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半乌,但是对于山东方向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有甲午战争的前车之鉴,虽然日军在山东登陆的可能性很但是你们也绝对不可大意。侦察任务不能放松,对旅顺的空袭也必须制订好计划,务必将日军注意力集中在旅顺方向

说到这里,赵北抬眼望见办公室门口人影一晃,正是侍从室主任李装和,这些日子里,李叟和也表现得非常卖力,总统什么时候下班,他就什么时候下班,不过通常他不承担联络任务,除非是要紧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这么突然出现在总统的办公室外头。

正好这战术研讨会也进行得差不多了,赵北将手一挥,宣布散会。

苏石羽带着空军指挥官们告辞离去。然后,李变和走进了办公室,手里拿着几张电报抄稿。

“请总统过目,这是网从天津拍来的密码电报,是与日方进行接触的和平谈判代表转过来的日方和谈条件

果然不出赵北所料,李樊和现在直接主持与日本商会和平谈判代表接触的事情,是郜廷弼和刘人祥的顶头上司,难口帜川电报点后会在第时间讨来旱报总统六         电报虽然是郜廷弼和刘人祥联名拍发过来的,但是拟定电报的人却不是他们这两位商人,而是随行的外务部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协助郜廷弼与刘人祥与日本方面进行会谈。并制订会谈策略与战术。

赵北接过电报抄稿,看了几眼,嘴角带着丝冷笑。

“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猪改不了哼!明明是日本在战争中落在下风。可是现在却还跟我们虚张声势,居然提出这么多要求,好象他们打败了我们一样。”

难怪赵北觉得好笑,日本和谈代表提出的和谈前提条件中居然包括“撤退全部东北驻军割让福建割让海南岛将大冶铁矿转与日本商人”这样完全不可接受的条件,如果不是心里清楚日本底细的话,赵北恐怕还会以为前线部队在谎报战绩呢。

“你怎么看日本提出的这些和谈条件?”赵北将电报搁在桌上,询问李坐和。

李变和犹豫了一平,然后说道:“依职部之见,日本人恐怕没有多少和谈诚意,或者只是日本商会一方一相情愿,而不是日本政府的意思。

现在明明是我军在战场上占上风,可是日本方面却提出如此过分的和谈条件,足见日本方面完全没有和谈之诚意,干脆,中枢将我方和谈代表撤回来,以示绝不妥协。”

“撤回来?现在就撤回来?”

赵北见李叟和点头,于是笑了笑,说道:“你知道,兵法最高境界是什么么?”

李赞和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

“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是迫不得已、无法转困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如果能够通过谈判得到我们想得到的东西。那么,无疑应该继续谈判。我认为。日本政府现在确实有谈判的想法,只不过碍于日本军部的反对而不好直接出面,所以,日本政府不仅指使日本商会出面与我方进行和谈接触,而且一开始就提出这么苛刻联和谈条件,这目的主要是做给日本军部看,也是想对我方进行讹诈。日本政府敢狮子大开口,我们自然也就不能客气,我之所以拟定“和谈条件二十一条”正走出于此目的,现在看来,我的策略是正确的,我方提出的和谈条件也是非常苛刻,而日本和谈代表却未拂袖而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日本方面求和心切,说不定,他们提出这么苛方的和谈条件,只是对我方条件的反击。”

赵北一番分析,李窒和连连点头。一副受教模样,但是对于赵北的心思,他却是完全没有摸准。

赵北之所以提出“和谈条件二十一条”主要目的就是羞辱日本政府,因为历史上那个,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就是日本政府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来的,其目的就在于灭亡中国,而且其提出的时间就是在一战时期,那个条约完全是将丰国当作了日本的殖民地对待,而偏偏当时欧洲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而且袁世凯又急着称帝,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北洋政府居然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条款,而后来日本之所以能够轻易扩大在华特权,这个屈辱的条约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第一。欧洲大战没有爆发,列强似乎还有心思关注一下远东问题;第二,北洋集团垮台了,现在是赵北在掌握权力,日本绝无可能提出《二十一条》。

于是,赵北适时拿出了他的《二十一条》,羞辱日本政府是一方面。但是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和谈条件压服日本的话,就能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但是现在看来,日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除非在战场上歼灭更多的日军部队,不然的话,和平终究是不会自动降临的,说到底,在这个时代。谁的拳头硬谁才能够掌握外交的主动权。

“拍电报给锦州陆军参谋部,让他们抽调一部分部队,渡过鸭绿江。对朝鲜北部地区的日军进行牵制,并通知海军部,让他们出动“野鸭部队”配合陆军制造我军即将大举入朝作战的假象,让日本人看看,我们中国人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我们有实力也有信心维护国家利益!另外,再告诉郜廷弼和刘人祥,让他们安心在天津住下,日本人不去找他们,他们也就不必去主动找日本人,我倒要看看,到底是日本人沉得住气,还是中国人沉得住气!”

