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役,去军情局下属机构“社团整理委员会”做了一名委员,协助中枢整顿地方会党势力,将其改造为可以控制的社会力量。

经过数年整顿,中国各地的会党势力基本上已被中枢纳入社会控制体系之中,社团整理委员会的历史使命到此基本结束,目前已进入解散阶段,但是龚春台并没有因此赋闲。军情局已将他吸收为正式情报人员。任命他为南洋情报站新加坡分站副站长,利用他的会党背景向南洋渗透军情局的势力。

龚春台并不是第一次到南洋。就在上个月,他刚刚来过一次南洋,不过那一次他没来新加坡,而是去了婆罗洲,此次赶到新加坡,也是他第一次过来与情报站的站长见面。

龚春台此次是与那个法国酒鬼船长贝松吕克一起过来的,不过对方并不知道龚春台的存在,实际上,龚春台坐的是普舱,根本不可能与坐在头等舱的法国船长见面,倒是轮船在码头停泊下钴之后,龚春台才站在甲板上远远的看了那个法国船长几眼。    对于贝松吕克的背景,龚春台是一清二楚,在此行之前,军情局局长田劲夫就已经将法国人的背景详细的介绍了一番,龚春台很清楚,实际上,贝松吕克应该算是军情局的非正式雇员,此人或多或少的参与了一些军情局的外围行动,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并不很被信任,也正因此,此次龚春台赶到新加坡,法国人是不知情的,他只知道他身边的那几名“中国仆役。是田劲夫派去的人。

不仅如此,贝松导克更不知道的是,他带在身边的这几名“中国仆役”都是在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档案中留有“案底”的华人,是南洋本地华侨,因为某些原因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是中国军事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只是因为他们当年的“案底”。如果想让他们顺利返回新加坡港,就必须借助贝松吕克的这面“国际贸易公司老板”的挡箭牌,用另一个身份入境。

龚春台却知道那几个情报员的底细。也正因此,直到看着法国船长领着他的“仆役”们离开港口,他才松了口气。

这次到南洋,他们是负有特殊使命的。

第716章 当仁不让

二匀实话。龚春台对贝松吕苏是很不信任的,在他看来,捌”法国人贼眉鼠眼,好色贪杯,这样一个洋鬼子,那是绝对不能信任的,何况,如果从法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法国酒鬼十足是个,“二五仔”。为了利益不惜出卖人格、国格,这种人最叫人瞧不起,尤其是最讲究“义气。的会党。

龚春台是会党出身,他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不讲义气的家伙,不过考虑到国家利益,他目前还是忍了,过去总是洋人收买国人败类为他们服务,可是现在。终于有个,洋鬼子愿意给中国人做“二五仔”了,如此想想。龚春台的气也就顺了不少。只是始终不信任这个法国酒鬼,两人一起在香港上船,可是始终没有进行过接触。

离开天津之前,田劲夫并没有叮嘱过龚春台一定要与法国船长相识,龚春台也就乐得不去见那法国酒鬼,现在看着对方走下轮船,带着那几名中国情报员离开码头,龚春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站在轮船的前甲板上,龚春台摸出那只西洋烟斗,叼在嘴里 但是并没有将烟丝点燃,只是拿出了一个商人的派头。

“掌柜的,咱们可以下船了吧?。

这时,几名随从扛着行李走到龚春台身后,其中一人走到他身边,小声询问了一句。

此次南行新加坡,龚春台负有特殊使命,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龚春台此行的身份是一名商行买办,走过来与当地华价商人商量药材买卖的。为了这个身份,龚春台甚至不得不专门跟着一位郎中学了一阵中药知识,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不过多少也是有些用处,他身边的这几名随从也都是情报人员,其中一人还是在日本留学过医药的,一旦当真要用到医药知识,此人到也可以派上用场。

“走,咱们这就下船,去会会那位药铺二掌柜

龚春台点了点头,带着随从走上栈桥,跟那帮到南洋谋生的中国苦力一同赶去港务处,办理了相关入境手续,而且也接受了所谓的“消毒处理。”等他带着随从们离开港口时,每个人的身上都散发出浓重的消毒液的气味。

“呸!这洋鬼子当咱们是牲口呢。”

龚春台啐了一口,骂了一句。但也仅此而已,现在不比过去 他走南闯北,尤其最近这一年来,他见识增长了不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洋人怎么看待中国人,只要中国人心中的强国信念不变,那么终究有一天中国人将与外国人平起平坐。关键还是这个国力。

显示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战争,龚春台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他曾主动向总统请缨上阵,哪怕是去前线做个小兵。他也不介意。但是总统却没有同意他的请战申请,而且还告诉他,让他安心去南洋,因为对于中国的整个崛起战略而言,南洋方向也很重要。

