线。

但是没想到唐绍仪也是精明,一看总统亲手草拟的谈判策略。他就明白,此次就外蒙古问题与俄国人交涉。中国一方肯定吃亏,这差事不好干,说不好就要替中枢背黑锅,于是,唐总长思来想去。索性决定撂挑子。向中枢请假,去香港“修养”试图躲过去。实在躲不过去的话,唐总长也想好了,那干脆就辞职,反正他不去东北。

赵北也是聪明人,一见唐绍仪早不清假、晚不清假,偏偏在看了他草拟的谈判策略之后请假,这摆明了是在撂挑子,要说总统先生不生气那是假的,因此,他没有批准唐绍仪的假条,但是也没有接受唐绍仪的请辞,而是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他决定不带外务部的人去东北。只带几个翻译,他要以总统的身份直接与俄国外交特使举行会谈,拉拢俄国对抗日本,至于唐绍仪,则被总统“派去西山修养”。

没办法,别人既然指望不上,也就只能自己赤膊上阵了,这既是一个总统的责任心,同时也是一位历史穿越者的责任心。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如果人人都撂挑子不干,这个国家又该向何处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