赵北下达了命令,不过他心里也非常清楚,他的战略重点始终是辽东半岛,至于朝鲜那边,只是战略全局中一颗小小的旗子罢了,饭要一口一口吃,目前还是先解决辽东问题吧。

国家的尊严终究是要靠武力来维护的。

第681章 野鸭部队

这里是舞牛岭,中朝边境线上一处很普通的山岭,山岭往东就是鸭绿江,山岭往西就是土城子,前清时候的一处旗兵的营垒,不过早已废弃。

现在,张作霜正率领一队骑兵在舞牛岭的山脚下行军,骑兵人数不多。不过五百多人,但是装备却很精良,在队伍中可以看见冲锋枪和轻机枪,甚至还有几门轻型迫击炮。这些新式装备都是刚刚由陆军参谋部调拨过来的,骑兵们都非常喜欢这些武器。

张作霜是从土城子那边过来的。现在,土城子就是他的司令部,自从五天前率部赶到十城子后,他就将那座早已废弃的旗兵营垒整修了一番。在土围子上竖起了战旗,从那之后。他就坐镇在土城子了。

土城子距离鸭绿江不过十多里路。在清末的时候,与许多南满地方一样,这里也驻扎着日本的所谓“警备队”北洋政府当政时期,不敢对日强硬,只能按照前清时候的“惯例”办理,依旧让日军驻在边境线附近地方,但是后来联合阵线上台执政,立即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行动,而最终解决这些“非法驻军”的还是那场“东北亚危机”由于在游击战中损失惨重。再加上英国、法国的调停。以及俄国的落井下石,日本政府最终撤走了所有在南满地区的非法驻军,从那时起,中朝边境线中国一方的驻军就完全是中国部队了,隔着那条鸭绿江,两支敌对的武装力量不时制造着摩擦,今天你打我一枪,明天我打你一枪,就在这种冷枪不断的局势之下。终于迎来了一场决战,本来驻朝日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冲过鸭绿江的。但是却因为“高丽独立军”的行动而被拖住了脚步,现在,驻朝日军的主力仍在安州方向与“高丽独立军”进行较量。

在这个。前提之下,张作霜才能够率领辽宁省军第十六师的骑兵部队顺利开进到土城子。

辽宁省军第十六师就是张作霜当年叱咤绿林的那支队伍,不过自从接受中枢改编之后,这支部队的绿林气就逐渐褪去了,一些无法忍受部队纪律的绿林将领们早已自动离开了部队,只剩下张作霜和他的那一班出生入死的老部下还留在部队里了。不过由于政宣员的进驻,以及新的兵员的补充,张作霜已无法在部队里说一不二,这支绿林武装就这么逐渐被改造成了一支真正的地方部队。

张作霜之所以迟迟不肯离开部队。一方面是想给那班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谋个好出路,另一方面,他确实也舍不得丢下这支由他一手创建的部队,当年,正是靠着这支部队,他才能够叱咤一方,成为东三省的土霸王,并与其他的土霸王一争高下,也正因为掌握着这支部队。他张作霜才有野心问鼎东三省最高权力,只是可惜,强中自有强中手,当联合阵线的那位赵委员长当上总统之后,地方上的那些枭雄就不的不收敛锋芒,乖乖俯首称臣了。如果不肯驯服,那么,那位江苏督军徐宝山就是榜样。

虽然明知已不可能裂土封疆。但是张作霜还是觉得呆在部队里比较稳妥,这么多年的绿林厮杀,他的朋友遍天下,敌人也是遍天下 一旦失去部队的保护,谁又能够保证他和他家人的安全呢?这恐怕也是他不肯离开部队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了,呆在部队里就必须承担起军事长官的责任,此次中日开战。大出张作霜意料之外,他从来也没想到过中枢竟然真的有信心对日作战,如果不是看到蓝天蔚、蒋方震那帮总统心腹都上了战场的话,张作霜只怕会怀疑此举是否是中枢借刀杀人之计。

事实证明,中枢不是在借刀杀人。中枢确实是下定决心要跟日本决一死战了,虽然张作霜从进驻土城子之后就没有遭遇过战斗,但是他也知道,中国的空军部队与海军部队已经在开战之初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辽宁省军第十六师虽然是地方部队,可是无线电台到是有那么几部。土城子的司令部电台这几日转发过来的都是捷报,一封一封的捷报。让张作霜真正开了回眼界,他也真正明白了,割据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要中枢掌握着优势的军事资源与财政资源,那么地方实力派就绝对不可能与中枢对抗。

以前,张作霜呆在部队里,还有那么一点观望局势发展的心思,实际上,当他得知中枢对日宣战之后,他甚至有些兴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