于是,龚春台就过来了。当辽东前线炮火连天的时候,他带着几名干练的手下,来到了新加坡港,来到了这座英国设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海军要塞。

新加坡作为英国海军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海防设施非常完善,不过龚春台此次过来却不是刺探英国海军基地的情报的,因此,他离开港口之后。并没有心情去关心英国海军的要塞在哪里。而是按照地图摸向华人聚居区,最终在一家药材铺前驻足。

“新福州国药铺。”这就是这家药材铺的店名,一点也不惹眼。就连店面也不大,不过中等规模。在整个新加坡,这样的中药店随处可见。

龚春台带着手下走进店里。店里伙计急忙迎了上来,先用方言打招呼。后又用不是非常熟练的官话询问龚春台来意。

“请问贵店掌柜黄先生在不在店里?。真春台问道。

“掌柜的去新福州送货去了。二掌柜在店里,若是先生有什么事情。不若留个条子,等掌柜的回来,我交给他伙计说道。

“不必了,你们二掌柜既然在这里,那就与他说话吧,反正都是一样的

龚春台一听伙计这么说,心里很是高兴。因为他此次过来要见的人正是这个二掌柜,此人也正是军情局南洋情报站新加坡分站的站长。

伙计很快将二掌柜请到店面。一见来人是陌生面孔,二掌柜也是有些诧异。

“鄙人黄承善,是这药铺的二掌柜,请问几位找家父有何贵干?”

“我们是田义仁先生介绍过来的,想与贵铺商量一些药材买卖。这里有一封信,正是田义仁先生亲笔,黄掌柜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说到这里,龚春台吩咐手下从行李中取出一封信,交给黄承善,在将信转交过去的时候,龚春台用右手手指做了个手势。    看到手势,黄承善已明白几分,待看过了那封做着特殊标记的信。已完全明白了龚春台的身份。于是吩咐伙计几句,然后将龚春台等人领进了厢房。

进了厢房,将房门关好,黄承善向龚春台也做了个手势。

说句实话,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么年轻,龚春台确实有些惊讶,在南行之前,军情局局长田劲夫曾经告诉过他,让他过来之后认真帮助站长将情报网的事情理一理,当时龚春台还不太清楚田劲夫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现在他明白过来了,眼前的这个情报站站长,根本就还是一个。青年学生么。

“实不相瞒,此次

龚春台不敢大意,让手下在厢房外布置了警戒,然后才将此行目的和任务做了番交代。

“原来你就是副站长,现在中日开战,我还以为你不会这么快就过来呢。”

黄承善长嘘口气,在龚春台身边坐下,先将他自己介绍一番。

通过这番介绍,龚春台这才明白军情局为什么找来一名青年学生做情报站的站长。

黄承善是这新福州国药铺掌柜黄秋元的长子,前年网从华文中学毕业,毕业之后,他就回了福建,辗转去了武汉,原本打算报考军校,但是没有考上,正心恢意冷准备打道回府时,军校方面突然派人来联系他,问他愿不愿意为祖国效力,黄承善以为是军校方面打算将他破格录取。一时心花怒放。满口答应,但是谁知过去之后,才知道不是军校方面打算将他破格录取,而是军情局看中了他。

所有的军校生报考之前都必须填报志愿和履历,以及家世背景。军情局也正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到了黄承善的来历,于是立即找了过来,原因很简单。因为黄承善的父亲黄秋元与军情局颇有渊源。

黄秋元是福建闽清人氏,是那位南洋华人殖民先驱黄乃裳先生的族侄。而早在两年之前,军情局局长田劲夫就拿着黄乃裳先生的亲笔介绍信到新加坡找过黄秋元,请他帮忙在“新福州垦殖区”安置一帮朝鲜移民,当时的黄秋元并不清楚这件事情不简单,因此当时一口答应帮忙,而实际上,那次行动是所谓的“墨斗鱼二号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秋元在不知不觉间就帮助军情局在当地安置了一批“特殊人员”

本来,军情局是打算顺势将黄秋元发展为情报员的,但是后来发现不妥,因为黄秋元这个人胆子未必肯干。而且对于金钱过于看重,所以,这条线最终暂时放弃。直到军校方面将报考军校生的志愿表与履历表复制件交给军情局审查,这条线才又被军情局捡起来。

黄承善是黄秋元的长子,新福州国药铺的二掌柜,这个身伤得天独厚。打着灯笼也难找,于是,军情局局长田劲夫当即拍板决定,将黄承善发展为情报员。

黄承善本来想考军校,但是没考上,到,在突然又有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不过年轻人气盛,不甘做无名小卒,黄承善也开出了条件,那就是他要做干部,不做小兵。

这个条件有些过分,不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田劲夫立即同意了这个条件,而且任命黄承善担任新加坡的情报站站长之职,在当地发展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